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36)
2023(15665)
2022(13046)
2021(11871)
2020(10090)
2019(22437)
2018(22061)
2017(42362)
2016(23152)
2015(25616)
2014(25241)
2013(24954)
2012(23037)
2011(20467)
2010(20763)
2009(19365)
2008(19670)
2007(18227)
2006(15735)
2005(14300)
作者
(67472)
(56676)
(56539)
(53594)
(36143)
(27162)
(25529)
(21946)
(20977)
(20414)
(19166)
(18965)
(18111)
(17884)
(17619)
(17350)
(17313)
(16805)
(16454)
(16256)
(14020)
(13914)
(13774)
(12761)
(12746)
(12696)
(12634)
(12534)
(11495)
(11356)
学科
(98931)
经济(98832)
(94614)
(85356)
企业(85356)
管理(80701)
方法(44999)
数学(35673)
数学方法(35333)
业经(32066)
(31522)
(31147)
技术(24342)
中国(24311)
(23190)
财务(23162)
财务管理(23127)
农业(22401)
企业财务(21955)
(20248)
理论(18696)
(17625)
贸易(17617)
(17413)
(17356)
地方(17226)
(17114)
(16681)
(16315)
(15040)
机构
学院(335959)
大学(329767)
(139046)
经济(136276)
管理(132435)
理学(113747)
理学院(112558)
管理学(110901)
管理学院(110261)
研究(108487)
中国(83542)
(68795)
科学(67036)
(64404)
(62047)
(55444)
(52714)
业大(51710)
财经(51141)
中心(50379)
研究所(50174)
农业(49017)
(46347)
北京(42778)
经济学(41908)
(41297)
(40540)
师范(40110)
(38736)
经济学院(38053)
基金
项目(220392)
科学(174510)
研究(161072)
基金(159396)
(139165)
国家(137920)
科学基金(119039)
社会(102845)
社会科(97570)
社会科学(97540)
(89194)
基金项目(84705)
自然(76784)
自然科(75076)
自然科学(75055)
教育(74140)
自然科学基金(73850)
(73369)
编号(64704)
资助(63466)
(51804)
成果(51287)
重点(49752)
(48453)
(48282)
创新(47589)
(46531)
课题(44725)
国家社会(42504)
科研(42038)
期刊
(155629)
经济(155629)
研究(94357)
中国(66910)
(57668)
(54617)
管理(53172)
学报(52245)
科学(49241)
大学(39642)
农业(39324)
学学(37759)
教育(34877)
技术(33270)
(30005)
金融(30005)
业经(27658)
财经(26024)
经济研究(24550)
(23980)
(22532)
技术经济(20479)
问题(20297)
科技(17781)
(16623)
商业(16296)
财会(16292)
(16189)
现代(16121)
(15004)
共检索到498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玲玲   燕乐乐   张林  
目前我国虽然消除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大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依旧非常突出,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新质生产力的高效转化,而包容性技术创新可以为此提供解决方案。包容性技术创新是指企业以低收入人群为服务对象的技术创新,它为贫困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对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实践中包容性技术创新发展迟缓,关于包容性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现有文献也尚未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TOE框架,以388家代表性企业为样本,运用fsQCA方法探索企业包容性技术创新多重前因的复杂运行机理。研究发现:企业包容性技术创新具有“多重并发”的特点,单一要素不会构成企业包容性技术创新高绩效的必要条件;存在三条包容性技术创新高绩效关键路径,包括“技术—组织—环境协同联动型”路径、“技术—环境双轨并驱型”路径和“技术—组织双轨并驱型”路径;专利管理能力在三条组态路径中均作为核心条件存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艳  童勋  
文章在回顾技术创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与清洁生产的关系进行梳理,基于目前我国企业在清洁生产实施方面所遇到的阻力,着重分析环境规制、市场机会、效率驱动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路径的驱动作用,并分别提出强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建荣  石文  
创新是提升技术效率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驱动。本文基于创新效率视角,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 (BMA),使用2007—2013年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从企业微观层面对影响技术创新因素的有效性和稳健性进行了识别检验。研究表明:企业管理费用、资本密集程度、企业规模、资本结构、高管年龄、董事会规模、税费返还、高管薪酬八项指标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识别关键因素并厘清关键影响因素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因地制宜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助力经济发展新常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俊丽  金浩  李国栋  
文章在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股权特征、董事会治理、经理层激励等公司治理维度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经理层现金报酬、经理层持股比例等均与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从而表明强化股东与董事会监督能力、加大对经理层激励力度特别是长期激励机制建设对于推动经理层积极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辉  
笔者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创新方式分为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两个维度,其中,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非技术创新包括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以知识基础观为理论基础,将知识来源、研发投入和顾客联系3种知识要素作为自变量,构建概念模型,探讨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4种创新方式的特征及其创新驱动因素的差异性;在189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样本数据的基础上,使用多元probit回归对不同创新驱动因素与4种创新方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知识来源正向影响非技术层面的创新,而研发投入更有利于技术层面的创新;同时,顾客联系正向影响技术创新中的流程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中的市场创新,这些都是与顾客存在密切交互的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杰鲲  韩文杰  康忠燕  梁璐璐  
分析技术创新产出重心迁移路径,寻求区域贡献及其技术创新产出变动的驱动因素,对落实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了技术创新产出重心测算模型及重心迁移的区域贡献模型,并构建了区域技术创新产出变动的驱动因素分解模型,分解为人员投入、经济基础、投入强度和经费产出效率四方面效应,同时对2001-2017年的专利授权数进行实际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7年中国技术创新产出重心迁移可分为四个阶段,重心分别向东南、东北、西北和向南迁移;华南、华东地区技术创新产出快速增加是2001-2005年重心迁移的主要推力,华东、西北和华南地区技术创新产出快速增加则分别是2005-2012年、2012-2016年和2016-2017年的主要推力。结合各地区技术创新产出变动的驱动因素分析和各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技术创新产出增加的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光  钟方媛  周贤永  明翠琴  
基于组态视角,以中国31个省份作为案例分析样本,运用fs QCA方法探讨区域创新能力驱动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高技术是驱动区域高创新水平的必要条件,高技术人才和高技术企业是推动区域创新水平提高的必要条件;形成区域高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共有5条,非高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有4条,两者存在非对称关系;在特定的客观禀赋条件下,政府投入、市场、组织等驱动因素之间具有替代关系,通过互相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区域创新水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经纬  李柏洲  宋鹏  王鑫  
企业原始创新是解决科技“卡脖子”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在TOE框架下,结合现阶段企业原始创新特点,提出分析企业原始创新绩效差异的整合性框架,并采用fs QCA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实现企业高原始创新的组态路径有5条,分别是技术与市场主导下的技术管理与原始创新氛围驱动型、技术与市场主导下依托政策的高管支持与技术管理驱动型、技术与市场主导下的原始创新氛围与政策驱动型、技术主导下依托政策的技术管理与组织因素驱动型以及市场主导下依托技术管理的原始创新氛围与高管支持驱动型;从企业高原始创新组态路径中发现,技术、组织和环境3个层面要素之间具有互补替代关系,可为处于不同场景下的企业获取高原始创新绩效提供有益参考;导致企业非高原始创新的组态路径有两条,且都包括非高技术能力、非高程度高管支持、非高市场导向和非高政策导向,表明技术、组织和环境层面要素的缺失导致企业原始创新绩效不高。结论可为驱动企业原始创新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建中  曲小瑜  
通过深度访谈,应用质化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探究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实施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深层次因素。结果发现,创新意愿、创新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这4个主范畴对环境技术创新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创新意愿是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直接驱动因素,创新态度和主观规范通过影响创新意愿间接驱动环境技术创新行为,是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间接驱动因素,知觉行为控制既可以直接影响环境技术创新行为,也可以通过创新意愿间接影响环境技术创新行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由14个副范畴、4个主范畴(创新意愿、创新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1个核心范畴(装备制造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构成的驱动因素模型,开发相应的测量量表,并使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廖素琴   李丹   韦靖靖   胡倩莹  
立足于数字经济背景,研究采用fs QCA方法,以236家高技术企业为对象,探讨多维度大数据分析能力与内部动态能力联动实现创新双元性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1)大数据人员能力是创新双元性的核心条件。(2)存在两类驱动路径,即基础决策型、管理优化型的时间双元模式与分析协同型的结构双元模式。(3)知识协同辅助下,大数据管理及人员能力是实现创新双元性的关键;大数据基础设施与管理能力存在驱动与抑制效应的替代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如何在数字化背景下整合利用不同类型数字能力,帮助高技术企业兼顾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殷群  
本文归纳了世界级创新型企业的三个条件,以苹果、三星电子和华为公司为例,详细分析了自主创新引领、高端合作跨越、低端市场崛起的三种不同类型公司的成长路径,解剖了企业领导人、创新团队和经营策略在世界级创新型企业成长中驱动作用,提出了催生世界级创新型企业的环境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葛忆翔  陈元志  陈劲  
面向减贫发展的包容性创新是造血式赋能型创新,通过创新要素赋能贫困群体,旨在提高贫困群体的福利水平,提升贫困群体的内生能力,同时兼顾投入产出的效率和经济价值的实现。本文从投入要素、作用途径、产出绩效3个层次提出“面向减贫发展的包容性创新”的理论模型,将全球减贫案例库中非结构化的案例文本转化为结构化的数据信息,运用定性比较的QCA方法进行跨案例组态研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政  马静  张勇  
关于后发企业技术赶超和创新生态的研究多关注大型企业及复杂产品系统,而对资源匮乏的中小企业缺乏探讨。本研究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csQCA)研究了国内外新兴经济体4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赶超机制。结果表明:高赶超绩效企业的追赶过程普遍存在“两跨越一壁垒五阶段”的特征;存在驱动高赶超绩效的四条路径:壁垒保护型路径、迂回竞争型路径、细分立足型路径和合作研发型路径;存在技术锁定型、需求阻碍型、竞争阻碍型和渠道依附型四类抑制科技型企业赶超绩效的路径。本研究拓展了相关理论研究视角,为技术赶超绩效的研究提供了中小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对于从创新生态治理视角认识中小型科技企业赶超跨越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提供了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玲玲  李烨  陈松  
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并结合制度理论,分析多层面的组态效应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多重并发机制和复杂因果路径。结论表明,企业领导力和知识产权管理分别从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层面为解决数字赋能和制度逻辑差异外部性的负效应提供思路,同时互补性资产是数字赋能开放式创新核心条件,基于资源基础观,提出互补性资产对开放式创新的润滑剂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霏  鲁志国  高粼彤  
文章基于2009—2020年中国31个省份104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DEA-BCC模型、Theil指数和ESDA法揭示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时空演化规律,并结合SPLM模型剖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水平不高,西部地区高于东中部地区;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趋于均衡,东、中、西三大地区内部差异较大;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呈“东弱西强”梯度分布,空间关联模式主要表现为H-H型或L-L型;政府创新资助显著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且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在中西部地区、高强度创新资助下,政府创新资助对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且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