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2)
2023(8920)
2022(7266)
2021(6460)
2020(5471)
2019(11908)
2018(11838)
2017(23143)
2016(12538)
2015(13901)
2014(13883)
2013(13754)
2012(12378)
2011(10806)
2010(11192)
2009(11037)
2008(11356)
2007(10600)
2006(9618)
2005(9157)
作者
(34719)
(29256)
(29069)
(27556)
(18736)
(13667)
(13055)
(11125)
(10892)
(10581)
(10058)
(9755)
(9693)
(9275)
(9202)
(8673)
(8640)
(8498)
(8355)
(8253)
(7242)
(7179)
(7022)
(6764)
(6634)
(6605)
(6496)
(6332)
(5701)
(5694)
学科
(77682)
(72644)
企业(72644)
管理(62448)
(57445)
经济(57328)
业经(26284)
(25653)
(22767)
方法(22291)
(19899)
财务(19881)
财务管理(19862)
企业财务(18831)
(17976)
农业(17174)
技术(15583)
数学(14684)
数学方法(14607)
(13980)
中国(13757)
(13423)
(13294)
体制(12574)
(12369)
企业经济(12157)
经营(11483)
理论(11458)
技术管理(10568)
决策(9121)
机构
学院(189116)
大学(182292)
(84617)
经济(83145)
管理(79724)
理学(67790)
理学院(67256)
管理学(66686)
管理学院(66320)
研究(55012)
中国(46473)
(44281)
(37047)
财经(34088)
(30741)
(30673)
(29321)
科学(28748)
(26493)
经济学(25523)
中心(25315)
财经大学(24814)
业大(24118)
商学(23811)
商学院(23602)
(23398)
研究所(22980)
经济学院(22964)
北京(22941)
农业(22666)
基金
项目(115406)
科学(93857)
研究(89206)
基金(85878)
(71727)
国家(71000)
科学基金(64162)
社会(59900)
社会科(56796)
社会科学(56784)
(46139)
基金项目(45387)
教育(39794)
自然(39467)
自然科(38585)
自然科学(38576)
自然科学基金(37984)
(36353)
编号(35668)
资助(34040)
(30710)
(29592)
成果(28324)
(27914)
(26202)
创新(25099)
重点(25062)
国家社会(24851)
(24492)
课题(24091)
期刊
(103623)
经济(103623)
研究(56979)
(40176)
中国(39535)
管理(36407)
(29711)
科学(22705)
学报(20457)
农业(20082)
业经(19335)
(19223)
金融(19223)
技术(18455)
财经(18165)
大学(17514)
学学(16906)
(15664)
经济研究(15167)
教育(14006)
问题(13158)
(12539)
财会(12444)
技术经济(11933)
现代(10793)
会计(10342)
世界(10150)
商业(9746)
(9675)
经济管理(9426)
共检索到293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建民   沈怀忠   谢圣文  
企业实行优化劳动组合,其富余人员如何安置?这已成为我国企业劳动改革的一大难题.对此,本文作者设想了一种新的企业劳动用工模式,其基本特点在于利用岗少人多的供求矛盾,采用一定方法激励内部竞争(岗位),从而使企业在岗人员和富余人员之间形成一种动态平衡,作者还对这一模式的具体构造和效应进行了比较新颖而深入的阐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荃  
完善外资企业劳动用工制度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张荃社会主义中国自从诞生那天起,就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申国经济建设与世界经济建设的关系,当作建国立业的根本问题来对待。70年代后期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把实行对外开放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国策确立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中国企联雇主工作部课题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潘泰萍  
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电力集体企业劳动用工现状及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电力集体企业的劳动用工进行规范管理的对策建设。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琦  吴清军  杨伟国  
以数字平台为媒介的工作究竟是"灵活自由的"还是"受到严格控制的"?数字平台工作参与者是"雇员"还是"独立合同工"?现有文献观点不一。已有文献主要从劳动法律的角度围绕从属性展开分析,本文认为,应将平台工作关系主体置于讨论的出发点,并采用"控制动机—事实从属性"的两层次分析框架。通过对P网约车平台的案例分析,我们认为,平台企业商业策略的复杂、多变性是造成用工性质判定困境的根源;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关系的质量与主体双方的策略选择密切相关。对于以网约车平台用工为代表的新型工作安排,应当对平台企业策略选择、劳动者的异质性、劳动者相对于平台的事实从属性给予充分关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黎玉柱  
企业劳动用工效率是企业总体经济效率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小和经济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劳动用工效率方面究竟谁高一些、谁低一些?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涉及到一个比较方法和指标问题。 长期以来,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际统计工作中,我国都直接用活劳动生产率,即按人均计算的产量或产值来作为衡量和测定企业劳动用工效率高低的主要方法和指标(这也是国际上惯用的方法和指标)。这种活劳动生产率既可以是以全员为基础来计算的,表现为全员劳动生产率,也可以是以一线生产工人为基础来计算的,表现为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既可以是实物形式的劳动生产率如人均产量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阳  
为了清晰地把握在产业升级背景下劳动力结构变化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探究中部人口省份劳动力供求关系状况及企业"招工难"背后的真实原因,本文立足山西省临汾市的调研,分析了临汾市企业劳动用工的总体状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企业用工现状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志学  秦昕  张三保  
基于人力资源雇佣模型的两种不同模式,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效应的两种不同视角出发,结合X效率理论与公平理论,构建了一个系统分析用工"双轨制"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机制模型,并以中国30个省12314家企业为样本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发现:(1)基于普遍的视角,用工"双轨制"程度(以合同工比例为代理变量)对企业生产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基于权变的视角,这种负向关系分别受到正式工与合同工之间的工资差距,以及企业所有制性质的调节。具体而言,正式工与合同工的工资差距越大,"双轨制"程度对企业生产率的负向影响越大;并且,对非国有企业而言,"双轨制"程度与企业生产率负相关;对国有企业而言,"双轨制"程度与企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鲍立刚  
非全日制劳动用工作为灵活用工和自由就业的一种重要方式,在金融危机阴影还未完全消失的今天,特别是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未来,备受企业的关注和青睐。由于有关非全日制用工的法律法规很少,并且相关内容分散,人们对此种用工形式缺乏深入的了解;企业在非全日制用工过程中,存在用工风险,劳动者权益也常常受到侵害。因此,对非全日制用工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不仅能帮助企业合理合法规避风险,而且能够维护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陶伟  
阐述国有企业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改革内涵,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用工制度改革,提出了思路和方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尚建华  李文静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发布,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做出了整体部署,也对劳动用工领域信用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实行的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管理工作存在各地发展不平衡、层级较低、制度定位不清且缺乏统筹协调以及部分地区实施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劳动用工领域信用建设应当建立起各主体定位清晰、各制度功能明确且相互衔接配合顺畅的有机系统,并在此前提下,对该有机系统中的各项制度予以发展完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吉奎  
近年来,石油行业钻井队的阶段性缺员矛盾十分突出。在钻井生产的旺季,所有钻井队满负荷高速运转,职工超时劳动非常突出。而在钻井生产的淡季,只有三分之一的钻井队能够维持正常生产,人员相对比较富余。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斌  李冰心  王雷  
基于劳动保护的不同维度,本文使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劳动保护是否限制企业的用工灵活性。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劳动保护的加强,企业的用工灵活性显著降低,具体表现为劳动保护加剧了企业的员工薪酬粘性和用工粘性,还降低了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这意味着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外部劳动市场价格变化而调整员工薪酬和雇佣数量的能力下降。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劳动保护限制企业用工灵活性的现象在民营性质、劳动密集度较高和规模较小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新形势下我国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  谭永生  
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载体。2011年下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运行环境趋紧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压力,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停产倒闭的现象。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不利于扩大和稳定就业。面对依旧复杂的经济形势,政府和中小企业需共同努力,切实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其促进就业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