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42)
2023(8143)
2022(6740)
2021(6123)
2020(5512)
2019(12395)
2018(12028)
2017(23738)
2016(12743)
2015(14059)
2014(14082)
2013(14334)
2012(12775)
2011(10655)
2010(10921)
2009(10842)
2008(11894)
2007(10644)
2006(9473)
2005(8807)
作者
(34673)
(28935)
(28758)
(27287)
(18580)
(13547)
(13178)
(11046)
(10777)
(10752)
(9794)
(9679)
(9592)
(9131)
(9030)
(8567)
(8510)
(8497)
(8225)
(8162)
(7322)
(7282)
(7172)
(6679)
(6661)
(6474)
(6409)
(6338)
(5697)
(5582)
学科
(81349)
(78072)
企业(78072)
管理(63124)
(55192)
经济(55115)
(32531)
(25787)
财务(25775)
财务管理(25737)
业经(24862)
方法(24829)
企业财务(24317)
(21989)
税收(20520)
(20346)
(19848)
数学(17053)
数学方法(16977)
农业(15016)
技术(14847)
(12896)
(12471)
企业经济(11997)
(11917)
(11816)
经营(11192)
理论(11130)
(10431)
中国(10398)
机构
学院(186154)
大学(176358)
(78485)
管理(78295)
经济(77157)
理学(66975)
理学院(66461)
管理学(65737)
管理学院(65441)
(51060)
研究(49021)
中国(44481)
财经(37211)
(35299)
(33390)
(30569)
(27708)
科学(27282)
财经大学(26759)
(24934)
商学(24742)
商学院(24566)
(23452)
业大(23150)
中心(22743)
经济学(22650)
北京(22039)
农业(21466)
经济管理(21173)
研究所(20837)
基金
项目(108591)
科学(87123)
研究(81848)
基金(80502)
(67598)
国家(66895)
科学基金(60613)
社会(53879)
社会科(51228)
社会科学(51212)
(43381)
基金项目(42732)
自然(38649)
自然科(37846)
自然科学(37837)
自然科学基金(37288)
教育(36038)
(33732)
编号(33355)
资助(32841)
(30337)
成果(26392)
(26158)
(23976)
(23505)
创新(23405)
(23297)
重点(23095)
国家社会(22127)
项目编号(22055)
期刊
(93736)
经济(93736)
研究(58455)
(50543)
管理(34319)
中国(33972)
(26328)
学报(21373)
科学(20850)
会计(19911)
(19706)
财会(18839)
财经(18453)
农业(18060)
业经(17676)
大学(17114)
学学(16843)
技术(16810)
(16202)
金融(16202)
(15754)
(15711)
经济研究(14744)
税务(14002)
通讯(12410)
会通(12400)
(12253)
技术经济(11786)
问题(11592)
商业(10256)
共检索到291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小晶  
税法上资产减值准备所适用的政策不同,造成不同行业对于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与实际发生的呆账损失在会计与税务处理方面存在差异;并且对金融企业的计算公式解读与政策表述之间表象上存在理解上的不同。本文认为:对于一般企业而言,纳税调整额与资产减值准备当期变动额相同;对于金融企业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而言,发生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向税务专项申报后,不需进行纳税调整处理;对于金融企业的一般风险贷款而言,当年计提的呆账准备和税法允许扣除的呆账准备差额根据文件的公式直接先作纳税调整增加,金融企业当年发生的呆账损失,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小晶  
税法上资产减值准备所适用的政策不同,造成不同行业对于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与实际发生的呆账损失在会计与税务处理方面存在差异;并且对金融企业的计算公式解读与政策表述之间表象上存在理解上的不同。本文认为:对于一般企业而言,纳税调整额与资产减值准备当期变动额相同;对于金融企业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而言,发生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向税务专项申报后,不需进行纳税调整处理;对于金融企业的一般风险贷款而言,当年计提的呆账准备和税法允许扣除的呆账准备差额根据文件的公式直接先作纳税调整增加,金融企业当年发生的呆账损失,专项申报后,直接按全额调整减少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表象看是损失在当期扣除与政策不符,实质是损失已在以前年度计提的准备金中扣除,当期调整的是损失占用以前年度税法允许扣除准备金在当期补提的部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商业银行会计制度规范与信息披露及银行监管研究》课题组  
最近,财政部颁发了《金融企业呆账准备金提取及呆账核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这一办法的出台对于金融企业(包括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本文将具体分析这一办法出台的背景、主要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国际惯例和我国实际情况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吴岚  张青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谷裕  
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世界的教训是深刻的,人们将爆发的原因逐步集中于金融机构的呆账上。受危机影响较重的韩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以及日本等国金融机构呆账数额巨大,占放款总额的比率高达7%到35%不等,并且受经济停滞、不动产行情低迷、企业经营环境恶化等影响,...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第一条为了加强金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规范呆账损失的税前扣除,增强企业抵御经营风险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车克军  
税务机关认可的外资银行当年坏账准备金计提比例直接影响银行坏账准备金税前扣除额。本文结合对外资银行的税收管理经验,分析了坏账准备金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差异,并介绍了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坏账准备金税务处理方法的具体应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元  
完善信贷资产分类和呆账准备金制度信贷资产分类和呆账准备金制度改革的问题是中国金融改革进行深化时提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实施这场改革本身就意味着对旧体制的冲击。在经济体制转轨中,这种新旧体制的矛盾和摩擦无处不在,关键是如何处理,既要使新体制引入能有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占增  孟昭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骆国城  
企业存货损失可以理解为存货权益主体丧失的存货初始成本,包括存货实体性损失、存货跌价损失,以及存货流转中形成的企业损失。本文剖析了各类存货损失影响企业流转税以及所得税的确认计量规制问题,企业存货捐赠给股东以及用于职工个人福利的存货流转业务,宜确认为企业损失;存货实体性损失确认为非常损失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最大。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许海波  
《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均规定,企业可以计提坏账准备。但会计和税务在具体处理上存在很多差异,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会计和税务处理差异(一)核算方法《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具体包括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吴明泉  
三、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金额的确定(一)资产损失处置收入、可收回金额等事项的确定税法规定,企业在计算和申报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时,应先扣除资产残值、可收回金额、责任人和保险赔款。其中,当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物资产等发生报废、毁损、废弃情形时,应扣除其残值等收入;当企业的股权投资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应扣除其可收回金额;当企业的债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刘远  
在资产损失的处理方面,会计与税务处理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拟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一、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基本规定及其与会计处理之间的原则性差异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二、权责发生制原则在资产损失处理方面的具体运用(一)关于资产损失在所属年度进行处理的基本规定权责发生制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也是《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原则,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