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3)
- 2023(12651)
- 2022(9989)
- 2021(9204)
- 2020(7953)
- 2019(17920)
- 2018(18245)
- 2017(35155)
- 2016(19094)
- 2015(21715)
- 2014(21680)
- 2013(20946)
- 2012(18890)
- 2011(16526)
- 2010(17283)
- 2009(16360)
- 2008(16542)
- 2007(15016)
- 2006(13289)
- 2005(12439)
- 学科
- 业(84695)
- 济(84576)
- 经济(84472)
- 企(78203)
- 企业(78203)
- 管理(71296)
- 方法(37885)
- 业经(29660)
- 数学(28762)
- 数学方法(28122)
- 财(26532)
- 农(26203)
- 中国(21118)
- 务(19919)
- 财务(19868)
- 财务管理(19846)
- 技术(19180)
- 农业(18957)
- 企业财务(18699)
- 理论(18472)
- 制(16616)
- 策(16030)
- 和(15887)
- 划(15219)
- 贸(15024)
- 贸易(15012)
- 易(14606)
- 学(13628)
- 地方(13292)
- 经营(13275)
- 机构
- 学院(277341)
- 大学(271812)
- 济(113155)
- 管理(111511)
- 经济(110907)
- 理学(95190)
- 理学院(94294)
- 管理学(92427)
- 管理学院(91951)
- 研究(86121)
- 中国(69130)
- 京(57813)
- 财(53104)
- 科学(51634)
- 农(45370)
- 所(43460)
- 江(43275)
- 财经(41608)
- 中心(39898)
- 业大(39456)
- 研究所(38913)
- 经(37631)
- 北京(36177)
- 农业(35648)
- 州(34636)
- 范(33333)
- 经济学(33316)
- 师范(32995)
- 商学(30745)
- 院(30688)
- 基金
- 项目(176120)
- 科学(140065)
- 研究(129967)
- 基金(127816)
- 家(110235)
- 国家(109236)
- 科学基金(95954)
- 社会(82441)
- 社会科(78228)
- 社会科学(78207)
- 省(70599)
- 基金项目(66653)
- 自然(62144)
- 自然科(60906)
- 自然科学(60894)
- 教育(60270)
- 自然科学基金(59828)
- 划(57427)
- 编号(53685)
- 资助(52909)
- 成果(43407)
- 创(39612)
- 重点(39163)
- 部(38014)
- 业(37913)
- 发(37570)
- 课题(36263)
- 创新(36189)
- 国家社会(33917)
- 项目编号(33866)
- 期刊
- 济(131165)
- 经济(131165)
- 研究(79351)
- 中国(55781)
- 管理(48157)
- 财(45191)
- 农(43335)
- 学报(38928)
- 科学(37986)
- 大学(30774)
- 教育(30532)
- 农业(29997)
- 技术(29197)
- 学学(28956)
- 融(25309)
- 金融(25309)
- 业经(23344)
- 财经(21078)
- 经济研究(20534)
- 业(18848)
- 经(18333)
- 问题(17005)
- 技术经济(16723)
- 统计(14721)
- 贸(14521)
- 国际(14029)
- 现代(14026)
- 策(14004)
- 财会(13772)
- 世界(13718)
共检索到422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东红
反哺式知识转移是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特征。这一知识转移方式具有自身的独特路径,包括海外子公司获取知识、海外子公司向国内母公司传递知识、母公司吸收和整合知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国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反哺式知识转移的内在属性,提高知识获取能力,促进知识转移。
关键词:
国际化 知识转移 反哺模式 过程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毅达 汪承亮
知识逐渐成为公司的基础资产,知识转移在组织中越来越重要。技术方法在知识转移中的作用并不令人满意。因此通过知识转移的认知模型,从认知角度分析知识转移困难的原因;及信息技术选择的重要性,以促进知识转移。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转移 认知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葛京
本文以基于资源的观点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及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含义,探讨了知识的属性及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指出经典的跨国企业理论并不能反映企业所拥有的擅长于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组织学习的重要性,并根据国际化阶段和组织学习的层次性提出了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组织学习管理的框架模型。
关键词:
国际化 知识 组织学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洁 刘思峰 施琴芬
本文引入物理学中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原理,对企业的知识转移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构造了知识熵的数学模型,指出任何企业都会伴随有效知识的逐步减少、熵值逐渐增加的情况,必须不断地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转移,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耗散结构 知识熵 知识转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姜玉梅 姜亚鹏
文章研究了外向型直接投资对资本输出国的反哺效应。作者从反哺机理与路径入手,全面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资本输出国的反哺效应,并进行了经验分析。主要结论是中国的"走出去"战略是正确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反哺效应客观存在,在长期中对我国经济产生积极作用。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更应重视对外直接投资的反哺效应,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力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获取受限技术、稀缺性资源和战略性资产,实现资本输出母国反哺效应的最大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田家欣 郭晓宇
作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模型,国际化过程模型和国际新创企业模型之间既有显著的差异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的比较分析,有望成为构建更具一般性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框架的出发点。本文以知识为主要分析视角,讨论了知识在不同理论模型中的作用,并从理论根源、知识角色、知识来源与获取机制等维度对两种理论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天桥 崔新健
经济全球化促进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国际化,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知识转移的过程;能否实现知识的有效转移与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跨国经营的成败。本文从中国企业角度入手,探讨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知识转移的路径、过程及关键环节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知识转移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跨国经营 知识转移 转移路径 转移环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二明 郑平
本文在回顾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理解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模型。作者认为可以按照建立总体社会责任价值观、选择进入市场、构造财富创造的生态系统、披露和反馈社会责任信息等方式来指导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本文最后指出,在海外扩张过程中,中国企业只有依据全球化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来运营,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国际化经营 竞争优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瑞林 陈万明 朱广华
在城市偏向惯性思维影响下,巨额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成为政府的负担。但结合土地制度改革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考虑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和利益分配问题,强化农用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公共利益"的属性,由此有必要区分主动市民化和被动市民化两种情形思考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担。在主动市民化情形下,应该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为辅、农民参与的多主体成本分担机制;但在被动市民化情形下,实证研究表明政府是土地增值最大的受益者,且获利水平远高于市民化产生的公共成本,而农民的整体利益受到了剥夺。因此,被动市民化产生的公共成本不是政府的包袱,而是政府获利后对失地农民的反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春花 林海燕 曹洲涛
部门间知识转移是一种基于业务流程的知识转移,而知识价值链可以使知识链、价值链和实际的业务流程结合起来,让知识转移的绩效提高,为企业的价值增值服务。本文从这个特点出发,构建了企业部门间知识转移的知识价值链模型。
关键词:
知识转移 部门间知识转移 知识价值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东旗 王玉翠
文章针对我国当前企业战略联盟行为的发展趋势,从博弈论视角阐述了企业战略联盟成功率不高的原因,这种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时间太短,不能关注长期收益;竞合策略单一,容易被欺骗;收益机制不完善;惩罚机制不健全等。以囚徒困境博弈和雪堆博弈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企业知识联盟收益分享的相关因素,并以纳什的收益分享模型为基础,提出了解决企业战略联盟成功率不高的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艳琳 温瑞冰 宋婷婷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一直是国际商务研究的重点,传统研究均探讨特定企业面对特定市场的单一模式选择,21世纪初一些国外学者开始尝试围绕研发、生产和市场三种类型价值增值活动,探讨企业在不同类型国际区位市场进入方式配置。企业跨国经营本质上是企业知识和能力的跨国界转移,本文从知识转移角度探讨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配置组合设计。首先从知识转移和知识隐含性水平对传统国际市场进入模式进行了二维变量划分,然后探讨企业知识密集度、企业进入战略动机、企业规模和不同价值增加活动知识隐含水平对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给出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配置组合方案,并选取上海汽车集团围绕该配置组合方案开展案例研究。
关键词:
知识转移 进入模式 配置 知识隐含性水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勇 吴海珍 韩兆安
产业转移作为产业生产系统与知识系统的共同转移,是承接地获取新知识、实现知识创造的重要途径。基于SCP(结构—行为—绩效)范式及复杂网络视角,研究了产业转移中转出方企业转移模式及承接地集群网络结构通过影响转移企业本地化嵌入行为,进而影响知识转移的机理,并通过构建知识转移动态仿真模型,比较分析了不同转移模式及集群网络结构下的知识转移绩效。结果表明:在不同转移模式及网络结构下,企业本地化嵌入行为及知识转移绩效存在显著差异;相比无核网络,有核网络对促进集群知识转移具有显著优势。此外,在无核网络中,合资企业对集群中合作企业的适度更新能促进承接地集群知识转移绩效提升;在有核网络中,组团式转移企业的"小社团"强度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该研究不仅有助于从微观层面理解产业转移中的企业行为,也对承接地选择适宜的招商策略和集群发展战略、促进企业知识转移、提升承接地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湧范 李从东 王晶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企业可分为决策层、经营层、执行层、竞争者、债权人、客户等六个层次。企业各层次对知识转移的动机不同,在衡量企业各层次知识转移效率时应根据其各自的地位、属性及环境的差异对影响知识转移的各个参数赋予不同的权重。本文同时给出了企业知识转移的通用参数模型。
关键词:
委托代理 知识转移 参数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