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1)
2023(7994)
2022(6427)
2021(5917)
2020(5146)
2019(11529)
2018(11230)
2017(21226)
2016(11926)
2015(13216)
2014(13116)
2013(13099)
2012(11921)
2011(10133)
2010(10601)
2009(10175)
2008(11074)
2007(9913)
2006(8693)
2005(8101)
作者
(34753)
(29142)
(28929)
(27161)
(18831)
(13683)
(13036)
(11141)
(10881)
(10688)
(9905)
(9884)
(9528)
(9339)
(9146)
(8682)
(8631)
(8534)
(8487)
(8216)
(7606)
(7147)
(7079)
(6747)
(6709)
(6672)
(6439)
(6265)
(5923)
(5691)
学科
(73492)
(70676)
企业(70676)
管理(54198)
(50432)
经济(50351)
业经(24712)
(24325)
(21172)
财务(21165)
财务管理(21147)
方法(21014)
企业财务(19887)
(19151)
技术(14899)
农业(14739)
数学(13175)
数学方法(13042)
(12339)
企业经济(11971)
(11778)
(11734)
(11401)
理论(11282)
经营(10958)
技术管理(9976)
(9917)
中国(9796)
体制(8783)
决策(8743)
机构
学院(177815)
大学(170067)
管理(71611)
(71559)
经济(70302)
理学(61166)
理学院(60565)
管理学(59766)
管理学院(59457)
研究(53011)
中国(44722)
(39568)
(35541)
(33739)
科学(32860)
财经(30016)
(29419)
(28290)
(26937)
农业(26728)
业大(26032)
研究所(24739)
中心(24028)
(22394)
商学(22118)
商学院(21948)
北京(21782)
财经大学(21534)
经济学(20413)
经济管理(19580)
基金
项目(109314)
科学(87723)
基金(80582)
研究(80060)
(69618)
国家(68895)
科学基金(60874)
社会(51005)
社会科(48330)
社会科学(48317)
(44580)
基金项目(42986)
自然(40334)
自然科(39451)
自然科学(39441)
自然科学基金(38854)
(35866)
教育(35750)
编号(31792)
资助(31732)
(31388)
(26681)
成果(25563)
重点(24458)
创新(23954)
(23834)
(23504)
(21868)
(21620)
课题(21543)
期刊
(85542)
经济(85542)
研究(49490)
(39888)
中国(34607)
(32521)
管理(31281)
学报(25729)
科学(25152)
农业(22479)
大学(19682)
学学(19028)
会计(16710)
业经(16283)
技术(16230)
(15655)
金融(15655)
财会(15493)
财经(15212)
(14549)
(13083)
教育(12641)
经济研究(12491)
技术经济(11168)
问题(10742)
通讯(10451)
会通(10434)
(9728)
现代(9689)
世界(9539)
共检索到271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付晓屏  
一、合并会计主体的确定 合并会计主体是由于企业合并而产生的新的会计主体,它实质上是单一会计主体和延伸,是由编入合并会计报表各企业所构成的统一经济实体。合并会计主体是企业合并进行会计处理及报表揭示的对象,因此,在对企业合并进行会计处理及编制合并报表之前,首先必须明确界定合并会计主体的范围。 合并会计主体由于企业合并采用的方式不同而不同。企业合并通常采用吸收合并,创立合并和控股合并的方式进行。吸收合并是指一公司通过用现金或发行股票的方式购买被合并企业的全部净资产,合并后被合并企业不复存在。创立合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组成一个新公司,合并后原来的公司全部解散。控股合并又可采用两种方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新民  
企业之所以对外进行控制性投资,除了产业或产品结构的多元化与地域结构的多样化的考量以外,还有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要求。此外,在实行集团化管理的条件下,母公司在债务融资与运用方面的集权管理还会从整体上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本文将结合母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合并资产负债表,进一步分析企业控制性投资的扩张效应、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集权与分权管理等方面包含的战略信息。一、企业控制性投资的扩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巧根  
如何由环境报告向可持续报告乃至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扩展是未来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计量及其应用而言,一个现实的难题是,有关社会(或员工)方面的相应数据的获得困难,依据量化来进一步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程度,目前在实践操作中仍然举步维艰。管理会计作为揭示实务领域状况的信息系统的同时,还具有反应信息接受方感受的影响系统的功能。因此,关注管理者的伦理观也十分必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袁琳  汤谷良  
在我国会计核算模式改革之前,企业无需也无权制订或选择自身的会计政策。然而,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作为会计主体,会计政策一跃而成为我国会计理论上的新课题和企业会计管理的基本问题。本文拟对企业会计政策的理论界定、制定要求及其揭示问题进行系统探讨。一、企业会计政策及其特点会计政策按制订主体和政策作用范围的差别,有宏观会计政策和企业会计政策之分。宏观会计政策是国家对整个社会会计管理的基本方针,对各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监控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诸如会计准则、行业会计制度均属于宏观会计政策的范畴。企业会计政策是企业按照宏观会计政策,尤其是会计准则的要求,依据企业会计目标,对财务报表的编制(由此追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叶雪芳  
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主要因会计舞弊引起,CPA能否有效揭示重大会计舞弊已经直接影响到CPA行业的生存价值。中注协因此发布了大量的新准则,试图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技术,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引入到我国的审计实践中来,以提高CPA揭示会计舞弊的能力。但CPA不能有效揭示重大会计舞弊主要的不是技术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CPA不能有效揭示会计舞弊的原因,提出应将CPA审计和政府审计相结合,共同揭示企业会计舞弊。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曹欲晓  
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在国家税收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也很大,但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却不作任何揭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理论界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增值税既然是价外税,就不应该计入成本费用,更谈不上在损益表中披露。在《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中,也只要求企业增设"应交增值税明细表"。这个表与损益表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其主要服务对象是税务部门,并不揭示增值税与其他财务信息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会计与税收的目的和计算原则是不同的。增值税由价内税改为价外税,主要是从税收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新民  
一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几位会计界泰斗的声音对笔者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和整个八十年代,中国会计界曾经开展过轰轰烈烈的关于会计本质的论争。论争的重要成果就是杨纪琬、阎达五两位教授提出并不断深化了"会计管理"的概念。杨、阎两位教授认为,中国会计社会地位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理论认为会计是管理的工具。基于对会计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两位教授认为会计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旭东  
会计揭示是会计程序完整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会计揭示是管理者自愿选择与有关管理机构法定要求双重作用的结果。纵观各国的会计揭示发展情况 ,可以将其概括为两种类型 :充分揭示型和保密型。通过对五个国家的会计揭示实务进行比较 ,得出以下结论 :一个国家会计揭示的总体水平受若干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为主要的有三个方面 ,即权益市场的发达程度、企业的组织形式以及企业主要的筹资渠道 ;会计揭示是一门选择的艺术 ;会计揭示对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恰当的会计信息揭示可以获得管理者与投资者双赢局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任月君  
本文主要阐述合营企业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重点讨论如何采用比例合并法对合营企业的会计报表进行合并,并说明合营企业作为企业的关联方,对其关联交易的披露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会丽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企业合并浪潮,对全球经济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推动了会计理论特别是合并报表理论的发展,至今为止形成了所有权观、主体观、母公司观三种合并理论,不同的合并报表理论将产生质量各异的合并财务报表。本文在对三种合并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财政部2006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系统的分析,得出新企业会计准则合并报表基本遵循了主体观的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为人  
完整的会计报表体系是由三张主表、报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构成的。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作为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所提供的信息对社会经济生活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与会计报表的关系来看 ,它既可以理解为阅读报表的前提条件 ,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会计报表内容的若干补充。忽视会计报表附注与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存在 ,可能会对会计报表的理解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松年  
全球经济的发展兴起了企业合并浪潮,合并财务报表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本文分析了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的关系,并就国际企业合并报表的有关问题展开讨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白露珍  
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是企业合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1号(SFAS141)《企业合并》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IFRS3)《企业合并》都明确规定企业合并应采用购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巧根  
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资料是一种静态资料,在财务报表外所作的补充说明,则具有动态的性质.西方国家将这种补充说明,反映在财务报表揭示(表现在财务报表注记上)中.西方财务报表揭示的内容是充分的、必要的,同时也是不断发展的.譬如,七十年代以前曾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禁止的所谓“主观信息”,如“管理当局的预测和重要成本的揭示”等,在七十年代之后却得到了他们的赞同甚至鼓励.对于西方会计中有益的精华部分我们已经或正在广泛地接受和加以运用,但就财务报表揭示的内容看,我们则具有自身的特点且其内容更全面、完整.它表现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