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99)
- 2023(11664)
- 2022(9337)
- 2021(8482)
- 2020(7108)
- 2019(15574)
- 2018(15072)
- 2017(28903)
- 2016(15729)
- 2015(17255)
- 2014(17204)
- 2013(16751)
- 2012(15007)
- 2011(12977)
- 2010(13271)
- 2009(12911)
- 2008(13313)
- 2007(12281)
- 2006(10936)
- 2005(10281)
- 学科
- 业(85718)
- 企(78222)
- 企业(78222)
- 管理(70566)
- 济(65805)
- 经济(65679)
- 财(30900)
- 业经(28362)
- 农(27116)
- 方法(25164)
- 务(23884)
- 财务(23860)
- 财务管理(23819)
- 企业财务(22658)
- 农业(20396)
- 制(19663)
- 中国(17336)
- 数学(17275)
- 数学方法(17104)
- 技术(16451)
- 体(15078)
- 划(14411)
- 策(14068)
- 体制(13252)
- 理论(12969)
- 和(12917)
- 企业经济(12336)
- 经营(11890)
- 技术管理(10888)
- 银(10277)
- 机构
- 学院(227035)
- 大学(218505)
- 济(96981)
- 经济(95166)
- 管理(92545)
- 理学(78867)
- 理学院(78179)
- 管理学(77334)
- 管理学院(76906)
- 研究(67320)
- 中国(56029)
- 财(52218)
- 京(44466)
- 财经(39797)
- 科学(36575)
- 江(36395)
- 经(35895)
- 农(34902)
- 所(32513)
- 中心(31160)
- 业大(29376)
- 经济学(29104)
- 财经大学(28952)
- 研究所(28346)
- 州(28273)
- 北京(27577)
- 商学(27087)
- 农业(26884)
- 商学院(26847)
- 经济学院(26184)
- 基金
- 项目(141623)
- 科学(114224)
- 研究(109937)
- 基金(103947)
- 家(87545)
- 国家(86630)
- 科学基金(77217)
- 社会(72668)
- 社会科(68817)
- 社会科学(68799)
- 省(56950)
- 基金项目(54868)
- 教育(49792)
- 自然(47171)
- 自然科(46083)
- 自然科学(46073)
- 划(45415)
- 自然科学基金(45332)
- 编号(44808)
- 资助(40831)
- 成果(36096)
- 制(34360)
- 业(33765)
- 创(33177)
- 部(31690)
- 重点(31256)
- 课题(30799)
- 发(30450)
- 创新(30049)
- 国家社会(29978)
- 期刊
- 济(118813)
- 经济(118813)
- 研究(67835)
- 财(48110)
- 中国(48099)
- 管理(40373)
- 农(35616)
- 科学(27983)
- 学报(26392)
- 农业(24007)
- 融(22527)
- 金融(22527)
- 业经(22258)
- 大学(22206)
- 技术(21414)
- 学学(21393)
- 财经(20734)
- 教育(20373)
- 经(17847)
- 经济研究(17574)
- 财会(15419)
- 问题(15050)
- 业(14190)
- 会计(13776)
- 技术经济(12991)
- 现代(12262)
- 世界(11210)
- 贸(11144)
- 商业(11026)
- 版(10559)
共检索到351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倪雄飞
《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务派遣从严规制的法律条文没能遏制其爆发性增长,形成了一个劳务派遣的制度困局。西方上百年的发展史表明劳务派遣是一种企业正式用工的补充形式。要解决劳务派遣的制度困局,除从制度层面把劳务派遣限定为企业正式用工的补充形式外,更要从体制层面上大力发展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用疏导的方式使劳务派遣卸下其不应承担的重负。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劳动合同法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倪雄飞
劳务派遣业的非正常繁荣表明已经制定的有关严格规制的法律制度的失当,问题的关键是没有认清劳务派遣的性质。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展现的劳务派遣性质可以厘清我国劳务派遣困局的真正原因:由于政府的缺位,使劳务派遣的发展偏离了其性质所决定的路径。必须重新构建我国劳务派遣制度,使其回到其性质所决定的正确路径上来。
关键词:
劳务派遣 企业的性质 交易成本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长军
煤矿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对煤矿企业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增加用工灵活性、调节用工供求关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一些煤矿企业在非"三性"岗位上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对劳务派遣工权益保障不力,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需要对煤矿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法律及管理措施进行完善,科学界定煤矿企业接受劳务派遣工的标准,完善煤矿企业劳务派遣法律关系,保障劳务派遣工同工同酬、人身安全等合法权益,加大劳务派遣的监察力度,规范煤矿企业劳动用工秩序,全面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煤矿企业 劳务派遣 权益保障 劳动监察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新民
劳务派遣用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法制化程度低、行业规范程度低、市场化程度低的三低问题。要规制劳务派遣用工,应尽快建立和完善规制劳务派遣的相关制度、政策与机制,首先要及时实现法律的"补位",其次引导劳务派遣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并畅通派遣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渠道。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劳动关系 用工制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伟 廖慧珍 林瑶
日本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规制历经了近三十年的沿革,与之伴随的是劳务派遣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本文旨在分析日本劳务派遣法律规制对企业用工决策的影响,探究劳务派遣规制与更加灵活雇用方式的关联性。首先,评述日本劳动关系传统模式的特点以及传统模式的衰落;其次,分析日本非正式雇佣的兴起;再次,评析劳务派遣的现状及问题,并回顾日本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沿革;最后,分析日本企业对法律规制的回应,探究日本企业用工决策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结论是,近期日本劳务派遣规制对企业用工决策的影响,并不符合传统智慧。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加强并没有导致日本企业转而选择正式雇用,或者更加灵活的用工方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丹
长期以来,劳务派遣用工一直是企业缓解缺员压力、降低人工成本、推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用工方式。2012年6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集中就劳动合同法有关劳务派遣的规定进行修改,劳务派遣用工面临更为严格的法律环境。后劳务派遣时代,企业究竟该如何优化用工方式、降低劳动风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建荣
本文以X公司为例,分别从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公司和劳务派遣工三个视角剖析该公司劳务派遣用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劳务派遣 用工单位 问题及对策 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苏萍 王涛 张国旺
能力构建是企业创新与发展不可回避的命题。当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人力资源管理形式被引入企业后,会使得原来的"企业—员工"直接关系转变为"企业—派遣机构—员工"的三方关系,导致企业希望使用劳务派遣,又难以使用劳务派遣的两难选择。作为跨界工作者的派遣员工须接受企业和派遣机构的共同管理,如何实现二元管理机制协同也成为劳务派遣情境下推动企业能力构建的关键点。本文通过对劳务派遣使用中两难情境的深入剖析和对能力构建中二元管理机制的探索,提出劳务派遣引发的三方关系将影响派遣员工在组织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和效果,其中派遣机构会通过正式控制来影响派遣员工的创新活动,企业则会通过非正式控制来影响派遣员工的创新活动,基于...
关键词:
劳务派遣 能力构建 跨界员工 二元管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广平
本文针对我国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行为,基于演化博弈论的方法,通过所构建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结合中国银行的案例,分析了政府规制与企业劳务派遣用工行为之间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政府与企业围绕劳务派遣用工问题之间的博弈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ESS),而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政府的规制行为主要取决于规制成本、规制收益以及该采取却未采取规制措施所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而企业的劳务派遣用工行为则受到政府规制、来自社会公众的监督以及劳动者自身对雇主形象及品牌的关注和重视等因素影响。最后,围绕如何构建更为公平、有效的劳务派遣用工市场,规范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提出了可供政府及企业借鉴和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
政府规制 劳务派遣 演化博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方妙英
劳务派遣如今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和使用。由于市场的不成熟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一些用工单位在使用劳务派遣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纠纷。本文从用工单位的角度探讨如何使用劳务派遣,以降低法律风险,实现用工单位、派遣机构和派遣人员的三方共赢。
关键词:
劳务派遣 用工单位 法律防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少波
当前,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并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工单位滥用劳务派遣制度现象严重,二是劳务派遣企业管理不规范,三是被派遣劳动者的利益难以保障。文章提出,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应参考国外劳务派遣制度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与劳务派遣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劳动者、企业、政府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一要提高被派遣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二要加强对劳务派遣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三要完善劳务派遣制度法制建设。
关键词:
劳务派遣制度 被派遣劳动者 用工单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增鹏
劳务派遣制度本身涉及到多方主体,在产生纠纷时,往往由于更多的利益冲突难以协调,劳动者的利益最终被损害。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对于劳务派遣纠纷的解决提供了依据,但其中关于连带责任的规定并没有解决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责任分配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的连带责任基础理论,建议对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的范围作扩大解释,将用工单位违法使用劳务派遣工纳入连带责任的范围,合理划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责任。
关键词:
劳务派遣 连带责任 立法现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彭高建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劳动合同法》的执法检查中,发现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存在被部分单位滥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损两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立法修正中应对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实行行政许可,明确"三性"岗位认定标准和程序,建立身份转换制度等。此外,对劳务派遣用工比例、同工同酬、社会保险等问题,也应作出更严谨完善的规定。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劳动合同法》 劳动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冬冬
劳务派遣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型用工形式,属于劳务外包的一种。劳务派遣具体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向劳务派遣机构提出所需人员的标准条件,并通过劳务派遣机构为所聘用人员办理用工、发放薪酬以及代办社保、档案托管等事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坚 汪丽华 屠聂华
劳务派遣用工是一种灵活的用工形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与运用。本文从用工单位的角度出发,系统地分析了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存在的内、外部风险,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推动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健康、和谐、科学地发展。
关键词:
劳务派遣 用工模式 用工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