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70)
- 2023(19379)
- 2022(16300)
- 2021(14967)
- 2020(12890)
- 2019(29573)
- 2018(29596)
- 2017(56420)
- 2016(30939)
- 2015(34711)
- 2014(34752)
- 2013(34254)
- 2012(31565)
- 2011(28118)
- 2010(28584)
- 2009(26895)
- 2008(27139)
- 2007(24388)
- 2006(22025)
- 2005(20233)
- 学科
- 济(129178)
- 经济(128994)
- 业(107178)
- 管理(103420)
- 企(95451)
- 企业(95451)
- 方法(56206)
- 数学(45414)
- 数学方法(44811)
- 财(40857)
- 农(37640)
- 业经(36387)
- 中国(34947)
- 制(31021)
- 务(27143)
- 财务(27059)
- 财务管理(27009)
- 企业财务(25642)
- 农业(25602)
- 学(24871)
- 理论(24297)
- 地方(23795)
- 体(22739)
- 技术(22562)
- 和(21864)
- 贸(21794)
- 贸易(21777)
- 银(21196)
- 银行(21147)
- 易(21093)
- 机构
- 大学(444201)
- 学院(442822)
- 济(179282)
- 经济(175422)
- 管理(174502)
- 理学(148928)
- 理学院(147339)
- 研究(146576)
- 管理学(144811)
- 管理学院(143989)
- 中国(114296)
- 京(95883)
- 财(90141)
- 科学(87971)
- 所(73838)
- 农(71862)
- 财经(69709)
- 江(68997)
- 中心(66296)
- 研究所(65948)
- 业大(63503)
- 经(63185)
- 北京(61042)
- 范(57376)
- 师范(56845)
- 农业(55865)
- 州(54740)
- 经济学(53871)
- 院(53032)
- 财经大学(51422)
- 基金
- 项目(286377)
- 科学(225934)
- 研究(212340)
- 基金(208130)
- 家(179871)
- 国家(178290)
- 科学基金(154289)
- 社会(134528)
- 社会科(127398)
- 社会科学(127368)
- 省(111383)
- 基金项目(109239)
- 自然(98962)
- 教育(98227)
- 自然科(96683)
- 自然科学(96661)
- 自然科学基金(94964)
- 划(92799)
- 编号(86506)
- 资助(86048)
- 成果(72089)
- 重点(63621)
- 部(63587)
- 创(60323)
- 发(60141)
- 课题(59988)
- 创新(55842)
- 国家社会(55317)
- 制(55184)
- 教育部(55137)
- 期刊
- 济(208334)
- 经济(208334)
- 研究(138670)
- 中国(92846)
- 财(73890)
- 管理(70499)
- 学报(67643)
- 农(67058)
- 科学(62585)
- 教育(53467)
- 大学(52712)
- 学学(49137)
- 农业(45133)
- 融(44018)
- 金融(44018)
- 技术(40354)
- 财经(35889)
- 业经(34234)
- 经济研究(32130)
- 经(30787)
- 问题(27272)
- 业(25485)
- 技术经济(23020)
- 图书(21887)
- 理论(21223)
- 贸(20923)
- 版(20834)
- 现代(20772)
- 科技(19898)
- 统计(19734)
共检索到684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秦志华
企业制度运行以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有理念为心理依托 ;这种共有理念体现在人们博弈均衡之中 ,是人们行为选择的默认前提 ,其形成和发展具有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企业制度变革的任务 ,是通过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和信任 ,在适应和调整共有理念的基础上 ,塑造合理的企业控制权主体。
关键词:
制度变革 博弈均衡 国有企业 民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本文是来自于中国近年来实行民营化改制实践的一个理论结晶。该研究在中国特定的渐进改革基础上 ,讨论了民营化发生的原因和阻力 ,以及国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在改制过程中的利益权衡行为 ,并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和目标行为建立了民营化的均衡模型。模型的核心是企业家的最优目标函数 ,这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成功改制的关键。模型的约束条件反映了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利益保障 ,不会由于改制而受到损害。因此 ,均衡条件的满足表明了最优化改制的实现。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 ,能够满足民营化最优均衡的退出条件 ,就是国有企业退出的最佳时机选择。企业净资本价值、企业家对股权的收购值与职工补偿值之间的合理比例的区间 ,是形成民营化...
关键词:
民营化 转型经济 产权改制 国有企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秦志华
企业活力的依托在于机制,企业机制不是可以随意选择的技术工具,而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均衡的客观结果,通过企业控制权的归属方式集中体现出来。因此,进行企业机制变革,必须从企业利益结构出发,创造条件改变企业成员之间的博弈均衡状况,从而促成企业控制权的转移。本文以一个样本企业为例,通过考察该企业从兴旺到衰败、从衰败到再生、从再生到面临新风险的过程,探讨了企业机制转变的条件、动力和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企业控制权 博弈均衡 制度变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艳 王浣尘
基于中国加入WTO后市场开放和当前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现实背景,本文将产品市场开放和国有企业民营化置于一个框架内进行分析,探讨在政府、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多方博弈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民营化对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民营化可能导致本国企业降低产量,其原因在于产权变化后的企业在决定产量时较少考虑维持就业等非利润因素,同时由于国外企业参与了竞争,减少了其垄断利润。接下来分析了技术创新、税率等因素的变化对均衡产出和企业利润的影响。最后给出了本文结论所蕴涵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民营化 WTO 市场开放 产业竞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兴华
在现实经济中 ,处于转型经济中的政府通常保留一定的被私有化企业的股份。在生产差别产品的双寡头模型里 ,我们考察了部分国有对企业投资和产出行为的影响机制。从而得出结论 :政府所保留股份的最适宜份额取决于产品市场的竞争。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哪种情况下把两个公司出售给唯一买主是更可取的。本文的理论模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在我国市场经济和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重组 ,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退出以及明晰现代产权制度等问题。
关键词:
私有化 部分国有 竞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秋明
文章通过自然垄断产业国有企业民营化前后的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得出结论:自然垄断产业的国有企业民营化(出售生产能力)的最优比例取决于政府追求的社会总福利函数中政府收入与消费者剩余的权重和国企与民企的成本差异。如果抓住了民营化时机,随着政府赋予收入权重的减小,同时国企在外部市场竞争压力下与民企成本差异的缩小,则国企出售的生产能力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应持续扩大。但是,如果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的改革错过前两个阶段,直接进入最后阶段,而成本差异又达不到临界值,理性的政府可能就错过了民营化改革的时机,将保持国有企业的垄断状况。这正是为什么我国的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产业民营化较早,则进展顺利,而某些自然垄断性产业...
关键词:
自然垄断产业 国有企业民营化 均衡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威威
1993年以来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目标。1994年11月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 10 0家具有代表性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简称“百户企业试点”。试点的目的是探索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将传统的国有企业转变成高效益、具有竞争性的现代公司。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检验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改制的国有企业在采取明晰产权、债务重组、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等一些改制措施后 ,企业的经营效益是否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除负债率外 ,企业改制后的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 )、运行效率、职工人数和销售收入都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这些结果说明仅仅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制并...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 资产重组 效益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杰锋 张林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全面刻画了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并运用Wilconxon符号秩检验和多元统计分析,比较民营化实施前后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情况。通过Wilconxon符号秩检验发现,从民营化后第1年到第4年,上市公司的绩效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而且民营化对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是持续而显著的。多元统计分析在控制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流通比率以及固定资产比率等影响因素后,发现民营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杰锋 张林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全面刻画了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并运用Wilconxon符号秩检验和多元统计分析,比较民营化实施前后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情况。通过Wilconxon符号秩检验发现,从民营化后第1年到第4年,上市公司的绩效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而且民营化对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是持续而显著的。多元统计分析在控制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流通比率以及固定资产比率等影响因素后,发现民营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立胜
企业制度创新是一种效率更高的企业制度替代旧企业制度模式的过程。企业制度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微观基础,它的创新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与民营企业制度从个体、合伙到家族制企业、公司制企业的自然演变不同,国有企业制度的创新是政府在对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有限理性基础上提供的制度安排,并通过政策与法令而实施的强制性变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坤章
论国有企业民营化于坤章一、国有民营是世界性大趋势(一)民营化潮流的形成国有企业民营化可以追溯到50年代末,当时的联邦德国经济部长艾哈德就指出,必须采用民营化的手段将国家与其企业分离,使前者返回其应有的期能范围,将后者推向市场,,并置于众多股东的监督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劳凤英
当国有企业面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关键时刻,有必要首先搞清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由于国有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基点完全不同,因此这一转变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它要求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合理基点上来重塑国有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方涛 柯进生 王菁 赵文利
国有企业改革与企业制度选择方涛,柯进生,王菁,赵文利一、问题提出的背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核心是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并且能在经济过程中高效率地运行。但是,现实中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却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敏一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能否从政府的行政庇护下摆脱出来,成为市场主体的关键问题,然而,这不是一件易事,与计划经济体制的演变、发展相适应,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也形成了一整套刚性构造及运作方式。因此,改革产权制度,必须要把明晰产权、确立产权经营主体、建立产权交易市场三个相互关连的方面结合起来考虑,惟此,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昌黎
国有制并非公有制唯一的实现形式, 更不是公有制永恒的存在方式, 而只是国家存在时期内的公有制的一种存在形式。所以, 如何找到一种既能保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又能体现民营化优点、吸收私有制长处、克服国有制的弊端的适合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乃是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正是从这一考虑出发, 笔者在肯定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民营化方向的同时, 提出了适合于大多数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公有民营的概念, 并把它视为具有中国式社会主义特色的国有企业民营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公有民营化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