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2)
- 2023(14730)
- 2022(12227)
- 2021(11071)
- 2020(9414)
- 2019(21358)
- 2018(21052)
- 2017(40460)
- 2016(22062)
- 2015(25160)
- 2014(25573)
- 2013(25503)
- 2012(24311)
- 2011(21874)
- 2010(22608)
- 2009(21186)
- 2008(21682)
- 2007(20170)
- 2006(17972)
- 2005(16663)
- 学科
- 济(107089)
- 经济(106893)
- 业(91098)
- 企(81201)
- 企业(81201)
- 管理(78081)
- 方法(42698)
- 数学(33267)
- 农(32992)
- 数学方法(32932)
- 业经(32689)
- 财(30546)
- 中国(28610)
- 地方(24315)
- 技术(23042)
- 农业(22997)
- 务(21949)
- 财务(21878)
- 财务管理(21835)
- 制(20791)
- 企业财务(20651)
- 贸(19107)
- 贸易(19093)
- 和(18824)
- 易(18485)
- 理论(18075)
- 学(17905)
- 策(16991)
- 划(16359)
- 银(15886)
- 机构
- 学院(335947)
- 大学(329838)
- 济(140902)
- 经济(137913)
- 管理(129115)
- 研究(113957)
- 理学(109036)
- 理学院(107815)
- 管理学(106141)
- 管理学院(105503)
- 中国(88990)
- 京(71306)
- 科学(69276)
- 财(65814)
- 农(60951)
- 所(59661)
- 江(54680)
- 研究所(53319)
- 中心(52482)
- 财经(51088)
- 业大(49114)
- 农业(47835)
- 经(46011)
- 北京(45558)
- 州(43409)
- 范(43207)
- 师范(42764)
- 经济学(42035)
- 院(40319)
- 经济学院(38007)
- 基金
- 项目(208170)
- 科学(163448)
- 研究(154592)
- 基金(148067)
- 家(128050)
- 国家(126793)
- 科学基金(108800)
- 社会(97619)
- 社会科(92362)
- 社会科学(92336)
- 省(84510)
- 基金项目(78088)
- 教育(70422)
- 划(69233)
- 自然(68700)
- 自然科(67095)
- 自然科学(67073)
- 自然科学基金(65911)
- 编号(63661)
- 资助(60479)
- 成果(51616)
- 发(49733)
- 重点(46934)
- 创(46068)
- 部(45558)
- 课题(44354)
- 业(43795)
- 创新(42348)
- 发展(40235)
- 国家社会(39641)
- 期刊
- 济(169798)
- 经济(169798)
- 研究(100361)
- 中国(73487)
- 农(57999)
- 财(55315)
- 管理(53041)
- 学报(50122)
- 科学(47488)
- 农业(39544)
- 大学(37979)
- 教育(37546)
- 学学(35813)
- 技术(34376)
- 融(32973)
- 金融(32973)
- 业经(29923)
- 财经(26171)
- 经济研究(25707)
- 业(23373)
- 经(22696)
- 问题(22156)
- 技术经济(20809)
- 贸(17959)
- 商业(16594)
- 世界(16593)
- 现代(16432)
- 科技(16050)
- 版(15837)
- 统计(15459)
共检索到527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红
技术进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经济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技术进步状况并不理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较差;普遍存在有技术进步动力不足的状态,还有许多方面的障碍有待消除。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通过连续式的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通过飞跃式的技术进步,则可以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汝志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两个“必须毫不动摇” ,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机遇。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阐述了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分析了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障碍问题 ,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发展 障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沈天佑
技术在当代不仅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杠杆,而且几乎在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都烙上了技术的印记,留下了技术的足迹。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工业正在经历着深刻地变化,即商品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或高技术密集型转变;企业经营管理从数量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韦明 齐德义
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着许多障碍,包括融资性障碍、制度性障碍、营销环境障碍、服务性障碍、政策性障碍等,它们都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必须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发展 障碍 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昭锋
本文认为,目前存在着不少制约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和壮大的障碍因素,其中,有部分制约因素是由来巳久的.是体制性因素的直接表现。如不能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尽快妥善解决,个体、私营经济将很难健康、稳步地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仁钊
近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双向推动下,企业技术进步虽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总的来看,仍是步履蹒跚,不尽如人意,国民经济并未有效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战略转变。仔细分析其障碍因素,并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行毅
作者认为,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十分缓慢。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的技术进步存在着以下体制性障碍:主体性障碍、利益分配性障碍、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障碍以及由技术引进到技术创新的体制障碍。为此,作者提出了以下对策:第一,消除主体性障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企业在技术进步中的主体地位。第二,消除利益分配性障碍,大大提高企业研究开发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建立新产品的开发基金,保证企业技术进步的资金投入。第三,消除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障碍,明确转化的责任主体,并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和中试线,使之成为企业技术进步的神经中枢。第四,消除技术引进到技术创新的体制障碍,合理安排“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各环节的资金,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常相全 刘国新
文章从我国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内部障碍,并对提高民营企业技术进步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技术进步 障碍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龙玉祥
目前,市场供求关系、经济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乡镇企业正处于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和素质提高的重要时期。如何发展乡镇企业成为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企业文化视角分析了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乡镇企业文化再造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发展障碍 企业文化再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洪其
技术进步简而言之为“人的器官功能的不断扩大,人的智能的增强”,换句话说,能带来劳动生产率巨大提高的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经济政策、劳动组织、管理方法等,都称为技术进步。无论什么企业,要生存,要发展,首先需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有效益。企业只有做到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取得尽可能多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经济成果,才能生存、发展。所以“投入”必须讲究科学性。不是投入越多越好,必须追求效益。那种单靠以资金投入比固定资产数量多、比产值高的发展,无数事实已经证明,是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其后果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文聿玉
在当代世界经济中,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仅靠拼人力、拼设备、拼消耗已无计于事,唯一的出路就在于依靠技术进步巧经营。然而,现代企业技术进步的基本方向是什么?如何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如何选择技术进步的合理方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管清友 刘洁
展望未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地方基建融资的瓶颈,成为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无基建不复苏,但问题是,钱从哪里来?财政收入增速下滑,土地出让金锐减,《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约束地方政府举债,地方政府自身财力已无力支撑基建投资庞大的资金需求。展望未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地方基建融资的瓶颈,成为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短期来看,尽管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快PPP推广,但PPP的发展仍面临明显瓶颈,主要受制于制度缺位、信用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单永贵
文章认为,我国乡镇企业在发展集团化经营中主要面临着四个方面的障碍,即体制障碍、心理障碍、媒介障碍和利益障碍。消除这些障碍,一是要冲破行政壁垒和条块分割,允许乡镇企业跨行业、跨地区参加企业集团;二是健全横向联合的信息网络,使乡镇企业选准发展集团化经营的挂靠对象;三是乡镇企业要通过苦练“内功”,形成自己的优势,增强对大中型企业的吸引力和依附力;四是端正挂靠的指导思想,按照长远集团的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核成 邹立清 王影辉
文章立足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中国民营企业划分为创业期、成长期、稳定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分阶段地探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障碍及陷阱,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找出中国民营"短命"现象的症结所在,为打造中国长寿民营企业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企业生命周期 障碍 陷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