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7)
- 2023(13660)
- 2022(11149)
- 2021(10109)
- 2020(8280)
- 2019(18418)
- 2018(18108)
- 2017(34575)
- 2016(18228)
- 2015(20327)
- 2014(19703)
- 2013(19749)
- 2012(18401)
- 2011(16582)
- 2010(17293)
- 2009(16111)
- 2008(16077)
- 2007(14861)
- 2006(13352)
- 2005(12575)
- 学科
- 济(87869)
- 经济(87773)
- 业(85942)
- 企(78073)
- 企业(78073)
- 管理(70672)
- 业经(31924)
- 农(30535)
- 方法(28489)
- 中国(25452)
- 财(25358)
- 技术(23061)
- 地方(22077)
- 农业(20371)
- 数学(19403)
- 数学方法(19254)
- 务(18797)
- 财务(18781)
- 财务管理(18762)
- 贸(18396)
- 制(18389)
- 贸易(18377)
- 易(17834)
- 企业财务(17721)
- 和(16626)
- 策(16279)
- 理论(16217)
- 融(15329)
- 金融(15329)
- 划(15250)
- 机构
- 学院(264880)
- 大学(256554)
- 济(117933)
- 经济(115775)
- 管理(108860)
- 理学(91597)
- 理学院(90717)
- 管理学(89834)
- 管理学院(89310)
- 研究(89031)
- 中国(71852)
- 京(54663)
- 财(54069)
- 科学(49050)
- 所(43906)
- 江(42855)
- 农(42410)
- 财经(41288)
- 中心(40632)
- 研究所(38823)
- 经(37221)
- 北京(35066)
- 州(34593)
- 业大(34489)
- 经济学(33774)
- 农业(32532)
- 范(32483)
- 师范(32225)
- 院(32114)
- 商学(31077)
- 基金
- 项目(163291)
- 科学(131700)
- 研究(127695)
- 基金(117246)
- 家(99396)
- 国家(98396)
- 科学基金(86937)
- 社会(82844)
- 社会科(78751)
- 社会科学(78735)
- 省(66981)
- 基金项目(61737)
- 教育(56078)
- 划(53449)
- 自然(52397)
- 编号(52381)
- 自然科(51278)
- 自然科学(51265)
- 自然科学基金(50447)
- 资助(45799)
- 成果(42187)
- 发(41431)
- 创(41196)
- 业(38083)
- 创新(37430)
- 重点(35944)
- 课题(35904)
- 部(35270)
- 发展(34526)
- 国家社会(34143)
- 期刊
- 济(144957)
- 经济(144957)
- 研究(83854)
- 中国(61930)
- 管理(48891)
- 财(44484)
- 农(41872)
- 科学(33046)
- 教育(30294)
- 学报(30289)
- 融(30156)
- 金融(30156)
- 农业(28886)
- 业经(27477)
- 技术(27034)
- 大学(24642)
- 学学(22979)
- 经济研究(22150)
- 财经(20621)
- 问题(18518)
- 业(18128)
- 经(17963)
- 技术经济(16755)
- 贸(16703)
- 国际(16473)
- 科技(15442)
- 世界(15303)
- 商业(14612)
- 现代(14102)
- 坛(13726)
共检索到431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向荣 羊柳青 冯学良
基于2009—2018年中国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和通过Python爬虫和文本挖掘技术获得的企业微观数据,本文实证检验国际合作研发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效应及中间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研发能显著提高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2)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国际合作研发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促进效应因企业合作研发模式、科技属性和行业特征而有所差异;(3)机制研究发现,创新质量提升是企业国际合作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中介渠道。区分知识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转化效率后,科技成果内部存在从知识创新到产品创新的二次转化效应。不同于已有文献较多关注影响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外部因素,本文从创新质量这一内部视角解释国际合作研发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原因,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崇 张诗帆 薄思怡
本文选择中国"走出去"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国际化不同阶段中组织学习机制异质性视角,探讨研发国际化模式选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阶段性影响。研究发现,组织要素与东道国要素的双元性响应决定企业研发国际化模式的选择倾向;研发国际化模式选择对于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会因为企业国际化阶段组织学习机制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际化专一性发展阶段,相对于合作型研发国际化模式对创新转化的显著抑制作用,独立型研发国际化模式对创新转化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国际化多样性发展阶段,相对于独立型研发国际化模式对创新转化的显著促进作用,合作型研发国际化模式更能促进企业的创新转化。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研发国际化模式 创新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立治 罗洪路
知识创新融入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知识密集性的内在本质要求。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研究,确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创新的关键耦合域,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创新模式,明晰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知识创新重点和阶段,该研究为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提升知识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借鉴。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创新 耦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贾建林 樊霞
以2008—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索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对创新持续性的影响,并分析制度水平和企业属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和差异化效应。研究发现,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中区域多样性对企业创新持续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区域分散性与创新持续性呈倒U型关系;制度化水平在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创新持续性关系中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民营企业与非民营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行为并无显著的持续创新差异,但相对高知识密度企业,较低知识密度企业创新持续性更显著。本研究对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创新战略布局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一定实践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沈炳熙
产品创新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在金融创新的发展过程中,科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科技在创新思路、物质基础和安全保证等方面支持着金融创新。充分运用科技成果,要摆正金融创新和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运用国外成熟技术和自身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要用金融创新的总体规划来指导科技创新。
关键词:
金融创新 科学技术 金融衍生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传良
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论文数、项目数和课题经费等指标被广泛用于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与绩效奖励,而科技成果转化指标占比很小,一定程度影响了国家和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背景下,如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增效、缝合技术经济"两张皮"、实现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成为高校面临的现实课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关聪 陈红喜 王袁光曦
文章基于国内195所高校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探讨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产出、相关配套措施均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础条件,将会十分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为此,高校应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跟进技术转移配套条件、提升科研成果转化产出效能、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基础环境,以实现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型人才培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青宁 毛世平
以2009—2016年中国涉农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不同类型协同创新模式对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1)涉农企业本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受前期影响显著,经费质量、人才质量、企业规模以及国有属性与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外向开放式创新模式与创新联盟模式促进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高的研发禀赋区间分别是(3.221,3.422]和(3.363,3.438];(3)当涉农企业研发禀赋结构不合理时,创新联盟模式与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之间无显著影响;当涉农企业研发禀赋结构处于"低研发经费-高研发人员"区间时,外向开放式创新模式可显著提高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应宗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上普遍存在规模小、产品单一、研发能力单薄等问题,关键在于缺少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本文认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是由产业经济循环发展体系与要素驱动系统组成的,其中,人才、科技、产业和经济效益几个要素构成了产业经济循环系统;科技成果评估和风险资金支持两个要素构成了驱动系统。只有确立健全、完善的驱动系统,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转化运行机制,推动产业经济循环系统层层递进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
民营科技企业 转化机制 驱动要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罗付岩 班旭
文章以2009—2016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非公共事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研发投入能否巧借我国2008版《专利法》实施的"东风"促进企业创新。研究发现:研发投入既可以促进企业策略性创新也可以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具体表现为加大研发投入可以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数量的增长与创新质量的提高;随着我国2008版《专利法》正式实施,加大研发投入只会促进企业创新质量的提高,对策略性创新的影响有限。进一步研究发现,2008版《专利法》实施后,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只在国企中显著。从外部《专利法》变迁视角,探讨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法与金融学相关文献,既为国家营造创新环境、加强法制建设提供现实依据,也为上市公司制定创新战略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乔彬 张斌 王肖潇
在空间经济学FC模型基础上,从技术创新完整过程出发,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影响要素空间流动的内在机制,发现二者与区域收入差距呈明显的倒"U"关系。利用中国省区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较高的区域对于区域收入差距的收敛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区域。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杜金岷 杨贤宏 吴非
现金股利政策不仅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紧密相关,也会对包括企业创新在内的企业管理活动产生实质性影响。运用2003-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产出的提高;管理者与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减缓是现金股利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中介传导途径。从媒体关注度和融资约束的角度探讨它们是否会对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异质化效应,结果显示:当媒体关注度越高,融资约束程度越低,现金股利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效应更为明显。分属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所实施的现金股利政策对不同专利类型的创新产出呈现差别化的偏好,而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会对现金股利政策的企业创新促进效应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葛淳棉 郭皑馨 雷倩华 姜军辉
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PSM-DID)方法,实证分析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对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及其潜在机理。研究发现,上市能够显著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创新,且这一重要促进作用在知识产权保护相对完善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此外,相关分析也显示,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企业声誉是上市影响企业持续创新的重要途径。这一结论深化了对企业持续创新前因与企业上市综合效应的理解,并为正确评估上市实践对企业未来创新表现的积极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毅 薛捷 李岱素
互联网推动的技术变革正对全球研发活动组织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创新研发活动的环节和流程已发生明显改变。对"互联网+知识管理"模式进行研究,阐明这是一种以网络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能够通过互联网的内在机制促进知识的更新、吸收和转化,并能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新模式。首先从相关理论综述分析出发,重点梳理新兴业态下"互联网+知识管理"模式对创新研发活动的影响路径和机制,由此得到该模式的内部机理,并从政府引导和鼓励企业创新的角度给出若干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