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6)
2023(10575)
2022(8546)
2021(7810)
2020(6669)
2019(15237)
2018(14763)
2017(28495)
2016(15243)
2015(17057)
2014(16646)
2013(16693)
2012(15456)
2011(13617)
2010(13623)
2009(12930)
2008(12983)
2007(11460)
2006(10122)
2005(9506)
作者
(42375)
(35385)
(35249)
(33452)
(22722)
(16707)
(15923)
(13747)
(13402)
(12591)
(12225)
(11833)
(11515)
(11163)
(11119)
(10693)
(10549)
(10182)
(9986)
(9971)
(8729)
(8619)
(8510)
(8022)
(7928)
(7834)
(7808)
(7762)
(7101)
(6939)
学科
(78779)
经济(78696)
(77013)
(70621)
企业(70621)
管理(59029)
方法(35374)
数学(27835)
数学方法(27736)
业经(27090)
(25556)
(24919)
中国(20064)
(19239)
财务(19235)
财务管理(19222)
农业(18422)
企业财务(18224)
技术(16209)
(15138)
贸易(15128)
(14887)
(14820)
(14544)
(14117)
(13122)
(12313)
企业经济(11956)
理论(11639)
经营(11431)
机构
学院(225244)
大学(220998)
(110649)
经济(109282)
管理(92215)
理学(79451)
理学院(78744)
管理学(78053)
管理学院(77636)
研究(74985)
中国(61915)
(49586)
(45866)
科学(40531)
财经(39770)
(37895)
(36951)
(36524)
经济学(35160)
研究所(33202)
中心(33048)
(32661)
经济学院(31971)
业大(30445)
农业(29814)
财经大学(29488)
北京(29003)
商学(27526)
商学院(27289)
经济管理(26568)
基金
项目(144593)
科学(117616)
基金(110085)
研究(107718)
(94874)
国家(94041)
科学基金(82772)
社会(74331)
社会科(70835)
社会科学(70817)
基金项目(57737)
(54177)
自然(51011)
自然科(49925)
自然科学(49913)
自然科学基金(49198)
教育(47817)
(44724)
资助(44696)
编号(40564)
(35120)
(34066)
(33543)
国家社会(32583)
重点(32313)
(31901)
成果(31519)
创新(30507)
教育部(29881)
人文(29312)
期刊
(121990)
经济(121990)
研究(69150)
中国(41968)
(41746)
管理(38991)
(35537)
科学(30591)
学报(28520)
农业(25025)
大学(23045)
学学(22149)
财经(21091)
(21058)
金融(21058)
经济研究(20789)
技术(20287)
业经(20076)
(18463)
(16679)
问题(16169)
世界(15104)
教育(15046)
(14995)
技术经济(14731)
国际(13071)
现代(11580)
财会(11142)
商业(10738)
统计(10734)
共检索到339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涛  周开国  乔根平  
本文检验了非国有企业增长程度决定因素的3种理论“:政府管制论”“、融资约束论”和“法制环境论”。考虑到融资约束的内生性可能,两阶段的有效的广义矩估计结果显示,良好的法制环境对非国有企业的增长有着显著而稳定的推动作用,而政府管制和融资约束都对非国有企业的增长没有显著影响。政策含义在于:促进非国有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并不是减少政府管制或者发展金融市场,而应当是为它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相东  张文魁  王喆  
基于2014~2016年BvD-Oriana亚太企业分析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匹配的电气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采用Heckman模型对生产率和企业规模对中国企业出口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而言,生产率与企业出口增长的正相关性并不显著,甚至存在"生产率陷阱"现象;企业规模对企业出口增长始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独立于生产率的作用。这一结果在使用不同企业规模代理变量和不同生产率计算方法进行控制的模型中依然保持稳健。本研究既丰富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又可对新时代促进中国企业出口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农,曾昭俊  
文章从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城市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的发展具有趋同性,即城市规模越大,人口增长率越低;(2)迁移的惯性对城市人口增长起促进作用;(3)对外开放能显著促进城市的发展,在经济还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内陆地区,其作用尤为显著;(4)基础设施条件能显著影响城市人口增长的节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升  伍婧琳  符少玲  
基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所提供的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与多种农业技术的有机结合对农业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合理地搭配各农业技术要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各农业技术要素的配置不合理,其与劳动力的结合不会对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农业技术合理配置与劳动力的有机结合是促进我国农业增长的决定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勇  朱乾  
企业家精神是就业、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者一直探讨影响企业家精神决定因素。本文基于2001年~2005年省级层面的数据,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创新思想、人力资本、金融发展和法治水平等对区域企业家精神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思想和人力资本是企业家创业活动的基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企业家创业的金融可得性,法治发展是企业家创业成功的基本保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褚红丽  魏建  梁超  
本文首次使用微观数据探讨中国企业腐败的决定因素,通过对世界银行2005年中国企业投资环境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及自身特征的差异与企业的腐败水平有着显著的关系。从宏观环境来看,企业面临的许可越多,被掠夺程度越严重,从政府获得的资源与市场越多,企业的腐败水平越高。从企业自身特征来看,私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倾向于腐败,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容易腐败,固定资产净值低的比高的更容易腐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波  张佳琦  
文章基于VAR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1990—2013年宏观经济因素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及短期动态调整效应,并利用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分析了各变量对海外并购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通胀率及股价指数对海外并购的影响并不显著,而GDP、货币供给、汇率及利率则能明显影响企业的海外并购,且影响力排序依次为GDP、汇率、货币供应、利率,当GDP越高、人民币升值、货币供应越宽松、利率越低时,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越活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龚秀国  谢向伟  
随着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印度已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投资热土之一,也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有巨大的投资市场。从深化中印产业产能合作和实现产业与技术转移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潜力巨大。通过考察中国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现状及特征,本文构建直接投资决定因素模型,分析中国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中印经贸合作存在"印度人口红利与外国直接投资关系悖论":从长期来看,印度人口红利对中国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影响很小;由于印度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转让政策和"安全审查",印度的科研投入对中国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影响也很小。因此,印度市场规模、印度的研发投入和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是影响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中国与印度的贸易摩擦对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产生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崔柏烈  
本研究的目的是依据投资国的国内因素来分析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为了考察本国的推动因素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利用投资国-韩国国内的宏观经济变量分析的结果是:(1)大型企业和韩国国内经济增长变量有负相关关系,建立选择性投资。(2)对中国出口和直接投资有互补关系。(3)中小型企业在利率变量上受影响。(4)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同属劳动密集型投资,两者都受工资变量的影响。(5)因为中小型企业对中国投资是为了通过汇率效果来解决出口上的困难,因而中小型企业受汇率变量的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方明月  聂辉华  
企业规模或边界问题是企业理论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存在多种理论假说,但尚缺乏足够的经验检验。本文首次利用2001—200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构成的平衡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决定中国企业规模的因素。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资产专用性、创新、企业利润和产权保护程度高度正相关。与之相反,笔者发现产权结构和人均资本对企业规模无显著影响。笔者认为,加大创新力度,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一个法治、竞争、公平和开放的市场环境将有利于企业的成长壮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卫东  
农民纯收入取决于:农业产出量;农产品价格;农产品的价格弹性;农业投入量;农业投入价格;农民非农收入;农民承担的税费和提留摊派;农民享受到的各种福利和转移性收入。对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改革农业生产的制度结构和组织形式;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加快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进程;减轻农民负担。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宋光辉  紫曼莹  
一、资金融通与金融资产的构成 本文所说的金融增长是指金融资产、金融工具或信用工具的规模扩大和增速提高。 在货币信用条件下,社会再生产活动中的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都可能造成经济主体各自的收支不平衡,这必然要求资金从盈余主体向赤字主体流动。“资金融通”,简称“融资”,它是指以信用方式调剂资金余缺的一种经济活动。资金融通需要各种金融工具作为载体,这些金融工具余额之和就构成金融资产总量,广义货币则是金融资产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货币是由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所构成,统称为流动性金融资产。现金是所有资产中最具流动性的资产。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与那些个人或企业所拥有的存货、黄金和土地等非金融资产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曲玥  
利用2000~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样本数据,全面测度了中国工业领域各行业的利润水平及差异状况。结果表明,处于转轨时期的我国所表现出的行业利润分布和行业利润差异,即通常意义的市场结构变量,如集中度、企业规模等因素,由于与我国特有的所有制和股权因素等掺杂在一起而丧失了预期的显著效果。因此,在市场化转轨时期,政府人为的管制以及对待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差别政策,是产生工业企业行业利润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阎大颖  洪俊杰  任兵  
本文结合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制度环境,对传统的国际折衷理论加以拓展,归纳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制度环境下,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特殊的制度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以2006-2007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数据为样本,对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进行了多因素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政策扶植、海外关系资源及自身融资能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能力有重要影响。分类型研究表明,上述三种制度因素对贸易型、生产型、资源型和研发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廖明中  
本文采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全面探讨1987年的城市初始条件与随后20年城市增长(1987~2006)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城市增长与城市人口增长率、城市收入水平、信息化水平等初始条件指标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但是与城市初始人口规模呈负向关联。同时,本文还证实了非国有部门的发展、对外开放和财政分权同样是过去20年里促进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增长的关键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