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22)
2023(18005)
2022(14919)
2021(13855)
2020(11754)
2019(26694)
2018(26337)
2017(50168)
2016(27217)
2015(30284)
2014(30103)
2013(29721)
2012(27064)
2011(24127)
2010(24136)
2009(22457)
2008(22420)
2007(20366)
2006(17391)
2005(15522)
作者
(77584)
(65022)
(64803)
(61572)
(41334)
(31176)
(29448)
(25476)
(24578)
(23162)
(21961)
(21894)
(20600)
(20399)
(20215)
(20053)
(19871)
(19455)
(18863)
(18622)
(16047)
(16027)
(15808)
(14923)
(14722)
(14618)
(14597)
(14452)
(13107)
(13090)
学科
(111938)
经济(111806)
(101039)
管理(91962)
(90360)
企业(90360)
方法(52273)
数学(42509)
数学方法(41933)
(34900)
(34559)
业经(33933)
中国(28013)
(24715)
财务(24664)
财务管理(24618)
农业(24245)
技术(23320)
企业财务(23313)
(22204)
理论(21442)
(20766)
地方(20032)
(19815)
(19648)
贸易(19637)
(19075)
(18501)
(18034)
(16486)
机构
学院(387000)
大学(381549)
(156367)
管理(154121)
经济(153225)
理学(132946)
理学院(131584)
管理学(129373)
管理学院(128673)
研究(121971)
中国(94271)
(79217)
科学(75735)
(72892)
(67935)
(60946)
(59570)
业大(58527)
中心(58076)
财经(57855)
研究所(55211)
农业(53742)
(52504)
北京(49013)
(48023)
师范(47429)
(47000)
经济学(46945)
(44340)
技术(43045)
基金
项目(259626)
科学(205980)
研究(189909)
基金(188026)
(163774)
国家(162327)
科学基金(140813)
社会(120223)
社会科(113955)
社会科学(113922)
(104728)
基金项目(99442)
自然(91943)
自然科(89900)
自然科学(89871)
教育(88928)
自然科学基金(88308)
(87076)
编号(77464)
资助(75949)
成果(61666)
(58731)
重点(58641)
(57138)
(56158)
创新(54166)
课题(53565)
(50752)
科研(50178)
国家社会(49329)
期刊
(172087)
经济(172087)
研究(106819)
中国(76495)
(62494)
管理(61469)
(60864)
学报(58691)
科学(55312)
大学(44991)
教育(43510)
学学(42671)
农业(42637)
技术(37772)
(32854)
金融(32854)
业经(31048)
财经(28654)
经济研究(26846)
(25487)
(24767)
问题(22592)
技术经济(21358)
科技(18895)
(18708)
财会(18388)
统计(18365)
商业(18240)
现代(18035)
(17931)
共检索到567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焦豪  魏江  崔瑜  
企业动态能力是维持、提升和创造动态竞争优势的战略前提。本文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构建并验证了创业导向与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而总结分析出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与提升路径。在动态能力文献梳理基础上,开发出测量动态能力的4个构面:环境洞察能力、变革更新能力、技术柔性能力与组织柔性能力,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其具备一阶四因素结构。运用实证研究对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显示,组织学习在创业导向和动态能力之间扮演了中介效应功能,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有显著正效应,创业导向各构面对动态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间接正效应。最后建议企业应在创新与超前行动性氛围下通过组织个体层、群体层与组织层的存量学习和前馈层与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荣  王涛  
合作中企业提升能力的路径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企业与外部伙伴的知识转移,即正式契约下,企业之间在个体层、团队层和组织层进行外部的平行知识转移,一方企业的知识被转移到另一方;第二阶段是企业内部的能力生成,即企业通过内部知识的跨层次转移不断形成新的组织知识,实现能力的演化升级。组织学习模式影响知识活动效果,决定能力提升活动的效率。实证结果表明,探索式学习更能促进企业内部团队惯例的形成,更有助于企业间个体层和团队层的能力转移。挖掘式学习更能促进企业内部组织能力的形成,对于企业间组织层的能力转移活动更为有效。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朝云  章华林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梳理了竞争优势概念、维度和来源的研究演进过程。然后基于战略创业的视角提出了创业机会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并将竞争优势划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分别以市场占有率和口碑这两个中间变量代表这两个维度,分析了竞争优势的构建路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朝云  章华林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梳理了竞争优势概念、维度和来源的研究演进过程。然后基于战略创业的视角提出了创业机会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并将竞争优势划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分别以市场占有率和口碑这两个中间变量代表这两个维度,分析了竞争优势的构建路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慧娟  王国顺  
社会资本和组织学习是动态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动态能力作为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是物流服务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基础,但学术界尚未对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之间的相互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以中部地区274家物流服务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和物流服务企业动态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组织学习对物流服务企业动态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社会资本则需要通过组织学习作用物流服务企业动态能力。本文研究结果为中国物流服务企业如何利用社会资本、组织学习来增强其动态能力和创造动态竞争优势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余红剑  
动态能力是新创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新创企业组织学习应以动态能力提升为导向,围绕创业机会的识别、获取与开发进行。新创企业组织学习主要受创业者知识基础、心智模式及其战略共识以及新创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组织文化与社会资本的影响。因此,创业者应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并积极引领组织学习,强化知识管理基础,做好组织学习规划,加强员工组织学习相关指导与培训,将新创企业打造成学习型组织并加强社会资本开发与利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振森  戚桂杰  
提出动态能力是一个多属性组成的复合研究框架;基于文献分析和活力系统模型,进一步提出动态能力的5种维度模型并研究其内在关系。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动态能力首先是一个"活力系统",由战略革新、企业学习、运营管理、内外协调和资源交互5种能力构成;同时动态能力是一个能力整合系统,其构成维度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而动态能力就是通过5种能力的相互联系和促进不断改进、演变,促进企业适应环境的不断变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乾文  
外部环境不确定的加剧,导致更多公司采取创业导向的战略,但是从公司创业导向到组织绩效,中间需要一定的转化路径与组织内部创业环境的支持。文章从理论上论证了内部创业环境在创业导向转化为组织绩效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并通过185份有效样本验证了中国背景下创业导向的维度组成,以及内部创业环境的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丹  
在中国特定的创业环境下,企业的组织学习与其创业活动密切相关。运用组织学习及创业导向的4维度构念,通过对来自201家样本企业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组织学习对创业导向具有正向影响,其中组织学习的共同愿景维度能够促进创业导向的先动性特征和竞争挑战倾向;知识传递与整合维度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性创业倾向与活动;开放性与试验维度可以增强企业承担风险的倾向与强度,但并未显著促进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动,也不一定促进其竞争积极性创业活动;领导作用可以促进企业的先动性创业特征,但未对创新性产生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魏江  焦豪  
以创新性、行动超前性与风险承担性为主要特征的创业导向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动态能力是创造、维持和提升持续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本文分别探讨了创业导向、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的内涵及其测度问题,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企业在强化创业导向的基础上提升组织学习能力,从而构筑和发展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的内在逻辑,提出了创业导向、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及其基本假设,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金凤  蔡豪  冯立杰  岳俊举  
颠覆式创新是新创企业立足市场、实现后发赶超的有力工具,新创企业可以通过价值网络构建实现颠覆式创新。企业能力的感知、捕捉、重构等功能使企业能力成为研究价值网络演变的有利视角,因此从企业能力视角入手,基于理论推演和案例解析,构建企业实现颠覆式创新的价值网络演变路径,由此框定企业层面的价值网络构建举措,明晰开展颠覆式创新不同阶段对于企业差异化能力的要求。最后给出管理启示,旨在为新创企业通过颠覆式创新实现后发赶超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妮娜  张林  李培祥  
企业如何提升创新绩效是应对要素约束和复杂环境的重要问题,动态能力理论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能力层次论进一步将动态能力分为基础动态能力和高阶动态能力。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197份样本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阶联盟组合能力显著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并通过基础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管理实践中,企业不仅要苦练内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而且要培育高阶能力,促进创新要素集聚,还要通过强化自身的创新主体地位,组建创新联合体,实现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此外,政府也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积极引导作用,促进创新联合体的健康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宫舒文  李志刚  张璐  
作为一种独特的投资形式,公司创业投资不仅能够帮助平台型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而且还能够通过促进平台型企业组织能力开发实现组织创新。通过对海尔集团这一典型案例进行探索性研究,从知识学习视角深入挖掘了公司创业投资如何影响平台型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平台型企业能够借助公司创业投资项目筛选、项目孵化以及项目投资三个阶段中个体与组织层面的不同学习效用,实现“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三个动态能力维度交替更迭、持续演进。进一步地,从知识要素角度出发将动态能力演进的实质归结为“经验—知识”的转化过程,将外部经验转变为内部知识,进而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最终实现动态能力的演化。因此应鼓励平台型企业实施创业孵化与投资,发挥平台优势加速组织内部知识流通与转化,以实现动态能力提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健  黄群慧  
原始性创新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当前对企业如何获得原始性创新的研究严重不足。为此,以我国环渤海经济带179家高技术企业为样本,从组织遗忘和即兴角度研究原始性创新形成问题,并进一步分析环境动态性在组织遗忘和原始性创新间的作用。结果发现:组织遗忘和组织即兴对原始性创新具有积极效应;组织即兴在组织遗忘和原始性创新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对组织遗忘和原始性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爱琴  
组织学习能力和战略变革是近年来心理学、知识管理学和企业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界定两者的内涵出发,分析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战略变革的作用和作用路径,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可为如何通过开展组织学习活动,提高战略变革的成功率提供一些方法和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