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8)
2023(9549)
2022(7656)
2021(7011)
2020(6048)
2019(13390)
2018(13175)
2017(25396)
2016(13780)
2015(15201)
2014(15171)
2013(15388)
2012(13655)
2011(11730)
2010(11976)
2009(11390)
2008(12037)
2007(11145)
2006(9859)
2005(9295)
作者
(39264)
(32718)
(32686)
(30861)
(21369)
(15531)
(14785)
(12585)
(12184)
(12037)
(11192)
(10993)
(10738)
(10459)
(10339)
(9877)
(9764)
(9718)
(9623)
(9355)
(8187)
(8085)
(7979)
(7570)
(7554)
(7510)
(7200)
(7139)
(6559)
(6499)
学科
(81538)
(78406)
企业(78406)
管理(68494)
(58419)
经济(58344)
方法(26755)
(26482)
业经(25857)
(22124)
财务(22100)
财务管理(22074)
企业财务(21021)
(20337)
数学(18492)
数学方法(18346)
技术(16349)
(15645)
农业(15337)
(14453)
(13879)
理论(13033)
经营(12919)
企业经济(12459)
(12298)
中国(11923)
(11632)
技术管理(10690)
决策(10570)
体制(10479)
机构
学院(200592)
大学(194276)
管理(87543)
(82874)
经济(81162)
理学(73560)
理学院(72893)
管理学(72135)
管理学院(71714)
研究(57451)
中国(50493)
(43429)
(40270)
(33869)
科学(33407)
财经(33291)
(32592)
(30277)
(28691)
中心(28004)
业大(27738)
农业(26558)
商学(25933)
(25776)
商学院(25696)
研究所(25411)
北京(24935)
财经大学(24557)
经济学(23620)
经济管理(22581)
基金
项目(125351)
科学(101021)
基金(93204)
研究(92081)
(79817)
国家(79022)
科学基金(70757)
社会(59845)
社会科(56795)
社会科学(56779)
(50018)
基金项目(49320)
自然(46778)
自然科(45784)
自然科学(45773)
自然科学基金(45080)
教育(41737)
(40071)
资助(37633)
编号(36113)
(32915)
(29635)
(27882)
成果(27817)
重点(27155)
创新(26639)
(25631)
(25235)
(25212)
国家社会(24542)
期刊
(100165)
经济(100165)
研究(56656)
管理(41002)
(40993)
中国(40884)
(31841)
科学(27120)
学报(26095)
(21825)
金融(21825)
农业(21676)
大学(20800)
学学(20011)
技术(19723)
业经(18600)
财经(17521)
(15900)
教育(15866)
(15153)
经济研究(14763)
财会(13932)
技术经济(12681)
会计(11926)
问题(11896)
现代(11454)
商业(10726)
经济管理(9763)
世界(9688)
通讯(9549)
共检索到309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雅荣  徐苗苗  
职业发展是企业员工工作的期望,而可雇佣性是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的核心。因此,企业基层管理者可雇佣性类属的建构,可以示范基层管理者工作的学习积累。本文基于可雇佣性研究为基础,运用质化研究的访谈分析法,建构企业基层管理者4个主范畴35项可雇佣性类属,并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比较分析,确定16项可雇佣性重要类属,并综合15份访谈备忘录认识依次解释了各类属的内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洁  
西方学者对企业雇员的可雇佣性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盛行于90年代,至今还是热点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政府政策、企业/雇主、劳动力市场和工作内容等的巨变,国外企业在雇员可雇佣性研究又有了新进展。本研究分析了各种可雇佣性概念研究视角,同时,探索了国外企业雇员可雇佣性研究的新进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倚明  孙亚丽  时勘  
文章通过环境系统识别、岗位工作分析、关键事件访谈的集成方法,揭示了煤矿企业基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具体包括: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沟通、责任心、隐患识别、监管、影响力、应急处理、承受压力、关注细节、关心他人、团队合作等12项胜任特征,并且通过团体焦点访谈法验证其有效性,这为后期的管理者的能力提升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丽芬  江卫东  
为了考察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制造型企业基层管理者工作倦怠的影响,采用中文版MBI-GS对402名制造型企业基层管理者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对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情绪衰竭、消极怠慢和职业效能感没有显著影响;工龄对情绪衰竭没有显著影响,对消极怠慢和职业效能感影响显著;学历对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情绪衰竭、消极怠慢和职业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洁  
近年来,高等教育、工作结构、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社会发展和经济状况都发生了巨变,大学毕业生面对的是一个难以预测、更快速变化和竞争更加激烈动荡的劳动力市场。本文阐述了国外权威机构和学者对可雇用性定义、可雇用技能内涵以及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或雇主视角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可雇佣性、可雇佣技能和可转换技能。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国外企业/雇主培养和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可雇用性和可雇用技能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晓媛  苗慧  
尽管部分学者宣称终身雇佣制已经终结,但有证据显示,当前多数日本企业还在实施终身雇佣制,但它的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指出,终身雇佣制正在向组织柔性和工作柔性的方向演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曙明  席猛  蒋春燕  
企业雇佣关系模式的多样性表明,企业的雇佣关系模式不是既定的外生变量。本文认为,企业雇佣关系模式的选择与形成并不脱离于企业自身,它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征密切相关,是基于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与能力而选择的结果。基于我国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425家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配对样本数据,本文研究发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能力是企业选择雇佣关系模式的重要前因变量,即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相对重要性越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力越强,企业越会选择组织导向型(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模式;反之,企业则会选择工作导向型(准现货契约型)雇佣关系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碧英  杜欠欠  
可雇佣性是企业雇佣人才和高校培养人才的共同关注点,然而,高校培养的人才往往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可雇佣性要求,研究高校和企业在可雇佣性上的认知差异可以帮助两者实现人才对接。文章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通过收集高校的培养方案以及企业相关岗位的网络招聘广告,采用质化研究从高校和企业两个视角得出两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结构的认知异同,进而为高校的培养模式提出有益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心宇  
可雇佣性已成为世界各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与实践的热门话题,可雇佣性开发也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就业战略的支柱之一。从可雇佣性视角解构我国中小企业人才瓶颈和大学生就业困境,探讨大学生可雇佣性开发与中小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关系,有利于从供求匹配角度探索为实现中小企业发展和大学生就业良性互动的有效对策。中小企业人才瓶颈突破和大学生就业困境突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高校、家长与学生、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的全方位介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相飞  刘兵  
探索企业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建言的维度结构,对拓展相关理论和指导管理实践都十分有益。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内容分析和聚类分析的途径,对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建言的维度结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认为其包括基于职业发展的建言、基于知识与技能增长的建言、基于物质获利的建言、基于亲和与支持的建言四个构面,归纳出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建言是知识员工为提升其可雇佣性而主动表达与工作相关的建设性言语行为,并基于由可雇佣型建言动机之程度"强—弱"、个人可雇佣性提升之"充分—必要条件"搭建的二维坐标系,探析了知识员工可雇佣型建言分类模型。最后,提出了干预和管理此建言行为的管理启示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陈丽芬  江卫东  
本文旨在探讨制造型企业基层管理者工作满意度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先运用2次预调查的数据分别对MBI-GS和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了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然后利用验证的量表对21家制造型企业进行了调查。相关分析表明,工作满意度及其4个维度工作任务、领导行为、薪酬与工作环境、晋升与发展同情绪衰竭和消极怠慢都呈显著负相关,同职业效能感都呈显著正相关。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工作满意度的4个维度对消极怠慢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职业效能感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导行为、工作任务、薪酬与工作环境对情绪衰竭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工作满意度4个维度中,领导行为对情绪衰竭和消极怠慢的影响最大,工作任务对职业效能感的影响最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冯天丽  井润田  
高层管理者的多元化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高层管理者继任规划的缺失或失败以及“强人”决策等危机。本文根据企业家调查系统对国内企业多元高管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高层管理者的多元领导结构可能使企业步入继任的恶性循环,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冲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雄  张其仔  
公司文化的重要性正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与流行的利用企业问卷调查度量企业文化方法不同,本文尝试利用公开资料来刻画企业文化强度。本文利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企业文化对公司管理人员晋升决策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企业文化强势的企业倾向于从企业内部晋升经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风华  王俊杰  
企业是一种权力合同,其中存在两种非对称性:第一种非对称性是由于定价成本和风险成本不同导致的,是决定企业所有权非对称配置的基本依据;第二种非对称性是由于短缺方权力导致的,是决定企业所有权非对称配置的重要依据。雇佣关系是权力合同非对称性和企业所有权非对称配置的集中体现,因此正确理解雇佣关系是理解企业的基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慧洁   罗瑾琏   易明   李树文   钟竞  
依据国家设立科创板的目标与定位,科创企业既要在前沿技术上取得突破,又必须实现成熟技术的快速优化和迭代。在此背景下,管理者如何协同两者之间的悖论关系是亟待突破的现实瓶颈。本文基于角色身份理论,采用嵌入式案例研究方法,对科创板上市企业HB公司3个核心创新团队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探索管理者创新角色身份建构过程,破解其推动创新悖论协同增效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管理者在创新悖论触发下主动进行角色探索,表现出角色同化、角色分离、角色整合、角色脱离4种形态,由此产生不同的创新角色职能。当管理者进行角色同化时,将践行规范维护者职能;当管理者同时进行角色分离和角色整合时,将主动协同多重角色身份及其要求,践行矛盾平衡者职能;当管理者进行角色脱离时,将表现出随俗浮沉,放弃践行创新角色职能。(2)管理者角色职能通过团队认知、资源过程影响创新目标的实现。当管理者实施规范维护者职能时,团队成员认知固化,通过团队资源消化实现成熟技术优化的目标;当管理者实施矛盾平衡者职能时,引导团队成员进行认知匹配、认知扩展,通过团队资源积累、资源增益实现前沿技术突破和成熟技术优化协同增效的目标;当管理者表现为随俗浮沉时,团队成员将出现认知失调,通过团队资源损耗制约创新目标推进。本研究不仅从角色身份视角丰富了创新悖论管理的理论内涵,同时对科创企业创新管理人才培育、团队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