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34)
2023(16439)
2022(14025)
2021(12991)
2020(11084)
2019(25335)
2018(25126)
2017(48967)
2016(26205)
2015(29206)
2014(28860)
2013(28505)
2012(25751)
2011(22665)
2010(22403)
2009(20663)
2008(20294)
2007(17624)
2006(15240)
2005(13147)
作者
(73001)
(60873)
(60346)
(57304)
(38734)
(28995)
(27424)
(23990)
(23115)
(21505)
(20662)
(20332)
(19049)
(19029)
(18512)
(18470)
(18194)
(17994)
(17370)
(17248)
(14908)
(14706)
(14706)
(14061)
(13545)
(13401)
(13374)
(13359)
(12024)
(11920)
学科
(110232)
经济(110105)
(100359)
(90527)
企业(90527)
管理(90257)
方法(53180)
数学(43467)
数学方法(42921)
(33591)
业经(33303)
(33179)
中国(25071)
(24967)
财务(24899)
财务管理(24863)
企业财务(23593)
农业(23354)
技术(21158)
理论(20191)
(19642)
(19409)
(19272)
地方(19255)
(18759)
贸易(18752)
(18169)
(18145)
(17078)
环境(16174)
机构
学院(371183)
大学(367369)
管理(156140)
(149922)
经济(146937)
理学(136112)
理学院(134750)
管理学(132540)
管理学院(131865)
研究(112590)
中国(85682)
(76343)
科学(69042)
(68569)
(58482)
财经(55947)
业大(54882)
(54371)
(53061)
中心(51868)
(51020)
研究所(49461)
北京(47155)
农业(45700)
(45371)
师范(44995)
经济学(44372)
(42959)
商学(41874)
财经大学(41693)
基金
项目(256690)
科学(204193)
研究(189064)
基金(188414)
(162419)
国家(160992)
科学基金(141429)
社会(120547)
社会科(114304)
社会科学(114274)
(100564)
基金项目(100560)
自然(92528)
自然科(90464)
自然科学(90441)
自然科学基金(88841)
教育(86674)
(83190)
编号(77178)
资助(76971)
成果(60131)
(56728)
重点(56277)
(55329)
(53966)
课题(51409)
创新(51046)
国家社会(49444)
教育部(49259)
科研(49014)
期刊
(161918)
经济(161918)
研究(103698)
中国(62162)
管理(60200)
(55570)
(53639)
学报(53204)
科学(51406)
大学(41751)
学学(39680)
农业(37525)
教育(35684)
技术(34998)
业经(29592)
(27973)
金融(27973)
财经(27267)
经济研究(24884)
(23368)
(21228)
问题(21156)
技术经济(20397)
现代(18044)
商业(17733)
科技(17595)
财会(17569)
理论(17020)
(16735)
图书(16214)
共检索到523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傅彤  
企业家将自己的名字冠予企业(简称同名策略),建立起企业效益和企业家个人荣誉之间的纽带,当企业经营良好时,纽带关系增加企业家获得的名誉收益;反之,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则增加企业家的名誉损失。文章通过建立信号博弈模型解释同名策略对企业效益的作用机制,并使用1998-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企业相比,同名企业具有利润率优势,控制了其他因素后,同名企业的利润率平均高出其他企业约0.4-1个百分点;企业家人名越罕见,以自己名字命名企业的可能性越低,而对应的同名企业的利润率更高;非同名企业的效益与企业家名字的罕见度无关。分别考察企业更名、兼营、变更所有者,企业名字的寓意以及企业所有制差异等情形,均表明上述结论是稳健的。文章的研究结果可以为企业摆脱成立初期的信息不对称困境提供借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林  
以往的文献中企业家政治联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结论充满了分歧,并且把市场绩效与财务绩效视作等同的。本文的主张是企业家政治联系传递出有利的信号从而影响企业市场绩效。通过中国民营上市公司2003-2011年的经验数据分析发现,企业家拥有政治联系的企业市场绩效比企业家没有政治联系的企业市场绩效更好;但是细分政治联系类型之后,则没有发现类似结论。对企业家多重政治联系的分析则发现,拥有政治联系的企业家所掌管的企业市场绩效之所以更好,是因为企业家所拥有两种及两种以上政治联系而不是拥有单一政治联系的缘故。本文的贡献在于弥补了以往有关企业家政治联系的研究中笼统的把市场绩效与财务绩效混在一起的不足;同时也弥补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国庆  刘龙青  
文章在总结分析企业物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物流不只是“成本中心”,更是“利润中心”,总结了企业物流效益分离的理论依据,并探讨了将企业物流效益分离出来的方法。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正雄  鲁芳  
为解决向食品制造商提供包装的包装企业面临的品牌策略决策问题,将消费者观察到的包装企业生产外包装的材质以及设计水平作为传递产品质量的信号,运用信号博弈理论,以包装企业与产品制造商得益最大为目标,研究并分析了合并均衡、分离均衡和混合均衡下的包装企业品牌策略结果。结果表明,不完全信息博弈下包装企业的最优品牌策略决策为:对高质量产品的制造商提供并实施混合均衡下的高档次品牌策略,对于低质量产品的制造商提供并实施分离均衡下的低档次品牌策略。对比完全信息博弈结果,包装企业的品牌策略能作为信号,传递且有效区分产品制造商的产品质量。虽然高档次的品牌策略能帮助制造商将低质量产品伪装成高质量产品进入市场,但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买到高质量产品的可能性反而有所提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恺  袁晓东  
在一些高科技领域中,过多的授予不同权利人专利权会导致专利权"片段化"问题的出现,这种"专利分散"现象会造成企业进一步创新和生产产品要支付过多的阻碍专利许可费,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为了研究专利分散对创新及企业效益的影响机理,本文构建博弈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利分散"所导致的阻碍性专利的增加会使得企业利润缩小,消费者剩余下降从而影响到社会福利,给市场竞争带来负面效用。最后,结合博弈分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岳贤平  
利用信号博弈理论,对专利组合策略领导者存在逆向选择情况下的专利组合收益分成策略进行了规范性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当专利组合策略的领导者有高素质与低素质两种类型时,若低素质领导者的模仿成本大于模仿收益,则专利组合策略领导者制定的专利组合收益分成比率完全可以作为一种传递领导者类型的信号,此时的信号博弈存在一个序列分离均衡;反之,则专利组合策略领导者制定的专利组合收益分成比率的信号传递作用将减弱以至不存在,此时的信号博弈存在一个混合策略均衡或混同均衡。最后,从实践角度给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娜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研究了居民的风险态度对创业选择以及企业效益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偏好风险的居民选择工商业创业的概率较大,而厌恶风险的居民更可能选择农业创业。此外,风险厌恶程度与工商业创业收入呈倒U型关系,与农业创业收入不存在倒U型关系。据此,本文提出了促进居民自主创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薛琴  谭亮  
文章以十八家汽车整车业务上市公司2011年至2014年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嵌套使用多种数据统计方法,探究同类型企业在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动态关系,发现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新视角,即企业需要结合同类型企业的分析比较,发现本类型企业经济效益和人工成本隐含的变动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来评判人工成本效益的合理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在国内汽车行业中,高效益企业应更为关注人工成本带来的企业收益,低效益企业则应更为关注人工成本的消耗是否超出企业效益的承载范围,以实现企业目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石  陈晓红  
文章利用微观企业调研数据和门限回归方法,考察了"两化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了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1)促进"两化融合",不论从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看都大有裨益;(2)"两化融合"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而对改善企业社会效益的作用则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促进"两化融合"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贺晓东  
企业效益、交易关系与企业拖欠贺晓东作者根据对沈阳市化工系统两个国有大型工业企业(一个为效益较好的,一个为亏损的)的调查,分析以效益为经营目标的企业在信用崩坏的环境中的交易行为和交易关系及其对企业拖欠的作用,并探讨拖欠难治的原因和对策。一、两个企业的经...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官胜  范朋真  都斌  
通过匹配《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用企业成立与首次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之间的年份跨度作为对外直接投资速度的度量指标,在微观上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如何影响经营效益。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Tobit模型回归发现,总体上快速对外直接投资能提升经营效益,但在考虑企业内部差异后发现对外直接投资速度的加快仅提升高管理效率企业的经营效益,但会降低低管理效率企业的经营效益。进一步的分位数回归发现,对于自身经营效益较高的企业,快速对外直接投资的经营效益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而对于自身经营效益较低的企业,快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大元  孙妍  杨广  
当前,我国正面临环境不断恶化与能源日益短缺的严峻形势,企业对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提升环境效益与能源效率的动力机制,提出了企业环境效益、能源效率与经济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设。以178家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环境效益对经济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能源效率的提升对经济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企业有积极性提升能源效率,而对环境效益的改善则动力不足,因此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方向与重点应是提升企业环境保护的意愿与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