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01)
- 2023(6518)
- 2022(5176)
- 2021(4575)
- 2020(4091)
- 2019(8945)
- 2018(8795)
- 2017(17275)
- 2016(9349)
- 2015(10215)
- 2014(10084)
- 2013(10158)
- 2012(9053)
- 2011(7376)
- 2010(7653)
- 2009(7488)
- 2008(8239)
- 2007(7539)
- 2006(6495)
- 2005(6144)
- 学科
- 业(73134)
- 企(71264)
- 企业(71264)
- 管理(52609)
- 济(44952)
- 经济(44886)
- 财(25140)
- 业经(23614)
- 务(22509)
- 财务(22503)
- 财务管理(22470)
- 企业财务(21398)
- 方法(19554)
- 农(17462)
- 技术(14104)
- 农业(13591)
- 数学(12224)
- 数学方法(12190)
- 企业经济(11850)
- 策(11625)
- 划(11008)
- 经营(10729)
- 制(10359)
- 和(9934)
- 技术管理(9755)
- 理论(9380)
- 体(9073)
- 决策(8520)
- 体制(8275)
- 计划(7943)
- 机构
- 学院(138080)
- 大学(128711)
- 管理(61776)
- 济(61409)
- 经济(60471)
- 理学(52648)
- 理学院(52311)
- 管理学(51946)
- 管理学院(51700)
- 研究(35108)
- 财(32757)
- 中国(32247)
- 京(26006)
- 财经(24961)
- 江(22572)
- 经(22497)
- 农(22271)
- 商学(19393)
- 商学院(19246)
- 科学(18569)
- 业大(17973)
- 财经大学(17970)
- 州(17335)
- 经济学(17315)
- 农业(17268)
- 经济管理(17241)
- 所(17218)
- 中心(16767)
- 北京(15948)
- 经济学院(15739)
- 基金
- 项目(82273)
- 科学(67007)
- 研究(62989)
- 基金(61266)
- 家(50873)
- 国家(50300)
- 科学基金(46464)
- 社会(42203)
- 社会科(40144)
- 社会科学(40130)
- 省(33989)
- 基金项目(32731)
- 自然(29449)
- 自然科(28834)
- 自然科学(28828)
- 自然科学基金(28430)
- 教育(27265)
- 业(27065)
- 划(25666)
- 编号(25233)
- 资助(24377)
- 创(21163)
- 创新(18649)
- 成果(18574)
- 制(18542)
- 部(18133)
- 发(17484)
- 重点(17404)
- 国家社会(17281)
- 性(17094)
共检索到210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敏
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偶尔会取得政府奖励、代征政府性基金返还的手续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手续费以及政府搬迁补偿款等收益,由于不经常发生此类业务,加之《企业会计准则》对非经常性收益并未规定具体核算方法,而更依赖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导致核算不规范,易带来税务风险。本文,就上述问题结合《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税收法规进行阐述,以帮助企业正确进行非经常性收益账务处理。
关键词:
非经常性收益 账务处理 方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郑婕霞 高明
目前国内外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规范和实证研究多是从监管者和使用者的角度分析,从公司角度进行的研究较少。公司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管理,按目标导向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满足监管的报告和披露要求;二是加强内部业绩管理。特别是后者,对于那些实施预算硬约束的大型企业集团,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拟对此作相应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燕芳 牟亚茹
本文在甄别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僵尸企业的基础上,按资产负债率水平将识别出的僵尸企业分为应破产类和改组重组类。根据分类分析发现,非经常性损益对两类僵尸企业扭亏均有影响,但从拟合优度发现应破产类僵尸企业对非经常性损益扭亏依赖性明显更高。通过对53家完全依靠非经常性损益实现扭亏的应破产类僵尸企业的扭亏行为进行分析,得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项目、政府补助项目、债务重组项目和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是其扭亏的惯用手段。
关键词:
僵尸企业 非经常性损益 资源配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连灯
获取上市企业的财务信息是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上市企业经营生产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上市企业的盈利情况往往是利益相关者最关心的数据,反映这一情况的关键指标便是企业的会计利润。而会计利润的计算除了企业日常的营业利润外还包含了企业的非经常性损益。由于非经常性损益具有偶然性、一次性的特点,使得其成为上市企业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的有利手段。本文对上市企业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研究上市企业具体运用了哪些方式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操纵。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盈余管理 上市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庞博
文章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12—2017年数据信息对内部控制、非经常性损益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内部控制在非经常性损益与企业绩效系中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非经常性损益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能够削弱非经常性损益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非经常性损益 企业绩效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云 赵艳
选择2009年~2013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在我国会计制度和资本市场环境下,其他综合收益和非经常性损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非经常性损益比其他综合收益更具有价值相关性,上市公司如果发生重大其他综合收益或重大非经常性损益,会降低经常性损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结论支持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和利润表改革的有效性,对于提升财务报告质量和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永臣 孙平 丁相宝
本文以由资产减值、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营业外收支构成的非经常性损益指标体系为基础,突破现有文献对非经常性损益研究的局限性,选取非经常性损益中的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研究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影响程度,分析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上市公司 财务业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余坤和 贾虹
本文探讨了当企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后,会计账务处理在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的会计假设、原则、账户等方面的差异,介绍了破产企业在实际账务处理过程中的会计处理,较好地反映出企业破产清算的基本账务处理。
关键词:
企业破产 清算会计 账务处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宇晟
一、前言我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导致投资者难于判断公司前景,权益可能受到损害的,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根据进一步的规定,最近两年连续亏损(以最近两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当年经审计净利润为依据),则可被视为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而根据我国证劵交易所的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或者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后首个会计年度审计结果表明公司继续亏损,该上市公司将会被进行暂停上市处理,并最终可能会被进行退市处理。为了保住自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孟焰 张莉
自1999年中国证监会首次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指标以来,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与披露问题引起了我国会计学界的关注。本文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标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该信息的披露现状进行揭示和分析。本文认为这一信息的披露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出更详细的法规来规范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孟焰 王伟
本文通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三次非经常性损益的管制规范对比分析得出研究假说:应用1999年、2001年和2004年的非经常性损益管制所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逐次增多。同时,采用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与每股收益的绝对值比率这一指标和378家上市公司1999年至2005年连续7年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通过进行图表分析、配对t检验和稳定性检验,我们找到经验证据支持我们的研究假说,进而支持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三次非经常性损益的管制规范取得了期望的效果。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信息披露 管制效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欧阳爱平 杨有红 黄家英
近年来,非经常性损益已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利器。如何规范非经常性损益的会计核算与披露, 约束上市公司的此类行为,完善资本市场配置稀缺资源的功能,已引起我国会计界和监管机构的关注。本文探讨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合理界定,分析了该类信息的披露方式,提出了应由目前的表外披露改为在利润表内或专设附表单独披露、并将信息披露与监管政策相结合的建议。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界定 披露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铁群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是本质上不经常发生或不正常的交易或事项。近年来 ,一些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粉饰会计报表 ,其操纵报表手段有资产置换、债务重组、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等等 ,以达到其“配股”、“扭亏”等方面的目的。尽管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对利用债务重组损益等进行报表操纵行为有了一定的压制 ,但故意错用会计政策及手段上“推陈出新”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时需防备的新问题。
关键词:
非常损益 报表操纵 研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小平 钱慧 叶友 马朝松
根据中国证监会1999年12月8日发布并实施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1999年修订稿)(以下简称《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我国上市公司从1999年起在年度报告正文中"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项下增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指标,并要同时说明扣除的项目与涉及金额。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肖飞
以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修订为事件,选择深市2004年度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价误差方法以及加入虚拟变量的日内收益和隔夜收益的回归分析方法,并将非经常性损益区分为非经常性收益和非经常性损失后分组进行分析,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对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的信息噪音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事件日后的非经常性损失定价误差明显降低,其信息噪音降低,而非经常性收益只有最大值组的定价误差明显降低。日间收益和隔夜收益的回归结果表明,由于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造成暂时偏离价值的价格会迅速得到修正,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的信息噪音降低。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修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信息噪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