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33)
- 2023(20452)
- 2022(17205)
- 2021(16128)
- 2020(13483)
- 2019(30798)
- 2018(30493)
- 2017(59293)
- 2016(32247)
- 2015(36087)
- 2014(35888)
- 2013(35229)
- 2012(32449)
- 2011(29332)
- 2010(29891)
- 2009(28007)
- 2008(27598)
- 2007(24944)
- 2006(22351)
- 2005(20392)
- 学科
- 济(136448)
- 经济(136299)
- 业(108143)
- 管理(103673)
- 企(95325)
- 企业(95325)
- 方法(56494)
- 数学(45933)
- 数学方法(45172)
- 农(39372)
- 财(38770)
- 业经(37720)
- 中国(37295)
- 制(30288)
- 地方(29748)
- 农业(26959)
- 银(25726)
- 银行(25683)
- 务(25621)
- 财务(25528)
- 财务管理(25484)
- 理论(25016)
- 行(24423)
- 学(24349)
- 企业财务(24135)
- 贸(24090)
- 贸易(24069)
- 技术(23918)
- 易(23314)
- 和(23057)
- 机构
- 学院(455929)
- 大学(451827)
- 济(185430)
- 管理(181405)
- 经济(181305)
- 理学(154647)
- 理学院(152992)
- 研究(152189)
- 管理学(150364)
- 管理学院(149506)
- 中国(120438)
- 京(97388)
- 科学(90727)
- 财(89556)
- 所(76290)
- 农(72746)
- 江(70802)
- 中心(69627)
- 财经(69410)
- 研究所(68442)
- 业大(63972)
- 经(62879)
- 北京(62139)
- 范(59618)
- 师范(59112)
- 州(57287)
- 农业(56246)
- 院(55338)
- 经济学(54345)
- 财经大学(51095)
- 基金
- 项目(295209)
- 科学(233247)
- 研究(220801)
- 基金(212883)
- 家(183347)
- 国家(181682)
- 科学基金(157410)
- 社会(138523)
- 社会科(131287)
- 社会科学(131255)
- 省(116470)
- 基金项目(111111)
- 教育(102139)
- 自然(101054)
- 自然科(98754)
- 自然科学(98734)
- 自然科学基金(96957)
- 划(96738)
- 编号(91938)
- 资助(88774)
- 成果(75446)
- 重点(65782)
- 发(65242)
- 部(64771)
- 课题(63734)
- 创(62591)
- 创新(57848)
- 项目编号(56829)
- 国家社会(56075)
- 教育部(56010)
- 期刊
- 济(216194)
- 经济(216194)
- 研究(140344)
- 中国(94139)
- 管理(73118)
- 财(71237)
- 农(67756)
- 学报(64347)
- 科学(61937)
- 教育(55193)
- 融(51308)
- 金融(51308)
- 大学(49932)
- 学学(46866)
- 农业(45812)
- 技术(42817)
- 业经(37198)
- 财经(34144)
- 经济研究(33697)
- 经(29270)
- 问题(27339)
- 业(25669)
- 技术经济(23891)
- 图书(22904)
- 现代(22053)
- 贸(21635)
- 理论(21417)
- 商业(21121)
- 科技(20967)
- 统计(20910)
共检索到704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勇 陈通
针对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合作与非合作研发并行的情形,构建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分析政府补贴方式对并行研发模式下均衡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政府仅对合作研发补贴和仅对非合作研发补贴时研发投入、产量、利润、补贴率和社会福利,发现政府对非合作研发补贴情形下的产量、利润和社会福利更高,而相应的补贴率则更低,表明政府对非合作研发补贴的绩效更高。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方海燕 达庆利 朱长宁
为了研究政府的研究与开发(R&D)补贴政策,建立了双寡头市场中面向R&D工艺的三阶段博弈模型。第一阶段为政府补贴阶段,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政府对企业进行R&D投入补贴;二是对企业进行产品创新补贴。政府以社会总福利最大为目标选择R&D补贴率;第二阶段为R&D合作阶段,两企业以它们的总利润最大为目标选择R&D投入水平;第三阶段为产品市场竞争阶段,企业选择产品产量在市场上进行古诺竞争。用逆向归纳法求出了研发卡特尔策略下的古诺—纳什均衡解。研究表明,当企业采用研发卡特尔策略时,政府对产品创新的补贴力度要远高于对R&D投入的补贴力度。对产品创新进行补贴的方式优于对R&D投入进行补贴,它能促使企业以相对较少...
关键词:
古诺竞争 研究与开发 政府研究与开发补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玉梅 贾萌 陈天培 孙晨阳 朱立春 魏鹍
以碳关税政策下发展中国家选择减排研发补贴政策为背景,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第一阶段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设定碳关税率及研发补贴率;第二阶段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根据补贴率及税率确定减排率;第三阶段为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市场上进行产量竞争。利用逆向递归方法求解该动态博弈的最优决策,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碳关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企业碳减排并改善环境,但关税会对两国之间的贸易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关税政策和补贴政策能够有效提高各自企业的竞争力,但过多的政府干预会影响市场正常秩序。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补贴政策能够促进企业的减排行为,并且企业的成本优势越明显,减排效果越好。
关键词:
碳关税 减排研发补贴 博弈模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永红 那琪
创新补贴策略是政府鼓励企业创新的一种常见政策,考虑到企业内在的吸收能力与外部不同政府补贴策略方式的存在,本文以产学研合作创新方式为基础,通过建立三阶段博弈模型,利用模型解析与仿真分析讨论吸收能力与创新投入分配比例系数对政府补贴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政府采取哪一种补贴方式,均可以有效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规模,并且企业的吸收能力与R&D投入、产量及社会福利均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吸收能力对利润及政府补贴的影响受限于补贴方式和企业的创新投入分配比例系数;此外,在创新产品补贴下,创新难度系数对政府补贴额度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创新产品补贴总体优于创新投入补贴。
关键词:
创新补贴 产学研 分配比例 吸收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莞
政府扶持企业创新活动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依据企业技术创新不同阶段面临的资金需求,政府会给予企业直接资助。然而,在实际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研发补贴低效率的现象。本文就此分析了政府补贴研发的内涵、实际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依据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实现合理配置社会创新资金的目的。
关键词:
创新 研发 财政补贴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应千伟 何思怡
政府研发补贴能否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质量与企业创新策略的选择密切相关。本文利用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样本,实证考察了在政府研发补贴的影响下,企业在创新质量与创新数量间的策略性选择和权衡。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使得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重数量、轻质量”的创新策略。本文进一步从补贴的验收扭曲机制与寻租扭曲机制两方面,验证了研发补贴影响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微观机理。同时本文论证了2013年开始的“研发后补助”政策有效的缓解了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行为的扭曲。本文对深入理解政府在企业创新中的角色定位,完善我国研发补贴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企业创新 研发补贴 企业价值 寻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海燕 达庆利 朱长宁
为了研究在政府产品创新补贴政策下企业的R&D策略选择问题,建立了双寡头市场中面向工艺R&D的三阶段博弈模型:第一阶段政府以社会福利最大为目标选择产品创新补贴率;第二阶段企业进行R&D投资以降低生产成本;第三阶段企业在产品市场中进行古诺竞争。根据双寡头在第二和第三阶段是否合作,给出了研发竞争、研发卡特尔、技术共享联盟和研究共同体等四种R&D策略,得到了相应的政府最优R&D补贴率。研究表明:从企业的R&D投入和产品产量的角度看,当溢出效应较高时,研发竞争策略优于研发卡特尔策略;当溢出效应较低时,研发卡特尔策略
关键词:
古诺竞争 产品创新 创新补贴 企业研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经略
由于研发竞争处于供应链更上游的位置,因而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更为深远。研发竞争关系普遍存在且对政府选择合适的创新补贴政策提出新的挑战,但目前有关研究未在研发竞争环境下对政府的价格补贴策略进行分析。从政企决策的微观视角出发,把政府的价格补贴政策分为不补贴、补贴消费者估值高的产品、补贴消费者估值低的产品3种,运用纵向差异理论建立研发竞争环境下考虑创新活动特征的多主体博弈模型,分析政府价格补贴政策的适用条件,不同补贴政策对研发公司的研发投入、研发公司与生产商的期望收益以及不同产品的诸消费者剩余的影响。结果发现:竞争激烈程度和创新活动特征是决定补贴政策适用条件的重要因素,当补贴政策与适用条件相匹配时,社会福利增加,反之社会福利减少;政府的价格补贴对于相互竞争的研发公司而言会形成顾此失彼的局面,但所有的价格补贴政策都有助于提高生产商的期望收益;补贴对于诸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则与具体的补贴额度相关。基于此,建议政府在制定技术创新补贴政策时把反映创新活动的特征信息纳入补贴工作的考量范围,同时应考虑研发竞争关系,而且应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而非着眼于某一企业或某一环节,从而使创新补贴工作更为科学和精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志雄
本文利用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科技创新补助与R&D研发数据,分析了中国供给侧改革中创新驱动政策对企业创新行为与策略选择的引导激励效果。研究发现:随着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的实施,企业进行R&D研发投入的意愿得到加强,开始偏好长期研发投入。创新补贴认定与考核标准相关政策机制落地,地方政府的无效创新补贴激励机制被抑制。在供给侧改革下,企业对创新长期驱动与短期经济效益进行理性权衡抉择,减少了外观设计专利等策略性创新成果的产出。本文进一步通过对产权性质分组还发现:供给侧改革后,国有企业创新产出激励最为突出,大幅度增加了专利的申请。而民营企业则通过扩大长期研发项目的投入和聘用储备技术人员,为下一阶段的创新研发作铺垫。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科技创新补助 研发策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友东 赵道致 夏良杰
为了研究低碳供应链减排合作的政府补贴问题,分别构建了在纳什博弈、斯塔克尔伯格博弈和供应链集中决策三种不同的博弈关系下,政府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合作减排投入进行补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的最优减排成本投入和政府的最优补贴率,并进一步讨论了政府补贴行为和企业选择减排合作行为之间的互动博弈。研究显示:政府提供的减排补贴和企业的收益随着供应链上下游合作的紧密程度不同而不同,在纳什博弈下最高,在集中决策下最低,斯塔克尔伯格博弈下介于两者之间。比较了力量不对等供应链中企业分别处于领导者和跟随者时获得的政府补贴的差异。同时在政府补贴行为和供应链企业合作行为的交互博弈中,政府的最优策略是不对任何一方实行减排补贴。
关键词:
低碳供应链 减排合作 政府补贴 博弈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任杰 何平 龚本刚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研究了政府补贴策略对政企博弈关系及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通过引入两阶段动态博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不同政府补贴模式对需求量、产品价格、制造商的收益、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福利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价格对需求的影响系数以及政府补贴消费者对需求的影响系数等因素会影响政府补贴策略的选择,并得出了不同政府补贴策略下消费者剩余、制造商收益以及社会福利与单位产品补贴额的关系,本文为政府科学制定补贴政策以及在政府补贴背景下制造商和消费者应采取何种应对策略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政府补贴 两阶段博弈 社会福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邹洋 王茹婷
本文主要基于财政分权的视角,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发现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的激励作用,但是财政支出分权度的提高削弱了政府研发补贴的激励作用,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仍为正。本文还发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越多,企业研发投入增加越多;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占比越低,越有利于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政府研发补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占比在各省存在较大差异,三者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大小和方向不同,其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各省企业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同时使之产生较大差异。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史洁琼 王才
以企业微观效应为切入点,基于公共物品理论及公共选择理论,界定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不同效应类型,依托国内外政府研发补贴效果的经验证据,梳理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效应纷争主要由概念界定、研究视角、样本来源,以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差异所致.
关键词:
政府研发补贴 企业研发投入 政策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石建中 何梦茹
已有研究关注到政府补贴、平台赋能可以弥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资源和能力上的不足,但三者间的互动关系及其相应的行为策略调整还有待深入研究。理顺三者间的协同演化关系,对于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平台持续健康发展及提升政府补贴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构建中小企业、平台和政府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2016对不同因素影响下的三方协同策略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平台的补贴力度能够提升中小企业选择加入平台、平台选择优化服务的概率,但为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及减轻财政负担等,随着补贴力度的增加,政府选择补贴的速率会降低;平台或中小企业的吸收能力小于临界值、平台赋能资源量大于临界值均不利于三方良性互动;平台承载中小企业的数量存在最低规模边界,低于边界值平台倾向选择一般服务;政府加大对平台的惩罚力度能够提升平台选择优化服务的概率。该研究结论有助于明晰政府补贴、平台赋能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中小企业、平台和政府的行为决策提供理论借鉴,以期促进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平台赋能 政府补贴 演化博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金梧等在《北京教育·高教》第10期撰文提出,基于大学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以及原行业所属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后造成行业在共性、关键、创新技术研发链条上出现的暂时缺位,为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造了难得的机遇。高校要想真正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就要把学校的综合科技优势与企业的科技需求紧密结合,建立起一种"并行作业"的校企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