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75)
2023(20693)
2022(17638)
2021(16339)
2020(13873)
2019(31970)
2018(31889)
2017(61424)
2016(33480)
2015(37837)
2014(38047)
2013(37902)
2012(35259)
2011(31932)
2010(32574)
2009(30540)
2008(30355)
2007(27351)
2006(24227)
2005(22118)
作者
(99871)
(83435)
(83163)
(79115)
(53305)
(40024)
(37778)
(32674)
(31612)
(30123)
(28324)
(28144)
(26840)
(26739)
(25900)
(25653)
(24811)
(24770)
(24012)
(23983)
(20932)
(20827)
(20392)
(19158)
(18742)
(18647)
(18611)
(18557)
(16962)
(16585)
学科
(156788)
经济(156626)
(110485)
管理(105791)
(96352)
企业(96352)
方法(65656)
数学(54630)
数学方法(53849)
(41151)
(39388)
业经(39146)
中国(38982)
地方(33092)
(30701)
农业(28296)
(28019)
(26895)
财务(26801)
财务管理(26749)
理论(25983)
(25792)
贸易(25774)
企业财务(25336)
(24918)
(24548)
技术(24350)
(22116)
银行(22057)
环境(21500)
机构
学院(492430)
大学(489747)
(204479)
经济(200121)
管理(193106)
研究(167169)
理学(165321)
理学院(163465)
管理学(160529)
管理学院(159642)
中国(127477)
(105600)
科学(103181)
(93389)
(86365)
(83940)
研究所(78022)
(75448)
中心(75157)
财经(73858)
业大(72855)
北京(67452)
(66769)
农业(65692)
(63604)
师范(62990)
经济学(61232)
(60521)
(59963)
经济学院(54918)
基金
项目(319882)
科学(251045)
研究(233074)
基金(230486)
(200720)
国家(198953)
科学基金(170911)
社会(145945)
社会科(138233)
社会科学(138194)
(126396)
基金项目(121385)
自然(111589)
自然科(109005)
自然科学(108978)
教育(107429)
自然科学基金(107040)
(105387)
资助(96417)
编号(95731)
成果(77562)
重点(71727)
(70491)
(70033)
(67120)
课题(66216)
创新(62262)
科研(60969)
教育部(59789)
国家社会(59333)
期刊
(236355)
经济(236355)
研究(147076)
中国(97886)
(76747)
学报(75873)
管理(75698)
(74481)
科学(70635)
大学(57149)
教育(53974)
学学(53947)
农业(52373)
技术(46282)
(44934)
金融(44934)
业经(38832)
经济研究(37296)
财经(37080)
(31894)
问题(30331)
(29647)
技术经济(27427)
统计(24597)
图书(23735)
商业(23083)
(22913)
现代(22889)
理论(22596)
科技(22473)
共检索到746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迪  张象枢  陈禹  
文章在概述发展循环经济对企业要求的基础上,讨论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行为及其驱动因素,并由此建立分析框架:在经典的"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基础上,借鉴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外部驱动机理,提出适宜于分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结构—驱动力—行为—绩效(SMCP)"模型。可用于分析与评价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驱动力、行为及相应绩效,为政策研究提供系统的分析工具。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晓荣  
本文认为,企业的本质决定了其在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决策中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日益严厉的环保法规导致高额的守法成本、违法成本以及破产成本;二是社会资源稀缺影响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难以实现企业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三是世界生态经济与绿色文化的崛起,促使企业必须加快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抢占生态经济利益。其中,法规因素是企业考虑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因素,资源因素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中间层面因素,构建企业生态系统,抢占生态经济利益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从战略层面考虑的因素。控制法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抢占生态经济利益分别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生存驱动、效率驱动和战略驱动,企业应该理性地选择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良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晓东  汪克夷  
首先以企业产权边界、企业间联系两个维度为依据,归纳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五种模式。随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在充分考虑了循环经济本身特有的稀缺性、外部性、稳定性、收益性等经济学特性后,提出企业选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决策模型。最后通过模型计算分析,指出企业集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应该是未来企业推进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重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德敏  李柏楼  陈艳莲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能否顺利实现。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企业需要调整其行为以适应循环经济的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志凯  赵光洲  张洪月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化工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中小化工企业也造成我国资源的巨大浪费和污染物的过度排放。文章通过分析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中小化工企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小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瑾瑜  
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最基本的单位。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外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在技术创新、政府规制、企业文化的建立、修订和补充现有的会计系统方面,存在着制约因素,因此,应制定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君  
本文就煤炭企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一是实现绿色开采;二是延伸产业链,实现绿色加工;三是以人为本,建设绿色矿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辜秋琴  
循环经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加深的结果。然而,企业并未普遍、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循环经济至今还没有成为企业行为的自觉选择。企业循环经济行为要由被迫走向自觉,有赖于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的正确认识。本文写作目的在于解释循环经济对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供企业决策层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建中  马瑞先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我国企业并不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源,缺乏的是使利益源发挥作用的实现机制。文章分析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激励的必要性,探讨了决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的利益因素,进而提出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激励系统的基本框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其春  郗永勤  
循环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已经成为其广泛推广的主要障碍。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能够更全面、更透彻地挖掘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素,这些动力要素都可归入经济、技术和制度这三大动力源,而挖掘这三大动力源,需要综合考虑各动力要素以及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通过激发各动力要素,优化传导路径、畅通反馈渠道以及实现各动力要素的耦合与协调来促进循环经济动力机制的有效运行,并最终实现企业循环经济行为的常态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上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应该主动承担起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本文从政府推动、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资源约束、绿色理念的广泛树立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提出了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加强政府监督力度、加强中小企业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等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来生  李占芳  孙磊  
循环经济概念下的资源稀缺已由传统经济下的含义扩展为生存与发展环境的稀缺。从资源稀缺的角度出发,在定义了资源稀缺度的基础上探讨并构建了企业适应力模型,得出企业只有进行循环经济创新才能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生存和发展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企业的战略行为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苗天青  闫二旺  
本文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本条件,采用系统分析方法,遵循企业的自我经济关系网络→区域经济关系网络→区域生产系统→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思路,构建起基于企业间经济关系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分析模型。构建这一模型旨在探索区域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以指导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健  李家森  
本文从银行实际工作需要,利用投影寻踪、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适合于企业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的新方法—遗传投影寻踪方法(Ge-netic Projection Pursuit Method,GPPM),并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