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59)
2023(10784)
2022(8455)
2021(8006)
2020(6809)
2019(15531)
2018(15546)
2017(28802)
2016(16516)
2015(18730)
2014(18778)
2013(17631)
2012(15848)
2011(14121)
2010(14899)
2009(13866)
2008(13869)
2007(12773)
2006(11415)
2005(10902)
作者
(43298)
(35878)
(35682)
(34138)
(23097)
(17001)
(16361)
(13781)
(13727)
(13202)
(12293)
(11978)
(11806)
(11305)
(11143)
(10965)
(10788)
(10647)
(10446)
(10273)
(9098)
(8978)
(8738)
(8494)
(8360)
(8153)
(8081)
(7883)
(7096)
(7011)
学科
(77370)
(72964)
企业(72964)
(66974)
经济(66890)
管理(61702)
方法(31267)
业经(26544)
数学(23601)
(23501)
数学方法(23030)
(22968)
中国(20651)
教育(20550)
(18553)
财务(18515)
财务管理(18499)
理论(18351)
技术(17915)
企业财务(17428)
农业(16633)
(14345)
(14300)
(13160)
(12817)
企业经济(12194)
经营(11955)
(11281)
技术管理(10802)
(9985)
机构
学院(228679)
大学(226191)
管理(91328)
(88871)
经济(86981)
理学(77953)
理学院(77220)
管理学(75782)
管理学院(75347)
研究(69416)
中国(51800)
(48834)
(43425)
科学(38580)
(38151)
(35769)
师范(35581)
财经(33807)
(33256)
(32436)
教育(32119)
中心(32056)
北京(31565)
(30515)
(29780)
研究所(29470)
业大(29143)
师范大学(28531)
技术(27124)
经济学(25497)
基金
项目(140385)
科学(114545)
研究(112112)
基金(99915)
(83673)
国家(82720)
科学基金(74000)
社会(70024)
社会科(66207)
社会科学(66191)
教育(59359)
(57829)
基金项目(51089)
(48486)
编号(48385)
自然(46292)
自然科(45356)
自然科学(45347)
自然科学基金(44607)
资助(41258)
成果(40396)
课题(35705)
(32483)
(32399)
重点(32136)
(31980)
(30854)
项目编号(30093)
(29644)
规划(29301)
期刊
(103844)
经济(103844)
研究(76647)
教育(55972)
中国(53570)
管理(40046)
(38260)
(30947)
技术(28484)
科学(26632)
学报(24990)
大学(21951)
农业(21338)
业经(19915)
(19698)
金融(19698)
学学(19037)
财经(17250)
经济研究(15552)
职业(15301)
(14970)
(13934)
技术经济(13918)
问题(12762)
财会(12308)
统计(11823)
(11552)
现代(10988)
商业(10964)
(10696)
共检索到358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良全  
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特点之一,"工学结合"模式的开展要求企业能承担起教育主体的角色,但目前我国企业的参与度并不高。文章认为我国企业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立法的支撑,在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立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加强我国职业教育立法,从法律和制度上进行保障,发挥企业在"工学结合"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俭  王益宇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长期教育实践的结晶,并具有多维培养目标。真实的工作环境体验和融入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核心,"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如政府的支持问题、企业的积极性问题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客观限制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较长时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但也有许多问题来自学校本身,其中主要的原因有"工学结合"模式时间安排的不合理以及模式的简单化。可以把实施必修"工学结合"计划和选修"工学结合"计划以及弹性"工学结合"计划作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策略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冷士良  孙婷婷  王德堂  
文章介绍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在分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校企合作联盟,并对"联盟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认为建立利益紧密相关的校企联盟,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永官  赵春江  
"工学结合"模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对到企业实习学生的思想教育提出了挑战。本文结合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工作实际,就"工学结合"模式下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进行了思考,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从管理体系、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凤云  
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其基本特点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具有职工和学生双重身份,教学与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因此,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完善实习实训条件,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强  武振华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推崇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全面推行这一模式目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还有不少困难需要克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仁华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但由于制度层面的原因,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要创新思路,在深刻理解"工学结合"内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探索"工学结合"的路径。文章从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两方面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牟明  史义诚  
“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青岛胶南电子职业学校近十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看,这一模式已经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但在探索与实验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困惑。因而当前对这种制度的推行,也引起了一些思考和议论。有的人把这种“半工半读”和文革前后所进行的“教育革命”联系起来,担心重走以劳动代学习的老路,怕孩子学不到知识和技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军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做了许许多多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不少具体的结合方式。但工学结合得以顺利开展,要取决于诸多因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宗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翟艳辉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其中,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统一的办学实体是职业院校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如何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应金萍  
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从国外大学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做法,提出了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道德教育机制、完善评价机制、创新激励机制、重视自我提升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丽丽  
工学结合是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财经高职院校由于实习单位点多面广、实习岗位的特殊性,增加了实习成本和风险,这一直是困扰开展工学结合的难题。文章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财经类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践、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娜  
高职院校办学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端祥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和重点,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着重从高职院校自身的角度,特别是以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为例,来探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