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7)
- 2023(11888)
- 2022(10160)
- 2021(9111)
- 2020(8025)
- 2019(18498)
- 2018(18172)
- 2017(35576)
- 2016(19294)
- 2015(21498)
- 2014(21558)
- 2013(21763)
- 2012(20041)
- 2011(17764)
- 2010(18118)
- 2009(17274)
- 2008(17725)
- 2007(16300)
- 2006(14156)
- 2005(12825)
- 学科
- 业(89973)
- 济(87681)
- 经济(87581)
- 企(82427)
- 企业(82427)
- 管理(75003)
- 方法(41148)
- 数学(32388)
- 数学方法(32163)
- 财(30179)
- 业经(29275)
- 农(27831)
- 务(22082)
- 财务(22057)
- 财务管理(22027)
- 技术(21089)
- 企业财务(20878)
- 农业(19949)
- 中国(19834)
- 制(17813)
- 和(16374)
- 理论(15972)
- 策(15699)
- 划(15667)
- 贸(15073)
- 贸易(15065)
- 地方(14870)
- 易(14582)
- 技术管理(13980)
- 体(13392)
- 机构
- 学院(285017)
- 大学(279542)
- 济(121350)
- 经济(118996)
- 管理(117672)
- 理学(101383)
- 理学院(100417)
- 管理学(99049)
- 管理学院(98538)
- 研究(87015)
- 中国(69253)
- 财(58559)
- 京(57456)
- 科学(52096)
- 农(49328)
- 财经(45949)
- 江(44671)
- 所(44015)
- 经(41507)
- 业大(41386)
- 中心(40737)
- 研究所(39480)
- 农业(38936)
- 经济学(36140)
- 北京(35797)
- 州(35003)
- 财经大学(33502)
- 商学(33216)
- 商学院(32956)
- 经济学院(32879)
- 基金
- 项目(181793)
- 科学(145189)
- 研究(134821)
- 基金(132315)
- 家(113639)
- 国家(112584)
- 科学基金(98663)
- 社会(86728)
- 社会科(82273)
- 社会科学(82250)
- 省(73729)
- 基金项目(70672)
- 自然(63469)
- 自然科(62071)
- 自然科学(62054)
- 教育(61680)
- 自然科学基金(61073)
- 划(59926)
- 编号(54541)
- 资助(52829)
- 创(44089)
- 成果(43024)
- 业(41194)
- 部(40619)
- 重点(40317)
- 创新(40214)
- 发(39374)
- 课题(37022)
- 国家社会(35232)
- 教育部(35128)
- 期刊
- 济(136961)
- 经济(136961)
- 研究(81699)
- 中国(55106)
- 财(50331)
- 管理(48059)
- 农(45477)
- 学报(38961)
- 科学(38423)
- 农业(30782)
- 大学(29834)
- 学学(28424)
- 技术(27624)
- 教育(26108)
- 业经(24789)
- 融(24654)
- 金融(24654)
- 财经(23238)
- 经济研究(21094)
- 经(20023)
- 业(19748)
- 技术经济(18089)
- 问题(18033)
- 财会(15368)
- 商业(14917)
- 科技(14354)
- 现代(14179)
- 贸(14065)
- 策(13533)
- 统计(13192)
共检索到423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戚桂杰 张越 郭林江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综合理论模型,对国内外86项独立实证研究、23807个独立样本进行了Meta检验,考察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r=0.466),且潜在吸收能力通过现实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产生作用;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呈现情境差异,企业所处行业类型、国家创新环境、技术转化环境和创新绩效衡量方式等因素调节二者间关系,但影响效果不尽相同。这表明,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会受到时间、空间、行业特征及绩效评价标准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长峰
吸收能力理论被广泛用于研究复杂的组织现象,是技术创新、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产业经济与战略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指标,很多学者用该理论解释不同的企业创新绩效。本文首先回顾了相关文献,说明了吸收能力的基本内涵和模型。其次在企业网络的视角下,探讨了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和调节作用。第三,总结了两个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的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优缺点。最后,本文指出随着外部知识资源对企业创新重要性的增强,不能继续把知识作为一个已知的常量,要区分不同的知识属性是否对企业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娜娜 苏敏艳 郑慧凌 王紫红 高山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并购成为企业快速获取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但对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尚未达成一致认识。通过构建固定效应和Tobit经济计量模型,对国内医药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并购创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技术并购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吸收能力对并购后创新绩效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在技术并购和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动态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企业在通过技术并购提升创新绩效时,需要注重吸收能力的提高和动态能力的提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莉侠 吕国庆 贾磊
本文以上海农业企业为调查对象,在分析农业企业技术引进与企业绩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考察农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技术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外部技术及引进技术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均为正,技术吸收能力高的企业会比技术吸收能力低的企业获得更多的技术创新,创造更高的绩效。采用新技术对企业的增收效果越明显,企业对新技术的采用力度就越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戴勇 朱桂龙
在对社会资本、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之后,提出三者的整合分析框架,以此作为本研究经验分析的理论支持。通过对94家广东企业的问卷统计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和吸收能力分别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吸收能力对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则存在着显著的调节效应。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调节效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学元 丁雯婧 赵先德
有关研究表明,在创新网络中,企业创新绩效受到外部网络关系和自身吸收能力两方面的影响,但网络关系的强弱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在中国关系社会的背景之下,本文构建了网络关系强度、企业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并以中国278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和企业吸收能力均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企业吸收能力在网络关系强度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同时,本文检验了企业性质、产业类型和地域分布的影响,发现在私营企业、传统制造业企业和位于华东、华北地区的企业中,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对创新绩效没有直接影响,但可以通过吸收能力...
关键词:
创新网络 关系强度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瑞超
长期以来,国内企业相对薄弱的吸收能力是制约FDI技术创新溢出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测算各省创新绩效的基础上,从外资异质的角度分析研究吸收能力对我国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双重作用,进入我国的FDI总体上不利于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吸收。港台外资虽有助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却不利于技术吸收,而欧美外资则反之;外资技术含量过高不仅难以吸收,而且会削弱本国自主创新能力;与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相比,外商独资企业非但不利于内资部门技术吸收,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技术外溢。
关键词: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外资异质 系统GMM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雪蓉 刘姿萌 李旭
文章跳出企业进行生态创新是否"善有善报"的传统后果研究逻辑,提出"行善有方"是"善有善报"的重要前提,从而弥补了以往研究多关注生态创新战略选择而忽视战略实施对战略结果影响的不足。文章提出生态创新与企业及市场吸收能力的匹配程度是生态创新绩效的重要预测变量,而生态创新与企业及市场吸收能力匹配程度受到生态创新实施战略的影响,原因是:一方面实施战略可以改变生态创新的可吸收性,使其与企业吸收能力匹配;另一方面实施战略可以提高企业及市场的吸收能力,让生态创新被吸收得更好。因此,文章提出明智的生态创新实施战略应考虑向心性、时机、顺序、节奏、内外合作、生态创新沟通、市场隔离等。
关键词:
生态创新 实施战略 吸收能力 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叶传盛 陈传明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325个一手有效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印证研究假设,结论表明环境动荡性、战略一致性和结构正式化正向调节产学研协同与知识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知识吸收能力在产学研协同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研究成果为推动企业大力实施产学研协同与促进知识吸收能力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岩 翟瑞瑞 姜鹏飞
本文构建"吸收能力-研发方式组合-创新绩效"的研究架构,利用中国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数据库中的406家制造业企业2008—2011年数据,结合系统结构方程,基于吸收能力视角研究企业研发方式组合与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关系。发现不是所有的研发方式组合都受吸收能力影响,仅对包含有研发国际化的组合有正向关系;仅依靠内部研发不能满足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要求;多样化的研发方式组合对突破式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而仅有包含研发国际化的组合对渐进式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并且企业吸收能力对研发方式组合与两类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基本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企业如何更好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供建议。
关键词:
研发方式组合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金生 王晓云
随着用户帝国和用户赋权时代的来临,吸收用户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提升技术创新绩效的选择。将用户参与划分为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维度和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维度,深入阐述了用户参与各维度内涵,探讨了用户参与各维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模型,以及用户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内在影响机理,揭示了企业吸收能力对用户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并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实践进行案例分析,进而对企业技术创新实践提出了管理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 张磊
在企业网络中,网络位置体现了节点对资源和知识的占有和控制,探讨企业能否通过与高网络位置企业结盟获取创新所需资源并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结合企业网络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从网络嵌入的视角出发,通过中国计算机产业企业2013—2017年间合作数据构建了该行业247×247企业网络,探讨异位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吸收能力和组织学习方式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异位联盟有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其次,吸收能力对异位联盟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最后,组织学习方式越趋向于探索式,异位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越明显。研究揭示了异位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影响,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雷 池巧珍
从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双重视角出发,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构建双重网络联系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利用长三角地区196家高科技企业的调研数据,采取多元回归方法对上述概念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地网络联系不仅直接促进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改善,而且通过影响吸收能力间接改善创新绩效;全球网络联系通过影响吸收能力而间接改善集群企业的创新绩效;本地网络联系与全球网络联系的匹配关系和平衡关系通过影响吸收能力而间接改善集群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集群企业在积极构建外部网络联系以获取创新资源的同时,还应努力培养和
关键词:
集群企业 网络联系 创新绩效 吸收能力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慧军 杨建君
从企业边界理论和知识基础观出发,研究搜寻宽度和搜寻深度对组织探索式创新绩效和应用式创新绩效的影响;引入联结强度和吸收能力作为情景变量,探讨二者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利用三项交互方法,探讨外部搜寻战略、联结强度和吸收能力三者的交互作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281家本土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利用分层回归分析和三项交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搜寻宽度与探索式创新绩效正相关,与应用式创新绩效呈倒U形关系,搜寻深度与应用式创新绩效正相关;联结强度负向调节搜寻宽度与探索式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正向调节搜寻深度与应用式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实际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搜寻宽度与探索式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潜在吸收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芳 张潇天 王宛秋 高雅
在吸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行业技术环境和企业双元创新倾向,提出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实现机制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使用fs QCA对107个上市公司跨界技术并购案例进行构型研究。结果发现,在高创新绩效构型中,主并企业创新倾向与吸收能力不同维度间存在差异化匹配关系;企业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间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技术基础广度和吸收转化投入强度对于创新绩效提高相对重要;丰富的外部技术资源更有助于创新绩效提升。研究结论拓展了吸收能力理论,丰富了跨界技术并购领域实证证据,可为不同特征企业制定跨界技术并购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研发团队创新开放度、吸收能力与团队创新绩效——基于环渤海地区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
外部创新源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
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
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吸收能力中介机制的研究
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本土供应商创新绩效——基于珠三角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吸收能力阶段演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
技术创新网络中基于成员企业吸收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与其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企业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
企业吸收能力、政府研发资助与外部知识获取对产学研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区域创新绩效——区域位置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