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9)
- 2023(9960)
- 2022(7788)
- 2021(6851)
- 2020(5958)
- 2019(13128)
- 2018(12599)
- 2017(24652)
- 2016(12796)
- 2015(14036)
- 2014(13653)
- 2013(13572)
- 2012(12195)
- 2011(10552)
- 2010(11063)
- 2009(11000)
- 2008(10461)
- 2007(9577)
- 2006(8391)
- 2005(8004)
- 学科
- 业(77060)
- 企(73390)
- 企业(73390)
- 济(62314)
- 经济(62247)
- 管理(58187)
- 业经(27113)
- 方法(26151)
- 财(26069)
- 融(25731)
- 金融(25731)
- 银(23201)
- 银行(23199)
- 行(22509)
- 务(21609)
- 财务(21594)
- 财务管理(21579)
- 农(21012)
- 企业财务(20545)
- 中国(19355)
- 数学(18709)
- 数学方法(18623)
- 制(17435)
- 农业(16432)
- 技术(15458)
- 策(13728)
- 体(13068)
- 划(12791)
- 理论(12401)
- 企业经济(12040)
- 机构
- 学院(185864)
- 大学(177256)
- 济(86819)
- 经济(85386)
- 管理(78447)
- 理学(66926)
- 理学院(66439)
- 管理学(65855)
- 管理学院(65525)
- 研究(52667)
- 中国(51943)
- 财(44040)
- 京(35440)
- 财经(34813)
- 经(31631)
- 农(28705)
- 江(28432)
- 经济学(27321)
- 中心(27011)
- 科学(26870)
- 财经大学(25884)
- 经济学院(24992)
- 所(24973)
- 商学(24820)
- 商学院(24607)
- 业大(23404)
- 州(22943)
- 农业(22391)
- 融(22040)
- 研究所(21909)
- 基金
- 项目(116035)
- 科学(94659)
- 研究(87781)
- 基金(87508)
- 家(73542)
- 国家(72799)
- 科学基金(66254)
- 社会(60237)
- 社会科(57475)
- 社会科学(57463)
- 省(46534)
- 基金项目(46405)
- 自然(41166)
- 自然科(40357)
- 自然科学(40351)
- 自然科学基金(39728)
- 教育(38509)
- 划(36228)
- 资助(35128)
- 编号(34065)
- 业(31220)
- 创(28653)
- 部(25980)
- 创新(25759)
- 成果(25671)
- 国家社会(25604)
- 重点(25412)
- 制(25364)
- 发(25242)
- 人文(23670)
共检索到286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洁超 范从来 杨冬莞
本文将资金供给方银行和资金需求方企业共同置于一个具有金融内生性的DSGE模型,通过分别引入动态拨备和动产抵押,同时从信贷资金供求两端入手,寻求缓解信贷顺周期性的解决方法。金融冲击下的模拟结果显示:(1)适度提高动产抵押在企业抵押贷款中的比重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对经济下行期信贷过度紧缩造成的经济波动具有明显抑制作用;(2)相比传统的后顾性拨备,具有前瞻性和逆周期特征的动态拨备可以更好的熨平经济波动;(3)动态拨备力度从高和动产抵押力度适中的政策搭配导致福利损失最小化,而动态拨备和动产抵押力度双高的政策搭配会使福利损失最大化。本文建议:为缓解经济下行引发的信贷过度紧缩问题,可加快构建和完善动态拨备政策,同时应科学把握动产抵押的实施力度以进一步增强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金融冲击 动产抵押 动态拨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洁超 范从来 杨冬莞
本文将资金供给方银行和资金需求方企业共同置于一个具有金融内生性的DSGE模型,通过分别引入动态拨备和动产抵押,同时从信贷资金供求两端入手,寻求缓解信贷顺周期性的解决方法。金融冲击下的模拟结果显示:(1)适度提高动产抵押在企业抵押贷款中的比重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对经济下行期信贷过度紧缩造成的经济波动具有明显抑制作用;(2)相比传统的后顾性拨备,具有前瞻性和逆周期特征的动态拨备可以更好的熨平经济波动;(3)动态拨备力度从高和动产抵押力度适中的政策搭配导致福利损失最小化,而动态拨备和动产抵押力度双高的政策
关键词:
金融冲击 动产抵押 动态拨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蒋涛
随着宏观审慎政策在全球范围的频繁使用,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2000年至2016年宏观审慎政策数据和33个新兴经济体1771家企业银团贷款数据,实证研究了宏观审慎政策对新兴经济体企业融资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宏观审慎政策对新兴经济体企业融资具有显著溢出效应。随着牵头行所在经济体实施宏观审慎政策,新兴经济体企业银团贷款利率将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兴经济体无法通过资本账户开放、放宽货币政策和法律环境建设降低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但可实施宏观审慎政策降低其他经济体宏观审慎政策的溢出效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爱国 陈艳 刘晓慧
本文以我国2007-2018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宏观审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表现为:宏观审慎政策能通过影响市场预期对企业创新投入发挥直接影响,同时,宏观审慎政策会降低企业信贷融资规模,而企业信贷融资会抑制企业创新投入,即企业信贷融资在宏观审慎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并且相对短期信贷融资而言,长期信贷融资的中介作用较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对企业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均具有促进作用。基于企业异质性分样本研究表明,相对处于低市场竞争程度行业的企业,宏观审慎政策对高市场竞争程度企业创新投入促进作用更强;相对于非高科技企业,宏观审慎政策对高科技企业创新投入的提升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通过宏观审慎政策调控微观企业行为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企业创新 宏观审慎政策 信贷融资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甘瀛 徐珊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从我国实际看,由于监管工作机制的差异,本外币一体化监测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本文从市场主体融资角度入手,对本外币监测框架的构建及可纳入本外币审慎监管的监测指标提出一个可持续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宏观审慎 本外币 监测分析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甘瀛 徐珊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从我国实际看,由于监管工作机制的差异,本外币一体化监测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本文从市场主体融资角度入手,对本外币监测框架的构建及可纳入本外币审慎监管的监测指标提出一个可持续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宏观审慎 本外币 监测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贾广军 赵莹
本轮宏观调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需要实证研究的。在当前银行信贷传导作为货币传导主渠道的现实背景下,研究企业融资行为和银企关系变化有助于我们分析宏观金融调控如何影响社会资金配置总量和渠道,以此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操作模式。本文以宏观调控下的山东省淄博市的企业融资行为作个案研究,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宏观金融调控在总量上影响了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理念,“外源融资节约型”经济正在逐步确立,宏观金融调控在结构上具有不对称影响,不同规模、行业和融资渠道不同的企业受到的冲击的不同的;第二,在微观信贷交易层面,宏观调控对银企借贷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强化风险管理成为应对宏观冲击的必然举措;第三,中央银行分支机...
关键词:
宏观调控 企业融资 借贷关系 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白天楠 张花冰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全球经济放缓,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这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带来压力。因此,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以保证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平稳发展。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 中小企业 融资问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陈点点
本文分析了宏观审慎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通过限制银行信贷影响企业从事投资活动的资金来源,进而抑制企业的金融投资。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宏观审慎政策—银行信贷—企业金融化"。本文以2000—2016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显著降低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投资增长率,有利于抑制企业金融化趋势,回归主营业务,避免经济脱实向虚。考察不同的宏观审慎工具,本文发现,相比于准备金要求,贷款价值比工具对降低企业金融投资增长率的作用更显著。本文通过中介效应检验,验证了银行信贷是宏观审慎政策影响企业金融化的部分中介变量,其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占比约为20%。
关键词:
宏观审慎 金融化 银行信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薇薇 刘广伟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控制金融机构杠杆率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本文从特许权价值、金融保释与应急可转债的角度阐述了金融机构提高股权融资比例的必要性,并提出通过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来抑制金融机构放大杠杆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薇
在当前日益动荡的全球资本流动格局下,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监管逐步成为国际共识。201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这一举措,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的跨境融资水平,控制杠杆和货币错配风险,可以从宏观和逆周期的视角防范跨境收支失衡和外债风险累积。本刊特别策划专题,对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内容、具体实践及其对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进行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生
随着《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新修改的《公司法》出台,县域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近年来,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如何面对从紧的货币政策,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宏观调控下县域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当前县域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剖析民营企业在间接融资上存在的劣势,探讨县域民营企业如何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资金瓶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卞雨晨 高水文
随着中国有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各渠道跨境资本流动规模显著提升。文章以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系统地考察了跨境资本流动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表明,跨境资本净流入规模增加会提升企业长期投资规模,从而加剧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并且跨境资本直接投资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助推力度最大;跨境资本流出规模增加会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拓展研究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和资本管制措施能够缓解跨境资本流动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且相比之下,资本管制措施的调控作用更强;管理者短视和财务柔性是跨境资本流动影响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传导渠道;跨境资本流动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在低杠杆企业以及处于低竞争行业、全球供应链参与度高的地区和货币收缩期的企业更明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岑磊 谷慎
通过构建包含家庭、企业家、零售商、商业银行和政府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探讨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是福利增进的,引入宏观审慎政策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在供给冲击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存在潜在冲突,在需求冲击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辅相成;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来稳定房价,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同时使用时,其最优配合策略是货币政策当局负责维护物价稳定,宏观审慎政策当局负责维护金融稳定。基于此,本文提出明确宏观审慎政策当局及其权限,确保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由不同部门作出,以及成立政策协调配合委员会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琳 许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研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金融稳定效应及两者间的协调搭配意义重大。通过分别构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及金融稳定指数,运用动态时变参数TVP-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并以此来研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政策效应与协调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短期和长期货币政策的金融稳定效应不同;宏观审慎政策有助于实现金融市场稳定,但实施时要注意货币政策的影响;物价和资产价格涨跌不一致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对金融市场的调控可能会面临政策目标的相互"冲突",物价和资产价格出现"双涨"或"双跌"时,两政策互为"补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