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6)
2023(10563)
2022(8355)
2021(7548)
2020(6106)
2019(13204)
2018(12849)
2017(24378)
2016(12776)
2015(13883)
2014(13072)
2013(12828)
2012(11327)
2011(9700)
2010(9900)
2009(9606)
2008(9705)
2007(8987)
2006(7839)
2005(7253)
作者
(33171)
(27989)
(27859)
(25991)
(17867)
(13139)
(12336)
(10512)
(10373)
(10047)
(9332)
(9304)
(9007)
(8646)
(8414)
(8295)
(8249)
(7967)
(7966)
(7885)
(6819)
(6673)
(6638)
(6379)
(6378)
(6146)
(6118)
(6096)
(5535)
(5263)
学科
(76229)
(72795)
企业(72795)
管理(59201)
(58126)
经济(58066)
业经(27290)
(21546)
方法(21454)
(21284)
技术(19250)
(17721)
财务(17714)
财务管理(17704)
企业财务(16736)
农业(16053)
中国(14215)
数学(13752)
数学方法(13654)
技术管理(13446)
(13267)
(13117)
(13054)
理论(12409)
企业经济(12148)
(11837)
经营(11430)
地方(10896)
(10722)
体制(9486)
机构
学院(180599)
大学(170745)
(79189)
管理(78535)
经济(77902)
理学(67138)
理学院(66618)
管理学(66029)
管理学院(65676)
研究(51286)
中国(43430)
(37347)
(34391)
财经(29046)
(28807)
科学(27658)
(26313)
(25815)
中心(23870)
(23643)
商学(23293)
商学院(23086)
经济学(22811)
(22687)
业大(22647)
北京(21203)
经济管理(21202)
财经大学(21093)
研究所(20720)
经济学院(20526)
基金
项目(115279)
科学(94523)
研究(91029)
基金(83953)
(70149)
国家(69420)
科学基金(63351)
社会(60971)
社会科(57919)
社会科学(57905)
(48559)
基金项目(44493)
教育(40132)
自然(38073)
(37601)
自然科(37288)
自然科学(37282)
自然科学基金(36719)
编号(36587)
(32044)
资助(31332)
(31146)
创新(28691)
成果(27777)
(26692)
(25797)
重点(25234)
国家社会(25103)
课题(25050)
(24589)
期刊
(95302)
经济(95302)
研究(52938)
中国(38115)
管理(37272)
(33284)
(26353)
科学(20980)
技术(19791)
业经(19444)
农业(18321)
学报(17748)
教育(17681)
(17090)
金融(17090)
大学(15291)
财经(14699)
经济研究(14645)
学学(14613)
(12896)
技术经济(12540)
(12317)
问题(11677)
财会(10856)
现代(10589)
科技(10565)
商业(10293)
会计(9986)
(9219)
经济管理(9092)
共检索到277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春  
本文基于协同创新概念的界定,研究发达国家企业协同创新的背景、实现途径。在理论上凝练了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方式和机制,在实践上总结了协同创新的作用与问题,探讨值得借鉴的内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昭文,张钢  
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和兴衰成败的关键。本文在概述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障碍、持续技术创新的因素、持续技术创新的系统特征进行了理论探索,旨在为其它企业的发展提供参照,尽早步入持续创新的轨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云玲  
文章以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基本点,对知识管理及技术创新相结合的实现途径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的同时,必须重视技术创新,通过两者的有效结合,实现其知识管理及知识创新价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鸫  
网上银行作为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产物,相对传统银行而言,具有高效、便捷、成本较低等突出优势,正逐渐改变商业银行的思维理念、运行模式和经营规则。在商业银行网络化发展的过程中,传统银行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纯网上银行和复合网上银行的综合比较分析,研究网上银行和传统银行各自的核心功能和主要优势,探讨复合网上银行实现网上和网下竞争要素有效协同并进行创新的途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蔚  林存文  
校企合作是涉及多个部门的系统工程。在校企协同创新中存在着诸多因素影响其激励机制,诸如,高校激励收益水平高低、政府的支持度、科研人员的薪酬、企业的有效监督等,主要从创新人才的培养,科研转化率的提升以及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入手,研究推动校企协同创新的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余庆来  杨普  李东平  肖扬书  徐磊  林琳  
总结与农业企业协同创新的6种典型模式,剖析其路径与聚焦问题,提出现阶段高校、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建立协同创新的最佳模式、路径与保障措施,为科技主管部门新时期强化高校、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的协同创新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彤华  
鉴于我国民营企业个人财产权和法人财产权分离不彻底,法人财产权仍深受家族所有权的干扰和控制,阻碍产权流动,影响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实际。文章从企业产权清晰、产权结构合理化以及实现产权流动三个角度入手,研究个人财产权和法人财产权彻底分离、企业吸收新股东的具体方式,以及外部产权交易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健全等具体的产权制度创新措施,以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产权制度,提高企业信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新华  
企业诱致性技术创新的诱因有两个:一是资源稀缺变化所引起的要素相对价格变化;二是增长的产品需求。诱致性技术创新的原理表明其是最有效率的一种技术进步方式,技术引进虽然也是一种技术进步,但是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效率损失。企业诱致性技术创新实现的条件是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制度创新,实现的最重要途径是准确定位政府的职能和破除既得利益集团。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金奇宪  
本文叙述了技术创新与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相互关系,论述了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是信息化、重要途径是引进外资,阐述了信息化、引进外资对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磊  姜太平  
随着绿色浪潮在全球范围的兴起,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出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出一系列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法规。面对这些环境标准、法规和近来贸易领域中司空见惯的“绿色壁垒”,还有消费者日益增强的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进行绿色制度创新是企业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本文就绿色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及企业从哪些方面实施绿色制度创新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洁  韩梦杰  胡宝贵  
协同创新作为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正逐渐成为新时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农业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PCA回归模型,分析农业企业与政府、科研机构、高校、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强调农业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必要性,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青  
协同创新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趋势,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本文在厘清协同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目前制约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以企业为主体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从强化企业的内生动力、多元化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水平以及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技术平台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勇  黄波  黄伟  
对于高盈利创新项目,创新企业可以通过信号传递解决其与投资基金协同创新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即通过对赌协议的设计将其与低盈利项目区分开来。当创新项目所获最高利润较大,或获得最高利润的概率较高,或创新企业投资比例较低时,创新企业可通过对赌协议促成与投资基金的协同创新。创新企业的最优对赌协议为:将其项目最高收益率作为对赌协议的目标收益率,若达不到目标收益率创新企业就放弃参与利润分配,若达到目标收益率则要求投资基金转让相应的利润分配权,以弥补其因市场环境差而达不到目标收益率所遭受的损失。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董晓宏  郭爱英  宋长生  
创新是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动力,而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核心要素已不再是单一的技术或者人力,多要素协同创新成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适应复杂生存环境的重要途径。在多要素协同创新机制创建和运行过程中,企业需要同时创建内部支撑性环境以促进这一机制与企业软环境的融合,维持其良性运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