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6)
2023(10798)
2022(8835)
2021(8158)
2020(6897)
2019(15639)
2018(15525)
2017(30440)
2016(16570)
2015(18503)
2014(18346)
2013(18472)
2012(16731)
2011(14630)
2010(15186)
2009(14451)
2008(14945)
2007(13868)
2006(12653)
2005(11771)
作者
(45482)
(37826)
(37780)
(35715)
(24530)
(17743)
(17052)
(14610)
(14177)
(14092)
(12771)
(12537)
(12462)
(12081)
(11934)
(11388)
(11350)
(11050)
(11018)
(10869)
(9431)
(9373)
(9270)
(8713)
(8636)
(8502)
(8474)
(8316)
(7504)
(7373)
学科
(87834)
(81419)
企业(81419)
管理(75520)
(73499)
经济(73413)
方法(30784)
(28686)
业经(27919)
(26132)
数学(22334)
数学方法(22150)
(22043)
财务(22007)
财务管理(21977)
企业财务(20855)
(19497)
农业(18952)
中国(18231)
(17536)
技术(17457)
(15589)
理论(14503)
(14104)
经营(13808)
(13022)
贸易(13014)
企业经济(12676)
(12660)
(12507)
机构
学院(239630)
大学(231942)
(105538)
管理(103602)
经济(103420)
理学(86829)
理学院(86037)
管理学(85152)
管理学院(84654)
研究(72501)
中国(61870)
(53781)
(48257)
财经(40727)
(39553)
科学(38775)
(36842)
(35512)
(34906)
中心(33822)
研究所(31137)
(30826)
北京(30472)
经济学(30354)
财经大学(29700)
商学(29592)
业大(29588)
商学院(29311)
经济学院(27228)
经济管理(26892)
基金
项目(143728)
科学(116277)
研究(111398)
基金(105370)
(88151)
国家(87222)
科学基金(78210)
社会(72339)
社会科(68696)
社会科学(68677)
(57039)
基金项目(54928)
教育(50808)
自然(49076)
自然科(48031)
自然科学(48022)
自然科学基金(47274)
编号(45869)
(45838)
资助(43256)
成果(37090)
(33991)
(33094)
(32429)
课题(31318)
重点(31150)
(30959)
创新(29900)
(29471)
(29330)
期刊
(128970)
经济(128970)
研究(73268)
中国(50998)
管理(47845)
(47159)
(33237)
科学(28541)
(27293)
金融(27293)
学报(24750)
技术(23956)
业经(23058)
教育(22759)
农业(22506)
财经(20980)
大学(20661)
学学(19553)
经济研究(19353)
(18150)
问题(15801)
(15650)
技术经济(14921)
财会(14019)
现代(13889)
(13268)
世界(12758)
商业(12647)
会计(12348)
经济管理(12191)
共检索到381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斌  
企业劳动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要向科学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转向,这是管理学人本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追求,是人的现代化的必然归宿。企业劳动关系伦理化管理就是要着眼于"规范有序、合理公正、互利共赢"的新型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围绕"效率、民主与发言权的平衡"的目标即着眼于劳动者全面发展的人性化的雇佣方式,并通过塑造具体的管理环境和寻求相应的管理策略来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天保  周蕊  
先秦儒家运用"名分论",将劳动的自然分工"伦理化",终为中国传统士人搭建起一种脱离田间生产的劳动价值理论;后世儒家又运用文字学的改写策略,分离"劳""思",在汉字文化体系中进一步完善了士人劳动伦理的话语系统和概念范畴。同时,墨家以劳动为本位的积极性劳动伦理的式微,佛、道两家对于劳动和农业的消极态度,也都将中国士人推置劳动场域之外。相较于新教伦理对于西方近代劳动精神的再建,传统中国士人的劳动伦理迄于近代"儒商"的出现,亦稍见转机。但是,在"士道"(非正式制度层面)和王权政治(正式制度层面)的长期规定下,儒家不健全的劳动伦理已成功支持并鼓励了"君子固穷"的财富理念和"守穷"的行为选择。检讨传统士人的劳动伦理,也是应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修正风"的一个极好警醒。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天保  周蕊  
先秦儒家运用"名分论",将劳动的自然分工"伦理化",终为中国传统士人搭建起一种脱离田间生产的劳动价值理论;后世儒家又运用文字学的改写策略,分离"劳""思",在汉字文化体系中进一步完善了士人劳动伦理的话语系统和概念范畴。同时,墨家以劳动为本位的积极性劳动伦理的式微,佛、道两家对于劳动和农业的消极态度,也都将中国士人推置劳动场域之外。相较于新教伦理对于西方近代劳动精神的再建,传统中国士人的劳动伦理迄于近代"儒商"的出现,亦稍见转机。但是,在"士道"(非正式制度层面)和王权政治(正式制度层面)的长期规定下,儒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继魁  
劳动关系的建立既包括经济契约,也包括心理契约,即存在着双重契约。当前,我国企业建立劳动关系主要采用经济契约,劳动合同是其主要实现形式。但是,经济契约并不能涵盖劳动关系的所有方面,也无法完全解决日益复杂化的劳动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在这种背景下,心理契约成为新时期我国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视角。因此,本文将在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心理契约对劳动关系的功能,详细剖析员工心理契约动态变化过程,探讨基于心理契约构建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杰  连晓庆  
开展劳动教育是应用型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内生需求,对推进应用型高校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文章从劳动内容、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三个方面解读了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涵养工匠精神和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责任感是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诉求。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劳动教育为案例,构建了劳动教育的"4321"模型,并从课程、实践活动、文化、评价、师资队伍和特色化劳动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劳动教育的策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唐鑛  
班组是企业管理中最基础的一级管理组织,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所谓企业班组建设,是指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在班组内部进行班组文化、学习制度及工作制度等的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班组成员生产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班组成员生产工作技能与综合素质的活动过程。班组建设是一项有一定难度的系统工程,要求党、政、工、团同心协力,从和谐劳动关系的角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范围  
本文认为,我国企业劳动争议频发,且企业方的败诉率较高,其原因在于企业在处理劳动争议中存在诸多误区,如重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模块,轻劳动争议(关系)管理;重劳动争议的外部处理,轻内部处理等。为了完善企业劳动关系,降低企业劳动争议的发生率和败诉率,企业应该采纳人本管理理念,整合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强化企业的内部处理,建立并完善预防、自查自纠、和解和内部调解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立  
本文在剖析企业的非伦理化经营的成因及危害基础上,从系统互动视角,提出强化外部规制力,促进企业伦理化追求;企业家是企业伦理化追求的关键影响因素,应当承担伦理化经营责任, 应当将伦理要素纳入企业决策过程,进行决策的伦理分析,以提高企业决策的伦理化质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耀华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调整的进一步深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类矛盾复杂交织,劳动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声音。本文对国有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及主要不和谐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管理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庆成  尤玉军  洪成文  
在高等教育经费渠道多元化的时代,社会筹款已成为国内外诸多大学领导肩负的重任之一。然而筹款过程中涉及相关伦理问题,筹款伦理不仅关涉大学募款行为的正当性也关系到未来大学筹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大学筹款伦理内涵、价值和产生伦理冲突的诱因分析,探讨大学筹款规避伦理风险和管理危机的实践策略,以期为我国日益蓬勃的高校基金会管理提供经验。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文军  
通过研究有关企业战略管理学说中主张伦理因素只是作为战略管理中防止道德风险的"外生变量",以及认为伦理信念是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的两派观点,认为在企业战略决策中,伦理因素是外在约束和内在动力的统一,应该在企业战略管理的信念假设、决策选择、评估程序上,利用企业伦理中的宏观契约论逻辑层次和"演绎性论证程序"方法,建立企业战略规划——伦理决策模型,把企业经营的伦理边界条件和内在道德驱动力明确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的整体进程,让企业在战略管理中确保伦理决策更加清晰化、流程化,避免企业决策的长期道德风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泽洪  尤强林  
劳动关系的演变总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后危机时代的特殊性使这一时期的劳动关系在劳动力市场力量、劳动契约和中小企业劳动关系风险等方面表现出新的特征变化。文章认为,应通过多渠道开发企业人力资本、"内外兼修"降低中小企业劳动关系风险和完善"三方四主体"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等举措解决劳动关系变化带来的新问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詹婧  
一国劳动关系模式受到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表现;雇佣调整策略是企业在经营不景气或感觉冗员较多时主动采取的一系列调整方式。因此,本文通过对日、德、美三国不同劳动关系模式下企业所选择不同雇佣调整策略的总结,梳理出各国雇佣调整策略的特点及其与本国劳动关系模式的关系。因此本文将进一步指出这些雇佣调整策略对于我国的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国群  
战略思维与战略、战略规划、战略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个体层面战略思维包含整体观和系统思维、前瞻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几个方面内容。组织整体层面战略思维则反映了企业的智商,体现为组织愿景、企业战略文化。个体层面上训练和提高战略思维要深入实践,积累经验,学习与研究战略理论,个人主观世界改造等。整体层面的战略思维提升需要鼓励高层团队战略对话,吸纳员工个体的创造性和灵感,加强集体学习,并适当借用"外脑"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军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企业用工管理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也是司法实践中企业最容易败诉的环节所在,如何控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已经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操作层面为企业如何防范辞退法律风险、制定应对策略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