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54)
- 2023(18678)
- 2022(15754)
- 2021(14593)
- 2020(12181)
- 2019(27654)
- 2018(27465)
- 2017(53265)
- 2016(28772)
- 2015(32103)
- 2014(32241)
- 2013(32050)
- 2012(29771)
- 2011(26929)
- 2010(27519)
- 2009(25757)
- 2008(25499)
- 2007(22873)
- 2006(20775)
- 2005(19077)
- 学科
- 济(138858)
- 经济(138717)
- 业(102770)
- 管理(96460)
- 企(91055)
- 企业(91055)
- 方法(52610)
- 数学(42192)
- 数学方法(41751)
- 业经(37298)
- 农(37028)
- 财(36052)
- 中国(35361)
- 地方(31003)
- 农业(25791)
- 制(25510)
- 学(24993)
- 务(24780)
- 财务(24706)
- 财务管理(24671)
- 企业财务(23414)
- 技术(22554)
- 理论(22266)
- 和(22208)
- 贸(22144)
- 贸易(22129)
- 策(21943)
- 易(21399)
- 银(19974)
- 银行(19930)
- 机构
- 学院(420215)
- 大学(416775)
- 济(180625)
- 经济(176868)
- 管理(167945)
- 研究(143702)
- 理学(142884)
- 理学院(141366)
- 管理学(139411)
- 管理学院(138627)
- 中国(111197)
- 京(89752)
- 科学(84568)
- 财(83854)
- 所(72518)
- 农(65850)
- 财经(65569)
- 研究所(64974)
- 江(64918)
- 中心(64129)
- 经(59417)
- 业大(58000)
- 北京(57521)
- 范(54040)
- 经济学(53872)
- 师范(53592)
- 州(51919)
- 院(51842)
- 农业(50940)
- 财经大学(48202)
- 基金
- 项目(269252)
- 科学(213098)
- 研究(201766)
- 基金(194982)
- 家(167569)
- 国家(166030)
- 科学基金(143996)
- 社会(128342)
- 社会科(121643)
- 社会科学(121612)
- 省(105509)
- 基金项目(102415)
- 自然(91603)
- 教育(91579)
- 自然科(89465)
- 自然科学(89447)
- 自然科学基金(87875)
- 划(87235)
- 编号(82793)
- 资助(80618)
- 成果(67669)
- 发(60749)
- 重点(59661)
- 部(59371)
- 创(57227)
- 课题(57182)
- 创新(52823)
- 国家社会(52303)
- 教育部(51338)
- 项目编号(50953)
- 期刊
- 济(215793)
- 经济(215793)
- 研究(132694)
- 中国(84627)
- 管理(68797)
- 财(66498)
- 农(61337)
- 学报(58243)
- 科学(56782)
- 教育(46075)
- 大学(45109)
- 学学(42510)
- 融(42419)
- 金融(42419)
- 农业(42160)
- 技术(39224)
- 业经(35498)
- 经济研究(33942)
- 财经(33405)
- 经(28812)
- 问题(27247)
- 技术经济(23905)
- 业(23527)
- 现代(20983)
- 贸(20967)
- 世界(20120)
- 商业(19824)
- 图书(19699)
- 理论(19691)
- 科技(19046)
共检索到652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建中 马瑞先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我国企业并不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源,缺乏的是使利益源发挥作用的实现机制。文章分析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激励的必要性,探讨了决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的利益因素,进而提出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激励系统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企业 循环经济 利益激励 对策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志凯 赵光洲 张洪月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化工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中小化工企业也造成我国资源的巨大浪费和污染物的过度排放。文章通过分析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中小化工企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小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化工 循环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勇 吴松强 刘卫国
在考虑企业过度自信的情况下,建立了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模型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最优激励补贴与企业的风险规避度、外界不确定因素方差、努力成本系数负相关,与企业节能减排产出系数和过度自信水平正相关;当企业的过度自信水平满足一定约束条件时,政府的激励补贴强度以及期望环境收益都要大于企业完全理性时的情形;当企业的过度自信水平超过一定约束条件时,政府的最优激励补贴以及期望环境收益小于0;企业过度自信的容忍度与企业风险规避系数以及外界不确定因素正相关。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过度自信 激励机制 容忍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勇 吴松强 刘卫国
在考虑企业过度自信的情况下,建立了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模型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最优激励补贴与企业的风险规避度、外界不确定因素方差、努力成本系数负相关,与企业节能减排产出系数和过度自信水平正相关;当企业的过度自信水平满足一定约束条件时,政府的激励补贴强度以及期望环境收益都要大于企业完全理性时的情形;当企业的过度自信水平超过一定约束条件时,政府的最优激励补贴以及期望环境收益小于0;企业过度自信的容忍度与企业风险规避系数以及外界不确定因素正相关。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过度自信 激励机制 容忍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非平 杨守正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骨干力量,它们的状况如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只有把国营大中型企业搞好了,才能使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真正保持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广大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只要全党重视,深化改革,加强企业管理,为企业技术改造创造良好的条件,搞好大中型企业是大有希望的。本文就此问题略抒管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瑾瑜
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最基本的单位。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外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在技术创新、政府规制、企业文化的建立、修订和补充现有的会计系统方面,存在着制约因素,因此,应制定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约因素 创新研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贤 罗荷花
运用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信用缺失导致的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问题以及形成的"银行不放贷,企业不还贷"的恶性循环。针对目前中国小微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分析四种突破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融资激励机制设计及各自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路及相关配套措施,形成新的融资激励机制,更好地实现银企之间信息对称和银行积极"放贷"、小微企业积极"还贷"的融资激励,从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晓荣
本文认为,企业的本质决定了其在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决策中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日益严厉的环保法规导致高额的守法成本、违法成本以及破产成本;二是社会资源稀缺影响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难以实现企业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三是世界生态经济与绿色文化的崛起,促使企业必须加快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抢占生态经济利益。其中,法规因素是企业考虑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因素,资源因素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中间层面因素,构建企业生态系统,抢占生态经济利益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从战略层面考虑的因素。控制法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抢占生态经济利益分别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生存驱动、效率驱动和战略驱动,企业应该理性地选择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良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骆正清 杨玲
文章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了简要的概述,探讨了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内容,分析了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利益相关者激励和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构建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思路。认为应更多考虑包括国有资产出资人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管理,以提高企业活力和凝聚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君
本文就煤炭企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一是实现绿色开采;二是延伸产业链,实现绿色加工;三是以人为本,建设绿色矿山。
关键词:
煤炭企业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辜秋琴
循环经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加深的结果。然而,企业并未普遍、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循环经济至今还没有成为企业行为的自觉选择。企业循环经济行为要由被迫走向自觉,有赖于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的正确认识。本文写作目的在于解释循环经济对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供企业决策层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迪 张象枢 陈禹
文章在概述发展循环经济对企业要求的基础上,讨论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行为及其驱动因素,并由此建立分析框架:在经典的"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基础上,借鉴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外部驱动机理,提出适宜于分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结构—驱动力—行为—绩效(SMCP)"模型。可用于分析与评价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驱动力、行为及相应绩效,为政策研究提供系统的分析工具。
关键词:
企业 循环经济 行为分析 模型 评价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其春 郗永勤
循环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已经成为其广泛推广的主要障碍。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能够更全面、更透彻地挖掘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素,这些动力要素都可归入经济、技术和制度这三大动力源,而挖掘这三大动力源,需要综合考虑各动力要素以及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通过激发各动力要素,优化传导路径、畅通反馈渠道以及实现各动力要素的耦合与协调来促进循环经济动力机制的有效运行,并最终实现企业循环经济行为的常态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动力机制 发展阶段 利益相关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