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25)
- 2023(16516)
- 2022(13663)
- 2021(12603)
- 2020(10589)
- 2019(24145)
- 2018(24079)
- 2017(46558)
- 2016(25393)
- 2015(28448)
- 2014(28364)
- 2013(27840)
- 2012(25334)
- 2011(22576)
- 2010(22630)
- 2009(21115)
- 2008(21018)
- 2007(18724)
- 2006(16537)
- 2005(15096)
- 学科
- 济(108562)
- 经济(108425)
- 业(96038)
- 企(86896)
- 企业(86896)
- 管理(85245)
- 方法(46787)
- 数学(36164)
- 数学方法(35753)
- 业经(34236)
- 农(32298)
- 财(31911)
- 中国(27963)
- 务(23281)
- 财务(23204)
- 财务管理(23181)
- 农业(22753)
- 企业财务(21972)
- 理论(21946)
- 制(21055)
- 技术(20650)
- 学(20259)
- 地方(20037)
- 和(19961)
- 贸(19315)
- 贸易(19306)
- 易(18721)
- 划(17844)
- 策(17687)
- 银(16195)
- 机构
- 学院(364016)
- 大学(361640)
- 济(149294)
- 管理(147666)
- 经济(146210)
- 理学(126758)
- 理学院(125475)
- 管理学(123566)
- 管理学院(122914)
- 研究(119508)
- 中国(92050)
- 京(78073)
- 科学(71868)
- 财(69073)
- 所(59848)
- 农(58579)
- 财经(54917)
- 研究所(54092)
- 江(54034)
- 中心(53486)
- 业大(52452)
- 经(49837)
- 北京(49469)
- 范(46083)
- 农业(45709)
- 师范(45702)
- 经济学(43958)
- 州(43882)
- 院(43418)
- 财经大学(40525)
- 基金
- 项目(240152)
- 科学(189768)
- 研究(179261)
- 基金(174085)
- 家(150284)
- 国家(148922)
- 科学基金(129307)
- 社会(113019)
- 社会科(107042)
- 社会科学(107013)
- 省(94081)
- 基金项目(92286)
- 自然(83004)
- 教育(81086)
- 自然科(81065)
- 自然科学(81049)
- 自然科学基金(79633)
- 划(77909)
- 编号(73849)
- 资助(70993)
- 成果(59599)
- 重点(53244)
- 部(52538)
- 创(51923)
- 发(51529)
- 课题(50196)
- 创新(47792)
- 国家社会(46172)
- 项目编号(45888)
- 业(45610)
- 期刊
- 济(171189)
- 经济(171189)
- 研究(110057)
- 中国(67782)
- 管理(59528)
- 财(54988)
- 农(54541)
- 学报(52941)
- 科学(50532)
- 大学(40913)
- 教育(39591)
- 学学(38460)
- 农业(37776)
- 技术(33363)
- 融(32749)
- 金融(32749)
- 业经(29526)
- 财经(27103)
- 经济研究(26512)
- 经(23311)
- 问题(22437)
- 业(21937)
- 技术经济(19600)
- 现代(18274)
- 图书(17619)
- 理论(17515)
- 贸(17484)
- 科技(17136)
- 商业(17019)
- 世界(16689)
共检索到544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宏起 陆涛
1.引言 在国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化、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环境中,任何一个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部分市场,并能稳步发展,仅仅依靠企业某一方面或某一因素的单一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企业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多因素有机结合的综合优势为基础,并且将各有关因素系统综合与优化,使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综合竞争力处于优化状态,以便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在一个或若干个经济领域进行经营活动时,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和国内有关的条件与资源,而且要充分考虑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有一套比较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宇奇 陆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伟华 王宏起 高长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马爱霞 杜晶晶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竞争的国际化,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开始了国际化经营的进程。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优势和劣势,并基于整合优势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可行性和跨国经营战略的选择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整合优势理论 中小企业 国际化经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叶
中国对外贸易企业向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三化”战略的生长点没有建立,使“三化”战略的实施步履艰难,成效不大。本文在对国内的外贸企业做了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组建中国综合商社作为外贸企业向“三化”转变生长点的观点,并对组建综合商社的方法、途径、标准和政策作具体说明。 一、组建综合商社背景 改革开放15年来,以扩大外贸经营权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德连
制造业大企业国际化是我国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措施。基于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国际化网络、企业国际化过程、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等国际经济学理论,构建我国制造业大企业国际化的大国综合优势理论。这一理论有三个理论维度,即大国优势、后发与先发优势、竞争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付贵军 赵伟华 王宏起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潘冬生
在世界经济呈地域集团化和生产、资本国际化的形势下,为了迎接新的挑战,我国已经具备群体优势的外贸集团公司应向国际化经营方向发展,经过准备、初级、过渡和高级四个阶段,发展成为有中国特色的跨国公司。其原则是:1.带动出口,引进先进技术,增加外汇收入,振兴国民经济。2.应体现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策略和经营目的。3.生产立足于国内,销售立足于国际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江涛 张翼 谭琳
当自由贸易愈发关注可持续发展,企业能否通过ESG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塑造ESG优势的过程与企业战略导向和国际市场偏好的“契合度”是否会对转型效果产生影响?文章利用华证ESG评级数据、工业企业与上市公司匹配数据以及世界银行ESG数据库,在构建企业(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以及国际市场ESG偏好的基础上对上述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研究发现,企业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践行将在国际市场获得回报,ESG优势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的海外经营收入。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缓和融资约束、激励创新和提高品牌声誉是ESG优势影响企业海外经营表现的潜在渠道。此外,“战略契合”与“市场契合”对ESG转型的国际化效用具有调节作用。ESG转型为企业带来的差异化优势及其与东道国市场偏好的趋同是促进企业ESG优势向海外经营表现转换的重要因素。但是,塑造ESG优势与企业成本领先战略却构成“替代”。较之于ESG优势形成后企业融资约束的降低,这种“替代”更强调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成本与努力。文章提供了关于ESG转型的新观点和新洞察,有助于企业在全球化中深耕ESG实践并确定品牌和市场层面的战略优先事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吉庆
国际学术界的学者们一直对企业国际化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争论不休。文章对国内外已有的企业国际化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文献进行进行梳理和评述,概括归纳出三种不同的理论视角,并国际化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进行总结,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国际化 绩效 国际化程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伟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面对当前数字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对于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综合模型,包括根据数字化转型的不同阶段制定并实施相应合理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建立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文化以克服组织惰性、加强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中台以及数字安全建设、变革组织结构,打破内部部门边界,对外共建合作平台以实现价值共创;并基于数字网络理论提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应该着眼于积极塑造数字化网络,甚至是数字化企业生态系统,通过吸引异质企业,共同创造价值并通过技术边界资源创造有利环境,以建立并维持竞争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伟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面对当前数字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对于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综合模型,包括根据数字化转型的不同阶段制定并实施相应合理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建立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文化以克服组织惰性、加强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中台以及数字安全建设、变革组织结构,打破内部部门边界,对外共建合作平台以实现价值共创;并基于数字网络理论提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应该着眼于积极塑造数字化网络,甚至是数字化企业生态系统,通过吸引异质企业,共同创造价值并通过技术边界资源创造有利环境,以建立并维持竞争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国顺 杨昆
文章回顾了在企业国际化研究领域的一些经典理论,并且着重分析了作为这些企业国际化理论基础的研究理论,从而明晰了企业国际化理论与传统经济学、心理学之间的隐含关系。
关键词:
企业国际化 国际化理论 经济学 心理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