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2)
2023(9956)
2022(7922)
2021(7271)
2020(6168)
2019(13782)
2018(13778)
2017(26085)
2016(13729)
2015(15337)
2014(14426)
2013(14256)
2012(12688)
2011(10948)
2010(11339)
2009(10863)
2008(11129)
2007(10037)
2006(8951)
2005(8329)
作者
(36443)
(30514)
(30457)
(28490)
(19460)
(14378)
(13480)
(11566)
(11314)
(11074)
(10330)
(10177)
(9998)
(9567)
(9282)
(9158)
(9110)
(8810)
(8797)
(8657)
(7473)
(7420)
(7270)
(6983)
(6980)
(6815)
(6719)
(6652)
(6053)
(5898)
学科
(78130)
(74137)
企业(74137)
管理(60146)
(58042)
经济(57970)
业经(26918)
(22866)
方法(22148)
(21407)
技术(19642)
(18297)
财务(18272)
财务管理(18262)
企业财务(17247)
农业(15991)
中国(14476)
数学(14265)
理论(14175)
数学方法(14133)
技术管理(13546)
(13525)
(13454)
(12825)
(12630)
企业经济(12273)
经营(11819)
(10906)
(10627)
税收(9967)
机构
学院(193762)
大学(185098)
管理(82687)
(82580)
经济(81105)
理学(70398)
理学院(69842)
管理学(69105)
管理学院(68754)
研究(55394)
中国(46046)
(40901)
(37728)
财经(31505)
(31293)
科学(30306)
(28671)
(28483)
(26235)
中心(25695)
业大(24805)
(24538)
商学(24356)
商学院(24151)
经济学(23783)
北京(23519)
研究所(23072)
财经大学(22854)
农业(22306)
经济管理(21935)
基金
项目(121181)
科学(98110)
研究(95163)
基金(87050)
(73449)
国家(72686)
科学基金(65492)
社会(61538)
社会科(58418)
社会科学(58401)
(50681)
基金项目(46033)
教育(42994)
自然(40223)
(39721)
自然科(39419)
自然科学(39412)
编号(39279)
自然科学基金(38822)
资助(33438)
(33089)
(32367)
成果(30610)
创新(29681)
(27128)
课题(26762)
重点(26661)
(26156)
(26135)
国家社会(25162)
期刊
(98731)
经济(98731)
研究(58648)
中国(41623)
管理(38800)
(36253)
(28267)
科学(22752)
教育(22420)
技术(21722)
学报(20730)
农业(19645)
业经(19442)
(17997)
金融(17997)
大学(17239)
学学(16303)
财经(15991)
经济研究(15330)
(13944)
(13574)
技术经济(12915)
问题(11972)
财会(11583)
现代(10969)
科技(10808)
商业(10800)
会计(9735)
(9626)
(9446)
共检索到299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静武  
本文介绍了封闭式创新、开放式创新模式和组织吸收能力,建立了组织吸收能力和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关系框架,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守智  
作为沟通生产与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零售企业迅速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而如何推动其创新以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是当前亟需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本文提出“社会资本-吸收能力-开放式创新”的研究路径,探索了零售企业三维社会资本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并分析零售企业吸收能力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零售企业社会资本以及三维度(结构、认知、关系)对其开放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不仅拓展了开放式创新相关研究,也可以为零售企业克服“商业模式固化”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陶永明  
对于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由于在开放式技术创新过程中起到主导地位的创新知识类型的不同,使得吸收能力在其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存在产业差异性。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结果数据对比证实,吸收能力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对科技驱动型产业的中介作用比经验驱动型产业更大。由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开放度不足的问题,因此,笔者提出建议,我国的经验驱动型产业应该适当提高技术创新的开放度,而科技驱动型产业应该把握好开放度,注意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内部研发与外部技术获取的平衡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钱锡红  杨永福  徐万里  
创新的重要地位已经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普遍认可,但关于影响创新的关键因素则仁者见仁。网络理论强调企业外部网络位置对企业创新的作用,而企业内部能力观则认为吸收能力才是决定企业创新的最重要因素。本文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各执一词,也各有道理,但都是片面而不完整的,应该综合看待。本文利用三个维度来刻画网络位置,并且引入吸收能力,考虑吸收能力与网络位置的交互作用,从而构建出更具说服力的整合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磊  刘海兵  
本文以组织外部情境和内部能力基础为主要切入视角,以如何实施开放式创新为问题导向,选择华为、海尔、宝洁进行跨案例研究,将吸收能力作为重要的参与变量,试图探索创新情境与开放式创新的共演路径。研究发现:①开放式创新路径随创新情境的动态变化呈现内部依赖—主导参与—社群共创的演化规律;②开放式创新模式与创新情境有高度匹配性;③开放式创新开放方向可能的影响因素是行业属性、技术生命周期及企业文化;④吸收能力既是开放式创新实施的前提也是开放式创新的目标,吸收能力的演化对开放式创新的变迁起到了推动作用,与创新情境构成三者的共演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润辉  王伦  
探究基于探索式创新的知识整合能力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内外部机制角度解释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开放度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011—2019年中国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457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创造型知识整合能力对突破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混合型知识整合能力;吸收能力与创新开放度均对混合型知识整合能力与突破式创新间的积极影响产生正向调节作用,但二者并未在创造型知识整合能力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为企业通过跨领域、跨行业技术融合提升的突破式创新提供思路,同时为企业从内部提升动态能力与从外部加强跨组织协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德明  贾曙光  禹献云  
联盟企业通过有效构建关系资本,获取外部知识资源,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共识。在以往关系资本与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引入了知识吸收能力这一中介变量,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从关系资本的三个维度(信任、承诺和有效冲突管理)阐述了其对知识吸收能力以及知识吸收能力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平  肖生鹏  林常青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更新换代的加快,企业创新的关键环节转变为如何有效获取和利用外部的知识和技术,实现与自身内部资源的整合,并强化自身的研发能力。本文基于产品空间理论视角研究产品关联密度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吸收能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不同地理范围内产品关联密度对中国企业创新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省内产品关联密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第二,企业的吸收能力有助于企业利用不同地理范围内的知识溢出和资源禀赋的优势,增进自身的创新能力;第三,不同地理范围内产品关联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绩效,但过高的产品关联密度也可能对企业创新产生负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慕强  徐宗玲  
本文基于广东地区两个行业的224家处于集群网络中的中小企业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样本数据,采用企业网络规模、网络强度和网络互惠度3个网络特征来衡量企业外部网络,运用综合指标量化技术创新绩效,使用过程式条目把吸收能力分解为适应能力、应用能力和生产能力,利用层次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探索吸收能力在企业外部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何作用。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在企业外部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调节和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时,在积极构建外部关系平台的同时,应该重视自身对外部新信息和知识的接受与消化能力。另外,根据对研究结果的讨论,分析了研究的不足,探讨了后续研究的方...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戴智华  曾赛星  孟晓华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增强吸收能力以改善其创新绩效,并且企业的产品创新活动正面临从"竞争者驱动"到"客户导向"模式的转变。然而国内外有关企业创新吸收能力和客户参与的研究,散见于各类文献之中,专文讨论嵌入客户参与的企业创新吸收能力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在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企业创新吸收能力以及客户参与的研究,评述了现有研究的特征与不足,给出了客户参与的企业创新吸收能力研究框架模型,并结合中国情境管理实践,给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命题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曲如晓  李雪  
外国在华专利申请量的急剧增长引发了对国内企业创新的关注。作为重要的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外国专利增加了国内企业可供获取的创新资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专利垄断,挤占本土企业的创新空间。因此,基于2007—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匹配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外国在华专利、吸收能力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国在华专利对中国企业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当企业吸收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外国在华专利对国内企业创新表现为促进作用。并且,对不同企业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外国在华专利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高科技行业企业及竞争性行业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其他企业的作用有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长峰  
吸收能力理论被广泛用于研究复杂的组织现象,是技术创新、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产业经济与战略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指标,很多学者用该理论解释不同的企业创新绩效。本文首先回顾了相关文献,说明了吸收能力的基本内涵和模型。其次在企业网络的视角下,探讨了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和调节作用。第三,总结了两个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的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优缺点。最后,本文指出随着外部知识资源对企业创新重要性的增强,不能继续把知识作为一个已知的常量,要区分不同的知识属性是否对企业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戚桂杰  张越  郭林江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综合理论模型,对国内外86项独立实证研究、23807个独立样本进行了Meta检验,考察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r=0.466),且潜在吸收能力通过现实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产生作用;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呈现情境差异,企业所处行业类型、国家创新环境、技术转化环境和创新绩效衡量方式等因素调节二者间关系,但影响效果不尽相同。这表明,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会受到时间、空间、行业特征及绩效评价标准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韵江  杨柳  付山丹  
跨界搜索在开放创新环境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基于开放式创新情境从前因角度探索吸收/解吸能力对跨界搜索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剖析和完善了开放式创新下的吸收与解吸能力,运用实证方法对两种能力与跨界搜索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检验。研究发现,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吸收能力和解吸能力均对跨界搜索产生正向影响,但由于创新源的扩大和知识复杂性的增加,吸收能力与解吸能力的各维度对于跨界搜索的影响存在差异,而且二者交互并不能对跨界搜索产生一致的正向或负向影响。所以,必须在深入剖析知识复杂性基础上,细致平衡吸收与解吸能力各维度,才能有助于提高跨界搜索成功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翟瑞瑞  陈岩  姜鹏飞  
对中国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数据库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内部并存的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且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不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差异化影响;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能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吸收能力在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扮演着中介变量的作用且作用程度受外在情境因素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