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92)
2023(20573)
2022(17224)
2021(15936)
2020(13496)
2019(31011)
2018(30419)
2017(57704)
2016(31049)
2015(35223)
2014(34692)
2013(34558)
2012(32144)
2011(28988)
2010(29193)
2009(27168)
2008(27215)
2007(24390)
2006(21413)
2005(19510)
作者
(88954)
(74327)
(74181)
(70524)
(47626)
(35702)
(33648)
(28836)
(28304)
(26523)
(25331)
(25055)
(23825)
(23583)
(23103)
(22999)
(22055)
(21999)
(21502)
(21394)
(18507)
(18304)
(18131)
(16974)
(16698)
(16666)
(16572)
(16424)
(14905)
(14891)
学科
(141221)
经济(141087)
(107162)
管理(100148)
(93682)
企业(93682)
方法(60834)
数学(50547)
数学方法(50022)
(39686)
中国(39617)
(38639)
业经(37349)
地方(29568)
农业(27231)
(27101)
(26492)
贸易(26467)
(26216)
财务(26161)
财务管理(26109)
(25696)
技术(25071)
企业财务(24763)
(24424)
理论(22936)
(22711)
(22233)
银行(22190)
(21494)
机构
学院(448264)
大学(444751)
(192622)
经济(188960)
管理(176040)
研究(151343)
理学(150502)
理学院(148918)
管理学(146653)
管理学院(145803)
中国(119213)
(94328)
科学(89357)
(88830)
(75983)
(73956)
财经(69958)
中心(69881)
(68636)
研究所(68309)
(63610)
业大(63019)
北京(59854)
经济学(58798)
农业(57765)
(56971)
师范(56406)
(54561)
(54295)
经济学院(52979)
基金
项目(290748)
科学(231412)
研究(214490)
基金(212515)
(183994)
国家(182384)
科学基金(158262)
社会(138651)
社会科(131555)
社会科学(131524)
(114077)
基金项目(111506)
自然(100812)
教育(98839)
自然科(98598)
自然科学(98569)
自然科学基金(96883)
(95339)
资助(87017)
编号(86105)
成果(69490)
(65809)
重点(65333)
(64959)
(64111)
课题(59832)
创新(59354)
国家社会(57846)
教育部(56179)
科研(55383)
期刊
(216594)
经济(216594)
研究(134159)
中国(93066)
(72030)
管理(70685)
(68143)
学报(64404)
科学(63095)
大学(49930)
教育(48374)
学学(46935)
农业(46656)
(45002)
金融(45002)
技术(42392)
业经(36186)
财经(35499)
经济研究(34950)
(30685)
问题(28251)
(28122)
技术经济(24940)
(24116)
统计(22288)
世界(21810)
商业(21068)
(21023)
国际(20858)
现代(20699)
共检索到685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润民   陈海龙   李阳   张景艳  
基于微观与宏观结合视角,选取2010—2021年A股上市企业作为样本数据,研究企业双元创新对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突破式创新赋予生产要素高质量属性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而企业渐进式创新对其影响效果不显著;突破式创新会优先促进新质生产力技术和产业创新,在生产要素创新的作用效果层面存在时滞性;在高科技企业、大型企业和高管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中,突破式创新赋予新质生产力高科技和持续性发展动能属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为  陈轩瑾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趋向于将企业内的非核心工序外包给国内或者国外企业进行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外包对其研发创新行为是否有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研究命题。本文利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对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就外包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首先,外包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外包工序的企业相比未外包工序的企业更加倾向于进行研发创新并具有更大的研发投资额;其次,外包不仅提高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倾向与研发投资,同样促使了企业增强产品创新与生产流程工艺的改进;最后,具有更强契约安全感、更低融资约束的企业,外包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将更加明显。总体上看,外包活跃了中国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为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中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就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首先,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的扩展与集约边际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面临更强环境规制的企业更加倾向于进行研发创新并具有更大的研发投资额;其次,位于更强的产权保护的城市、更高污染强度行业的企业,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将更加明显;最后,环境规制不仅促使中国制造业企业增加了研发倾向与研发投资,同样促使企业增强了产品创新与生产工艺流程的改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冷军  
企业债券是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资本市场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近几年,我国股票市场超常规迅速发展,但企业债券市场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我国应扩大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积极推进企业债券融资。这将对化解整体金融风险、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功能、改善企业融资结构和经营机制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发展企业债券融资的效应进行了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贾俊生  伦晓波  林树  
本文在标准的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引入专利部门和金融发展变量,试图发现金融发展、创新产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并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与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专利数据的匹配,综合运用省份、行业和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外部融资依赖影响下与企业创新、经济增长的关系,厘清金融发展促进创新进而推动增长的机制,为金融发展理论、创新理论以及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实证研究发现:信贷市场可得对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不完善限制了其作用发挥;创新是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这对金融发展如何适应于转型升级的经济结构提供了有益思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贾俊生  伦晓波  林树  
本文在标准的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引入专利部门和金融发展变量,试图发现金融发展、创新产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并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与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专利数据的匹配,综合运用省份、行业和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外部融资依赖影响下与企业创新、经济增长的关系,厘清金融发展促进创新进而推动增长的机制,为金融发展理论、创新理论以及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实证研究发现:信贷市场可得对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不完善限制了其作用发挥;创新是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这对金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靓秋  
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政府金融扶持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分类指标法、随机前沿方法(SFA)分别构建金融扶持水平、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指标,从宏观上验证了金融扶持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影响的倒U型关系,即金融扶持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并不总是积极的,过度的金融扶持反而会抑制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以企业获得的政府金融补贴为研究视角,从微观上验证了政府金融扶持对商贸流通类企业价值影响的倒U型关系,即适度的政府金融补贴有利于商贸流通类企业的价值提升,过度的政府金融补贴反而会损害企业价值。本文从宏微观双重视角,交互验证了政府金融扶持与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倒U型关系,提出政府金融扶持应保持适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家民   马晓钰  
数智化创新政策有利于企业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并能够优化供应链配置、加速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政策效应分析,结果发现:数智化创新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数智化创新政策能够通过促进企业供应链配置多元化、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3条路径来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数智化创新政策的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效应存在城市和企业异质性,表现为在东部地区城市、中心城市、大城市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低企业、非国有企业中显著,但在中西部地区城市、外围城市、中小城市以及大型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高企业、国有企业中不显著。因此,应积极实施和推广数智化创新政策,加快数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市场化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有效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斌  许治  陈朝月  吴辉凡  
民营企业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保守的企业组织形式。但一些民营企业也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企业。本文考察了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与创新效率。从民营企业的基本特征出发,利用一个大规模的微观数据集,本文得到了以下结果:与其他所有制企业比较起来,民营企业对技术创新投入的更少。同时,民营企业的创新效率也更低;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年龄对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没有明显影响。但政府补贴和加强产学研结合不仅能够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而且能够推动民营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对民营企业的创新具有正外部性。它不仅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杠杆效应,并且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效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伊敏  周默涵  魏旭  周羿  
当前国际环境动荡,外部冲击不断,中国在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面临较多挑战和较大不确定性。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创新能力异质性的企业决策模型,并内生化企业研发投入和生产率。在此基础上,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长期和短期两个视角,考察了宏观冲击对企业研发及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供应链上游成本上升时,短期看,高创新能力的企业会增加研发投入和提高生产率,而低创新能力的企业会减少研发投入和降低生产率,且所有企业的利润均下降;长期看,成本冲击会导致低效率企业退出、高效率企业市场份额扩大,最终让高效率企业在增加企业研发及生产率的同时,实现利润增长,且整个行业的平均生产率会有所提升。这意味着,长期看,成本上升的压力可能会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当总需求下降时,短期看,所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生产率均受到负面影响;长期看,总需求下降不会对企业造成影响,也不会改变行业结构,但会使行业规模缩小。本文从微观视角为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中推动企业创新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伊敏  周默涵  魏旭  周羿  
当前国际环境动荡,外部冲击不断,中国在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面临较多挑战和较大不确定性。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创新能力异质性的企业决策模型,并内生化企业研发投入和生产率。在此基础上,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长期和短期两个视角,考察了宏观冲击对企业研发及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供应链上游成本上升时,短期看,高创新能力的企业会增加研发投入和提高生产率,而低创新能力的企业会减少研发投入和降低生产率,且所有企业的利润均下降;长期看,成本冲击会导致低效率企业退出、高效率企业市场份额扩大,最终让高效率企业在增加企业研发及生产率的同时,实现利润增长,且整个行业的平均生产率会有所提升。这意味着,长期看,成本上升的压力可能会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当总需求下降时,短期看,所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生产率均受到负面影响;长期看,总需求下降不会对企业造成影响,也不会改变行业结构,但会使行业规模缩小。本文从微观视角为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中推动企业创新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奇珍  朱英明  王玉东  
文章基于2005—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方法,研究了出口参与和出口贸易技术溢出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参与对创新选择和创新产出有正向而显著的影响;出口贸易技术溢出对创新选择有负向而显著的影响,但对创新产出有正向而显著的影响,加入吸收能力后,出口贸易技术溢出对创新选择和创新产出的影响变化不大,但吸收能力对创新选择和创新产出都有正向而显著的影响。文章兼顾所有制类型和地区差异,提出了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以提高创新产出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巍  
本文利用中国的经济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股市渠道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传导在股市渠道的第一个阶段是有效的。但是,货币政策的传导在第二阶段从整体来说并非有效。文中构建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的结论得到了相互印证,增强了实证结论的可靠性。最后,文章对疏通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股市渠道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继增   吴文贝   凌娇娇  
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强化人力资本、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创新质量三个方面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企业所有权性质、规模特征以及产业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非实体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效应更加显著。本文研究为扎实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开辟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举措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鹏   张路阳  
<正>新质生产力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动力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