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0)
2023(7965)
2022(6440)
2021(5652)
2020(4876)
2019(10939)
2018(10768)
2017(20705)
2016(11089)
2015(12289)
2014(12287)
2013(12339)
2012(11064)
2011(9727)
2010(10026)
2009(9633)
2008(10035)
2007(8927)
2006(7953)
2005(7549)
作者
(31147)
(26073)
(26015)
(24370)
(16915)
(12297)
(11831)
(10144)
(9785)
(9552)
(8845)
(8785)
(8605)
(8164)
(8132)
(7924)
(7818)
(7505)
(7467)
(7346)
(6386)
(6352)
(6340)
(6121)
(5884)
(5857)
(5851)
(5760)
(5182)
(5080)
学科
(72531)
(70285)
企业(70285)
(56274)
经济(56199)
管理(53758)
业经(25422)
方法(24298)
(21860)
(18827)
(18434)
财务(18413)
财务管理(18408)
企业财务(17469)
数学(15983)
数学方法(15815)
技术(15516)
农业(14541)
理论(13790)
(13003)
企业经济(12343)
(12257)
(11917)
经营(11409)
(11371)
中国(11238)
技术管理(10481)
(9862)
决策(9235)
体制(8836)
机构
学院(170714)
大学(165151)
(76086)
经济(74816)
管理(74235)
理学(63978)
理学院(63463)
管理学(62779)
管理学院(62480)
研究(48627)
中国(40438)
(36847)
(33899)
财经(29172)
科学(26810)
(26478)
(26217)
(25374)
(23554)
经济学(22604)
商学(22479)
商学院(22279)
中心(21750)
业大(21629)
财经大学(21357)
北京(21161)
研究所(20840)
经济学院(20417)
(20403)
经济管理(20046)
基金
项目(105728)
科学(86441)
研究(80626)
基金(78631)
(66093)
国家(65409)
科学基金(59483)
社会(53727)
社会科(51027)
社会科学(51014)
(42448)
基金项目(41703)
自然(37550)
自然科(36739)
自然科学(36732)
教育(36557)
自然科学基金(36149)
(33524)
编号(32193)
资助(31261)
(29420)
(26265)
成果(24764)
(23864)
创新(23446)
重点(23152)
(22604)
(22142)
国家社会(22139)
人文(21486)
期刊
(90092)
经济(90092)
研究(50028)
管理(34180)
(33016)
中国(31022)
(24167)
科学(20675)
学报(18244)
技术(17924)
农业(16902)
业经(16685)
大学(15201)
教育(15112)
财经(15052)
学学(14538)
(14261)
金融(14261)
经济研究(13635)
(13141)
技术经济(11787)
(11613)
问题(11140)
财会(11086)
现代(9884)
商业(9429)
世界(8988)
会计(8974)
经济管理(8377)
(8281)
共检索到255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兴旺  王迎军  
由于企业在动态环境下难以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以及核心能力本身所存在的刚性缺陷,这使得能力学派的另一个分支———追求以迅速进行资源整合获得动态环境下的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理论逐渐发展了起来。十年期间动态能力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涉足了动态能力的内涵、特征,动态能力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等重要方面。但是到目前为止动态能力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一些抽象空泛的概念和框架的讨论上。在动态能力后续研究中应当坚持一个基本的研究方向———动态能力的可操作化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孟晓斌  王重鸣  杨建锋  
本文在对企业动态能力的现实和理论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动态能力的概念演进和核心内涵。从当前的研究看,企业动态能力的理论模型可以概括为阶层分类模型、战略整合模型、双重过程模型和组织学习模型四种。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动态能力的本质特征,为企业构建动态能力的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志文  
基于并购视角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是一个发展迅速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新领域,许多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系统梳理并购视角下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三个阶段解析了与并购相关的并购企业动态能力,总结出动态能力在并购过程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动态能力演进机制,最后在分析现有研究仍存在的不足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阳华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核心竞争力的综述类文献主要涉及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要素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本文对原有的研究领域继续充实和完善,并着重对核心竞争力识别、评价、培育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整理。在后续研究中应坚持规范化和可操作化的基本研究方向,并对其动态演化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思洁  宋华  
文章对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动态能力的理论来源进行了分析,并由企业的动态能力理论引出了产业动态能力这一概念。文章指出产业动态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产业内部资源整合能力、产业整体结构更新能力以及产业创新扩散能力。根据SSSCP范式的要求,文章分别就产业动态能力的各个维度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思洁  宋华  
文章对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动态能力的理论来源进行了分析,并由企业的动态能力理论引出了产业动态能力这一概念。文章指出产业动态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产业内部资源整合能力、产业整体结构更新能力以及产业创新扩散能力。根据SSSCP范式的要求,文章分别就产业动态能力的各个维度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春明  张英华  
相对于强调企业能力内部积累的传统能力观,动态能力通过其开发性和灵活性减少了能力本身的刚性。对于动态能力理论研究,学者们基于Teece等战略视角,衍生发展出了组织管理视角、学习视角、过程视角,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动态能力的概念及应用进行了分析。但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动态能力理论研究仍面临下列问题:缺乏统一的分析工具;实证研究进展缓慢;定量研究存在困难;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研究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动态能力的发展进行了前瞻,提出了超动态能力观。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宝贡敏  龙思颖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增强自身的动态能力,已成为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战略管理领域,动态能力研究也已经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并且出现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基于对1994年以来国外动态能力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对动态能力的内涵界定、维度划分、测量方法、影响因素、结果变量以及一些权变因素进行了述评,并对近五年的研究与先前的研究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一个动态能力研究的整合框架。文章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崔瑜  焦豪  
在梳理相关文献后构建了基于学习理论的企业动态能力提升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采用解剖典型案例的研究方法,对浙江八达集团进行了解剖。提出了以提升动力、提升基础和提升路径为组成要素的基于学习理论的企业动态能力提升作用机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树堂  
构建和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是企业适应环境快速变化、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于如何构建和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目前学术界研究不足。文章基于组织行为科学原理和企业组织能力的一般构成要素,提出了一个新的动态能力分析和提升模型,为实际管理工作者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珉  刘永俊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动态能力观"成为了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课题。组织经济学家、战略管理学家和组织理论学家们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对这一问题与现象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的学术流派在不同的范式基础上阐述动态能力的内涵、理论架构和构成要素,极大地促进了动态能力观的概念发展、理论积累和实践创新。本文归纳了动态能力的理论架构.并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过去10年间有关动态能力观研究成果进行了理论分维。揭示出动态能力的构成要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卢蕾蕾  李良松  
在央行政策利率面临零利率下界条件下,作为两种宽松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前瞻指引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美联储、欧央行和英格兰银行都纷纷采用前瞻指引来引导市场预期,提高货币政策效率。本文首先总结了前瞻指引的定义,并在分析前瞻指引理论基础和各国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前瞻指引的有效性、作用机制,并比较了不同形式前瞻指引的政策效果。本文认为,虽然零利率下界条件增加了运用前瞻指引的必要性,但前瞻指引本身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沟通方式,有助于央行更好地达到货币政策目标,在正常经济金融条件下,也可以尝试使用此项工具,中国央行可借鉴相关经验,尝试将前瞻指引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致中  李霄  
数字传播时代的到来既改变了品牌传播的传统生态,也改变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消费者不再是品牌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他们可以与品牌随时互动,并被邀请参与到品牌的生产、销售、定价、营销传播的过程中来,与企业共同创造品牌价值。这一过程被称为品牌协同创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致中  石钰  
病毒营销是在互联网时代最为人们重视的一种营销策略,营销思想。文章除了探讨病毒营销这一营销方式的历史背景外,并从病毒营销的产生机制与定义分析,及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病毒营销的多角度分析。最后文章提出了目前关于病毒营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出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致中  李霄  
数字传播时代的到来既改变了品牌传播的传统生态,也改变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消费者不再是品牌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他们可以与品牌随时互动,并被邀请参与到品牌的生产、销售、定价、营销传播的过程中来,与企业共同创造品牌价值。这一过程被称为品牌协同创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