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6)
- 2023(9963)
- 2022(8240)
- 2021(7302)
- 2020(6520)
- 2019(14914)
- 2018(14674)
- 2017(28963)
- 2016(15801)
- 2015(17852)
- 2014(17920)
- 2013(18071)
- 2012(16636)
- 2011(14781)
- 2010(15085)
- 2009(14552)
- 2008(15087)
- 2007(13848)
- 2006(11858)
- 2005(10931)
- 学科
- 业(81597)
- 济(76538)
- 经济(76453)
- 企(75558)
- 企业(75558)
- 管理(64020)
- 方法(36517)
- 数学(28178)
- 数学方法(28000)
- 业经(27326)
- 财(26915)
- 农(25224)
- 务(21424)
- 财务(21409)
- 财务管理(21384)
- 企业财务(20270)
- 农业(18269)
- 技术(16760)
- 中国(15309)
- 制(15013)
- 和(14837)
- 策(13907)
- 划(13810)
- 理论(13596)
- 贸(13296)
- 贸易(13293)
- 易(12896)
- 企业经济(12387)
- 经营(11922)
- 体(11601)
- 机构
- 学院(241299)
- 大学(235116)
- 济(104120)
- 经济(102232)
- 管理(99555)
- 理学(85542)
- 理学院(84759)
- 管理学(83734)
- 管理学院(83288)
- 研究(72436)
- 中国(58026)
- 财(48911)
- 京(48367)
- 科学(43065)
- 农(43009)
- 财经(39072)
- 江(37678)
- 所(36903)
- 业大(35323)
- 经(35269)
- 农业(34084)
- 中心(33995)
- 研究所(33048)
- 经济学(31295)
- 北京(30035)
- 州(29350)
- 经济学院(28579)
- 商学(28481)
- 财经大学(28465)
- 商学院(28259)
- 基金
- 项目(151931)
- 科学(120967)
- 研究(112686)
- 基金(110943)
- 家(94807)
- 国家(93900)
- 科学基金(82398)
- 社会(72668)
- 社会科(68874)
- 社会科学(68852)
- 省(61226)
- 基金项目(59231)
- 自然(52946)
- 自然科(51705)
- 自然科学(51689)
- 教育(51032)
- 自然科学基金(50867)
- 划(49639)
- 编号(46107)
- 资助(44691)
- 业(36668)
- 成果(35974)
- 创(34956)
- 部(33986)
- 重点(33749)
- 发(33035)
- 创新(31726)
- 课题(30535)
- 国家社会(29614)
- 制(29378)
- 期刊
- 济(118438)
- 经济(118438)
- 研究(66735)
- 财(43781)
- 中国(41988)
- 农(39897)
- 管理(39552)
- 学报(32482)
- 科学(31787)
- 农业(27088)
- 大学(24864)
- 学学(23840)
- 技术(23229)
- 业经(22198)
- 融(20544)
- 金融(20544)
- 财经(20179)
- 教育(18543)
- 经济研究(18188)
- 业(17517)
- 经(17391)
- 问题(15847)
- 技术经济(15797)
- 财会(14362)
- 商业(13100)
- 贸(12309)
- 现代(12253)
- 世界(11721)
- 会计(11601)
- 统计(11431)
共检索到353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姚良怀 潘自强
近年来,我国迎来了企业并购潮,并购数量逐年增加。根据中国并购库数据,2018年,中国企业境内并购和出境并购共发生11531单,同比增长15.1%。与此同时,并购价格通常会高于被并购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而产生了商誉。面对市场总体商誉的不断增加,减值改摊销是否可以缓解商誉价值过高问题?本文以华谊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福勇 王关义
在当前日益完善的产权交易活动中,企业并购商誉会计成为一个重要难题。本文从商誉在会计中的一些基本研究入手,探讨了并购商誉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对我国企业并购商誉的认识。
关键词:
商誉 并购 商誉会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玉菊
本文认为能力是商誉的内在支撑,商誉是能力的外在表现,其价值是可以降低市场交易双方的风险和成本。根据商誉与能力的内在联系,可通过对能力进行评价,实现对商誉计量的目标。并提出基于能力的商誉指数和商誉价值计量方法。
关键词:
能力 商誉指数 商誉价值 计量方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庄怡 乔丽君 崔森
商誉自19世纪末引起会计职业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讨论,并开始出现在企业会计账面上,用来记录企业交易过程中实际交易价格与企业账面价值的差价。现如今,资本市场日益活跃,更多企业通过并购方式扩大规模加速发展,而在并购过程中产生的利润必须通过会计核算处理。
关键词:
合并商誉 企业并购 确认与计量 会计处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永平 钟洁晴
在对商誉后续计量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Wind数据库提供的商誉数据,结合手工收集的年报数据,分析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2007~2018年)我国传媒行业上市公司商誉的形成、减值情况,结合减值测试法与系统摊销法各自的优点,设计出三种新的后续计量方法,并代入行业真实数据进行验证和对比,发现采用前3年系统摊销、3年后并行的方法更能缓解市场波动并抑制盈余管理。
关键词:
商誉 后续计量 减值测试 系统摊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蕊
在现行会计体制下,企业在进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交易时多会产生巨额商誉。本文在构建商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金利科技在并购中商誉的产生、价值计量以及商誉减值的规避等进行了具体分析,主要得到如下结论:商誉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直接反应为会计处理的结果,对其价值评估应使用割差法;而巨额商誉的产生源于并购活动中收益预测的不确定性和交易地位,利润补偿承诺是对其一种人为补偿;最后,本文提出了商誉减值预测以及信息披露的方法,企业可通过对已有评估结果的修正了解商誉的减值风险并及早应对。
关键词:
会计商誉 商誉价值 价值评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蕊
在现行会计体制下,企业在进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交易时多会产生巨额商誉。本文在构建商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金利科技在并购中商誉的产生、价值计量以及商誉减值的规避等进行了具体分析,主要得到如下结论:商誉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直接反应为会计处理的结果,对其价值评估应使用割差法;而巨额商誉的产生源于并购活动中收益预测的不确定性和交易地位,利润补偿承诺是对其一种人为补偿;最后,本文提出了商誉减值预测以及信息披露的方法,企业可通过对已有评估结果的修正了解商誉的减值风险并及早应对。
关键词:
会计商誉 商誉价值 价值评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西卜 宁美军 张东旭
商誉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尚无一致性结论。文章以中国2008年-2014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商誉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并购商誉表现出显著的价值创造效应,且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以及不同的市场化程度下具有显著一致性。该结论为并购商誉作为一项资产列报于资产负债表的合理性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对建立富有价值创造力的并购重组改革机制也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并购商誉 产权性质 市场化程度 价值创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芳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异常活跃的并购交易伴随着商誉的产生,而且商誉金额显著增加。由于资本市场对并购这一主旋律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因而并购形成的高商誉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在追溯前人对商誉理论和商誉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商誉产生前后盈利能力和风险变化的视角,结合商誉基本理论和有关会计准则,研究并购商誉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希望能够对企业并购中重视商誉问题有所作用。
关键词:
并购商誉 企业价值 企业并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根红
本文选择2013—2017年沪深A股发生并购事件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其经验数据研究投资效率和并购商誉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与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将并购商誉引入至两者关系研究中。研究发现:投资效率的提升对企业价值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并购商誉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尤其是市场价值;并购商誉正向调节了投资效率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投资效率 并购商誉 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志宏 杜丽丽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增多,商誉及其减值损失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分析若干案例后发现,不同企业对商誉及其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在分析差异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解决商誉计量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并购 商誉 公允价值 会计处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俊
商誉泡沫是国有企业监管和审计中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国有企业商誉泡沫问题,基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开数据,分析了国有企业商誉的基本情况,并从商誉存量规模的潜在风险、商誉金额虚高、商誉减值准备延迟计提,以及商誉减值“财务洗澡”调节利润等方面剖析了商誉泡沫问题存在的风险。针对这些问题,从并购标的资产评估、商誉会计处理方式、商誉会计政策稳定性、外部监督不到位等方面分析了原因,并从审计角度提出了防范化解商誉泡沫问题风险的对策建议:推动进一步稳定和优化商誉会计政策;推动加强对国有企业高溢价并购行为的监管;推动商誉管理过程中企业、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各司其职;在国有企业审计中高度关注虚高商誉和商誉大幅减值等问题。
关键词:
国有企业审计 商誉泡沫 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滕莉莉 苏杭 邓炜彬
根据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20年的披露数据,用OLS方法检验并购商誉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商誉越高的企业融资约束越大,其主要作用渠道是高并购商誉增加了企业完成业绩承诺的难度,加大了债务违约风险,导致企业获得的投资减少;高并购商誉存在虚假信息,增加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增大。在更换不同的融资约束测量指标、进行PSM匹配和加入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外部治理水平低和高管高度自信的企业融资能力更弱。本研究深化了高并购商誉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分析,为并购及投资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并购商誉 商誉减值 融资约束 信息披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苗苗 徐四星 蔡永斌
文章以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以财务业绩为中间变量,分析并购商誉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并购商誉资产显著降低了一年后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即并购商誉资产直接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水平,通过财务业绩作为中间变量传递间接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同时,财务业绩作为中间变量,可以减少并购商誉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负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