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1)
- 2023(15868)
- 2022(13397)
- 2021(12423)
- 2020(10455)
- 2019(23752)
- 2018(23305)
- 2017(44480)
- 2016(24644)
- 2015(27548)
- 2014(27265)
- 2013(27001)
- 2012(24497)
- 2011(21797)
- 2010(21761)
- 2009(19988)
- 2008(19722)
- 2007(17488)
- 2006(15348)
- 2005(13666)
- 学科
- 济(98916)
- 经济(98796)
- 业(94013)
- 企(85216)
- 企业(85216)
- 管理(82715)
- 方法(44756)
- 数学(35164)
- 数学方法(34747)
- 业经(32320)
- 农(31423)
- 财(30442)
- 中国(24435)
- 务(22733)
- 财务(22666)
- 财务管理(22641)
- 农业(22286)
- 企业财务(21463)
- 理论(20782)
- 技术(20724)
- 学(19815)
- 制(18768)
- 和(18551)
- 地方(18213)
- 划(17134)
- 贸(16416)
- 贸易(16408)
- 策(16404)
- 易(15923)
- 体(14896)
- 机构
- 学院(349751)
- 大学(344634)
- 管理(139779)
- 济(135219)
- 经济(132314)
- 理学(120611)
- 理学院(119343)
- 管理学(117381)
- 管理学院(116784)
- 研究(113577)
- 中国(84859)
- 京(73972)
- 科学(72698)
- 农(62943)
- 财(62279)
- 所(57749)
- 业大(55195)
- 研究所(52626)
- 江(52596)
- 中心(50591)
- 财经(49836)
- 农业(49798)
- 北京(46384)
- 经(45341)
- 范(44107)
- 师范(43575)
- 州(42191)
- 院(41843)
- 技术(39544)
- 经济学(39184)
- 基金
- 项目(238699)
- 科学(187275)
- 研究(174696)
- 基金(171038)
- 家(149772)
- 国家(148412)
- 科学基金(127636)
- 社会(107527)
- 社会科(101728)
- 社会科学(101699)
- 省(96308)
- 基金项目(90849)
- 自然(84430)
- 自然科(82456)
- 自然科学(82434)
- 自然科学基金(80970)
- 教育(80435)
- 划(79897)
- 编号(72010)
- 资助(70193)
- 成果(57279)
- 重点(53627)
- 创(52207)
- 部(51405)
- 发(51359)
- 课题(50045)
- 创新(48084)
- 业(47015)
- 科研(45539)
- 项目编号(44647)
- 期刊
- 济(152272)
- 经济(152272)
- 研究(100374)
- 中国(67562)
- 农(58438)
- 学报(57124)
- 管理(55557)
- 科学(52464)
- 财(49933)
- 大学(43088)
- 教育(42491)
- 农业(40974)
- 学学(40814)
- 技术(33099)
- 业经(27610)
- 融(27255)
- 金融(27255)
- 财经(24315)
- 经济研究(23438)
- 业(23319)
- 经(20878)
- 问题(19437)
- 技术经济(18556)
- 科技(17669)
- 现代(16926)
- 版(16556)
- 图书(16011)
- 理论(15813)
- 商业(15621)
- 财会(15181)
共检索到511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郝晓明 郝生跃
本文从组织情境视角构建了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作用模型,对有机结构、创业精神和建设性冲突与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通过对建筑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有机结构、创业精神和建设性冲突对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有机结构的层次化和创业精神的冒险性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效应却并不明显。最后本文结合实证研究结果,从组织情景视角提出了培育和提升企业动态能力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结论丰富和完善了动态能力形成的前因研究,对企业战略实践有较强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动态能力形成 组织情境 实证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红军 王以华
从环境动态性与信息管理、组织学习整合的框架出发,对上述因素在企业动态能力提升以及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作用角色、路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对处于动态环境中的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的提升有正向的中介影响作用。此外,环境的动态变化也会通过信息管理与组织学习的正向中介作用积极地影响企业动态能力,进而通过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对企业的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松强 张琳曼
制造业发展是实体经济振兴的核心任务,企业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载体。加快引航企业培育对深度整合产业链资源要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对江苏制造业现状及问题的分析,首先通过概念辨析将引航企业界定为围绕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的“四基”领域,具有一定规模、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江苏本土头部企业。其次,立足企业培育的评价、遴选以及退出3个环节,围绕企业技术先进水平、行业地位、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社会责任4个方面设计评价体系,以企业发展指数作为遴选标准,提出以末位淘汰为主,企业柔性退出、政府适当干预为辅的退出机制,由此构建引航企业动态培育机制。最后围绕引航企业的特征,提出提高各界创新积极性、全力打造国民口碑制造业品牌、促进产业融合以及帮助企业走向国际的4项发展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引航企业 动态培育 发展路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放 王道平 曾德明
通过对技术标准战略和动态能力的阐述和技术标准联盟对提升高技术企业动态能力的分析表明,高技术企业通过参与技术标准联盟可以从减少企业内部路径依赖负作用、创造顺轨创新效应、提供较完善的学习渠道和发挥网络结构洞优势四方面帮助企业提升动态能力。
关键词:
技术标准联盟 高技术企业 动态能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力钢 田瑞岩
根据能力阶层理论,本研究将动态能力明确界定为一种决定职能能力、核心能力等其他较低层级能力的高阶能力,认为这种高阶动态能力存在于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决策中,并受到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学习过程的影响,信息共享、共同决策和相互协作的行为整合过程有助于通过集体学习,将高层管理团队个人学习获得的能力提升为企业的高阶动态能力;在现有动态能力研究框架基础上构建的包括企业现有位势、路径和流程在内的动态能力循环演进系统模型,有助于明晰动态能力的来源与形成关键,为动态能力的研究与高层管理者及团队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搭建起理论融合的桥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晓明 郝生跃
环境动态性通常被认为是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外在驱动力,但企业动态能力的培育更加离不开具有活力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氛围等。基于此,文章从组织情境视角构建了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作用模型,阐释了组织情境因素的构成要素和其特征表现,并论证了有机结构、创业精神和建设性冲突对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影响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乾文 曹佳颖
不确定环境下,组织韧性的培育对创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创业企业组织韧性的研究多聚焦于微观层面,分析创业者对企业组织能力形成的作用,缺乏宏观层面的整体视角。研究通过系统梳理组织韧性的研究脉络,发现创业生态系统是组织韧性培育不可缺少的系统级要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初步界定了"创业企业组织韧性"的概念,并对创业企业组织内外部冲击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创业企业组织韧性的形成要素,并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探讨了创业企业组织韧性培育路径;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思路与建议。研究对厘清组织韧性研究现状以及推动创业企业组织韧性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岭 张田莉 梁杰
独角兽企业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结合独角兽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技术颠覆性、市场领先性、用户领先性等特征,发现其"高速技术迭代-商业模式探索-培育领先用户-技术和市场领先"的成长规律,且独角兽企业在孵化和加速成长阶段亟需更包容技术试错和商业探索风险的金融体系和创新生态系统。鉴于此,应从构建独角兽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孵化平台-创新生态"的分层孵化链条,提升多层次金融体系对各阶段独角兽企业的风险容忍,在独角兽企业认定、评审、奖励和精准服务等方面完善政策措施,降低独角兽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技术距离、市场距离、孵化距离、融资距离和政策距离,加速独角兽企业成长壮大。
关键词:
独角兽企业 成长规律 培育路径 技术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会丽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企业给予组合式激励,从而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这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未来五年,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真正形成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命运共同体发展,是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产业对职业教育引领作用的要求,是行业企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必须通过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企业自愿申报,公平公正择优选取,先行建设后行认定,动态实施,同时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型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型企业 校企合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志军 徐鹏 唐贵瑶
以我国高科技企业为样本,研究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及影响结果。通过纵向追踪研究发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分权式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创业导向均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分权式组织结构和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均通过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实现;环境动态性在企业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组织面临的环境动态性越高,企业动态能力对组织绩效的正向影响就越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焦豪 魏江 崔瑜
企业动态能力是维持、提升和创造动态竞争优势的战略前提。本文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构建并验证了创业导向与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而总结分析出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与提升路径。在动态能力文献梳理基础上,开发出测量动态能力的4个构面:环境洞察能力、变革更新能力、技术柔性能力与组织柔性能力,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其具备一阶四因素结构。运用实证研究对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显示,组织学习在创业导向和动态能力之间扮演了中介效应功能,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有显著正效应,创业导向各构面对动态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间接正效应。最后建议企业应在创新与超前行动性氛围下通过组织个体层、群体层与组织层的存量学习和前馈层与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先明 王希元
动态能力理论将对外直接投资视为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因"、而非企业成长后的"果"。以此逻辑基础建立理论框架,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动态能力影响的路径和机制。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和2010-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不利于促进中国企业低阶盈利能力的提升,但却显著促进高阶成长能力提升。这一方面证明了中国跨国企业是"无优势的跨国企业"的命题是成立的,更重要的是,说明了中国企业在自身优势不足情况下,仍然具有从全球化机制获得战略资产实现能力提升和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内在属性,验证了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叶东晖 夏小燕 宣国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鹰 余来文
在动态竞争的环境下,企业通过其动态能力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形成持续的发展能力。本文就是基于企业动态能力及其理论维度来进行探讨,希望对企业的发展提供好的分析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一、动态能力的内涵及其特征(一)动态能力的内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郝晓明 郝生跃
环境动态性通常被认为是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外在驱动力,但动态能力的培育更加离不开具有活力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氛围等。基于此,笔者从组织情境视角构建了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作用模型,论证了有机结构、创业精神和建设性冲突对动态能力形成的影响效应并提出了相关假设,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有机结构、创业精神和建设性冲突对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探明了组织情境因素在企业动态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对丰富和完善动态能力形成的前因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组织情境 企业动态能力 结构方程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