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0)
2023(9423)
2022(7450)
2021(6836)
2020(5952)
2019(13641)
2018(13682)
2017(27438)
2016(14472)
2015(16307)
2014(16108)
2013(15954)
2012(14249)
2011(12284)
2010(12766)
2009(12290)
2008(12346)
2007(11081)
2006(9752)
2005(9075)
作者
(40678)
(33909)
(33669)
(32008)
(21821)
(16120)
(15271)
(13139)
(12729)
(12320)
(11446)
(11444)
(11104)
(10696)
(10520)
(10412)
(10190)
(9915)
(9616)
(9571)
(8370)
(8321)
(8306)
(7893)
(7624)
(7588)
(7531)
(7521)
(6689)
(6652)
学科
(77918)
(74521)
经济(74445)
(73212)
企业(73212)
管理(60402)
方法(37363)
数学(29364)
数学方法(28781)
业经(26800)
(23554)
(22225)
(19031)
财务(18990)
财务管理(18975)
企业财务(17921)
农业(16748)
技术(16696)
理论(14418)
(14082)
中国(13907)
(13255)
(13043)
(12819)
企业经济(12214)
经营(12023)
(10900)
技术管理(10892)
贸易(10892)
(10663)
机构
学院(214400)
大学(206655)
(93962)
经济(92382)
管理(91559)
理学(79004)
理学院(78359)
管理学(76956)
管理学院(76592)
研究(60745)
中国(50749)
(43405)
(42611)
科学(35260)
财经(34613)
(32922)
(32711)
(31324)
(29734)
业大(29420)
中心(28521)
经济学(28138)
研究所(26464)
北京(26452)
商学(26254)
商学院(26023)
农业(25829)
(25618)
经济学院(25516)
财经大学(25297)
基金
项目(136917)
科学(110458)
基金(101613)
研究(100213)
(86770)
国家(86018)
科学基金(77340)
社会(65655)
社会科(62552)
社会科学(62535)
(54879)
基金项目(52650)
自然(50568)
自然科(49568)
自然科学(49560)
自然科学基金(48737)
教育(45939)
(43949)
资助(43072)
编号(39920)
(32924)
(31782)
成果(30179)
重点(30147)
(30014)
(28976)
创新(28763)
国家社会(27291)
课题(26657)
人文(26366)
期刊
(104898)
经济(104898)
研究(59568)
管理(40702)
(38310)
中国(37985)
(30700)
科学(27134)
学报(25518)
技术(24011)
农业(21497)
大学(20861)
学学(20200)
业经(19463)
财经(17672)
(17552)
金融(17552)
经济研究(17114)
教育(16635)
(15329)
技术经济(15231)
统计(14823)
(14141)
(13852)
问题(13153)
财会(12409)
决策(12240)
商业(11402)
现代(11256)
世界(10285)
共检索到315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捷  王世宏  
企业增长模式通常可以分为内涵式增长模式和外延式增长模式。企业通过有效运用自有资本实现的较高增长,称为内涵式增长;企业依赖追加投资方式实现的收入及利润增长,称为外延式增长。利润增长是否真正为股东创造价值,取决于利润的增长方式。本文分别从三个角度运用财务指标判断企业的利润增长模式,并举例说明对内涵式增长的上市公司的投资能够使投资者获得更多的回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翁媛媛  高汝熹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30年的强劲增长速度,年均增长率达到9.8%。中国经济高增长模式的质量和效率到底如何呢?为了准确分析中国的高增长模式,本文另辟蹊径,通过对配置效率和资本生产率公式的分解,从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国民收入分配、支出分配四个维度,分别考察了资本生产效率和体现经济增长质量的三个指标间关系及具体在中国的表现情况如何,试图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待高增长模式在中国的运行效率和效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唐鹏程  杨树旺  
理论与实践领域对企业社会责任价值效应往往得出模糊甚至矛盾的结论 ,究其原因主要是忽视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多维性、互补性、模式的等效性及情境因素的复杂性。本文选取2013—2014年中国479个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取模糊定性比较分析从企业社会责任价值的非对称性及维度间的互补性入手,探究不同地理位置与产权性质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投资模式。研究发现,企业采取组合且集中的模式更容易提升企业价值;对于一般企业,应以投资者及供应商和客户关系为基础,辅以雇员关系管理或环境保护,而社区回馈则并不重要;在纳入地理位置与产权性质作为情境因素后,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优先性被进一步凸显。中心地区的国有企业相较于偏远地区则享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斌  李长坤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服务业不断完善,从末端产业逐渐蜕变为先导产业,并正在向基础产业演变。同时,服务业在加快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从内蒙古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入手,运用协整分析等方法,目的是为了针对内蒙古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更进一步判断内蒙古是否已进入经济服务化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服务业与经济增长是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然而还没有形成以经济增长为主体的经济服务化。笔者的研究认为深化服务增值、强化资源配置、提升供给能力、满足产业需求不仅有助于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助于经济的增长。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申承谊  刘兴逢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袁智德  宣国良  
高科技企业的迅猛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本文具体阐述了高科技企业价值增长的内涵 ,寻求增长的方式和增长的战略 ,并结合国内企业发展的现状 ,分析了这些企业战略的适应性 ,总结出了它们成败的经验教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朝明  靳景玉  杨玉明  
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并由此导致区域增长极的孕育和形成。区域增长极从全国来看,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已具雏形;从西部来看,则有可能在川渝地区或成都和重庆形成。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增长极形成的条件最终取决于区域内的投资环境和产业部门的竞争力。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龚刚敏  
近十年来国内外机构与学者对我国GDP统计数据不断提出质疑,本文对不同质疑者与该领域众多学者的讨论背景及手段与方法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试图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国家的经济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单个经济指标对经济总量的解释力十分有限,不能因部分经济指标之间的不一致简单得出我国经济总量统计有误的结论;二是我国目前的统计技术与信息渠道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提高统计质量是影响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迫切任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肖红叶  罗建朋  李腊生  
经济增长质量的显示性判断肖红叶罗建朋李腊生回顾建国四十多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不难发现其增长速度一直处在高数量上。1953~1996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率超过16%的年份就有20个,占44年的45.45%。如果说我国经济增长一直保持高速度对于迅速增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亦军  
本文针对前一时期理论界普遍认为的中国经济出现了过热和通货膨胀的苗头, 在对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和投资增速过快这三种经济现象进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 提出自己的判断, 并对抑制结构性投资过热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秋生  
1992年以来,随着中央一系列加速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出台和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34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但在经济高速增长中也伴随着一些不稳定因素。有的同志据此认为经济已经出现过热。由于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尽一致,因此结论也就迥然不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武春友  陈兴红  匡海波  
随着世界环境破坏日趋严重,社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已成为当今的主要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承载着资本、技术与劳动力的现代企业,因此企业的绿色发展是解决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而识别企业绿色增长模式的影响因素是实现企业绿色发展的首要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企业发展特点及绿色增长模式的要素,构建企业绿色增长模式的影响因素指标,运用粗糙集理论对指标进行信息重复性约简。采用灰数与DEMATEL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约简后的各指标对企业绿色增长模式的影响程度及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通过本研究为企业绿色增长影响因素识别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也为企业绿色增长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莹  于渤  吴伟伟  
技术学习和技术能力增长实现持续互动将会推动后发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提升。本文通过分析后发企业技术学习和技术能力增长相互作用的过程,提出了两者的互动模式:基于平台渐进发展的互动模式和基于平台跃进的互动模式。这两种模式通过持续循环实现后发企业持续不断地发展。最后结合某汽车排气系统有限公司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我国企业技术战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重要的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