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43)
2023(15147)
2022(12991)
2021(12062)
2020(10392)
2019(23578)
2018(23314)
2017(45243)
2016(24370)
2015(27227)
2014(26820)
2013(26724)
2012(24320)
2011(21064)
2010(21473)
2009(20163)
2008(19983)
2007(17488)
2006(15340)
2005(13962)
作者
(68908)
(56926)
(56451)
(53845)
(36513)
(27166)
(25834)
(22324)
(21573)
(20456)
(19529)
(19207)
(18111)
(17849)
(17578)
(17339)
(16978)
(16769)
(16244)
(16241)
(14011)
(13873)
(13779)
(13108)
(12722)
(12696)
(12596)
(12551)
(11216)
(11198)
学科
(99708)
经济(99580)
(98801)
(88899)
企业(88899)
管理(85834)
方法(48304)
数学(38090)
数学方法(37612)
(35106)
业经(31895)
(29764)
(26821)
财务(26755)
财务管理(26672)
中国(25453)
企业财务(25358)
农业(20991)
(20804)
技术(20437)
理论(19016)
(18387)
(17434)
地方(16937)
(16690)
(16628)
(16224)
贸易(16211)
(15932)
银行(15898)
机构
学院(343540)
大学(341241)
管理(144428)
(137590)
经济(134661)
理学(124092)
理学院(122903)
管理学(120988)
管理学院(120371)
研究(104705)
中国(86248)
(73251)
(69518)
科学(63289)
财经(54909)
(52720)
(51725)
(51226)
(49884)
中心(48943)
业大(48803)
研究所(46165)
北京(45794)
(41349)
农业(41231)
财经大学(40716)
经济学(40203)
(40025)
师范(39721)
商学(39317)
基金
项目(228894)
科学(181402)
研究(169538)
基金(167923)
(144199)
国家(142908)
科学基金(125535)
社会(107639)
社会科(102064)
社会科学(102035)
(89069)
基金项目(88928)
自然(81833)
自然科(79959)
自然科学(79945)
自然科学基金(78515)
教育(76192)
(73312)
编号(69776)
资助(69645)
成果(55338)
(50388)
重点(49821)
(49387)
(47198)
课题(46026)
创新(45446)
项目编号(44342)
国家社会(43997)
科研(43924)
期刊
(152754)
经济(152754)
研究(104106)
中国(65755)
(59092)
管理(55752)
学报(48047)
(47987)
科学(45718)
大学(37334)
学学(35345)
(33508)
金融(33508)
农业(33398)
教育(30769)
技术(30666)
财经(26675)
业经(26238)
经济研究(23775)
(22648)
财会(19852)
(19201)
技术经济(19156)
问题(19153)
会计(17649)
理论(17121)
现代(17008)
图书(16395)
统计(15750)
科技(15682)
共检索到510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邱玉慧  吕天阳  杨蕴毅  
大数据审计具有跨领域、高技术的特点,而目前对具体方法和典型案例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针对体制机制问题的实践研究。大数据审计实践的关键挑战是解决审计知识、业务领域和计算分析三者的融合。针对更为复杂的面向体制机制的审计需求,提出了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包含10个步骤的实践路径,明确了不同领域知识的作用和关系,不同步骤的知识利用呈现出的由"审计"转向"业务",由"业务"深入"计算",并最终回归"审计"的往复过程。围绕历史债务负担这一基本养老保险领域的重大制度问题,给出了大数据审计的一个实例。对F地区信息分析的结果表明,F地区在数据期间内基金支出的大部分被用于偿付历史债务,已成为当地基金收不抵支、缴费负担沉重等其他体制问题的最主要诱因。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邱玉慧  吕天阳  杨蕴毅  
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待遇的"十连涨",是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维持社会良治的重大举措,也是社会保障国家审计的关注要点之一。但是,对待遇调整绩效的审计研究仍较为稀少;社保学者主要利用统计数据开展研究,在揭示待遇调整微观效应上存在一定局限。利用海量、微观的社会保险大数据进行审计评价,充分运用可视化技术,给出了一种有别于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路径。本文提炼并基于X省14个统筹地域239万人的待遇信息进行绩效审计评价后,发现:现有的调待机制存在拉大养老金分配差距的趋势;养老金最低的群体的上调金额反而最低,存在不能维持其生活水平的危险,从而初步印证了海量微观的社保大数据在评价养老金调整现状、评估不同待遇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永斌  
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将制约我国未来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准确全面的估计我国的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将会指导我国的财政可持续发展,本文立足于此,建立了人口估计模型和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估计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估计了我国未来90年现收现付制下每年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规模。并利用敏感性分析,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可持续性,并提出了养老保险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君林  蔡慧  宋言奇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是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的固有特征;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显性化问题是源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向基金制的转轨。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成本源于隐性债务,但在量上并不等于隐性债务,只有在制度转轨过程中显性化出来的那部分隐性债务才是转轨成本。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部分基金制,因而只是部分旧制度下的隐性债务会显性化。隐性债务的显性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作者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进行模拟测算,得出中国未来各期的政府清偿隐性债务的估测量值,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波  龙炫睿  
为了测试和分析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财务负担差异,设计了一种基于企业会计报表的SRCP-IDSP测试分析方法,并以资源类企业和消费类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除个别情况外,在2013—2015年间无论从工资、收入还是从成本和利润的角度进行测试,资源类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财务负担均高于消费类企业。在此期间,这两类样本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财务负担均在逐年上升,资源类企业的上升幅度要高于消费类企业。企业所处区域、所在行业、控股股东性质、员工的专业构成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财务负担差异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波  龙炫睿  
为了测试和分析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财务负担差异,设计了一种基于企业会计报表的SRCP-IDSP测试分析方法,并以资源类企业和消费类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除个别情况外,在2013—2015年间无论从工资、收入还是从成本和利润的角度进行测试,资源类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财务负担均高于消费类企业。在此期间,这两类样本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财务负担均在逐年上升,资源类企业的上升幅度要高于消费类企业。企业所处区域、所在行业、控股股东性质、员工的专业构成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财务负担差异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蕊爱  
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目标。我国目前已建立的社会保险资金主要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资金、失业保险资金、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资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资金和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资金。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资金,是社会保险资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为保障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广博  赵丽江  
笔者基于面板数据模型,从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口状况的角度,采用我国31个省级地区2001年~2011年的数据对其可持续性做定量分析研究,建立面板数据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缴费人数增长率、领取养老金人数增长率和基金率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均有较强的显著性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娣  石磊  
政府在对养老金缺口补贴时,必须维持公共债务低于警戒值。本文在世代交叠模型框架下考察养老保险和公共债务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当人口增长率大于投资收益率,公共债务才能逐渐减少或收敛于长期稳态;而提高养老金则具有增加居民终生收入、提高出生率,进而间接地降低长期债务水平的效果。此外,假设中国公共债务分别收敛于不同的警戒值,模拟2010—2070年养老保险运行:均衡债务水平越高,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出现越早,赤字累积越大。同时,高债务还将提高未来利率和税收负担率,降低大多数世代的福利水平。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晓娣  
本文基于一般均衡思想利用世代交叠模型探析了存在养老保险时公共债务的长期动态演化路径:养老保险能够增加居民终生收入、提高出生率;而当人口增长率大于投资收益率时,公共债务将逐渐降低或收敛于稳态。为了保证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本文假设中国公共债务维持现有水平(40%左右)、以及分别收敛于欧盟和世界银行警戒值(60%和75%),并模拟各情境下宏观经济及养老保险的发展。预测显示:养老金缺口出现越早,赤字累积越大,均衡债务水平越高;高债务将提高未来利率和税收负担率,降低大多数世代的福利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浩然  申曙光  宋世斌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是困扰着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核心问题。与国内已有研究主要对计划终止时债务进行测算不同,本文利用精算方法测算了另外两种隐性债务——当前参保人口债务和开放系统债务的规模。通过测算,本文发现:2000年以前参保人口的缴费远远不能满足自身养老金发放的需要;但是,得益于我国养老保险巨大的扩面潜力,持续不断的新参保者会使社会统筹基金的收支状况在未来20多年内不断好转;从新参保者一生的缴费和养老金收益情况看,其能否真正为解决当前参保人口债务作贡献还取决于未来工资增长率与贴现率的相对大小和具体制度设计;在现行制度框架下,若未来工资增长率大于贴现率,新参保者都是纯受益者,且女性的受益程度高于男性,新参保者不会真正为解决当前参保人口债务作贡献,而仅仅是推迟了养老金危机爆发的时间而已。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对建立我国养老保险长效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展凯  彭浩然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文章首先阐述了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基本概念、各种定义、测算方法以及转轨时期的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然后分析了隐性债务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影响,最后对解决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新敬  宋世斌  
通过数理分析和精算理论研究各个支柱的养老金替代率。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会随着收入升高而降低;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替代率随缴费年限的增加而升高;运用企业年金去弥补个人养老金缺口是比较合适和有效的手段。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制定不同的年金方案,以补充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不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邓大松  张怡  
基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精算平衡原理,本文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模型,探讨国资划转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降费空间的影响。研究发现,国资划转能为养老保险提供降费空间;但当前国资划转比例为养老保险提供的降费空间十分有限;若加大国资划转比例,养老保险降费空间可以提升。进一步研究改变缴费基数对国资划转为养老保险贡献的缴费空间的影响,发现缴费基数增加后,企业平衡缴费率降低,国资划转为养老保险降费率提供的空间减小。本文建议通过提高国有资产划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比例、进行养老保险征管体制改革以做实缴费基数,从而改革和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明镇  
中国养老保险过去实行的是现收现付模式 ,为了防止老龄化危机和适应建立市场经济的需要 ,中国要改现收现付的模式为部分积累模式。在新旧制度转换中 ,产生了许多新问题 ,其中 ,隐性债务解决的需要最为迫切。目前我国是用社会统筹基金来解决隐性债务 ,此举不但难以奏效 ,而且引起了一系列难题 ,使得新制度难以为继。本文从增加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和减少支出两方面入手 ,对解决隐性债务进行一些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