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9)
2023(10419)
2022(8563)
2021(7739)
2020(6657)
2019(14434)
2018(14246)
2017(27683)
2016(14843)
2015(16058)
2014(15302)
2013(14921)
2012(13208)
2011(11349)
2010(11616)
2009(11440)
2008(11505)
2007(10321)
2006(9015)
2005(8319)
作者
(38625)
(32307)
(31967)
(30211)
(20776)
(15210)
(14546)
(12272)
(12006)
(11535)
(10825)
(10741)
(10112)
(10033)
(9853)
(9653)
(9595)
(9452)
(9297)
(9230)
(7945)
(7774)
(7690)
(7473)
(7298)
(7113)
(7018)
(7005)
(6334)
(6240)
学科
(81574)
(77520)
企业(77520)
管理(65946)
(64958)
经济(64871)
方法(29445)
(28887)
业经(26905)
(22579)
财务(22565)
财务管理(22539)
(22485)
数学(21603)
企业财务(21497)
数学方法(21479)
农业(16667)
技术(15969)
(14773)
(13592)
(13525)
中国(13132)
企业经济(12271)
(12268)
理论(12251)
(11987)
经营(11655)
体制(10852)
技术管理(10776)
(10453)
机构
学院(210318)
大学(201150)
管理(90899)
(90825)
经济(89323)
理学(78343)
理学院(77763)
管理学(76975)
管理学院(76562)
研究(56778)
中国(47910)
(47233)
(39833)
财经(37006)
(33651)
(31803)
(30806)
科学(30439)
财经大学(27270)
商学(27131)
中心(27096)
经济学(27042)
商学院(26876)
(26765)
业大(26546)
(25210)
经济学院(24598)
北京(24188)
经济管理(24062)
农业(23944)
基金
项目(132967)
科学(108097)
研究(101161)
基金(99492)
(83584)
国家(82791)
科学基金(75223)
社会(67746)
社会科(64460)
社会科学(64444)
(53106)
基金项目(52181)
自然(47418)
自然科(46458)
自然科学(46449)
自然科学基金(45719)
教育(45510)
(41985)
编号(41117)
资助(40336)
(33170)
(31729)
成果(31493)
(29608)
创新(28617)
重点(28571)
(28566)
国家社会(28235)
(27999)
人文(27016)
期刊
(105250)
经济(105250)
研究(59403)
(43636)
管理(39340)
中国(35945)
(30193)
科学(24250)
学报(22975)
农业(20936)
业经(20874)
(20214)
金融(20214)
技术(20047)
财经(19195)
大学(19038)
学学(18295)
经济研究(16858)
(16496)
教育(14520)
财会(14462)
(13389)
技术经济(13222)
问题(12957)
会计(12070)
商业(11454)
现代(11418)
(10397)
世界(10290)
(9786)
共检索到309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劲松  刘炳奇  谭燕  
本文意在通过分析1998年以后发生在我国证券市场的10起换股合并案例的存续企业合并后的经济效果,对企业合并动机进行动态研究,以检验前期静态研究的结论,寻求我国企业合并的真正动因。结果显示,10起合并案例的经济效果并不明显。结合对股东财富效应的分析和有关制度背景以及政府行为的讨论,可以认为:追求经济效率只是合并各方宣称的合并目的,而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利益博弈才是企业合并的真正动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劲松  黎文靖  谭燕  
本文以自1998年清华同方合并鲁颖电子 ,到2000年末我国发生的10起换股合并案例为基础 ,在讨论了国有企业多元产权主体并存的产权基础以后 ,对合并双方进行换股合并的动机进行了分析。文章通过分析合并双方的主营业务和被并企业管理者的效率 ,认为 ,没有证据表明这10起换股合并是基于效率动因而产生的。结合1998年中央政府清理非法场外交易市场这一制度背景 ,并追忆发生于1994年的两起换股合并案的截然不同的“待遇” ,文章认为 ,以这10起案例为代表的换股合并之所以能成功完成 ,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央政府的政策变更、地方政府的推动和国有企业各产权主体的利益博弈 ,并不是在合并预案中披露的效率动因 ,...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章帷儿  
本文以招商蛇口换股合并招商地产为例,逐一分析了本案例中对投资者进行保护的措施,以及其他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包括股东表决制度、现金选择权价格、换股比例、换股价格等。最后,通过本案例对中小投资者保护这一主题进行总结和深化,提出了适当运用类别股东表决制度、明确和规范换股比例的制度以及健全现金选择权定价机制这三点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穆胜  卢代富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静态模型依托的有限相关市场假设、绝对进入壁垒假设、单一定价策略假设均不能成立,企业合并形成的行业巨头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对静态配置效率、动态效率和X-效率的多维经济效率造成损害。因此,在一般市场中,应放松对企业合并的反垄断规制,而在两类特殊市场中,则应加强标准化管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寒松  
吸收合并过程中企业的定价分析是通过一系列定价方法对企业的整体价值估价的过程。企业合并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活动,因而其相关的价值分析就更具有这种性质。本文将通过对现代价值评价理论介绍,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案例分析从而形成一个价值分析的整体轮廓。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符磊  韩萌萌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合作框架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及其技术利益格局会深远影响成员国的后续科技创新与合作。本文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算技术利益,结合企业、环境、东道国与OFDI特征研究中国企业对RCEP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利益实现问题。研究发现:对RCEP国家直接投资对实现技术利益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管理效率的提升强化技术利益的实现能力,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强化技术利益实现的动机。进一步分析表明,国有企业能实现更多的技术利益,而民营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技术利益实现水平;企业OFDI水平越高、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越高,技术利益实现效果越好;投资到RCEP国家的企业相比投资到“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会获得更多技术利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红军  陈继云  喻立勇  
本文通过研究宇通客车的管理层收购事件,发现现行国有产权分级管理制度、国有资产处置收益权利划分制度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目标利益的不一致,具体表现在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管制方面,地方政府与国资委、财政部、证监会等中央级政府部门间有着不同的管制策略,充当了不同的行为角色,甚至出现了地方政府与地方国有企业合谋采用“司法高于行政”策略巧妙规避中央级政府部门相关管制政策的引人深思现象。案例研究同时发现,宇通客车管理层在与地方政府合谋的同时,还存在多种途径攫取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公司全部股东利益的迹象,以实现管理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当前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各级政府责、权、利及其政绩考核以实现各级政府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勤业  林勇峰  
本文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分析国内证券市场新近发生的两起市场化吸收(换股)合并案例发现,第一百货吸收合并华联商厦案例对于我国企业合并更具普遍意义。我国已具备使用购买法的环境,但应作适当修正以适应我国股权分裂的现状,最关键的是以账面净资产作为计量购买支付对价的依据,重点考察非流通股换股比率,而不考虑包含流动性溢价要素的股票市价及相关的流通股换股比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屈海涛  
基于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相关数据,研究政府控制下的企业高管权力对并购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权力的增大不利于企业并购效应的提升;企业并购效应之所以没有得到提升,在于权力大的高管没有把自身能力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上;与中央政府控制下的企业相比,地方政府控制下的企业高管权力对并购效应的负面影响更显著。因此,要提高企业并购效应,需要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对高管权力进行约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屈海涛  
基于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相关数据,研究政府控制下的企业高管权力对并购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权力的增大不利于企业并购效应的提升;企业并购效应之所以没有得到提升,在于权力大的高管没有把自身能力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上;与中央政府控制下的企业相比,地方政府控制下的企业高管权力对并购效应的负面影响更显著。因此,要提高企业并购效应,需要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对高管权力进行约束。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琦  张象至  程晓佳  
任何改革都是在外部环境与内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政府会计改革也不例外,它由内在技术因素(收付实现制基础向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转变)所诱发,但受制于外部制度环境与利益相关者的政治博弈。本文通过向政府内部与外部受访者发放问卷,了解利益相关者对政府会计基础选择的偏好,获取政府会计信息的能力与意愿,以及制度环境因素对政府会计改革的影响。本文将对已有文献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验证,并提出新的研究结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亮  宋国学  
本文通过探讨目标各异的多种角色参与的预算过程 ,指出预算过程是一种博弈过程 ,在此过程中代表各方利益的参与者为取得支出优先权展开竞争。本文主要对各支出部门之间、政府预算部门与支出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在预算决策中的竞争博弈行为进行分析 ,提出完善预算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雎华蕾  王胜利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的政府补贴金额巨大,但在激励企业研发投入方面是否能"如其所愿"还未形成一致结论。文章基于陕西省2014—2018年1万多个高新技术企业的观测值,联合采用PSM与渐进DID法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引起的内生性后,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激励了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但从研发投入来源的角度细分后发现,政府补贴"挤出"了自身研发投入。整体而言,政府补贴激励了高新技术企业提高研发投入总额,但在自身研发投入上并未有效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应。由此,提出政策的制定者需要更多关注政策对企业自身研发投入的激励作用;尝试将事前激励转化为研发投入后补贴或奖励;并建立完善的产权保护机制与企业信息披露机制,积极发挥政府补贴的杠杆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雎华蕾  王胜利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的政府补贴金额巨大,但在激励企业研发投入方面是否能"如其所愿"还未形成一致结论。文章基于陕西省2014—2018年1万多个高新技术企业的观测值,联合采用PSM与渐进DID法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引起的内生性后,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激励了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但从研发投入来源的角度细分后发现,政府补贴"挤出"了自身研发投入。整体而言,政府补贴激励了高新技术企业提高研发投入总额,但在自身研发投入上并未有效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应。由此,提出政策的制定者需要更多关注政策对企业自身研发投入的激励作用;尝试将事前激励转化为研发投入后补贴或奖励;并建立完善的产权保护机制与企业信息披露机制,积极发挥政府补贴的杠杆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南强  宋硕  
分部相关性是建立在资源基础观之上的重要概念。分部相关性是分析政府"系族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ICM)配置机制和效率的重要视角。依据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部相关性,分别采用熵指数法和"适者生存"组合法来度量政府管理下的"系族企业"的分部相关性。更进一步,以政府系族中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按照中央国有系族和地方政府系族进行实证检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分部相关性与政府系族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呈明显的U型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