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29)
2023(16340)
2022(13082)
2021(12128)
2020(10302)
2019(23459)
2018(23281)
2017(45258)
2016(24403)
2015(27449)
2014(27428)
2013(27010)
2012(24329)
2011(21504)
2010(21502)
2009(20105)
2008(19979)
2007(17932)
2006(15324)
2005(13906)
作者
(68221)
(57256)
(57168)
(54385)
(36567)
(27233)
(26071)
(22309)
(21637)
(20365)
(19223)
(19192)
(18139)
(17845)
(17703)
(17552)
(17416)
(17064)
(16526)
(16423)
(14111)
(14049)
(13970)
(13205)
(12959)
(12826)
(12812)
(12716)
(11507)
(11365)
学科
(106673)
经济(106554)
(94985)
(84688)
企业(84688)
管理(83352)
方法(49687)
数学(40248)
数学方法(39779)
(33380)
业经(32835)
(32698)
中国(26463)
(23799)
财务(23748)
财务管理(23711)
农业(23492)
企业财务(22457)
(20164)
技术(20037)
(19901)
贸易(19893)
(19356)
地方(18833)
理论(18669)
(18518)
(17039)
(16799)
(16249)
(15288)
机构
学院(350397)
大学(343704)
(147109)
经济(144316)
管理(141231)
理学(121640)
理学院(120486)
管理学(118610)
管理学院(117966)
研究(108521)
中国(85170)
(70648)
(68085)
科学(64731)
(58088)
财经(54502)
(53508)
(52914)
中心(51563)
业大(50572)
(49435)
研究所(48298)
农业(45676)
经济学(44533)
北京(43606)
(42116)
(41929)
师范(41700)
经济学院(40468)
财经大学(40122)
基金
项目(231537)
科学(184257)
研究(171132)
基金(168860)
(145393)
国家(144111)
科学基金(126054)
社会(109871)
社会科(104276)
社会科学(104247)
(92202)
基金项目(89641)
自然(81016)
自然科(79198)
自然科学(79178)
教育(79124)
自然科学基金(77786)
(76011)
编号(70133)
资助(68093)
成果(55146)
重点(51697)
(51346)
(50855)
(50377)
课题(47449)
创新(46838)
(45800)
国家社会(45411)
教育部(44473)
期刊
(162829)
经济(162829)
研究(97043)
中国(62451)
(56718)
管理(55531)
(54218)
学报(48827)
科学(47117)
大学(38198)
农业(37138)
学学(36353)
技术(34143)
教育(32542)
(31513)
金融(31513)
业经(29407)
财经(26991)
经济研究(25345)
(23260)
(22389)
问题(22149)
技术经济(19705)
(18115)
财会(17549)
商业(17329)
现代(16836)
统计(16698)
(16365)
世界(16334)
共检索到510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东升  
格兰仕集团从1992年开始进入家电业,利用跨国公司将价值链末端的生产环节大规模转移的时机,甘心为国外名牌做生产车间,进行贴牌生产,迅速扩大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世豪  
在OEM方式中,受托厂商研发部门的技术增量的变化取决于委托企业R&D投入、提供生产线及提供关键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技术存量和受托厂商研发部门的技术吸收能力的综合作用。受托厂商进入自我创新、自创品牌是关键的阶段。建议要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并且增强受托厂商的技术能力尤为重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永春  李光明  张钰  
中小企业在面临资源与环境双约束的情况下,往往难以直接创建自主品牌。因此,中小企业经营者往往结合其成长阶段,以及成长资源和成长环境的约束,来选择适宜的品牌成长策略。本文以中小企业成长阶段为切入点,运用资源成长论和战略匹配论,构建了"资源-能力-成长"的分析框架,并借助该分析框架,对蒙牛、恒源祥、格兰仕3家创业型民营企业品牌成长历程进行跨案例比较,指出中小企业应根据成长阶段、成长资源和成长环境动态选择创牌策略,以推进企业的品牌转型。在初创期,应积累创牌能力,可以采取品牌比附、合资生产、贴牌加工、品牌租赁、品牌嫁接等策略;在成长期,应创建自主品牌,可以采取造势创牌、共享创牌、自主创牌、品牌联盟等策略;在成熟期,应经营品牌资产,可以采取品牌差异化、虚拟化、国际化等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永春  李光明  张钰  
中小企业在面临资源与环境双约束的情况下,往往难以直接创建自主品牌。因此,中小企业经营者往往结合其成长阶段,以及成长资源和成长环境的约束,来选择适宜的品牌成长策略。本文以中小企业成长阶段为切入点,运用资源成长论和战略匹配论,构建了"资源-能力-成长"的分析框架,并借助该分析框架,对蒙牛、恒源祥、格兰仕3家创业型民营企业品牌成长历程进行跨案例比较,指出中小企业应根据成长阶段、成长资源和成长环境动态选择创牌策略,以推进企业的品牌转型。在初创期,应积累创牌能力,可以采取品牌比附、合资生产、贴牌加工、品牌租赁、品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建成  毛蕴诗  邱楠  
技术能力的形成对OEM企业的升级与国际化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归纳格兰仕技术能力构建和企业升级的路径,总结出其"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的自主创新路径以及"OEM—OEM/ODM并存—OEM/ODM/OBM并存"的国际化路径,对比分析了OEM企业升级、国际化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同时分析了格兰仕构建技术能力与企业升级的成功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了对类似企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邵兴东  
在我国已经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格兰仕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和比较优势,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特点与条件,选择合适的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国际化经营在激烈的全球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市场领导者。本文通过对格兰仕的国际化战略的研究,为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借鉴与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晓强  苏勇  
本文从市场进入和品牌成长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路径。市场进入路径包括从不发达国家到发达国家、从发达国家到不发达国家、中间路线和其他路线;品牌成长路径包括发展自有品牌、OEM-ODM-OBM、收购国外品牌。本文讨论了不同路径选择的制约因素,并对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了比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珊  吴琨  
海尔与格兰仕都是我国家电企业跨国经营的成功范例,他们的国际化道路各不相同:一个注重品牌营销,一个采取贴牌生产;一个走多元化路线,一个行专业化道路,最后都取得了国际化经营的成功。本文比较分析了海尔与格兰仕各具特色的国际化战略,总结了他们的成功经验,并对我国企业如何进行跨国经营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敏  武齐  
文章在相关理论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发展中国家企业品牌国际化路径分析模型,并藉此模型对韩国企业品牌国际化准备阶段、进入阶段、成功阶段和飞跃阶段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得出了三点结论,即在品牌国际化进程中要强调文化的作用,要大力开发自主技术,要努力维护和打造自主品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烨  李传昭  罗婉议  
本文选择我国民营企业最具有代表性之一的格兰仕集团进行个案研究,在实地调研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战略创新、业务转型”视角,对格兰仕集团近25年持续成长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剖析,对其持续成长经验进行了提炼。本文研究认为,格兰仕集团实现持续成长的关键在于依据环境变化不断进行战略创新尤其是成长战略层面的创新,推动业务转型,进而实现持续成长和跨越式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阮喜珍  
在当前国际国内服装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出现以及世界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下滑,武汉服装企业如何通过走品牌国际化之路,化"危机"为"转机",已成为目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文纲  赵占明  
培育国际知名品牌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微观目标。但对于目前的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自创国际知名品牌的做法并不现实。中国企业应根据自身资源状况和国际化的进程,灵活选择品牌战略,并适时对品牌战略做出调整。本文在对目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实行的品牌战略模式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品牌战略变迁的三种路径,并对其中必须解决好的两方面问题进行了讨论,即如何处理所收购的本土品牌和如何选择品牌收购模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黄永春  郑江淮  谭洪波  
本文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价值链视角下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成长路径的分析框架,并以联想品牌成长路径为个案,探究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成长路径的变迁过程及其核心能力演化轨迹,为我国企业创建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李巍  
提出超集群学习模式与集群企业的成长路径之间存在动态匹配关系,并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东汽"和"格兰仕"两家本土企业在其转型成长过程中所运用的超集群学习模式的异同,进一步论证了超集群学习模式的理论模型,解析了不同企业运用超集群学习模式的异同,证明了超集群学习模式对企业转型成长具有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