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8)
- 2023(10574)
- 2022(8812)
- 2021(7830)
- 2020(7096)
- 2019(16179)
- 2018(15953)
- 2017(31846)
- 2016(17352)
- 2015(19695)
- 2014(19769)
- 2013(20141)
- 2012(18840)
- 2011(16817)
- 2010(17428)
- 2009(17093)
- 2008(16748)
- 2007(15142)
- 2006(12903)
- 2005(11774)
- 学科
- 济(86754)
- 经济(86662)
- 业(85297)
- 企(78108)
- 企业(78108)
- 管理(68518)
- 方法(44253)
- 数学(35836)
- 数学方法(35636)
- 财(29850)
- 业经(27914)
- 农(26758)
- 务(23224)
- 财务(23208)
- 财务管理(23174)
- 企业财务(22029)
- 农业(19333)
- 技术(17372)
- 中国(17369)
- 制(16547)
- 贸(15169)
- 贸易(15166)
- 和(15105)
- 易(14722)
- 划(14535)
- 策(14496)
- 理论(13971)
- 地方(13196)
- 体(12508)
- 企业经济(12390)
- 机构
- 学院(266019)
- 大学(260753)
- 济(117079)
- 经济(115012)
- 管理(109986)
- 理学(94732)
- 理学院(93896)
- 管理学(92780)
- 管理学院(92296)
- 研究(79757)
- 中国(64366)
- 财(55354)
- 京(53055)
- 农(46483)
- 科学(46284)
- 财经(44407)
- 江(40866)
- 所(40363)
- 经(40243)
- 业大(38491)
- 中心(37768)
- 农业(36904)
- 研究所(35976)
- 经济学(35961)
- 经济学院(32950)
- 北京(32949)
- 财经大学(32626)
- 州(31832)
- 商学(31612)
- 商学院(31372)
- 基金
- 项目(168526)
- 科学(134244)
- 基金(124254)
- 研究(123653)
- 家(106158)
- 国家(105195)
- 科学基金(92396)
- 社会(80601)
- 社会科(76588)
- 社会科学(76566)
- 省(66836)
- 基金项目(66017)
- 自然(59474)
- 自然科(58152)
- 自然科学(58135)
- 自然科学基金(57203)
- 教育(56827)
- 划(54491)
- 资助(51402)
- 编号(49693)
- 成果(38957)
- 业(38680)
- 部(38584)
- 创(38024)
- 重点(37254)
- 发(35943)
- 创新(34726)
- 教育部(33547)
- 国家社会(33260)
- 人文(33213)
- 期刊
- 济(129105)
- 经济(129105)
- 研究(73889)
- 财(48657)
- 中国(45301)
- 管理(42976)
- 农(42717)
- 学报(36342)
- 科学(34888)
- 农业(28982)
- 大学(28231)
- 学学(27115)
- 融(25528)
- 金融(25528)
- 技术(24831)
- 财经(23230)
- 业经(22997)
- 经济研究(20121)
- 经(19976)
- 教育(18787)
- 业(18157)
- 问题(17488)
- 技术经济(16923)
- 财会(15246)
- 贸(14157)
- 商业(14033)
- 统计(13446)
- 世界(13026)
- 现代(13022)
- 策(12837)
共检索到387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左鹏
本文主要从归因理论和危机处理理论出发,探讨了可口可乐公司在印度杀虫剂超标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为实例研究,探讨了企业危机产生的原因,同时分析了“可口可乐事件”处理带给其他企业的启示。
关键词:
危机处理 企业 “可口可乐”事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宇 余明阳
本文在考察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归因与购买倾向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引入企业危机处理、企业声誉作为前因变量,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和检验了消费者心理及行为反应的中介作用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危机归因与消费者对企业的责备、评价及产品购买倾向之间具有连锁效应;企业危机处理、企业声誉均对消费者归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企业危机处理对消费者购买倾向的影响被责任归因完全中介,企业声誉对购买倾向的影响被责任归因部分中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峻 李梓房
以上市公司息后经营现金流为负作为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标志,选用1999~2007年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利用随机效应Logistic面板数据模型,在考虑公司特质、行业因素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宏观经济因素对于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当前和滞后影响。实证结果表明,GDP增长率、真实贷款利率、信贷余额增长率和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率四个宏观经济变量,其当年和滞后一、二年值对于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概率有着不同的显著解释作用。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财务危机 面板数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圣忠 王丹 李倩 李敏
为了识别金融危机对物流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水平,文章选取13家中国物流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KMV模型计算其在2008年第3季度至2009年第1季度间的违约距离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对物流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影响显著,而物流上市公司的信用状态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反应迅速。
关键词:
物流管理 金融危机 KMV模型 信用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单娇 郭帅
金融危机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本文对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金融危机前、金融危机中和后金融危机时期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各个因素对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在不同时期对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是不同,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和融资渠道。需要根据影响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因素研究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能力 影响因素 金融危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储节旺 郭春侠
知识管理与危机管理有着内在的统一性,表现为:知识特性内含危机管理的条件,知识和知识管理缺口导致危机,知识管理可以改善危机管理的水平,同样,危机管理业可丰富知识管理的内涵。因此,知识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危机管理是企业存续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危机管理 知识特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孙永康 彭正龙
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和因素分析,提出企业内外部变化干扰因素是人力资源系统的间接危机源,人员内生性危机因子和企业制度性危机因子是人力资源系统的直接危机源。在此基础上,提出内外部变化干扰因素通过危机因子诱发人力资源危机的假设模型,同时提出了内外部变化干扰因素之间、人员内生性危机因子和企业制度性危机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假设。运用结构方程进行检验,在对检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企业人力资源危机源的传导效应,从而为企业如何防范和控制人力资源危机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人力资源危机 危机源 传导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澎 张英明 孙建华
该文针对会计诚信的现状,通过对会计诚信危机的成因进行调查分析,认为会计人员实施舞弊并非出于其本意,“治”好单位负责人才是治理国有企业会计诚信危机的当务之急。作者从改变政府职能、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完善的监控与惩戒机制等三方面提出了治理会计诚信危机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诚信 危机 根源 完善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士红 彭纪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的发展面临很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全方位的挑战。拥有一支高绩效的具有全球化理念的中层管理队伍,已成为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而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合格中层,中层管理团队的缺失断层对企业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文章试图通过分析中层危机的原因,来寻找解决中层危机的对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中层危机 缺失危机 企业文化 凝聚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佳洋 郭东强
信用问题是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本文应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模型以及重复博弈理论分析了电子商务企业信用危机问题以及合作条件,并提出解决信用危机必须建立全面的信用体系。
关键词:
电子商务企业 信用危机 多重博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爱玲
依据上市公司年报等公开信息 ,分析和归纳了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表现形式 ,认为由于我国企业目前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以及企业大量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 ,已经无法通过正常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来分析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通过对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和国际上流行的企业财务危机预测指标的修订和改进 ,构建出适合我国企业现状的财务危机识别与分析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德胜
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如何预防和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营销危机,保持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亟待解决和思考的问题。对企业而言,营销危机既意味着危险,也意味着机遇,具有隐蔽性、突变性、连带性、公开性和预知性等特点。造成营销危机的内因包括营销理念误区、营销决策失误、营销措施失当、营销人员素质低下和产品策略方面的问题,外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政策法规的颁布和调整、新商务模式的冲击和人为与自然因素。面对营销危机,企业应进行预警分析和预控,开展危机营销,并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实施诚信策略、转移性策略、缩减性策略、公关策略和创新策略。
关键词:
营销危机 危机预警 对策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