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05)
- 2023(11405)
- 2022(9227)
- 2021(8118)
- 2020(6776)
- 2019(14855)
- 2018(14348)
- 2017(27154)
- 2016(14963)
- 2015(16019)
- 2014(15452)
- 2013(15463)
- 2012(13828)
- 2011(11884)
- 2010(11871)
- 2009(11190)
- 2008(11271)
- 2007(10110)
- 2006(8851)
- 2005(8101)
- 学科
- 业(80860)
- 企(73713)
- 企业(73713)
- 济(68510)
- 经济(68428)
- 管理(61526)
- 方法(31665)
- 业经(27312)
- 农(25308)
- 财(24510)
- 数学(24049)
- 数学方法(23930)
- 务(19871)
- 财务(19861)
- 财务管理(19851)
- 农业(19265)
- 企业财务(18886)
- 技术(16476)
- 中国(15732)
- 划(13625)
- 策(12988)
- 制(12857)
- 贸(12486)
- 贸易(12477)
- 易(12190)
- 企业经济(12018)
- 和(11900)
- 经营(11616)
- 理论(11513)
- 技术管理(10980)
- 机构
- 学院(219057)
- 大学(212041)
- 济(97004)
- 经济(95638)
- 管理(91655)
- 理学(79964)
- 理学院(79263)
- 管理学(78319)
- 管理学院(77940)
- 研究(66881)
- 中国(53457)
- 农(45549)
- 财(43065)
- 京(42995)
- 科学(40696)
- 业大(36497)
- 农业(36350)
- 财经(35179)
- 所(33750)
- 江(32716)
- 经(32184)
- 研究所(30651)
- 中心(30601)
- 经济学(29410)
- 商学(27080)
- 经济学院(26866)
- 商学院(26840)
- 经济管理(26574)
- 财经大学(26052)
- 北京(25987)
- 基金
- 项目(148669)
- 科学(119191)
- 基金(111273)
- 研究(103923)
- 家(98390)
- 国家(97480)
- 科学基金(85441)
- 社会(70262)
- 社会科(66901)
- 社会科学(66883)
- 基金项目(59334)
- 省(58975)
- 自然(56539)
- 自然科(55364)
- 自然科学(55347)
- 自然科学基金(54493)
- 划(48318)
- 教育(46194)
- 资助(44363)
- 编号(39220)
- 业(37988)
- 创(34686)
- 重点(33178)
- 部(32444)
- 发(31873)
- 创新(31539)
- 国家社会(29955)
- 科研(28865)
- 制(28335)
- 成果(28253)
- 期刊
- 济(104401)
- 经济(104401)
- 研究(57488)
- 农(41930)
- 中国(39471)
- 管理(37930)
- 财(36576)
- 学报(34400)
- 科学(32825)
- 农业(28986)
- 大学(26266)
- 学学(25741)
- 业经(20166)
- 技术(19870)
- 业(18627)
- 财经(17803)
- 融(17677)
- 金融(17677)
- 经济研究(16900)
- 经(15407)
- 技术经济(14080)
- 问题(13845)
- 教育(12732)
- 商业(11755)
- 财会(11699)
- 现代(11315)
- 世界(11062)
- 版(10630)
- 科技(10416)
- 贸(10343)
共检索到313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凌云 石安其琛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教育质量、技能质量、职业素养质量、健康保障质量的多维指标体系,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得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制造业民营企业劳动力质量的相关数据并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民营企业劳动力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各指标间分值差异较大,其中职业素养质量和技能质量较高,健康保障质量和教育质量较低。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得出,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民营企业劳动力质量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劳动力质量指标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有明显不同。通过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可知,中小规模企业的劳动力质量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系数更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庆丰 王瀚佑 李东旭
互联网贷款能够有效缓解中低收入劳动者的融资约束,进而对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负面冲击。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地级市层面数据,探究了互联网贷款发展对域内企业劳动生产率及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预期的金融科技提升企业效率不同,地区互联网贷款的普及降低了域内企业劳动生产率,且该效应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本水平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城市层面上,该效应在居民融资约束强、消费预算约束强、劳动力供给紧张、人力资本水平低的三线及以下城市更加显著。互联网贷款缓解了摩擦性失业者的消费预算约束,提升了劳动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导致企业低技能员工流动性上升,劳动生产率下降。劳动力生产率的下降倒逼企业增加研发与投资,促使其由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本文从劳动力流动性的视角探究了金融科技如何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理解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及其带来的潜在冲击提供了有益的思考与补充。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都阳 曲玥
对比于通常将工资或劳动报酬等同于劳动力成本情况的做法,本文将劳动生产率纳入了分析框架,认为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对关系。通过对2000—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测算,本文了解到劳动报酬的增长伴随着劳动生产率更快的增长,所以说在这期间劳动力成本优势并未减弱。进一步地,本文对今后如何保持劳动力成本优势做出了相关探讨,认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教育的深化可以实现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延续。
关键词:
劳动报酬 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成本优势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旭光 左马华青
本文分析随着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各省份工业机器人投入对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对其存在的异质性进行探讨,考察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以及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是否存在替代效应和存在怎样的替代效应。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与劳动力之间的替代效应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式替代效应;劳动力供给短缺会倒逼工业企业推动科技创新,促使其更多地应用智能化生产来弥补劳动力供给短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结构上看,各地区劳动力供给变化与工业机器人对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迥异:东部和中部地区已经建成相对完善的机器人产业链,工业机器人投入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明显,而东北和西部地区提升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劳动力供给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盖庆恩 朱喜 史清华
本文在封闭的两部门经济中,引入劳动力市场扭曲,使用非位似的Stone-Gary效用函数从理论上说明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同经济结构变化和劳动生产率间的关系,并使用1980—2009年间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首先,中国部门间劳动力市场存在扭曲,且并没有呈现随时间而减弱的趋势,控制部门间人力资本差异后的年均扭曲指数为0.24,即农业的工资水平仅相当于非农部门的24%;其次,劳动市场扭曲会显著迟滞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若消除扭曲,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比将下降26.38%;最后,劳动力市场的扭曲使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会带来显著的效率损失,年均潜在损失达到16.34%。若消除劳动力市场扭曲,中...
关键词:
市场扭曲 结构转变 劳动生产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妮 李玉梅 许倩
近年来受多方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因此,劳动生产率提升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企业年金能否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及其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年金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行的年金费率范围内,年金费率越高,促进效应越明显。门槛模型检验表明,年金费率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当年金费率大于等于0.489%时,促进效应才开始明显;当年金费率大于2.679%时,促进效应则有所下降。进一步的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收入效应”“激励效应”和“甄选效应”是企业年金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渠道。研究有助于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的覆盖率,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同时为企业选择年金费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年金 劳动生产率 门槛模型 收入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汤萱 高星 赖晓冰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革新了生产要素体系、企业组织架构和生产模式,对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助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从企业自身属性与外部时空差异角度而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成长期企业组别中更为明显。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困境及强化企业内部治理两条路径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特别地,当企业获取政府补助及自身加大研发强度时,能够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振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企业管理层应高度保持或提升数字化转型意识,地方政府精准支持数字化转型,培养数字化人才队伍,确保数据安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欣 邓大松
现有文献认为,社保投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存在成本效应、激励效应两种不同的影响。由于大样本数据的缺乏,现阶段对于社会保险企业投入的讨论大多停留在其对企业生产的抑制效应。然而,本文运用随机分层抽样的"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社保投入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影响机制进行了创新性地实证研究。基准回归表明,在充分剔除选择性偏误的前提下,社保投入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激励效应更强。随着人均社保投入每增加10%,企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3.5%。进一步地,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创新精神与管理效率是社保投入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激励效应的重要渠道;其中,与人力资本、创新精神相比,管理效率更为重要。与大部分基于发达经济体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有所不同,本文发现:对于现阶段我国经济而言,社保投入对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挤出效应并不明显,社会保险通过激励员工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率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海峰 姚先国 张俊森
借鉴Behrman & Birdsall(1983)的有效教育概念,本文利用1980—2005年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平均教育年限(教育数量)和平均师生比率(教育质量)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以师生比率衡量的教育质量对劳动生产率有显著且稳健的正效应,在均值处师生比率每上升一个标准差(0.916)有助于提高地区劳动生产率约3.09%。教育数量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大小部分取决于教育质量的高低。教育质量越高教育数量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效应越大。本文的结论暗示过于快速的教育数量扩张而不增加教师供给可能并不是最有效率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关键词:
师生比率 教育质量 有效教育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正松 万青
劳动力成本是促使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比较不同地区劳动力成本时,不能只比较名义工资,而应该将名义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结合起来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在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之后,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现象。导致区域间产业转移滞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东部地区在经过长期快速发展之后,仍然保持了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因此,从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国家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以及吸引民间资本更多地投资于中西部,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产业转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申 杨红彦
本文系统地分析在经济开放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对中国工业部门1999-2009年间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了经济开放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影响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两种渠道。此外运用3sls和2sls方法从地区和行业两个层面估计劳动力市场灵活性、FDI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对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对内资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技术外溢促进了地区劳动生产率;FDI具有较为显著的提高我国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效应;地区数据和行业数据估计都证实了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可通过FDI间接作用和本身的直接作用促进内资企业的劳...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FDI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静
构建在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情况下的农业发展机制模型,揭示了劳动力转移、农业资本深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三者之间的关系,劳动力转移通过促进农业资本深化,进而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农业劳均资本增长率与非农就业比例之间呈倒U型关系。利用中国1991~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业劳均资本增长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农业劳动力跨部门转移又显著地促进了农业劳均资本增长,因此,现阶段中国农业正处在资本加速深化时期,也即位于倒U曲线的左侧。基于此,在农业劳动力继续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情况下,加快农业资本深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方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孔祥智
在农户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了研究农业劳动力就业的理论框架,假设300天为农业劳动力标准工作时间,估算了2016年度农业劳动力就业数量为13 032万人,据此计算了2016年单位农业劳动力贡献的农业增加值为7476.5美元,比世界银行数据多40.4%,说明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被低估了。运用相同的方法,计算了2003~2016年各年度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提出了若干启示。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 劳动生产率 农业用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玉江,陈培安
以组群式城市淄博市为例,深入探讨了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客观分析了满负荷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性,定性与定量研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乡村劳动力所产生的排斥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燕武 李文溥 张自然
相对于制造业,近年来中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速出现了下降趋势。一些研究将其归因于服务业TFP的较低增速。利用2001—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测算了中国服务业和制造业的TFP,发现:样本期内,服务业TFP及其增速尽管仍低于制造业,但差距很小,这不是服务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服务业内部分行业和个别区域的TFP甚至高于制造业。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流向变化,本文提出,近年来中国服务业的低劳动生产率,主要是大量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进入服务业,使服务业内部的劳动异质性程度扩大、部门平均劳动效率下降造成的。因此,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应加快服务业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劳动人员的职业培训成效,增加劳动力流动性,提高其劳动效率。
关键词:
服务业 劳动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