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48)
- 2023(15224)
- 2022(12953)
- 2021(12150)
- 2020(10350)
- 2019(23787)
- 2018(23704)
- 2017(46132)
- 2016(25008)
- 2015(28043)
- 2014(27690)
- 2013(27400)
- 2012(24752)
- 2011(21961)
- 2010(22110)
- 2009(20515)
- 2008(20341)
- 2007(17983)
- 2006(15702)
- 2005(13972)
- 学科
- 济(104863)
- 经济(104741)
- 业(96504)
- 企(87800)
- 企业(87800)
- 管理(86997)
- 方法(50206)
- 数学(40627)
- 数学方法(39947)
- 业经(32661)
- 农(31176)
- 财(31023)
- 中国(24212)
- 务(23389)
- 财务(23314)
- 财务管理(23284)
- 企业财务(22041)
- 农业(21931)
- 理论(21110)
- 技术(20728)
- 制(19114)
- 和(19068)
- 学(18846)
- 地方(18233)
- 划(17681)
- 贸(16899)
- 贸易(16889)
- 策(16836)
- 易(16388)
- 环境(15217)
- 机构
- 学院(356610)
- 大学(351105)
- 管理(148973)
- 济(140957)
- 经济(138050)
- 理学(129291)
- 理学院(127998)
- 管理学(125674)
- 管理学院(125048)
- 研究(109026)
- 中国(83371)
- 京(74445)
- 科学(68211)
- 财(64788)
- 农(57385)
- 所(53946)
- 业大(53251)
- 财经(52185)
- 江(52155)
- 中心(49682)
- 研究所(49003)
- 经(47382)
- 北京(46596)
- 农业(44957)
- 范(43790)
- 师范(43416)
- 州(42393)
- 经济学(40798)
- 院(39755)
- 商学(39722)
- 基金
- 项目(241941)
- 科学(191852)
- 研究(178109)
- 基金(175758)
- 家(151870)
- 国家(150527)
- 科学基金(131933)
- 社会(111504)
- 社会科(105669)
- 社会科学(105638)
- 省(96303)
- 基金项目(93290)
- 自然(87109)
- 自然科(85185)
- 自然科学(85168)
- 自然科学基金(83642)
- 教育(82168)
- 划(79461)
- 编号(73798)
- 资助(72729)
- 成果(57943)
- 重点(53374)
- 部(52543)
- 创(52542)
- 发(50908)
- 课题(49801)
- 创新(48327)
- 科研(45981)
- 项目编号(45935)
- 业(45686)
- 期刊
- 济(154719)
- 经济(154719)
- 研究(100149)
- 中国(63884)
- 管理(58651)
- 农(52751)
- 财(52187)
- 学报(51456)
- 科学(49368)
- 大学(39559)
- 教育(38731)
- 学学(37504)
- 农业(36918)
- 技术(34660)
- 业经(28391)
- 融(27497)
- 金融(27497)
- 财经(25129)
- 经济研究(23963)
- 业(21580)
- 经(21509)
- 问题(19797)
- 技术经济(19796)
- 现代(17348)
- 科技(17207)
- 商业(16939)
- 图书(16734)
- 统计(16614)
- 财会(16484)
- 理论(16460)
共检索到511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锡荣 刘思念
鉴于后互联网时代下我国企业从事基础研究的紧迫性,从学理上探讨如何引导企业广泛参与基础研究。通过文献编码分析方法得到范畴逻辑关系,构建由发达国家挤压、社会舆论敦促、强国战略要求、市场生存压力和企业责任担当5类主体行为共同作用的企业基础研究行为驱动机制。其中,发达国家挤压、社会舆论敦促、强国战略要求、市场生存压力为外部环境驱动,企业责任担当为企业内部驱动。研究提示,应从外部创新环境改善和企业内部研发积极性激发着手,综合推进企业基础研究进程,构筑我国科技强国梦。
关键词:
企业基础研究 驱动机制 驱动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方勇 吴素珍 张鹤达
以典型创新企业的深度访谈为基础,采用扎根理论提炼出国家政策支持、产业环境推动等主范畴,构建企业基础研究行为模型,并应用双因素理论进行了理论诠释。研究发现,企业财务状况、研发基础属于保健因素;产业环境、技术环境、一流企业愿景、企业社会责任属于激励因素;国家政策支持既是保健因素又是激励因素。基于“外因—内因—行为”分析范式,提出了外部因素中的国家政策支持影响企业内部保健因素,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产业环境、技术环境影响企业内部激励因素的企业基础研究行为的双重作用路径。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加强企业基础研究的条件支持、增强创新氛围等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锡荣 刘思念
在提炼企业基础研究行为驱动因素基础上,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原理,构建企业基础研究行为驱动因素的层级递阶结构模型,从上到下依次为企业内部驱动、市场驱动、国家战略驱动、国际竞争驱动和社会驱动。划分企业基础研究行为的强关系驱动层、中关系驱动层和弱关系驱动层。选取在基础研究领域具有引领性的企业进行典型案例研究,得到企业基础研究行为驱动因素分层结构作用图谱。结论对我国企业基础研究驱动工作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应用价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陶然
通过对不同订单驱动方式的制造企业的订单类型、订货备货分离点、订货批量和制造运作实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以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物流运作为载体,构建订单驱动制造企业的供应链模型,指出该供应链模型的物流服务运作优化策略,为该企业所在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供应链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庆龄 曾立
战略性基础研究作为国家战略性创新活动的重要内容,具有满足国家需求和服务国家意志的内涵要旨,其战略特性主要从基本性质、作用效能、职责使命三个维度呈现出来。根据所构建的运作模型,战略性基础研究的依托主体主要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目标对象在于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科学问题,中介载体是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大科学基础设施平台,支撑体系则是提供全面支持的完整规划安排。从现实维度来看,中国的战略性基础研究在资源要素上占据独特优势,但在战略性投入、突破性成果、长远性规划等方面存在显著不足,应基于所构建模型和现状分析结果,从完善基础政策、深化体制改革、落实主体职责、推动协调平衡等维度优化实践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威 郝喜玲
随着大量新企业的涌入和市场需求的多变,新兴市场的竞争趋于白炽化。在竞争激烈和迭代更新的市场环境中,快速反应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只有迅速采取竞争行动才能击败竞争对手。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快速应对挑战并抓住机会呢?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文章探讨新兴市场经济中驱动企业快速采取竞争行动的因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一鸣 陈虎
二战后,美国受布什研发线性模型的影响,极其重视基础研究,认为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最终将获得更多科技成果产出,并一直持续至今。20世纪70年代,日本受司托克斯总结的巴斯德象限影响,更多地重视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投入,在科技产出上获得快速突破。当前,我国更应该重视新巴斯德象限的作用,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与政策倾斜,注重以新型研发机构或企业为载体的契约式、商品化基础研究,助力我国在原始创新上获得新突破,破解美国"贸易战"对我国高科技领域的封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臧志彭
本文提出,企业后备干部评鉴中心需要开发设计后备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人才评鉴体系,强化评委选拔与培训,并按照步骤完成后备干部的评鉴工作。
关键词:
胜任力模型 后备干部 评鉴中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吕薇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企业作为重要的技术创新主体,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向2035,让企业成为基础研究中的重要力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础研究是重大创新的源头。与发达的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基础科学短板比较突出,原始创新能力薄弱。中美贸易摩擦也暴露了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痛点。我国基础研究薄弱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推进基础研究的政策和体制机制,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依靠中央政府投入。《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基础研究的多元投入机制,增加企业和社会力量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增民 陈立文
文章基于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模型的研究,阐述了基础研究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发端于企业发展需要和必要的技术服务需求,并经常与应用研究发生交互作用。就施工企业而言,基础研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法论,并推进技术创新的进程;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现新的技术活动课题。通过运用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展开调查,提出施工企业要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开展基础研究,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应用研究、反哺基础研究,坚持以在建工程项目为中心推进
关键词:
施工企业 企业技术 技术创新 项目管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佳 吕嘉琪 于长宏
针对中国企业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的现实困境,提出一个基于异质性企业分析框架的决策模型,分析了生产率异质性对于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的影响。模型发现,生产率越高,企业对于创新越积极,但是只有生产率足够高的企业才会选择开展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收益的增加或者相关成本的降低会促使更多的企业投入基础研究,针对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证实了这一点。研究还发现,良好的盈利能力、适当的企业规模以及优化的人力资本结构都会对企业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提高中国企业基础研究的规模和水平,要求建立更加公平和规范的市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科学家的培养,理顺相关体制和机制,推动人才和其他科研资源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间更加顺畅地流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迟凤玲
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7年中国R&D经费达1. 76万亿元,研发强度为2. 13%,仅次于美国(511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从中国R&D支出结构看,基础研究所占比例较小,大约为5%,且绝大部分来源于财政资金。2017年中国企业R&D支出大约为1. 36万亿元,占全部R&D经费的77. 6%,但其基础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增民 陈立文
文章基于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模型的研究,阐述了基础研究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发端于企业发展需要和必要的技术服务需求,并经常与应用研究发生交互作用。就施工企业而言,基础研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法论,并推进技术创新的进程;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现新的技术活动课题。通过运用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展开调查,提出施工企业要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开展基础研究,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应用研究、反哺基础研究,坚持以在建工程项目为中心推进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建议企业关注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的诸多前沿性问题。
关键词:
施工企业 企业技术 技术创新 项目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增民 陈立文
文章基于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结合模型的研究,阐述了基础研究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发端于企业发展需要和必要的技术服务需求,并经常与应用研究发生交互作用。就施工企业而言,基础研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法论,并推进技术创新的进程;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现新的技术活动课题。通过运用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展开调查,提出施工企业要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开展基础研究,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应用研究、反哺基础研究,坚持以在建工程项目为中心推进
关键词:
施工企业 企业技术 技术创新 项目管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志军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总开关”的重要性愈加凸显。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达1951亿元,占研发经费比重连续四年超6%,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但是,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不明显。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参与者,扮演着基础研究“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多重角色,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独特优势。现阶段如何推动有实力的企业深度参与基础研究,这是一个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