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34)
- 2023(17762)
- 2022(14664)
- 2021(13622)
- 2020(11700)
- 2019(26700)
- 2018(26592)
- 2017(49869)
- 2016(27192)
- 2015(30393)
- 2014(30206)
- 2013(29526)
- 2012(26539)
- 2011(23666)
- 2010(23873)
- 2009(22144)
- 2008(22238)
- 2007(19584)
- 2006(17539)
- 2005(15869)
- 学科
- 济(107658)
- 经济(107511)
- 业(99847)
- 管理(96474)
- 企(90407)
- 企业(90407)
- 方法(48294)
- 数学(38069)
- 数学方法(37569)
- 财(36103)
- 业经(33412)
- 农(33276)
- 中国(27370)
- 制(26255)
- 务(25104)
- 财务(25028)
- 财务管理(24977)
- 企业财务(23693)
- 农业(23141)
- 理论(23001)
- 学(22325)
- 技术(20738)
- 和(20645)
- 体(20551)
- 划(18971)
- 策(18918)
- 地方(17893)
- 银(17574)
- 银行(17512)
- 贸(16896)
- 机构
- 学院(380871)
- 大学(379268)
- 济(152833)
- 管理(152417)
- 经济(149557)
- 理学(129551)
- 理学院(128204)
- 管理学(126160)
- 管理学院(125425)
- 研究(124961)
- 中国(98685)
- 京(80838)
- 科学(77432)
- 财(75333)
- 农(68681)
- 所(63284)
- 江(60332)
- 中心(58512)
- 财经(58082)
- 业大(57879)
- 研究所(57194)
- 农业(54056)
- 经(52871)
- 北京(50211)
- 范(47800)
- 师范(47188)
- 州(46971)
- 经济学(45651)
- 院(45539)
- 财经大学(43009)
- 基金
- 项目(254032)
- 科学(200846)
- 研究(184811)
- 基金(184472)
- 家(162066)
- 国家(160622)
- 科学基金(138887)
- 社会(117095)
- 社会科(110926)
- 社会科学(110892)
- 省(100438)
- 基金项目(97134)
- 自然(90902)
- 自然科(88786)
- 自然科学(88754)
- 自然科学基金(87221)
- 教育(85877)
- 划(84059)
- 资助(74774)
- 编号(74528)
- 成果(60200)
- 重点(57400)
- 部(56014)
- 创(55337)
- 发(54355)
- 课题(51410)
- 创新(51148)
- 业(49495)
- 科研(48869)
- 国家社会(48730)
- 期刊
- 济(174725)
- 经济(174725)
- 研究(110047)
- 中国(81077)
- 财(64012)
- 管理(63433)
- 农(62288)
- 学报(61351)
- 科学(56588)
- 大学(46762)
- 学学(43790)
- 教育(43727)
- 农业(42132)
- 技术(36379)
- 融(34770)
- 金融(34770)
- 业经(29905)
- 财经(29663)
- 经济研究(26432)
- 业(25888)
- 经(25775)
- 问题(22333)
- 技术经济(19794)
- 图书(19025)
- 版(18741)
- 财会(18274)
- 现代(17987)
- 科技(17644)
- 资源(16832)
- 商业(16781)
共检索到581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庆龙 张延彪
现代司库管理模式经过多年发展,正从以往单一的资金交易、管控定位向主动的价值创造定位转型,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以组织身份变革和资源基础理论为切入点,通过两者相结合的分析框架得出结论,企业建立司库管理体系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在外部环境冲击的影响下,调整自身的组织身份,并在战略规划下统筹管理所有金融资源,从而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庆龙
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建设的内容、目标和时间均提出了要求。为避免建设过程中出现“政策推动导向”和“被动适应导向”的情况,中央企业需要基于系统性的理论分析自身司库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条件,进而科学制定总体规划,确定工作目标与突破口。为此,本文运用SWOT模型分析中央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条件,通过构建SWOT矩阵制定增长型战略、多元化战略、扭转型战略、防御型战略四类战略,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建华
本文重点研究企业知识网络的管理体系问题,分别从体制上构建了企业的内部知识网络结构体系和外部知识网络结构体系,对模型的各自特点与涵盖内容进行了阐述,并从运行机制角度研究了如何充分发挥知识网络对企业的支持作用。最后指出了几个在构建知识网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知识网络 企业 内部 外部 结构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纪南 陈璐茜
一、EVA指标体系概述EVA指标的核心理念是资本成本,从投资者角度,资本成本就是机会成本;从企业角度,资本成本就是使用资金的机会成本,是投资项目要求的最低收益率。所以,EVA指标可以作为资本市场评价企业是否为股东创造价值、资本是否增值保值的指标。彼得.德鲁克认为,EVA反映了管理价值的所有方面,是一种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指标。EVA是指公司的税后净经营利润与该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与资本占用乘积的差额,用公式表示为:EVA=税后经营净利润-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公式可以很明显的看出EVA的表层动因包括税后经营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庆龙 方汉林
企业司库管理体系的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关键因素和框架模型研究,新时期企业司库管理体系设计需考虑七大关键要素,包括选择合适的职能定位、设计相应的组织架构、确定具体的管理模式、配备复合型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流程设计、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充分利用赋能要素,通过循序渐进的建设,实现企业集团资金、融资、投资等的统一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瑞君 殷建红
随着中国企业集团的金融资源品种、数量不断增加,管理的复杂性和风险日益扩大,司库管理模式将逐步成为企业集团金融资源管理的"新常态" 中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环境剖析在国际产业转移、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战略性机遇,以及国内产业结构升级需求的推动下,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同时应该看到,业务扩张和国际化发展,以及全球市场竞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鑫露
能源企业飞速发展对司库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亟需通过新司库智能管理约束与保障机制改善内部治理水平,将AI+区块链技术融合运用于能源企业“三维一体”司库智能管理可有效提升能源企业资金运营质效,降低能源企业经营风险。鉴于此,文章在厘清司库智能管理体系构建必要性的基础上,探究AI+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三维一体”司库智能管理的契合性,重构智能“决策分析+资源管控+操作运营”能源企业“三维一体”司库智能管理体系。为确保能源企业“三维一体”司库智能管理体系高效运行,提出制定内控制度、打造智能运维、科学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建议,以助力司库智能管理业务向好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黎波
许多公司已经渐渐感到,员工的知识水平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在这一点上,他们的感觉是对的。然而,却很少有人实际上开始主动地实施知识资产管理。因此,知识管理虽然早就从理论上和技术上受到注意,但人们很少讨论在实际中如何使知识得到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在当前这个知识管理的初级阶段,最适当的论题不是具体的管理策略,而是更高层面上的原则问题。当某一组织在有关知识管理的一些原则上达到共识,具体的方法和计划就会在此基础上随之产生。本文着重研究知识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而不是讨论一个知识管理平台如何建立和运作中的具体细节。
关键词:
知识管理 职能 障碍 行动计划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卢永昌
近年来,在社会公众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下,企业逐步加快了进行低碳经营的脚步,而碳绩效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了企业实质的碳减排效果。文章基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测算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衡量企业碳绩效,并分别从内部和外部环境进一步分析影响企业碳绩效的因素。
关键词:
碳绩效 内部控制 制度环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庆龙 张延彪
企业司库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需要对建设成熟度进行评价。本文借鉴能力成熟度评价理念,基于ITSM成熟度模型,将企业司库管理体系的成熟度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初始运作的交易型司库、被动管理的管控型司库、稳定运行的运营型司库、主动服务的金融型司库和价值驱动的战略型司库,并说明每个等级的适用范围、目标、核心功能,以及管理体系和信息系统建设情况,从而为企业评价司库建设成熟度、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毛飞 范志法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和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靠规模扩张提升财务回报的路径难以持续,促使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息差管理,而科学、高效的内外部定价管理体系成为影响商业银行息差水平,进而影响财务表现的关键因素。中小银行如何在本行风险计量、财务管理等配套能力不完善和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通过优化内外部定价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郑红 肖瑶 赵寒
集团类公司的资金体量较普通公司来讲更加庞大,而集团公司内部的资金集中管理方式向司库管理体系转型,可以更高层次更全面发挥公司内部的统一协调功能,从而实现集团资金管理活动的收益最大化。本文通过现有市场上大部分集团类企业目前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找到其向司库管理体系转变的必要性,结合当前集团类企业的资金管理现状、集团类企业下属财务公司职能及其金融优势体现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对集团类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理论及司库管理概念的梳理,提出以下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婷 彭卉
数字技术驱动的新时代推动着集团企业资金管理业态发生改变,国资委指导意见的出台更是为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助力集团资金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实现集团企业及下属成员单位银行账户可视化、资金流动可溯化、资金归集可控化。文章将研究视角置于集团企业数智化司库资金集中管理体系之中,在明确体系构建流程的基础上,结合集团企业司库资金集中管理实际,从制度、流程以及平台系统出发深入分析数智化司库资金集中管理体系过程,案例集团企业通过实施体系有力地提升了资金的集中管理效率,实现资金流入、流出、存量全流程监控以及资金风险防控预警,整体资金得到有效盘活,成员企业资金结算得以规范,降低了资金滥用、违规等使用风险。
关键词:
司库资金集中管理 集团企业 数智技术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婷 余玉苗
合并商誉一直是会计界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本文试图以企业资源基础论对合并商誉的本质进行解释,先从无交易费用的理想情况着手建立模型并逐渐放松假设,考虑各种情况下合并商誉的含义以及出现合并负商誉的条件,最后对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提出一些建议。本文认为,合并正商誉的实质是被并购企业的异质性资源加入并购企业为其带来的商誉增值,合并负商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被并企业本身的价值因素而非交易费用。当被并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大于清算价值时,合并负商誉与企业本身的价值因素更相关;反之则与交易费用、清算成本更相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顾国栋 仇磊
实施背景营销抄核收工作作为电网企业主要业务环节,担负着传导市场和客户需求,保障经营成果,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四个服务"宗旨等重要职责。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持续深入,用电信息采集建设等重大举措实施落地,传统的现场抄表、人工核算及收费业务模式,已不能适应江苏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公司)建设具有现代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