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33)
- 2023(14989)
- 2022(11952)
- 2021(11213)
- 2020(9215)
- 2019(20967)
- 2018(21126)
- 2017(39869)
- 2016(21797)
- 2015(24903)
- 2014(25032)
- 2013(24353)
- 2012(21676)
- 2011(19123)
- 2010(19798)
- 2009(18681)
- 2008(18975)
- 2007(17719)
- 2006(15854)
- 2005(14736)
- 学科
- 业(98141)
- 济(91986)
- 经济(91875)
- 企(81468)
- 企业(81468)
- 管理(80509)
- 农(50038)
- 方法(37464)
- 业经(35190)
- 农业(33394)
- 财(29975)
- 数学(28636)
- 数学方法(28094)
- 中国(25390)
- 务(22295)
- 财务(22220)
- 财务管理(22181)
- 制(21446)
- 企业财务(20972)
- 技术(18777)
- 理论(18764)
- 策(18697)
- 地方(17204)
- 划(16748)
- 体(15999)
- 和(15972)
- 贸(14420)
- 贸易(14407)
- 银(14326)
- 银行(14316)
- 机构
- 学院(310025)
- 大学(298532)
- 管理(126642)
- 济(124660)
- 经济(121835)
- 理学(106558)
- 理学院(105593)
- 管理学(103774)
- 管理学院(103196)
- 研究(92177)
- 中国(78616)
- 京(63120)
- 财(60521)
- 农(59480)
- 科学(53576)
- 江(51877)
- 业大(46369)
- 财经(45954)
- 中心(45694)
- 所(45103)
- 农业(44773)
- 经(41467)
- 州(41125)
- 研究所(39763)
- 北京(39238)
- 范(37824)
- 师范(37500)
- 经济学(35480)
- 经济管理(34859)
- 技术(33525)
- 基金
- 项目(192674)
- 科学(152825)
- 研究(148760)
- 基金(137224)
- 家(116342)
- 国家(115113)
- 科学基金(101673)
- 社会(94287)
- 社会科(88911)
- 社会科学(88883)
- 省(79739)
- 基金项目(72294)
- 教育(68570)
- 编号(64287)
- 自然(63475)
- 划(63016)
- 自然科(62042)
- 自然科学(62034)
- 自然科学基金(60963)
- 资助(55227)
- 成果(51046)
- 课题(43670)
- 创(42584)
- 重点(42349)
- 发(42117)
- 部(41727)
- 业(40355)
- 创新(38959)
- 制(38229)
- 国家社会(37876)
- 期刊
- 济(156739)
- 经济(156739)
- 研究(88992)
- 中国(71708)
- 农(62693)
- 管理(52519)
- 财(52448)
- 农业(42002)
- 科学(40618)
- 学报(40155)
- 教育(37256)
- 技术(33430)
- 大学(33211)
- 业经(33020)
- 融(33012)
- 金融(33012)
- 学学(31029)
- 业(23237)
- 财经(22729)
- 经济研究(21589)
- 问题(20334)
- 经(19676)
- 技术经济(18087)
- 版(16561)
- 财会(16328)
- 现代(16012)
- 农村(15946)
- 村(15946)
- 农业经济(15304)
- 商业(15274)
共检索到487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立辉 张恩和 陈秉谱
本文从企业化管理村庄的优点、比较优势入手,结合模式运行的理论和现实条件,阐明了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可行性。分析了模式运行中可能遇到的五大障碍,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找到一条以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造农村、以企业的管理方式管理农村、以企业的经营模式经营农村、以企业的文化精神引领农民的"农村企业化"道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薛艳丽
河南县域经济已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必须在此基础上寻求一种有效的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和载体。本文围绕河南新农村建设问题,在典型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县域经济为背景,在循环经济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理论基点上,探讨县域循环经济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建设-农村庄园模式建设和发展的具体途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利斌 张敏 朱惜晨 詹顺龙 李冬林
通过抽样问卷调查方法,研究分析了苏南地区农民对村庄绿化建设的认知态度和参与性特征。结果表明:①90%以上农民喜欢在房前屋后植树,并愿意为村庄绿化建设义务投劳。72%的村民认为植树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和美化生活环境。在村庄绿化树种选择上比较喜欢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等常绿阔叶树种或花灌木,在建设内容上首先关注与自己居住、出行等活动密切相关的道路、庭园等环境的绿化和美化。②有近一半的农民对村庄绿化的现状持满意态度。农民希望政府对新村绿化建设提供的帮助首先是经费补助,其次为提供绿化苗木。③不同地区、年龄、学历层次和从事职业的农民对村庄绿化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山东省金融学会课题组 孙卓臣
本文对比分析了政府、工业企业、农民自发和农业产业化企业四类新农村建设主导模式,认为由农业产业化企业主导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因兼具本土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背景而具有更高的持续性和普适性,理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流模式。但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企业和旗下农户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金融约束,进而弱化了其主导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效率。因此,加大对农业产业化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和配套发展金融功能,是其主导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静
当前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其主要原因是缺少村庄规划。农村"村庄集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它有利于村容的整洁,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等。结合农村自身的特点,合理规划,推进"村庄集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农村 村庄集并 土地规划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陆耀邦
广西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山区,经济欠发达,俗称"老、少、边、山、穷"自治区,新农村建设难度大。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广西根据自身的特点,探索出了以基础建设拉动、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能人带动、企业开发联动、政府扶持促动等新农村建设模式,取得较好成绩。
关键词:
广西 新农村建设 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措施,也是扩大内需、增强国内经济发展的有力载体。文章在介绍我国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国外农村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探讨和总结出几种可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禹拥军 田淑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推动“三农”工作的一项战略举措。本文初步分析了现阶段京郊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明确建设发展思路,依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不同的新农村发展类型和模式,力求达到十个方面的标准。本文最后指出,在政府政策措施的引导、规范下,京郊新农村可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类型 模式 标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成林 胡金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为径
2000年后,社会学界关于"农民市民化"主题的研究日益丰富,学者们主要致力于回应两大问题:其一,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关切为何;其二,农民市民化进路何在。文章通过对广东广州城郊K村"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成果调查与文件梳理,试图窥探村庄规划如何通过达标机制、生成机制、发展机制有效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市民化进程,以及其特征与局限性,并由此回应上述两大问题,论证新型现代性、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市化"对当前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新农村建设 村庄规划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为径
2000年后,社会学界关于"农民市民化"主题的研究日益丰富,学者们主要致力于回应两大问题:其一,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关切为何;其二,农民市民化进路何在。文章通过对广东广州城郊K村"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成果调查与文件梳理,试图窥探村庄规划如何通过达标机制、生成机制、发展机制有效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市民化进程,以及其特征与局限性,并由此回应上述两大问题,论证新型现代性、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市化"对当前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新农村建设 村庄规划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传华 邓凌 刘力
目前,我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以"政府计划"主导的模式为主。通过实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在剖析"政府计划"主导的复垦模式利弊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农民自发"主导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新模式,并进一步探讨这一模式的运行机制,以及政府和农民在其中的角色定位,以保证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杜力夫 魏登峰
现行农村基层“乡政村治”的治理结构,已经不可持续。在中央实施“多予少取放活”新政策的形势下,应当考虑进行乡村治理结构的制度创新。在乡镇实行基层地方自治即社区自治,建立乡镇长直接选举的基层自治政府,这种“县政、乡治、村派”的治理结构,符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游明进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贵州省五年间涉农资金的总体投入达到了703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就投入258.3亿元,中央财政占80%左右,中央涉农部门投入资金11.3亿多元。这些涉农资金的投入,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通过对涉农资金的审计调查发现,在涉农资金的投入、分配、使用和管理上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需要引起高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瑞红
村庄规划作为关系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居民福祉的一项基础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应该充分体现出当地农民的主体地位。本文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的影响因素,找出了当前村庄规划存在布局乱、配套弱、资源浪费等突出问题,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坚持科学管理,优化规划内容,完善规划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采取上下结合的参与式规划方法,最大程度地让当地农民积极参与,使规划既突出农村特色,又符合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村庄规划 全民参与 和谐村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