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6)
- 2023(9036)
- 2022(7361)
- 2021(6598)
- 2020(5931)
- 2019(13492)
- 2018(13240)
- 2017(26485)
- 2016(14304)
- 2015(15622)
- 2014(15526)
- 2013(15455)
- 2012(14020)
- 2011(12142)
- 2010(12461)
- 2009(11959)
- 2008(12196)
- 2007(10975)
- 2006(9597)
- 2005(8943)
- 学科
- 业(80181)
- 济(74673)
- 企(74661)
- 企业(74661)
- 经济(74601)
- 管理(60751)
- 方法(37337)
- 数学(29652)
- 数学方法(29305)
- 业经(26289)
- 财(24914)
- 农(22894)
- 务(20128)
- 财务(20109)
- 财务管理(20096)
- 企业财务(19126)
- 农业(17732)
- 技术(16067)
- 中国(16020)
- 制(13841)
- 策(13673)
- 理论(13467)
- 划(13265)
- 和(12373)
- 企业经济(12337)
- 经营(11902)
- 体(11589)
- 技术管理(10804)
- 贸(10473)
- 贸易(10468)
- 机构
- 学院(213256)
- 大学(206915)
- 济(96606)
- 经济(95180)
- 管理(91427)
- 理学(79593)
- 理学院(78889)
- 管理学(77579)
- 管理学院(77206)
- 研究(62062)
- 中国(50496)
- 财(44106)
- 京(41869)
- 财经(35747)
- 科学(35491)
- 农(33894)
- 经(32495)
- 江(31762)
- 所(30627)
- 经济学(29730)
- 业大(29677)
- 中心(27789)
- 研究所(27482)
- 商学(26960)
- 经济学院(26938)
- 商学院(26723)
- 农业(26609)
- 财经大学(26338)
- 北京(25965)
- 经济管理(25120)
- 基金
- 项目(138354)
- 科学(112935)
- 基金(104553)
- 研究(100266)
- 家(89276)
- 国家(88477)
- 科学基金(79692)
- 社会(67923)
- 社会科(64596)
- 社会科学(64582)
- 省(54999)
- 基金项目(54822)
- 自然(51925)
- 自然科(50888)
- 自然科学(50878)
- 自然科学基金(50075)
- 教育(46025)
- 划(44128)
- 资助(43749)
- 编号(38586)
- 业(33544)
- 创(32221)
- 部(31007)
- 重点(30415)
- 发(29171)
- 创新(29141)
- 成果(28914)
- 国家社会(28395)
- 人文(27317)
- 教育部(27305)
- 期刊
- 济(106587)
- 经济(106587)
- 研究(58666)
- 管理(39662)
- 财(38004)
- 中国(36738)
- 农(31449)
- 科学(28405)
- 学报(26569)
- 农业(21638)
- 大学(21557)
- 技术(21481)
- 学学(20979)
- 业经(19296)
- 财经(18774)
- 融(18366)
- 金融(18366)
- 经济研究(17247)
- 经(16293)
- 技术经济(14721)
- 业(14000)
- 问题(13954)
- 教育(13536)
- 统计(12822)
- 策(12357)
- 财会(11658)
- 商业(11596)
- 现代(11265)
- 世界(10831)
- 决策(10721)
共检索到308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增福 沈振武 林可全
劳动力需求关系到社会的充分就业,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企业的微观层面对这一宏观问题进行了考察。首先,我们在企业面临公司税和破产成本的前提下,分析了企业资本结构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以作为实证检验的理论支撑;其次,以2007—2011年上证A股74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SYSGMM的分析方法,对理论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企业劳动力需求与企业负债率呈现倒"U"型相关关系;产权性质影响了资本结构和劳动力需求的关系,即非国有企业负债对劳动力需求影响显著,而国有企业不显著。本文的结论丰富了劳动力需求研究的相关文献,也为政府制定金融、就业政策以及国企改制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劳动力需求 资本结构 控制人性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泽源
无论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对生产函数的描述,还是最优资本结构理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都将对资本性投入产生影响,并将传导至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动态过程中。利用2009~2018年的上市公司数据构建研究样本,试图通过综合的理论分析与系统的实证检验考察劳动力成本上升如何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加速了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企业通过主动削减债务融资确保企业稳健经营。这种负向的资本结构调整现象在人力资本层次较低的企业中更加突出。进一步地,行业波动性、外部融资依赖程度及资产可逆性较低的企业,劳动力成本对资本结构的负向影响更显著。进行动机考察发现,高劳动力成本企业削减了债务融资后,股票的年度回报率显著上升。研究结论表明,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不仅锚定于目标资本结构,还应部分归因于劳动力成本影响下的经营杠杆变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毓芸 徐现祥 肖泽凯
围绕着劳动力流动大多发生在同一方言大区内部的现象,本文考察方言距离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在理论上,本文证明了,当方言具有认同效应和互补效应时,在一定条件下,方言距离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劳动力流动的"倒U型"模式。在实证上,本文基于《汉语方言大词典》和《中国语言地图集》中的方言分区,计算了全国278个地级市间的方言距离,并与"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相匹配,构建了一个劳动力跨方言流动的微观数据库,验证了理论模型的预测。具体而言,在同一方言大区内部,方言距离每增大1个层级,劳动力跨市流动的概率会提高30%以上;不同方言大区之间,方言距离每增大1个层级,劳动力跨市流动的概率会降低3%左右;最...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方言距离 认同效应 互补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芝翠 王济民
对我国乡镇企业劳动力的需求分析中国农业科学院夏芝翠,王济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参见表一)。乡镇企业不仅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增长点,更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借用国际经济理论中常用的“IU比”①分析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捷瑜 肖淑芳
以创新驱动引领的升级转型对劳动力技能提出新需求,企业创新对劳动力技能需求的影响是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重要考量。利用上市企业数据和线上招聘文本,分析企业创新与企业劳动力技能需求的关系。结果显示:就技能层次看,创新显著增加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且这一需求具有长期动态持续性;创新对中低技能人才需求的影响以短期一次性调整为主。各技能层次人才通用技能的细分研究进一步表明,创新增加了企业对信息技术技能的需求,这在高技能人才和低技能人才上尤为突出;同时,创新降低了企业对单纯软技能的需求,增加了企业对兼备软、硬技能特点的复合通用技能的需求。因此,改善当前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制定各技能层次人才培养策略时应将企业创新与劳动力技能需求的长短期关系变动作为引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舜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缓解国内环境保护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为了考察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选取2006—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构建多期DID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显示:低碳城市建设对企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能提升试点城市约8.22%的企业劳动力需求水平,核心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稳健。进一步,该试点政策能够通过产出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两种途径影响企业劳动力需求。此外,相较于非国有企业,该试点政策对于国有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促进效应更为显著,而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受到该政策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伟增 郭冬梅
本文首先系统归纳了信息化冲击影响企业劳动力需求的三个效应——生产规模效应、生产效率效应和经营范围效应,然后利用城市层面的移动通信基站数量与上市公司数据匹配,从效果、异质性和机制三个角度实证分析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1)城市每万人4G基站数量增加1个,企业的劳动力总需求将显著提高5.67%,并且对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和技术人员的需求增加更多。(2)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国有企业、通信行业下游行业、非技术密集型企业、服务业企业以及中小城市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总量的提升明显更高;国有企业、通信行业下游行业、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农业和制造业企业、中小城市企业的劳动力需求结构受到的影响更大。(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规模扩大、生产效率提高和经营范围扩大。其中,生产规模效应和生产效率效应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总量,而信息化水平和经营范围的变化则主要决定了企业劳动力需求结构的调整。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劳动力就业、推动企业生产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舜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缓解国内环境保护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为了考察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选取2006—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构建多期DID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显示:低碳城市建设对企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能提升试点城市约8.22%的企业劳动力需求水平,核心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稳健。进一步,该试点政策能够通过产出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两种途径影响企业劳动力需求。此外,相较于非国有企业,该试点政策对于国有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促进效应更为显著,而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受到该政策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凌士显 凌鸿程 姬梦佳
数字化转型可赋予企业创新巨大的新动能,但数字技术种类多、成本高,如何充分借助数字技术促进企业创新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数字技术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技术集中度与企业创新呈显著倒U型关系,表明适度的数字技术集中度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过度的数字技术集中度会抑制企业创新。机制分析表明,人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研发投入强度在数字技术集中度与企业创新间发挥调节效应。随着调节变量增大,倒U型曲线拐点向左偏移,同时倒U型曲线逐渐变得平缓。在调节变量突破拐点临界值后,倒U型曲线转变为U型曲线。由此可见,调节变量增大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结论可为深入理解数字技术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影响,进而利用调节机制促进企业创新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涛
本文辨析了劳动力资本与人力资本范畴之间的关系 ,界定了劳动力资本的理论内涵 ,并探讨其改革的实践意义。概括说来 ,劳动力资本是参与企业所有权分割的人力资本 ,是转化为财产权的人力资本 ,是现代股份制的经济基础和理论基础。为此 ,现行《公司法》需要进行基础性的重大改造 ,职工劳动力资本必须进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亚昀 赵茂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测算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水平,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异质性讨论表明:高生产率、低融资约束和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企业在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时,服务化转型的意愿更大。动机识别检验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弱化制造业企业市场势力,服务化转型对企业市场势力具有重塑效应;服务化与技术创新均是制造业企业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转型路径,二者间存在替代性。最后提出政策启示:促进人力资本深化,驱动劳动力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型,是弥补劳动力成本上升短板的关键;利用新技术形态创造的新契机,是助力服务化转型迈向高级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机遇;同时,应谨防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过程中虚拟化和空心化趋势。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玥 张涵萌
本文使用我国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技能劳动力结构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优化企业技能劳动力结构,表现为技术员工占比增加,该效应在高成长性企业、高附加值行业和市场化程度更弱的地区较为突出。机制检验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在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后,既能够增加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雇佣需求,又可以为其优化员工激励体系提供资金空间,进而推动企业人力资本升级;进一步研究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在显著提升企业劳动生产效率的同时改善了企业整体运营状况。本文研究不仅有力支持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导向的新时代金融供给侧改革所进行的积极探索,而且对企业技能劳动力结构和数字金融的相关文献做出有益拓展。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技能劳动力 融资约束 人力资本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玥 张涵萌
本文使用我国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技能劳动力结构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优化企业技能劳动力结构,表现为技术员工占比增加,该效应在高成长性企业、高附加值行业和市场化程度更弱的地区较为突出。机制检验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在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后,既能够增加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雇佣需求,又可以为其优化员工激励体系提供资金空间,进而推动企业人力资本升级;进一步研究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在显著提升企业劳动生产效率的同时改善了企业整体运营状况。本文研究不仅有力支持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导向的新时代金融供给侧改革所进行的积极探索,而且对企业技能劳动力结构和数字金融的相关文献做出有益拓展。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技能劳动力 融资约束 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蕾 余恕莲
高管薪酬攀升引发了大量的争论与学术研究,其中高管人力资本收益与企业绩效是否存在相关性是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以1999~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为研究对象,运用回归法将高管薪酬分解为人力资本收益和人力资本溢价两部分,分别探讨其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溢价比人力资本收益对高管更具激励效用,且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人力资本溢价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为负激励、有效激励和过度激励三个阶段,其中,有效激励区间处于人力资本溢价10%~90%分位数所对应的金额之间。我国上市公司中约有三分之二的行业高管获得有效激励,近三分之一的行业高管激励不足,而金融证券业和少量房产业高管则激励过度。本文的贡献在...
关键词:
人力资本溢价 企业绩效 倒U型关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程晨 王萌萌
针对近期引起普遍关注的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本文利用2002—2013年上市公司样本探索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能"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1)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促使企业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2)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更加显著。(3)我们对机制的探索发现,技术创新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客观上,趋势性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对于企业转型升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政府应着力推进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高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以驱动可持续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