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7)
- 2023(15502)
- 2022(13124)
- 2021(11830)
- 2020(10219)
- 2019(22991)
- 2018(22694)
- 2017(43704)
- 2016(23889)
- 2015(26736)
- 2014(26461)
- 2013(26102)
- 2012(23792)
- 2011(21430)
- 2010(21656)
- 2009(20855)
- 2008(20953)
- 2007(19140)
- 2006(16728)
- 2005(15408)
- 学科
- 济(100738)
- 经济(100585)
- 业(94724)
- 管理(85734)
- 企(85105)
- 企业(85105)
- 方法(44674)
- 数学(35542)
- 数学方法(35162)
- 财(34901)
- 农(33125)
- 业经(32169)
- 制(25279)
- 务(24499)
- 财务(24457)
- 财务管理(24414)
- 中国(24268)
- 企业财务(23115)
- 农业(22833)
- 技术(19392)
- 贸(18214)
- 贸易(18205)
- 和(18064)
- 体(17951)
- 理论(17946)
- 易(17698)
- 地方(17439)
- 划(17377)
- 策(16883)
- 学(16702)
- 机构
- 学院(345363)
- 大学(339116)
- 济(142323)
- 经济(139380)
- 管理(135064)
- 理学(115262)
- 理学院(114085)
- 管理学(112264)
- 管理学院(111610)
- 研究(110092)
- 中国(87413)
- 财(71005)
- 京(70516)
- 科学(66140)
- 农(60859)
- 所(55978)
- 财经(55086)
- 江(54661)
- 中心(51823)
- 业大(50529)
- 研究所(49940)
- 经(49716)
- 农业(47891)
- 北京(43897)
- 经济学(42919)
- 州(42789)
- 范(41198)
- 师范(40769)
- 财经大学(40251)
- 院(39727)
- 基金
- 项目(221770)
- 科学(174949)
- 研究(163753)
- 基金(160361)
- 家(138705)
- 国家(137455)
- 科学基金(118814)
- 社会(104477)
- 社会科(98988)
- 社会科学(98958)
- 省(88872)
- 基金项目(84616)
- 自然(75873)
- 教育(75369)
- 自然科(74113)
- 自然科学(74092)
- 划(72963)
- 自然科学基金(72809)
- 编号(67328)
- 资助(65118)
- 成果(54363)
- 重点(49676)
- 部(48932)
- 创(48890)
- 发(47675)
- 课题(46158)
- 业(45204)
- 制(45068)
- 创新(45014)
- 国家社会(43045)
共检索到521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想 石晓荣
企业合规制度改革的深入,丰富了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样态,检察机关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企业进行合规整改工作。在实践当中,根据合规检察建议制发时间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前制型检察建议”与“后制型检察建议”,两种检察建议模式各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仍然存在刚性约束不足,检察建议的质量与实施效果有待优化的问题。检察机关在推动检察建议嵌入合规改革的过程当中,应当更进一步优化检察建议内涵,规范制发方式,强化其约束力,推动合规检察建议中国化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企业合规 检察建议 社会治理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王丽娴
支持起诉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但是自其诞生20多年来,由于立法的疏漏,该原则并未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鉴于支持起诉原则对保障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通过分析支持起诉原则的缺陷入手,阐明合理的社会干预原则是其存在的重要基础,指出将该原则具体制度化,并应当从确定检察机关为支持起诉主体、案件适用范围和支持起诉方式等方面加以规则化。
关键词:
支持起诉 社会干预 检察机关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登科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实施后,并不意味着民事检察抗诉制度的定型。民事检察抗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监督和保障民事独立审判原则、处分原则和当事人平等对抗原则的正确施行,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具体而言,可在民事执行、调解、破产程序等方面拓展民事检察抗诉监督的范围,把握抗诉监督的重点,实行主动干预和被动响应相结合的程序运作机制,遵行规范的抗诉程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健 付焱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日渐突出,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具有正当性。但检察院法律监督职能与其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身份存在冲突,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并无具体可操作的程序,检察院提起民事环境公益诉讼与行政机关职能出现重叠,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对象与法院规定的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对象之间存在矛盾。完善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需要制定配套的法律,建立专门的环境公益诉讼审判机关,提高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级别,形成行政机关保护为主、检察院保护为辅的环境保护体系。
关键词:
人民检察院 环境 公益诉讼 诉讼制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步晓宁 潘晓珊 张少华
作为一项制度创新,检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能否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法(DID)研究检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试点的实施是否有效抑制了并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研究发现:该制度试点的实施有效抑制了国有资产流失,产生了“威慑效应”。相比省属国有企业、央企而言,该制度对其他类型国有企业的资产流失抑制作用更强;与国有企业相比,当买方企业为非国有性质时,并购引起的国有资产流失会受到该制度更强的抑制作用;该制度对跨省和跨行业并购引起的国有资产流失也产生了更强烈的抑制作用。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卖方企业在并购实施前的亏损状态会减轻检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抑制效应;而地区执法强度会强化这种抑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检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主要是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来发挥作用。本文研究对我国探索法律制度创新以保护国有资产提供了学理依据。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国有资产流失 并购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江华锋 付秀彬
本文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域中审视企业中的工作分析所包含的三个维度,界定工作分析以及工作分析制度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基本内涵,全面分析当代中国企业应用工作分析制度存在的弊端,构建新型企业工作分析制度的当代路径。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工作分析 当代路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臻
企业社会责任行动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制度环境影响,制度压力形式的多样和联合效应加剧了社会责任行动抉择的复杂性。处于外部压力感知中心和首要位置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动有着重要作用。基于制度理论分析框架,从高层管理者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视角,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不同制度压力对高层管理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行动抉择过程产生不同影响;(2)制度环境中的强制性、规范性压力是直接影响高层管理者对社会责任行动参与决策的主要驱动因素;(3)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于社会责任问题的态度,不必然导致他们对于该行动的参与。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高层管理者 制度压力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林厚全
人民检察院派驻监所检察制度从提出、执行、规范,先后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实践,证明是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最具有中国特色本地化的检察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联系检察监督实践,认真反思派驻监所检察制度,提出改革完善的路径。
关键词:
派驻检察 渊源 作用 困境 改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彤 祝融 罗中治
<正>合规管理制度建设是构建中央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最基础的工作,不论是从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各类管理事项、业务流程依法合规的角度,还是从明确合规管理工作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工作机制、管理流程等核心事项的角度,都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国务院国资委2018年11月2日发布的《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及2022年8月23日发布的《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两个重要文件,将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制度建设的相关要求聚焦于两个维度:一是将外规内化于企业相关规章制度,
[期刊] 求索
[作者]
姚建龙
监察委员会的设置是为了完善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解决长久以来存在的"同体监督"的困扰,进一步明确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和诉讼监督的职能属性,实现了对国家公职人员机关职务廉洁性的全方位监督。监察体制改革将检察机关原有的职务犯罪侦查权等权力剥离后划归至监察委员会,为明确检察机关职能划分、建立以公诉权为核心的检察制度改革提供了契机。检察机关在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应正确处理与国家监察委的关系,建立互相配合、互相监督的检察监督与监察监督的联动机制。
关键词:
监察委员会 检察制度 监察权 法律监督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孟禹 刘倩雯 魏晓燕
创新创业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支撑。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2012—2020年263个城市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从土地使用权出让视角探讨检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试点是否促进了城市创新创业,并分析了其中的异质性特征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土地外部监督显著促进了城市创新创业,并得到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支持,土地外部监督的创新创业效应与城市双创环境、执法强度、土地违法、城市规模以及地理区位有关,土地外部监督主要通过对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监督,产生缓解土地价格扭曲、土地行业配置偏向,加速了土地市场化的效应来推动城市创新创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城市创新 城市创业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春业
我国现行由检察机关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仍属于一种事后救济类型诉讼制度,难以达到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全面救济的目的,必须建立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进行补充的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侵害行为尚未发生或即将发生或刚刚发生但尚未造成损害事实时,由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以达到预防危害发生的效果,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应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对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提起范围、提出时机、诉讼程序、裁判形式等作出明确规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成兵
本文在回顾目前环境会计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建立企业层次环境会计制度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提出通过建立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可以在现在企业会计基础上建立企业层次上的环境会计 ,分析了这一方式的合理性 ,并提出建立这一制度的基本形式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环境会计 企业 排污收费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登高
试论股份制企业改建后拒不办理变更土地登记的监督检察权周登高对于完成股份制改建后拒不办理土地变更登记的企业,土地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实施监督检查,充分行使管理职权。企业完成股份制改建后,其土地使用权应由股份制企业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土地登记规则》的要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继明 汪浩 刘文舒
建立完善上市“静默期”制度,可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操纵空间,有助于投资者理性思考,减少情绪驱动投资,有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推动资本市场稳健发展。本文基于美国、中国香港等成熟证券市场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境内资本市场对上市“静默期”规则的积极探索及现存不足,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静默期”制度的建议:一是将规范的重点放在市场主体上,更多聚焦于发行人、承销商及其研究部门、有利益关系的财经媒体等市场主体上;二是将“静默”期限延伸至IPO之后30天或40天;三是逐步形成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四是制定更为严格的配套惩罚机制,并提高执行强度;五是灵活调整上市“静默期”细则,进行分类监管、动态监管。
关键词:
静默期 上市 分类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