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24)
- 2023(18377)
- 2022(15124)
- 2021(14015)
- 2020(11883)
- 2019(26805)
- 2018(26586)
- 2017(50711)
- 2016(27262)
- 2015(29950)
- 2014(28768)
- 2013(28194)
- 2012(25318)
- 2011(22361)
- 2010(21953)
- 2009(20233)
- 2008(19925)
- 2007(17382)
- 2006(14683)
- 2005(13042)
- 学科
- 济(109125)
- 经济(109010)
- 业(101378)
- 企(91169)
- 企业(91169)
- 管理(90766)
- 方法(50419)
- 数学(41183)
- 数学方法(40663)
- 财(33816)
- 业经(33809)
- 农(32925)
- 中国(27039)
- 务(24723)
- 财务(24667)
- 财务管理(24637)
- 企业财务(23420)
- 农业(23288)
- 技术(23252)
- 制(21419)
- 理论(20406)
- 贸(20295)
- 贸易(20283)
- 易(19776)
- 地方(19509)
- 学(18390)
- 和(18294)
- 划(18148)
- 策(17541)
- 银(16224)
- 机构
- 学院(374336)
- 大学(369076)
- 济(152793)
- 管理(151690)
- 经济(149958)
- 理学(131869)
- 理学院(130548)
- 管理学(128365)
- 管理学院(127684)
- 研究(116278)
- 中国(89797)
- 京(75268)
- 科学(72331)
- 财(69921)
- 农(66911)
- 业大(58448)
- 所(56926)
- 财经(56338)
- 江(55367)
- 中心(54864)
- 农业(52985)
- 研究所(51954)
- 经(51543)
- 经济学(46278)
- 北京(45858)
- 范(43941)
- 州(43670)
- 师范(43345)
- 院(42278)
- 财经大学(41998)
- 基金
- 项目(259753)
- 科学(206720)
- 基金(190974)
- 研究(185405)
- 家(168072)
- 国家(166642)
- 科学基金(145059)
- 社会(120255)
- 社会科(114189)
- 社会科学(114161)
- 省(103345)
- 基金项目(101360)
- 自然(95787)
- 自然科(93787)
- 自然科学(93760)
- 自然科学基金(92166)
- 划(86010)
- 教育(85657)
- 资助(76461)
- 编号(73037)
- 创(59178)
- 重点(58221)
- 部(56590)
- 成果(56386)
- 发(55579)
- 创新(54639)
- 业(51544)
- 国家社会(50469)
- 科研(50191)
- 课题(49865)
- 期刊
- 济(161389)
- 经济(161389)
- 研究(99392)
- 中国(72093)
- 管理(60970)
- 农(60824)
- 学报(59755)
- 财(57829)
- 科学(55496)
- 大学(45917)
- 学学(43926)
- 农业(41669)
- 教育(36834)
- 技术(35121)
- 融(32131)
- 金融(32131)
- 业经(29068)
- 财经(28029)
- 经济研究(26107)
- 业(25390)
- 经(24215)
- 问题(21154)
- 技术经济(19978)
- 科技(18989)
- 版(18604)
- 商业(18172)
- 现代(17484)
- 财会(17389)
- 策(16610)
- 统计(16514)
共检索到537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小根 陈红花 詹湘东
从网络交互性的视角,采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协同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开放度的影响过程及作用。结果显示:协同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开放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过程受到网络交互性的负向调节。最后从协同创新能力构建以及网络交互性的角度对企业创新管理和创新开放度决策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晓娜 彭灿 杨红
开放式创新作为新的创新模式,是当今国际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揭示了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企业外部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内向型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渐进性创新能力与突破性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外部关系资本在开放式创新与渐进性创新能力及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均有正向调节作用;(3)外部结构资本在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在开放式创新与渐进性创新能力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4)外部认知资本在开放式创新与渐进性创新能力及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德强 彭灿 杨红
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网络能力与双元创新协同性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环境动态性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提出有关的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对上述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网络能力对双元创新平衡性有负向影响,对双元创新互补性、协同性有正向影响;网络能力的网络愿景、网络构建、关系管理维度对双元创新平衡性有负向影响,网络能力的网络愿景、网络构建、组合管理维度对双元创新互补性有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在网络能力与双元创新平衡性、互补性及协同性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阳银娟 陈劲
旨在揭示企业创新获利过程内部要素的优先级,并进一步探索企业的实际独占性机制和开放度如何作用于企业的开放式创新绩效。以中国本土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以企业的实际独占性机制为研究视角,探索了中国管理情境下企业实际独占性机制的表现特征,并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企业实际独占性机制如何作用于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所得结论如下:企业内部技术保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和顾客锁定程度对企业创新绩效都会产生正向影响;企业的开放度和实际独占性机制共同作用于企业的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守伟
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及其创新网络为研究样本,开发知识转移、创新能力与网络中心性的测量量表,实证检验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网络中心性在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辅助型和互补型的知识转移对于企业渐进式创新能力和突破式创新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比而言,互补型知识转移对突破式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辅助型知识转移对于渐进式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创新网络中心性在知识转移和创新能力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炎 吕建林 孟庆时
基于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装备相关领域联合授权发明专利,构建组织创新网络与知识网络。以2011-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利用FGLS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组织间联系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并检验了知识网络中知识组合能力与协调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直接联系正向影响企业创新质量;间接联系正向影响企业创新质量;知识组合能力对直接联系与企业创新质量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知识协调能力对直接联系、间接联系与企业创新质量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于企业高效利用组织创新网络的联系优势与知识网络的知识资源优势进而提升创新质量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常西银 孙遇春
协同创新合作网络已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创新模式,企业网络协同创新能力与企业间知识扩散共享具有十分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首先,通过对上海市多家典型的企业网络协同创新的合作运行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双向剖析了两者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然后,进一步分析了两者间形成的双向循环促进机制;最后,根据所调查研究的企业网络协同创新发展的状况,针对其在知识扩散与协同创新运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网络更好地发挥知识价值增值潜能和协同创新活动的有效进行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林少疆 徐彬 陈佳莹
以335个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及相关技术,分析了企业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基于共生理论,检验共生行为在企业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与协同创新能力间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的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网络开放度三个维度与协同创新能力、共生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共生行为与协同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且,共生行为在网络开放度与协同创新能力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与协同创新能力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润辉 王伦
探究基于探索式创新的知识整合能力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内外部机制角度解释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开放度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011—2019年中国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457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创造型知识整合能力对突破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混合型知识整合能力;吸收能力与创新开放度均对混合型知识整合能力与突破式创新间的积极影响产生正向调节作用,但二者并未在创造型知识整合能力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为企业通过跨领域、跨行业技术融合提升的突破式创新提供思路,同时为企业从内部提升动态能力与从外部加强跨组织协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玮 王腾 易明
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对于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意义重大。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创新所需要的十大关键性资源,企业创新能力的度量主要从企业投入、生产、管理、营销、产出5个方面展开。本文构建了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概念模型中关系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企业间横向、纵向合作,官产学研合作以及公共创新平台的建设都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企业创新能力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倪渊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如何驱动集群协同创新是产业集群转型研究的重要问题。以集群网络核心企业作为切入点,从网络能力视角,探索核心企业网络能力是否、如何以及何时对集群企业探索式和利用式协同创新绩效产生影响,揭示核心企业引领集群协同创新的机制"黑箱"。基于5个地区16个产业集群的55家核心企业以及231家集群成员企业的实证数据,运用Mplus检验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网络能力是核心企业引领集群协同创新的重要因素,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对集群企业探索式和利用式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明显。(2)双重网络嵌入是核心企业网络能力与集群企业协同创新之间的中介"桥梁"。(3)环境动态性和集群企业知识整合能力在核心企业网络能力与集群协同创新之间发挥有中介的调节作用。外部环境动态性和集群企业知识整合能力越强,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对集群企业协同创新的积极影响越明显。(4)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双重网络嵌入中介作用实现,而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效应完全借助双重网络嵌入的中介作用实现。最后,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集群企业、核心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实践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晓娜 彭灿 李瑞雪
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新型创新模式,为隐性知识获取提供通道,对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分析及对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到如下发现: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技能型和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对突破性创新能力均有正向影响;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永生 季桓永 许冠南
本文将企业网络能力作为一种典型的动态能力运用到开放式创新研究领域中,探索其在内向型创新与创新绩效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并考虑到环境约束的影响,采用网络外溢作为该中介环节的调节变量。通过对中国211家企业样本的实证检验,得出结论:(1)内向型创新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企业网络能力在其中承担完全中介作用;(2)网络外溢程度越高,内向型创新对企业网络能力的影响则越大,但其在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不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良谋 于也丁
本文从开放式创新和动态能力背后的学习机制和知识利用过程出发,将开放式创新视为一种企业经营导向,同时构造了一种符合动态能力要求的开放式创新能力,并引入了组织学习理论,构建基于组织学习的开放式创新和动态能力的关系模型,探索组织学习对开放式创新导向和开放式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组织学习通过影响开放度进而影响开放式创新导向,而开放式创新导向对开放式创新能力有积极影响,并在这一过程中网络能力发挥着重要的正向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企业网络嵌入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网络权力的中介作用及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科技型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基于政府制度调节作用的实证研究
开放式创新、知识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伙伴机会主义的调节作用
基于内向开放式创新调节的组织柔性与领先企业持续成长能力研究
社会化网络、知识协同与开放式创新:影响因素与作用框架实证研究
动态能力对双元创新协同性的影响:环境竞争性的调节作用
协同创新网络成员多样性如何影响企业探索式创新——技术多元化的中介效应
开放式创新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政府补助与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
营销动态能力对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出口绩效——基于社会网络和企业异质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