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44)
- 2023(15214)
- 2022(12460)
- 2021(11294)
- 2020(9419)
- 2019(20901)
- 2018(20372)
- 2017(38329)
- 2016(20844)
- 2015(22617)
- 2014(21839)
- 2013(21467)
- 2012(19633)
- 2011(17686)
- 2010(17885)
- 2009(16895)
- 2008(17228)
- 2007(15471)
- 2006(13698)
- 2005(12450)
- 学科
- 业(90330)
- 济(88932)
- 经济(88824)
- 企(83350)
- 企业(83350)
- 管理(77664)
- 方法(37119)
- 业经(31651)
- 财(28543)
- 农(27604)
- 数学(27411)
- 数学方法(27120)
- 技术(21842)
- 中国(21763)
- 务(21341)
- 财务(21322)
- 财务管理(21304)
- 企业财务(20239)
- 农业(20148)
- 理论(19100)
- 学(18185)
- 制(17587)
- 划(16490)
- 策(16309)
- 和(16194)
- 贸(15884)
- 贸易(15876)
- 易(15387)
- 地方(14780)
- 技术管理(14625)
- 机构
- 学院(304514)
- 大学(302337)
- 济(126098)
- 经济(123881)
- 管理(122422)
- 理学(106057)
- 理学院(104952)
- 管理学(103422)
- 管理学院(102875)
- 研究(98670)
- 中国(76052)
- 京(62943)
- 科学(61404)
- 财(58276)
- 农(56489)
- 所(50036)
- 业大(47156)
- 财经(46573)
- 江(46465)
- 研究所(45524)
- 农业(44809)
- 中心(43881)
- 经(42405)
- 北京(38672)
- 经济学(37971)
- 范(37367)
- 师范(36901)
- 州(36260)
- 院(34977)
- 商学(34675)
- 基金
- 项目(202199)
- 科学(161511)
- 基金(148932)
- 研究(144894)
- 家(131200)
- 国家(130029)
- 科学基金(112732)
- 社会(95241)
- 社会科(90439)
- 社会科学(90416)
- 省(80334)
- 基金项目(79352)
- 自然(73406)
- 自然科(71847)
- 自然科学(71822)
- 自然科学基金(70671)
- 划(66997)
- 教育(65399)
- 资助(58262)
- 编号(56345)
- 创(48555)
- 重点(45614)
- 成果(44818)
- 业(44598)
- 创新(44472)
- 部(43974)
- 发(43769)
- 国家社会(39931)
- 科研(38469)
- 课题(38318)
- 期刊
- 济(141282)
- 经济(141282)
- 研究(86534)
- 中国(59209)
- 农(51724)
- 管理(51225)
- 学报(49697)
- 财(48160)
- 科学(46740)
- 大学(37483)
- 学学(35622)
- 农业(35230)
- 教育(29905)
- 技术(26209)
- 融(25242)
- 金融(25242)
- 业经(24883)
- 财经(23591)
- 经济研究(22386)
- 业(21733)
- 经(20552)
- 问题(18096)
- 技术经济(17470)
- 科技(16742)
- 版(15435)
- 商业(15228)
- 现代(15045)
- 贸(14676)
- 财会(14047)
- 世界(13793)
共检索到450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琳 徐升华 杨同华
为探索企业协同创新的新理论模型,为企业协同创新活动和做好知识互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建立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文献阅读法整理前人关于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并总结和评述,探索性提出协同创新的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将协同创新进行三阶段划分,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效果直接影响创新绩效,进一步探究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要素,梳理和评述每一种知识互动影响因素的研究观点,并建立协同创新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模型,这为下一步影响因素的权重的实证研究做好铺垫。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知识互动 影响因素 综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蔡翔 赵娟
通过构建三螺旋强度模型,采用随机前沿方法,运用2011~2015年我国大陆29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大学—企业—政府协同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大学—企业—政府协同创新效率持续稳定上升,但两极分化和区域异质性明显,除湖北、湖南两省外的其他中部省份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中部坍塌现象;研发人力和物资投入共同构成协同创新的双核驱动力量,但研发人力资本驱动作用远大于研发物质资本,成为大学—企业—政府协同创新效率的重要驱动力;三螺旋强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均对大学—企业—政府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空间格局特征尚未根本改善,存在某种程度的锁定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久平 姜大鹏 王涛
界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整合内涵及特点,构造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理论框架,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运行过程、支持系统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协同创新 知识整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现祥 李磊
企业创新是提升企业、地区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对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首先阐述了基本财务特征、治理结构特征等微观因素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然后介绍了市场竞争和金融发展作用于企业创新的传导机制;接着分析了宏观因素中制度环境与政府扶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渠道;最后构建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整合模型,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企业创新 影响因素 作用机制 整合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佩 章道云 姚世斌
协同创新与企业多元不断互动,形成多元互动、开放式立体化的联合创新网络模式,打破协同创新与企业多元互动的壁垒,进一步增强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功能和竞争优势,做到产学研协作。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多元互动 创新 网络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哲
大学与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组织层面的准备性因素、渗透性因素和基础性因素,以及组织间层面的制度性因素、非制度性因素和协同运筹性因素。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校企异质性组织之间的运行机制、协同模式、政策结构体系和管理体制等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校企协同创新的深化途径在于增加制度供给密度,提高文化氛围浓度和提升动力机制效度。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影响因素 指标体系 概念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唐厚兴 梁威
根据理性行为理论和动机理论,构建市场因素(市场结构、市场初始需求、市场增长潜力)对企业间协同创新知识共享意愿影响传导模型;以协同创新收益分配比例作为市场结构的替代变量,基于需求函数,将传导模型转化为数理优化模型。结果表明:(1)在竞争性市场结构下,市场初始需求量与企业间协同创新知识共享意愿之间呈现"U"型关系;而在垄断性结构下,两者之间则呈倒"U"型关系。(2)在竞争性市场结构下,如果初始市场需求量也较小,那么市场增长潜力与共享意愿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否则为正相关;而在垄断性结构下,如果初始市场需求量较小,则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否则为负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天佐 张顺衡
基于DEA-Topit模型对H省立项资助的35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5个协同创新中心投入产出高有效、3个弱有效、17个低(无)效率,显示H省立项的35个项目整体绩效水平不高,且各学科间绩效差异较大。学科排名、高校所在地域、高校层级分类以及项目所属学科类型与"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存在正相关性;学位点数量与"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呈显著负相关性。政府在推进协同创新过程中,应尽量打破项目遴选校际间平衡的思维,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提升各协同高校的共享共建水平;着力提升学位点竞争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分类评价与指导,健全项目持续支持与淘汰机制。
关键词:
2011协同创新中心 绩效 影响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菁菁
在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辽宁省20102012年的企业面板数据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知识成果转化效率低下;企业R&D能力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非线性且存在"拐点",企业家精神能够影响该"拐点"的位置;企业规模、员工的培训强度和政府政策支持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战略开放程度和政府资金支持未能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菁菁
在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辽宁省20102012年的企业面板数据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知识成果转化效率低下;企业R&D能力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非线性且存在"拐点",企业家精神能够影响该"拐点"的位置;企业规模、员工的培训强度和政府政策支持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战略开放程度和政府资金支持未能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何中兵 史婕 布雨欣
物联网在集群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改变了传统集群网络结构和协同机制。在物联网中,集群企业嵌入网络并融合互联互通的物联信息,对其协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在对相关研究进行整理的基础上,结合物联集群企业发展特点,提出物联集群网络嵌入力、物联集群信息融合力、物联集群协同创新力3个概念,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个概念的结构性特征进行CFA检验,并就信息融合力与网络嵌入力对协同创新力的双因素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论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企业协同创新理论。
关键词:
集群企业协同创新 网络嵌入 信息融合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星宇 曹兴 马慧
针对湖南省长株潭地区新兴技术企业协同创新现状,深入分析了影响新兴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构建了新兴技术企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湖南省长株潭地区282家新兴技术企业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创新能力、合作关系、协同机制、创新环境都对企业协同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协同创新平台在协同机制与创新环境对协同度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快速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借助协同创新平台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可提升新兴技术企业协同创新程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星宇 曹兴 马慧
针对湖南省长株潭地区新兴技术企业协同创新现状,深入分析了影响新兴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构建了新兴技术企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湖南省长株潭地区282家新兴技术企业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创新能力、合作关系、协同机制、创新环境都对企业协同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协同创新平台在协同机制与创新环境对协同度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快速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借助协同创新平台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可提升新兴技术企业协同创新程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解学梅 吴永慧 赵杨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随着竞争的加剧,协同创新成为中小企业提高其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文献回顾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识别和归纳了影响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五类因素和九类协同模式,并基于长三角16个城市316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数据,诠释了企业协同创新的模式、影响因素与其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揭示:影响企业协同创新的"企业主体"、"知识与技术"、"协同机制"、"协同网络"、"社会关系网络"五类因素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影响企业协同创新的"企业主体"、"知识与技术"、"协同机制"、"协同网络"四类因素对企业协同模式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然而,"社会关系网络"因素对企业协同模式作用不显著;此外,结果...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协同模式 影响因素 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董晓宏 郭爱英 宋长生
创新是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动力,而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核心要素已不再是单一的技术或者人力,多要素协同创新成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适应复杂生存环境的重要途径。在多要素协同创新机制创建和运行过程中,企业需要同时创建内部支撑性环境以促进这一机制与企业软环境的融合,维持其良性运转。
关键词:
多要素协同创新 企业内部环境 协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