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28)
- 2023(11536)
- 2022(9718)
- 2021(8961)
- 2020(7857)
- 2019(18036)
- 2018(17880)
- 2017(34208)
- 2016(19108)
- 2015(21849)
- 2014(22449)
- 2013(22255)
- 2012(20742)
- 2011(18324)
- 2010(19076)
- 2009(18113)
- 2008(19083)
- 2007(17725)
- 2006(15396)
- 2005(14183)
- 学科
- 业(86695)
- 济(83951)
- 经济(83842)
- 企(79448)
- 企业(79448)
- 管理(72924)
- 方法(38738)
- 财(31207)
- 数学(29646)
- 数学方法(29329)
- 业经(28410)
- 农(27676)
- 务(24363)
- 财务(24333)
- 财务管理(24281)
- 企业财务(22808)
- 农业(19580)
- 中国(18735)
- 制(18217)
- 技术(17790)
- 理论(16913)
- 和(16085)
- 策(15152)
- 贸(15152)
- 贸易(15141)
- 学(15016)
- 划(14732)
- 易(14682)
- 地方(13692)
- 体(13400)
- 机构
- 学院(288023)
- 大学(281063)
- 济(116062)
- 经济(113498)
- 管理(112035)
- 理学(94960)
- 理学院(94012)
- 管理学(92504)
- 管理学院(91980)
- 研究(87524)
- 中国(71727)
- 财(59992)
- 京(59389)
- 科学(53868)
- 农(51719)
- 江(47725)
- 所(46177)
- 财经(46083)
- 业大(42166)
- 中心(41759)
- 经(41268)
- 农业(40808)
- 研究所(40617)
- 州(37467)
- 北京(37280)
- 经济学(34199)
- 范(33698)
- 师范(33324)
- 财经大学(33214)
- 商学(31746)
- 基金
- 项目(174031)
- 科学(135754)
- 研究(128913)
- 基金(123785)
- 家(106231)
- 国家(105171)
- 科学基金(91007)
- 社会(79668)
- 社会科(75298)
- 社会科学(75274)
- 省(70873)
- 基金项目(65730)
- 教育(59574)
- 自然(58980)
- 自然科(57597)
- 自然科学(57579)
- 划(57230)
- 自然科学基金(56630)
- 编号(54225)
- 资助(51181)
- 成果(43963)
- 业(39242)
- 重点(38736)
- 创(38735)
- 部(38109)
- 发(37166)
- 课题(36767)
- 创新(35362)
- 性(33806)
- 科研(33505)
- 期刊
- 济(138123)
- 经济(138123)
- 研究(83269)
- 中国(58899)
- 财(56123)
- 农(48308)
- 管理(44709)
- 学报(42612)
- 科学(38578)
- 农业(32505)
- 大学(32339)
- 学学(30562)
- 教育(28850)
- 技术(28440)
- 融(25854)
- 金融(25854)
- 业经(24892)
- 财经(23734)
- 经济研究(20576)
- 经(20443)
- 业(19893)
- 会计(19627)
- 财会(19338)
- 问题(18105)
- 技术经济(17479)
- 版(14905)
- 贸(14581)
- 商业(14438)
- 现代(13987)
- 统计(13340)
共检索到442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惠娟
在会计实务中,会计人员对或有对价的会计处理方法并不统一,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或有对价安排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以现金结算的业绩承诺补偿,二是以股份结算的业绩承诺补偿。本文以方正证券收购民族证券为例,从或有对价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收到补偿三个方面指出现有企业合并中或有对价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发现:或有对价协议的性质类似于期权,或有对价的本质符合金融资产的定义,所以应将其确认为金融资产,而且可借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对或有对价进行估值。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并购方式越来越灵活,并购的定价机制也呈现多样化趋势,较为典型的一种定价方式是,交易价格并不固定而是根据被购买方在购买日之后的盈利情况进行调整,即或有对价安排。或有对价安排源自于被购买方未来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出售方对目标资产的了解程度远远高于购买方,双方在交易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出于对购买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孟司雨
目前实务界对或有对价的会计处理方法并不统一,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本文以方正证券收购民族证券为例,通过分析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业务的经济实质,从初始确认、后续计量、收到补偿三个方面指出了现有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文章对或有对价会计处理的做法提出了建议,并对如何利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对或有对价进行估值进行了详尽的探讨与证明。
关键词:
企业合并 或有对价 业绩承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潘晓姿
针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务中或有对价会计处理存在诸多不统一和不规范情形的现状,本文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购买方角度,梳理和解读相关准则规定,对或有对价确认与计量的总体原则、或有对价与合并后职工薪酬的区分、计量期间调整与非计量期间调整的判断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估值理论,研讨不同类型或有对价公允价值估计的方法和思路,以期对或有对价会计审计实务提供参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潘晓姿
针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务中或有对价会计处理存在诸多不统一和不规范情形的现状,本文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购买方角度,梳理和解读相关准则规定,对或有对价确认与计量的总体原则、或有对价与合并后职工薪酬的区分、计量期间调整与非计量期间调整的判断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估值理论,研讨不同类型或有对价公允价值估计的方法和思路,以期对或有对价会计审计实务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红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企业收购兼并日趋复杂。本文以我国特定上市公司并购案为例,对涉及或有对价的企业合并成本确认等会计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的会计处理意见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或有对价 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吴裕舜 曾伟奇 陈慧玲 唐玲玲
正确认识商誉的性质,是正确认识商誉及其他问题的基础。对于商誉比较权威的观点当属美国当代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享德里克森的看法。他在其专著《会计理论》中介绍了三个论点:一是好感价值论;二是超额收益论;三是总计账户论。这三种观点从不同方面强调了商誉的特征、本质和计价方法。商誉的形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兰 姜明
企业合并中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比较复杂,合并方(或购买方)在合并日从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取得的净资产,有的包括新增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有的则不包括;合并方(或购买方)在企业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合并差额,有的影响当期所得税或递延所得税,有的则不影响。本文通过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方或购买方税务处理进行梳理,并应用案例进行解析,以便为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实务界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任月君
本文主要阐述合营企业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重点讨论如何采用比例合并法对合营企业的会计报表进行合并,并说明合营企业作为企业的关联方,对其关联交易的披露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吴红梅
控股合并是指合并企业通过合并交易或事项取得被合并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在合并后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的一种企业合并形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别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倩
一、购买法与权益法比较(一)购买法会计处理特点购买法是将企业合并等同理解为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或几家企业的行为,这一交易事项与企业直接从外界购入资产无区别。购买法规定被并购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段爱群
有限合伙是我国《合伙企业法》修改后,在私募股权投资(PE)和风险投资(VC)中兴起的企业组织制度。合伙企业由以前纯粹的自然人之间的组织形式演变为自然人与法人以及法人与法人间的投资组织模式,无论是在法律、会计和税收处理以及税收法律政策等环节都亟待对接、调整和完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凤清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桂芳 宋希亮 杨远
为了规范企业合并会计信息的披露,本文主要从合并会计处理的方法选择、合并范围与合并日期的确认等方面探讨了合并会计处理中盈余管理的手段。
关键词:
企业合并 盈余管理 购买法 权益结合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金茹 邓昊宇
有关商誉的会计处理主要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准则》中进行规范,该准则于2006年颁布,实施16年以来未进行进一步修订。在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16个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中,多次涉及企业合并有关商誉实际业务的规范问题,证监会也针对商誉的会计处理多次以监管文件等方式进行规范,同时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与金融工具一系列准则的修订中也涉及对或有对价的确认。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结合案例详细分析实务中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而总结商誉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进一步修订企业合并准则的建议。
关键词:
企业合并准则 商誉 无形资产 会计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