- 年份
- 2024(7387)
- 2023(10109)
- 2022(7568)
- 2021(6846)
- 2020(5513)
- 2019(12256)
- 2018(12361)
- 2017(23547)
- 2016(12763)
- 2015(14229)
- 2014(14375)
- 2013(13724)
- 2012(12045)
- 2011(10315)
- 2010(10735)
- 2009(10224)
- 2008(10604)
- 2007(9593)
- 2006(8571)
- 2005(8281)
- 学科
- 业(72669)
- 企(69260)
- 企业(69260)
- 济(59136)
- 经济(59048)
- 管理(55011)
- 业经(27161)
- 方法(22477)
- 财(21913)
- 农(21303)
- 务(17957)
- 财务(17941)
- 财务管理(17934)
- 企业财务(16977)
- 农业(16148)
- 中国(15529)
- 技术(15498)
- 理论(15090)
- 数学(14122)
- 数学方法(14018)
- 策(13406)
- 制(12582)
- 划(12488)
- 企业经济(12289)
- 和(12230)
- 经营(11432)
- 体(11007)
- 技术管理(10203)
- 体制(9338)
- 决策(9148)
- 机构
- 学院(186790)
- 大学(179620)
- 济(79755)
- 经济(78322)
- 管理(76208)
- 理学(64779)
- 理学院(64245)
- 管理学(63494)
- 管理学院(63162)
- 研究(54590)
- 中国(45358)
- 财(38955)
- 京(37292)
- 财经(30486)
- 江(30309)
- 科学(30224)
- 农(28315)
- 经(27573)
- 所(26196)
- 中心(24905)
- 经济学(24070)
- 州(23950)
- 业大(23637)
- 北京(23180)
- 研究所(23105)
- 商学(22779)
- 商学院(22583)
- 财经大学(22182)
- 农业(21898)
- 范(21864)
- 基金
- 项目(114698)
- 科学(92528)
- 研究(90075)
- 基金(82984)
- 家(69564)
- 国家(68808)
- 科学基金(61863)
- 社会(58929)
- 社会科(55743)
- 社会科学(55730)
- 省(46887)
- 基金项目(43536)
- 教育(41536)
- 编号(37516)
- 自然(37298)
- 划(36738)
- 自然科(36461)
- 自然科学(36454)
- 自然科学基金(35890)
- 资助(32039)
- 业(30216)
- 成果(29771)
- 创(27711)
- 课题(25577)
- 重点(25485)
- 发(25274)
- 部(25057)
- 创新(24782)
- 国家社会(24387)
- 制(24356)
共检索到286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中
多元化是目前许多企业热衷的战略选择 ,成为企业心目中的“伊甸园”。本文作者从多元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历程入手进行分析 ,认为不论从多元化与企业分散风险、扩张规模、增加绩效之间的联系 ,还是从发达国家多元化的实践来看 ,多元化并没有达到人们预想的效果 ,而正确的选择是坚持走专业化的道路。
关键词:
多元化 企业绩效 范围经济 规模扩张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华良
多元化企业集团呈现出企业规模大、产业布局广、管理层级多、经营地域分散、各类风险易发等特点,如何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推动集团企业优化治理、改善管理、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保障集团经济行稳致远,是当前亟待重视和应对的普遍问题。基于此,本文从紧扣战略主题、践行审计职能、发挥保障功能等几个维度,分享和探索多元化企业集团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路、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内部审计 对策 多元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利霞 黎赔肆
目前,对企业多元化动因解释的论述众多。可以将这些论述归为两大类:内因论和内外因结合论,前者包括资源能力理论、市场势力理论和代理理论,后者包括安索夫的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瑞德-拉夫曼和庄贵军的理论。对这些理论分别进行比较分析,能够为企业多元化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多元化 动因 知识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继忠 杨凤
我国许多企业在寻求成长的过程中,曾一度陷入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的误区,从而使其战略选择归于失败。本文着眼于科学把握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理论内核,主要运用实证和比较的方法,借鉴以美国为主线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国际经验,分析我国企业应用多元化经营战略失败的原因,并从归核化战略、多元化投资,以及战略融合的角度提出若干战略调整的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根明 李杨扬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3~2009年的财务数据,讨论多元化经营和企业内部代理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业绩具有负向影响,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经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对企业的业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对企业业绩不具有负向影响;多元化经营导致企业股东与管理层之间代理成本增加,同时使得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减少。
关键词:
多元化 业绩 代理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敬勤 崔淼 洪勇
本文旨在探讨企业多元化的成败机理。首先,分析了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适配演化过程,构建了基于技术能力与管理能力适配演化的多元化路径框架。其次,通过分析宝钢技术多元化的多个案例,对基于技术能力与管理能力适配演化的多元化路径框架进行了验证。最后,得出主要结论:多元化是技术和管理能力适配演化作用的结果,企业在考虑技术积累、成本和可实现性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外生性、强制型内生性和发展型内生性多元化,在不同的多元化类型中,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适配演化在各个阶段发挥了不同的关键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瑞姣
大多数企业不选择生产单一一种产品,而是选择同时生产几种产品,这一现象被称为企业多元化经营。企业多元化经营现象与古典企业理论相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企业多元化的普及,微观经济学、公司金融学和战略管理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都曾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企业多元化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文章以一种开阔的视野,对这部分文献进行了完整、系统的总结和述评。
关键词:
多元化 多元化动机 委托-代理理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希燕 罗雨泽
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描述了业务市场特征线的特征以及企业多元维度和规模选择与企业资源及市场特征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企业多元化决策的一般逻辑过程。本文目的在于为企业的多元化决策和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基础性的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明坤
传统战略管理理论认为非相关多元化对企业绩效有负向影响。然而在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国家,由于制度的缺失导致市场有效性相对较弱,非相关多元化可以使企业形成内部市场从而弥补制度的欠缺,通过对中国500强企业的实证研究也证明非相关多元化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由于中国民营企业的非相关多元化程度较国有企业更高,民营企业非相关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也较国有企业更为显著。
关键词:
制度理论 非相关多元化 企业绩效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琼 邓亚中
企业多元化相关理论不断涌现,多元化战略的研究新范式逐渐形成,其中资源基础观是新范式的主体。除了资源基础观,其他流派也提供了不同多元化研究视角,主要理论有产业组织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和制度经济学。资源基础观的突出贡献在于为多元化,特别是相关多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逻辑支撑。各个流派对资源基础观下的多元化战略研究进行了拓展,基本形成了以资源基础观为基础,各学派融合的多元化战略研究现状。对多元化未来研究路径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资源基础观 多元化战略 企业集团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赵文娟
面对市场经济,企业多元化经营并没有象人们原来预期的那样获取稳定收益和分散经营风险,反而将诸多经营风险集于一身,如无法形成有效的规模经济、技术创新能力弱、决策失误增加等。鉴于国内已有不少企业涉足多元化经营,在对策方面可考虑。一是从事这种经营的企业必须具备规避风险的基本条件;二是根据企业涉足多元化经营的程度,将多元化经营企业分类。
关键词:
企业 企业多元化经营 规模经济 技术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申丹琳 文雯 靳毓
本文以2003—2018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了社会信任这一非正式制度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关系。实证检验发现,社会信任与企业多元化经营显著正相关,说明社会信任有助于提升企业多元化经营。同时,当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企业治理水平较弱时,社会信任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促进作用更大。机制检验表明,提高银行借款规模以及吸引高级人才是社会信任促进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重要途径。此外,社会信任能缓解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的负向关系。本文丰富了社会信任对企业行为影响的文献,并从非正式制度视角补充了企业多元化经营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社会信任在微观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实践上对于中国推动诚信社会建设也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继瑞
本文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产权结构多元化呈现为一种网络状、交叉立体分布的格同,不是某一种权利,而是一组权利,即是一种权利束。在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中,企业产权一般都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资产产权权利束的排列组合。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把政企分开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而企业产权多元化、分散比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必要条件。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分散化之后,企业的重大问题由多元化的投资者进行决策,反过来还可从促使政府职能的转换,否则,在目前的权力和利益结构下,要真正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使政企分开,无疑是很困难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昊征 傅裕嘉 岳建中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茅宁莹
作为知识积累、利用和更新的实体,企业采取多元化是为了充分利用内部累积知识并不断更新内部知识,企业是否多元化取决于知识的外部交易成本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由于企业多元化过程包含了对新知识的吸收利用,企业多元化的方式、速度与方向受到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限制。
关键词:
知识 企业多元化 交易成本 知识吸收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