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6)
- 2023(11747)
- 2022(9672)
- 2021(8819)
- 2020(7665)
- 2019(16844)
- 2018(16675)
- 2017(31725)
- 2016(17400)
- 2015(19389)
- 2014(19329)
- 2013(19034)
- 2012(17346)
- 2011(15158)
- 2010(15829)
- 2009(15483)
- 2008(15842)
- 2007(14377)
- 2006(12802)
- 2005(12179)
- 学科
- 业(84931)
- 企(79408)
- 企业(79408)
- 管理(73309)
- 济(71607)
- 经济(71470)
- 财(31624)
- 业经(28398)
- 方法(27954)
- 农(25128)
- 务(23835)
- 财务(23810)
- 财务管理(23774)
- 企业财务(22404)
- 制(21550)
- 数学(19268)
- 数学方法(19052)
- 农业(17967)
- 中国(17565)
- 技术(16989)
- 体(15848)
- 划(14860)
- 策(14842)
- 理论(14794)
- 和(14058)
- 体制(13867)
- 贸(13656)
- 贸易(13647)
- 易(13317)
- 银(12893)
- 机构
- 学院(250278)
- 大学(243595)
- 济(106021)
- 经济(103896)
- 管理(100427)
- 理学(84774)
- 理学院(83997)
- 管理学(83063)
- 管理学院(82588)
- 研究(76635)
- 中国(65022)
- 财(58849)
- 京(50700)
- 财经(44165)
- 江(41555)
- 科学(41517)
- 经(39677)
- 农(38034)
- 所(37864)
- 中心(36231)
- 研究所(32599)
- 州(32213)
- 财经大学(32033)
- 业大(31945)
- 北京(31801)
- 经济学(31086)
- 商学(29893)
- 商学院(29635)
- 农业(29391)
- 范(28245)
- 基金
- 项目(151305)
- 科学(121246)
- 研究(116114)
- 基金(110911)
- 家(93679)
- 国家(92762)
- 科学基金(82316)
- 社会(75589)
- 社会科(71705)
- 社会科学(71688)
- 省(59969)
- 基金项目(58440)
- 教育(53143)
- 自然(51354)
- 自然科(50183)
- 自然科学(50170)
- 自然科学基金(49359)
- 划(48285)
- 编号(47473)
- 资助(44539)
- 成果(38973)
- 业(34930)
- 制(34821)
- 创(34622)
- 部(34130)
- 重点(33601)
- 课题(32687)
- 发(31977)
- 性(31525)
- 创新(31474)
- 期刊
- 济(129202)
- 经济(129202)
- 研究(78677)
- 财(54448)
- 中国(52985)
- 管理(43360)
- 农(36879)
- 科学(30755)
- 学报(29865)
- 融(27983)
- 金融(27983)
- 农业(24880)
- 大学(24687)
- 教育(24243)
- 学学(23249)
- 业经(23058)
- 技术(22829)
- 财经(22610)
- 经济研究(19438)
- 经(19431)
- 会计(18933)
- 财会(17974)
- 问题(16648)
- 业(15196)
- 贸(14768)
- 国际(14138)
- 技术经济(13866)
- 世界(13172)
- 现代(12905)
- 通讯(12078)
共检索到399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姚霏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本文主要通过对该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对比,分析其制定的环境背景因素并对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企业合并 国际差异 制度背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桂岩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是企业合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1999年4月美国取消使用权益结合法,在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引起很大争论,但最终是否会影响到我国《企业合并》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呢?为此,本文将从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方法的经济实质、财务状况以及对合并当年及以后经营成果的影响等进行比较分析。以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做出现实选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丽丽
由于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影响很大,因此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一直是国内外会计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在权益结合法行将被美国乃至世界大多数国家淘汰之际,我国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换股合并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权益结合法。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应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合并准则》来规范企业合并的会计选择。
关键词:
企业合并 会计处理方法 选择 思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贾建军 张文贤
为了实现购买法企业合并会计实施的趋同,FASB和IASB会计准则趋同的阶段性成果是双方于2005年6月30日共同发布的企业合并准则指南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将对今后的企业合并会计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对比来发现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趋势,从而为我国企业合并准则具体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合并 购买法 权益结合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丁友刚
本文针对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方法规范存在的问题,结合美国企业合并会计方法规范领域的历史争论和经验证据,认为导致权益联合法滥用的症结在于购买法与权益联合法之间的不平衡性,即商誉会计技术性强制摊销规定。因此,企业合并会计方法规范的关键不在于取消权益联合法,而在于缩小两种方法之间的差距。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方法规范应坚持的立场。
关键词:
企业合并会计方法 购买法 权益联合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明辉
尽管目前人们对权益集合法和购买法对公司股价的差异性影响及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尚缺乏充分的论证,但从实际来看,许多公司运用构造交易方式实施权益集合法,导致了权益集合法的滥用。这不仅不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也为公司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盈余提供了便利。为此,FASB和IASB已经改变了原先对权益集合法加以严格限制的策略,转而完全取消权益集合法。我国在制定企业合并会计准则时,应当明确规定对所有合并采用购买法核算,并对公允价值的确定加以规范和严格监管。
关键词:
企业合并 购买法 权益集合法 会计政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郭雨鑫
本文从企业会计准则的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总结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运用权益法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并分析指出:最终控制人与合并报表编制主体的错位,是我国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应用权益结合法产生一系列会计问题的根本原因。本文还就如何改进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提出建议。
关键词:
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 权益结合法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程长生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将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种情况。笔者经过例证得出:如果同一控制人将其独资或享有较大股权的企业合并到其股权相对较少、但具备控制能力的企业,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由于未能顾及商誉问题,就会出现控制人在被合并方的权益更多地向合并方的其他股东转移的情况。
关键词: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合并 权益转移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郭雨鑫
本文从企业会计准则的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总结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运用权益法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并分析指出:最终控制人与合并报表编制主体的错位,是我国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应用权益结合法产生一系列会计问题的根本原因。本文还就如何改进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提出建议。
关键词:
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 权益结合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明 李经彩 杨鸣京 郑天娇
2014年,财政部修订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对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与完善。本文通过对新旧长期股权投资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进行对比,对具体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说明,旨在厘清新旧准则的差异,为会计实务与理论工作者提供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党红
本文介绍了国际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合并会计的最新进展与变化,并对合并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予以预期。新版企业合并国际会计准则改变了现行合并准则中关于分次购并、与合并有关的费用、合并日所确定的或有对价以及非控制性权益的取得和处置等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但是并未采用此前征求意见稿中的完全商誉法。笔者认为,在母公司观和主体观的概念之争没有明晰之前,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操作之难题没有解决之前,完全商誉法不会进入合并会计框架。
关键词:
企业合并 国际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主体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君民 张浚业
自2013年入冬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雾霾现象,影响了城市出行,对人体健康也有非常大的潜在危害。雾霾的形成,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的大量排放。除了居民生活排放的因素,企业在这一问题中理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由于相关GHG(温室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量又可以折算为二氧化碳当量来表示,所以企业的有害气体排放问题实际上就是企业碳排放的一系列问题。早在1987年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