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9)
- 2023(10341)
- 2022(8513)
- 2021(7711)
- 2020(6590)
- 2019(14610)
- 2018(14552)
- 2017(28073)
- 2016(15145)
- 2015(16871)
- 2014(16790)
- 2013(16612)
- 2012(14972)
- 2011(13187)
- 2010(13563)
- 2009(13091)
- 2008(13329)
- 2007(12370)
- 2006(11042)
- 2005(10388)
- 学科
- 业(80452)
- 企(75791)
- 企业(75791)
- 管理(69366)
- 济(66619)
- 经济(66501)
- 财(29064)
- 方法(28132)
- 业经(27089)
- 农(23440)
- 务(20791)
- 财务(20771)
- 财务管理(20744)
- 数学(20178)
- 数学方法(20020)
- 企业财务(19626)
- 制(19289)
- 技术(16793)
- 农业(16747)
- 中国(15098)
- 贸(15016)
- 贸易(15010)
- 易(14726)
- 体(14707)
- 划(14566)
- 策(14274)
- 理论(13051)
- 体制(13043)
- 和(12973)
- 出(12350)
- 机构
- 学院(222328)
- 大学(215922)
- 济(97614)
- 经济(95865)
- 管理(92924)
- 理学(79310)
- 理学院(78644)
- 管理学(77703)
- 管理学院(77292)
- 研究(65670)
- 中国(55347)
- 财(51259)
- 京(44196)
- 财经(39433)
- 经(35640)
- 科学(35593)
- 江(35522)
- 农(33965)
- 所(31747)
- 中心(30675)
- 经济学(29521)
- 财经大学(28821)
- 业大(28782)
- 研究所(27720)
- 州(27378)
- 北京(27376)
- 商学(27317)
- 商学院(27075)
- 经济学院(26715)
- 农业(26238)
- 基金
- 项目(139483)
- 科学(112968)
- 研究(106507)
- 基金(103734)
- 家(87513)
- 国家(86691)
- 科学基金(77625)
- 社会(70683)
- 社会科(67118)
- 社会科学(67102)
- 省(55082)
- 基金项目(54422)
- 自然(48331)
- 教育(48182)
- 自然科(47248)
- 自然科学(47238)
- 自然科学基金(46476)
- 划(44227)
- 编号(42618)
- 资助(41961)
- 成果(33925)
- 业(33597)
- 制(33333)
- 创(32609)
- 部(31653)
- 重点(30466)
- 国家社会(29606)
- 创新(29545)
- 发(29056)
- 课题(28923)
- 期刊
- 济(114888)
- 经济(114888)
- 研究(66569)
- 中国(45606)
- 财(45465)
- 管理(41111)
- 农(33106)
- 科学(26997)
- 学报(25484)
- 农业(22455)
- 融(22122)
- 金融(22122)
- 技术(21646)
- 大学(21287)
- 业经(21013)
- 财经(20346)
- 学学(20304)
- 教育(18684)
- 经济研究(17559)
- 经(17484)
- 问题(14974)
- 业(14497)
- 财会(13815)
- 技术经济(13508)
- 贸(13235)
- 现代(11883)
- 世界(11667)
- 会计(11616)
- 商业(10974)
- 国际(10958)
共检索到343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勇 蒲勇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关昕宇 张俊 温琳
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过剩产能的出清影响,辽宁省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经济效益指标增速放缓,行业亏损面持续扩大,僵尸企业集中显现,不仅降低了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影响着经济增速质量和金融稳态运转,如何推动以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为首要着力点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关昕宇 张俊 温琳
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过剩产能的出清影响,辽宁省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经济效益指标增速放缓,行业亏损面持续扩大,僵尸企业集中显现,不仅降低了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影响着经济增速质量和金融稳态运转,如何推动以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为首要着力点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程广林 景浩
本文针对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低效问题,探讨如何依法合规地解决部分低绩效员工的"退出"问题。文章分析了国有企业低绩效员工退出路径,并根据相关法规要求提出了构建国企低绩效人员"退出"机制的系列操作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员工退出 绩效 劳动合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高扬
<正>全国法院司法统计公报显示,2018―2022年全国法院审结破产案件4.7万件,是2013―2017年全国法院审结破产案件数量的近4倍。从保护创业者角度看,企业破产制度为创业者提供了受挫后再次进入市场的机会。从完善市场优胜劣汰机制角度看,破产制度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具体体现。从全球范围看,发达经济体均建立了完善的破产制度,世界银行一直将破产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实施情况作为“营商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蕙馨 王军
准确把握企业进入退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位置,分析企业进入退出壁垒,并将其与中国的制度因素相结合,考察进入退出壁垒的失效,从而可以看出进入退出理论在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思路与对策方面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进入 进入壁垒 退出 退出壁垒 国有企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其仔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国有企业的退出并不总是顺序选择的 ,政府在选择退出的国有企业时 ,会选择部分好的企业先于部分差的企业退出 ,即采取逆退出策略。既有的讨论国有企业退出的文献以及把企业退出与激励相联系的理论很难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本文从国有企业退出与激励机制设计约束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其结论是 ,国有企业的逆退出现象可以从预算约束的硬化条件下棘轮效应的角度加以理解。政企不分格局的改变会对政府采取逆退出策略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政府采取逆退出策略有利于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传洲
家族治理在我国私营企业乃至股份制企业中广泛存在,对于家族治理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从社会信任、文化传统、制度变迁、法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从退出与呼吁机制的角度分析了家族治理的各种模式,指出家族治理实质上是家族企业在具体经营模式和社会环境下的退出与呼吁机制有机结合的必然和理性选择。
关键词:
家族企业 治理结构 退出与呼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婷 郭克莎
国有僵尸企业问题能否在政府适当干预下得到妥善解决,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本文构建地方政府和国有僵尸企业博弈的动态复制系统,探讨地方政府激励对国有僵尸企业退出的有效性,并剖析国有僵尸企业退出的动态演变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系统有三种演变稳定策略,沿哪条路径演变依赖于博弈支付矩阵和参数的变化。政府补助、惩罚、改革转型费用、转型前后收益差和高管价值损耗均会影响国有僵尸企业改革转型的概率,增加补助额度和惩罚力度,削减改革转型费用,提高转型前后收益差,弱化高管价值损耗,都能引导国有僵尸企业趋向于改革转型策略。同时,惩罚、政府补助与激励成本决定了地方政府的策略调整,提高惩罚,降低激励成本和补助额度,可使地方政府收敛于激励策略。研究结果为政府妥善处置国有僵尸企业及类似僵尸企业问题提供了一定参考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雪明
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教师退出机制,其根本在于加强自身建设,包括明确退出标准、明确退出主体与规范退出程序、建立多元化交流机制和严格监督与执法。推行退出机制的前提是完善教师内部管理机制,包括准入机制、考评机制、培养培训机制和诚信机制。运行退出机制的关键是高职教师积极应对合理退出,包括转变教师职业"终身制"传统观念、提高胜任能力、树立正确的契约观与法制观。良好社会环境与社会保障法规建设是实施退出机制的保障,包括营造合理退出的舆论环境、加强高职教师管理的法规建设。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退出机制 构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谈毅,冯宗宪,邵丰
风险资本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是在通过对高风险企业创业项目的投资中追求高回报的,这种回报不像传统投资一样从投资项目获利中得到,而是依赖于在不断进入退出中实现的自身价值增值。而风险资本的退出时机的决策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同风险企业股权价值增值的水平相关。对此,引入期权的方法对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增值和由此决定的退出条件作一研究。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退出 价值评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瑞祥
退出机制是创业资本运作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对创业资本的成功与否意义重大。本文先从创业资本退出机制的必要性分析入手,借鉴国外创业资本退出体系的经验,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创业资本退出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分析了政府在其中的功能定位。
关键词:
创业资本 退出机制 资本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