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6)
2023(10705)
2022(8455)
2021(7757)
2020(6622)
2019(14608)
2018(14461)
2017(28045)
2016(15291)
2015(17124)
2014(17098)
2013(16711)
2012(15244)
2011(13414)
2010(13922)
2009(13511)
2008(13707)
2007(12505)
2006(11078)
2005(10627)
作者
(41630)
(34750)
(34618)
(32820)
(22432)
(16386)
(15711)
(13279)
(13056)
(12562)
(11865)
(11672)
(11384)
(11131)
(10865)
(10359)
(10279)
(10155)
(9983)
(9868)
(8682)
(8519)
(8309)
(8076)
(7975)
(7877)
(7716)
(7571)
(6851)
(6832)
学科
(80812)
(76083)
企业(76083)
管理(67888)
(65837)
经济(65707)
(28484)
业经(27589)
方法(25823)
(23470)
(21265)
财务(21245)
财务管理(21220)
企业财务(20124)
(19994)
数学(17489)
数学方法(17366)
农业(16940)
技术(16682)
中国(15910)
(15327)
(14540)
(14484)
体制(13552)
(13410)
理论(13398)
企业经济(12336)
(12061)
贸易(12055)
经营(12053)
机构
学院(223669)
大学(219121)
(98783)
经济(96990)
管理(91456)
理学(77545)
理学院(76878)
管理学(76189)
管理学院(75761)
研究(69197)
中国(57614)
(51985)
(45188)
财经(39754)
(36031)
科学(35833)
(35532)
(33776)
(33507)
中心(31589)
经济学(29767)
财经大学(29225)
研究所(29189)
北京(28342)
业大(27945)
(27383)
商学(27112)
商学院(26867)
经济学院(26816)
农业(26173)
基金
项目(136234)
科学(110360)
研究(106285)
基金(101088)
(84787)
国家(83944)
科学基金(74831)
社会(70325)
社会科(66685)
社会科学(66669)
(52995)
基金项目(52975)
教育(48254)
自然(45689)
自然科(44654)
自然科学(44643)
自然科学基金(43951)
(43108)
编号(42779)
资助(40362)
成果(35381)
(33480)
(33223)
(32196)
(31611)
重点(29916)
课题(29295)
国家社会(29254)
创新(29137)
(28940)
期刊
(118918)
经济(118918)
研究(70607)
中国(46260)
(45811)
管理(40778)
(33700)
科学(26749)
学报(25433)
(25027)
金融(25027)
农业(23060)
教育(22005)
大学(21655)
业经(20950)
技术(20945)
财经(20910)
学学(20481)
(18028)
经济研究(17918)
问题(15331)
(14650)
(13760)
财会(13662)
国际(13513)
世界(13373)
技术经济(12806)
现代(12363)
会计(12123)
商业(10854)
共检索到351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丽波  王丹  
企业的积极参与是现代学徒制有效开展的核心,而我国企业参与学徒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一直无法深入开展,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无法从合作中获益。德国、奥地利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有着悠久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历史,他们运用财政性激励政策以及非财政性激励政策等多种手段,保障企业参与学徒培训的利益,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借鉴其经验,我国也应从政策法规、财政支持、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校企合作方式等方面入手,激励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晓霞  何少庆  
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是德国现代学徒制成功的关键。通过对德国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良好的经济利益推动使其有利可图、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其有章可循、高效的人力资源储备使其有才可用、尊重技术工人的文化氛围使其有感可为。同时,德国政府有效构建了一套完善的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激励机制,通过顶层制度设计明确了企业的核心地位,构建了合理的成本分担制度,架设了协同治理架构,出台了系列化的激励包和合作培训项目,有效激发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借鉴德国经验,我国应加快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主体地位;综合运用经济举措,实现企业利益诉求;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作用,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格局;提供专业化的学徒制企业培训,鼓励更多中小型企业参与;多渠道加强宣传,营造尊重技术工人的社会文化氛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仇梦华  陈明昆  周玉婧  
推行现代学徒制,加强师傅队伍建设十分必要,师傅带徒弟的积极性会影响到学徒的质量。从利益分析的视角,认为师傅出于自我生存保障的需要以及利益和情感上的取舍会影响其教授徒弟的积极性。为提高师傅带徒的积极性,深化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可以通过保障师傅职业安全、提高其带徒门槛、倡导尊师重教等方面对师傅进行制度性激励。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冉云芳  陆莹绮  张蕊  
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主体,其参与现代学徒制更加关注成本收益问题。基于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的调查数据,分析英国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成本收益构成要素,从行业类别和学徒年龄两个方面分析雇主的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研究发现:生产性行业的短期成本大于服务性行业;生产性行业的投资回收期比服务性行业长;随着学徒年龄的增长,雇主的成本分担比例逐渐增大,政府的成本分担比例逐渐减少。据此提出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建议:多元经费投入,降低企业成本支出;采用专项补贴,鼓励学徒终身学习;完善合作机制,平衡校企参与地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成明  
在推动欧洲学徒制优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学徒制发展的三大主体之一,扮演着学徒培训岗位的提供者、学徒制社会认知度的提升者、学徒制改革发展的驱动者以及学徒制发展质量的保障者等重要角色。为促使企业在优质学徒制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欧盟委员会等众多机构积极通过帮助中小企业培育学徒培训文化、开展学徒培训的财政性和非财政性激励措施、为弱势群体学生提供学徒培训的额外补偿机制以及创设支持性和更优质的培训师工作环境等措施,保障企业积极、充分地参与优质学徒制建设的各个环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传双  
国外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不仅有国家财政扶持,还有企业积极参与,这主要得益于相关激励机制。在阐述和借鉴他国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做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如何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提出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晶波  崔宏伟  钱晔  
长期以来,我国行业协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不高,其原因主要是利益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相关制度和规则不健全。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现代学徒制招生招工一体化、标准体系建设、"双导师"队伍建设、管理机制建设等重要节点的作用,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进行资金支持和经济补偿,使其利益诉求转化为动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诗慧  
现代学徒制是现代学校教育与传统师徒制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德国、英国、瑞士为首的欧洲国家在现代学徒制建设上积累了大量的先进经验,分别构建起"双元制""分层制""三元制"的现代学徒制。文章梳理其共有经验发现,欧洲各国在现代学徒制发展中都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吸纳现代学徒制相关主体的广泛合作参与,并形成了丰富的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内容体系。借鉴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应加快保障现代学徒制有效运行的体制机制建设;全面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促进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升级;加快构建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体系;适时增设专业化的现代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武  
瑞士现代学徒制形成了融通衔接的职教体系、系统高效的培训体系和工种齐全的培训内容,建立了科学的现代学徒制治理机制、保障机制和引导机制。其对我国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启示是:校企协同育人,构建三维一体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分类顶层设计,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学徒制进程;校企共建师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保障机制,夯实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蕊花  刘兰明  王芳  
英国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学徒制转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改革、完善,取得了显著育人成效,为推动英国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通过梳理英国传统学徒制到现代学徒制嬗变历程及发展状况,分析英国现代学徒制国家战略层面的制度设计、权责管理等一系列经验,对构建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朱晨明  王波  
英国自1993年启动现代学徒制改革以来经历了长期的实践探索,逐步发展演变,形成了较为有效且稳定运作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为有效提升雇主的参与度,英国在现代学徒制改革过程中出台了诸多雇主利益保障举措。我国近年来逐步扩展了现代学徒制的试点范围,而建立“共赢”模式仍是一个较为严峻的挑战。借鉴英国经验,我国可以通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规格、完善政策体系、重构人才培养标准、健全资助体系、构建现代学徒培训市场等手段激励企业雇主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我国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重要目的是试图解决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问题。然而,"校热企冷"的现象也一直存在。通过对现代学徒制这一概念产生的源头及其内在理念的比较发现:现代学徒制实质上是英国1993年恢复学徒制以来实行的若干学徒制项目之一,准确理解应该是"现代学徒制项目";德国的现代学徒制,更被广为接受的概念是"双元制",现代学徒制只是我们对这种"双元制"的概括。因此,我们对于英国、德国现代学徒制概念的界定更偏重于从逻辑学的视角来定义。即使我们将其统称为现代学徒制,其在英国、德国的推行过程中本身具有较好的校企合作基础,作为传统学徒制的复兴,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促进职业教育的手段而存在的。而我国由于缺乏校企合作的基础,借鉴引进现代学徒制时,其初衷是作为一种提高校企合作的手段,但结果往往会成为一种为试点而试点、为推行而推行的目的"。校企合作松散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现代学徒制作为手段与目的认识上的逻辑错位值得我们深思。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建宇  
学徒制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问题,解决校企融合不足,关键要充分考虑企业诉求。成本收益理论分析表明产教融合企业参与的关键在于,收益与财政激励之和应大于等于投入成本,其中学徒留用率、招聘成本和工资控制直接影响企业收益和财政投入额度。借鉴经合组织国家财税激励政策,实施税收优惠、财政直补和培训基金等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学徒制,同时避免政策的效果不佳,无法甄别合适企业,扭曲和无效效应等问题,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亟待推进的工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云志  
澳大利亚学徒制主要有三种模式:典型学徒模式、学校本位学徒模式、集团培训模式,其中,集团培训学徒制是针对中小企业开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徒培养模式。因此,研究澳大利亚集团培训学徒制的经验,如政府经费资助中介组织即集团培训公司的发展、制定集团培训公司国家标准、建立澳大利亚集团培训协会等,对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冉云芳  石伟平  
企业是否参与学徒制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带来的成本收益比率。基于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对企业参与学徒制培训成本收益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绝大多数企业参与学徒制培训在短期内处于净损失状态,但长期收益较高,且足以弥补净损失。企业参与学徒制培训的成本收益会因企业规模、行业类别、培训场所、培训学制等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此外,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行业协会与工会组织、学徒制实施的时间分配对成本收益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政府可通过给予企业专项补贴、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制定灵活的企业实训制度等方式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净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