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4)
- 2023(7766)
- 2022(6112)
- 2021(5510)
- 2020(4727)
- 2019(10346)
- 2018(10205)
- 2017(19881)
- 2016(10738)
- 2015(11853)
- 2014(11459)
- 2013(11569)
- 2012(10426)
- 2011(8859)
- 2010(9150)
- 2009(8676)
- 2008(8987)
- 2007(8191)
- 2006(7341)
- 2005(6970)
- 学科
- 业(71252)
- 企(67131)
- 企业(67131)
- 管理(52178)
- 济(50618)
- 经济(50550)
- 业经(24240)
- 方法(22158)
- 财(20608)
- 农(20477)
- 务(17408)
- 财务(17402)
- 财务管理(17396)
- 企业财务(16474)
- 农业(15843)
- 数学(14895)
- 数学方法(14813)
- 技术(14564)
- 策(12301)
- 企业经济(11808)
- 划(11720)
- 中国(11424)
- 经营(11303)
- 制(11043)
- 和(10788)
- 理论(10190)
- 技术管理(9961)
- 体(9169)
- 决策(8903)
- 人事(8705)
- 机构
- 学院(156740)
- 大学(149262)
- 济(69220)
- 管理(68221)
- 经济(68119)
- 理学(58469)
- 理学院(57974)
- 管理学(57324)
- 管理学院(57050)
- 研究(44555)
- 中国(39339)
- 财(33766)
- 京(30526)
- 农(26719)
- 财经(26492)
- 江(25614)
- 科学(25525)
- 经(24121)
- 所(22158)
- 业大(21293)
- 中心(21232)
- 农业(20907)
- 商学(20733)
- 商学院(20549)
- 经济学(20276)
- 研究所(19644)
- 州(19552)
- 财经大学(19322)
- 经济管理(18761)
- 北京(18702)
- 基金
- 项目(99104)
- 科学(81397)
- 基金(74795)
- 研究(73335)
- 家(63787)
- 国家(63138)
- 科学基金(57319)
- 社会(49172)
- 社会科(46670)
- 社会科学(46658)
- 基金项目(40158)
- 省(39652)
- 自然(37404)
- 自然科(36673)
- 自然科学(36667)
- 自然科学基金(36117)
- 教育(32473)
- 划(31474)
- 资助(29544)
- 业(29086)
- 编号(28949)
- 创(24408)
- 部(21850)
- 创新(21718)
- 重点(21712)
- 成果(21332)
- 发(21081)
- 制(20566)
- 国家社会(20348)
- 人文(19546)
共检索到241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续铎 王欣
本文以企业员工的工时为研究对象,对企业员工的劳动时间特征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员工处于超时工作的状态中。通过构建Logit模型对超时工作的成因从工作特征、加班制度、企业管理、个人压力、自我发展、健康意识等组变量进行探究,发现加班文化、工作时间安排、工作环境、管理效率、职业忠诚度、职业晋升、健康自觉等变量对超时工作可能性增加的边际效应较大,并从国家和企业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员工 劳动时间 超时工作 边际效应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河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由长时间劳动而导致的"过度劳动"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和研究课题。本文通过讨论"过劳"的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发现围绕劳动时间问题的分析是一个重要的视角。为此,文章以缩短劳动时间为基调,探讨了防止"过劳"发生的方法和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桑坤
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在农业生产领域所遭遇的障碍问题,尤其是小农经济的存续,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地位遭受质疑。曼和狄金森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通过论述农业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非一致性问题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辩护。此后围绕农业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这一议题,穆尼等学者与曼和狄金森进行了争论。文章以曼和狄金森的核心文章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这一争论的学术渊源、核心观点、分析框架及理论基础。回顾这一学术争论过程,围绕经典议题争论背后的新韦伯主义研究范式转向,对中国农业社会学有重大的启发意义。新韦伯主义范式强调从社会文化传统的角度去理解农业,并在具体分析上兼顾马克思宏观的政治经济分析与恰亚诺夫的微观个体行动,对于把握当下中国复杂多样农业转型与社会变迁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福田
本文所研究的劳动时间的缩短,是指狭义劳动时间的缩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日的缩短。我国现行有关法律规定,劳动日的长度为8小时。在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劳动日能不能适当缩短一些? 第二,周劳动时间的缩短。我国目前实行每周劳动6天休息1天的制度,假定劳动日长度8小时不变,那么每周要劳动48小时。在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每周能不能实行5日工作制?假定劳动日长度8小时不变,每周劳动40小时;假定劳动日长度缩短为7小时,每周劳动时间则为35小时。 第三,年劳动时间的缩短。我国现行有关法律规定,劳动者每年休息52个星期夭,7个法定假日。全年制度劳动时间为:8×(365-52-7)=2448...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赖德胜 孟大虎 王琦
基于权威的统计数据和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当前我国劳动者工作时间呈现八大特征:虽然工时制度逐步与世界接轨,但加班现象仍然严重;"长工时低收入"与"短工时高收入"并存;过度劳动伴随工时闲置;男性"长工时"与女性"第二轮班"并存;城乡劳动者工作时间差异大;特大城市劳动者上下班时间长;雇主比雇员工作时间长;假期时间远少于世界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我国劳动者还普遍存在过度劳动的问题,加班现象严重,这也许是"中国奇迹"的密码之一,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不可持续。为治理过度劳动,实现体面工作时间,应考虑进行如下的一些政策选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缓解过度劳动的关键;制度设计是缓解过度劳动的基础;适当的差异化设...
关键词:
工作时间 过度劳动 闲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学安
传统经济学的劳动力价值理论只有生产劳动力的生产费用(物化劳动),没有生产劳动力的劳动时间(活劳动)的耗费。劳动力的生产也有劳动时间的耗费。劳动力的自然再生产时间不形成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的社会再生产时间、即学习劳动的时间形成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价值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生产劳动力的物化劳动,如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等;二是生产劳动力的活劳动即学习劳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明忠 陈明
基于广州市15家民营企业372位员工的调查数据,本文对工作特征、员工满意度与劳动争议处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资收入越高,每天工作时间越少,员工满意度越高;职位等级和工龄与员工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关系。员工满意度对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建议行为有正向影响,对消极行为和对抗行为有负向影响;单个的工作特征因素对员工的劳动争议处理行为没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可见,员工满意度作为个体对所在企业的综合情感体现,能在日常职业情境与突发劳动争议之间架起一座联系的桥梁。
关键词:
工作特征 员工满意度 劳动争议处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静 王欣
《经济研究参考》的一篇报道中曾称,"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在41-60小时的占1/2,超过61小时的占1/3,有85%的农民工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虽然工时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已颁布近20年,但是企业并没有限制农民工加班加点工作,农民工自愿超时劳动的现象也越加严重。而这种自愿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琴 宋月萍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探讨了劳动力流动以及流动的地区差异给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供给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整体上增加了农村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但这种影响因流动模式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劳动力以跨省流动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家庭成员外出打工显著地增加了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而在劳动力以省内流动为主的沿海地区,家庭成员外出打工并没有增加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青龙 伍世安
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的分析思路,可从时空维度提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Ⅲ"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0"。从空间上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Ⅲ"是世界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0"是产品内分工中生产各种投入品(含中间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时间上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Ⅲ"是社会总时间(包括总劳动时间和总休闲时间)中必须用于劳动的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0"是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所必须付出的劳动时间。这四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系统层次上统一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之中。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秀梅 亢霞
本文首先根据理性假说理论构建了一个用于解释农户家庭劳动时间配置决策的基本理论框架 ,并导出了用于分析农户家庭劳动时间配置的经验模型。实证分析以我国内蒙古中南部农业区农户样本为基础展开。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 ,农户家庭时间配置符合理性行为假定。
关键词:
理性行为 农业劳动时间 非农业劳动时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晓燕 石磊
男主外、女主内是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在倡导"男女平等"的今天,尤其是接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是否影响了女性在家庭中的无偿劳动时间投入,是一个有着理论和现实价值的命题。该文采用Probit和Tobit方法,利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CHNS2011年的成年人及家庭样本,对接受更多教育是否减少了女性家庭无偿劳动时间这个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劳动参与率还是从劳动时间两个维度,接受更多教育都没有显著降低女性的家庭无偿劳动,表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时间配置模式依然存在,也说明接受更多教育并不是有效降
关键词:
受教育程度 劳动时间配置 性别歧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解龙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三种含义 ,每一种含义都说明了特定的内容 ,它们分别形成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三维结构即时间、空间和实质内容 ,只有三位一体地理解和运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才能够体现它的完整含义与科学价值。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其动态含义 ,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变化与实现 ,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价值论 三维结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丛松日
《资本论》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的提法不准确,准确的提法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般与个别、本质与现象。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般决定的,但它必须而且只能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来体现。所谓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必然导致供求价值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