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67)
- 2023(15242)
- 2022(12876)
- 2021(11930)
- 2020(10203)
- 2019(23243)
- 2018(23189)
- 2017(44246)
- 2016(24648)
- 2015(28072)
- 2014(28359)
- 2013(27882)
- 2012(26107)
- 2011(23345)
- 2010(23907)
- 2009(22518)
- 2008(23068)
- 2007(21215)
- 2006(18741)
- 2005(17175)
- 学科
- 济(103362)
- 经济(103210)
- 业(94859)
- 管理(85618)
- 企(84613)
- 企业(84613)
- 方法(44631)
- 数学(34250)
- 农(34193)
- 财(34185)
- 数学方法(33847)
- 业经(32415)
- 中国(25383)
- 制(25111)
- 务(24049)
- 财务(24008)
- 财务管理(23965)
- 农业(23760)
- 企业财务(22657)
- 理论(21448)
- 技术(20427)
- 地方(19579)
- 和(18564)
- 贸(18213)
- 贸易(18202)
- 体(18133)
- 学(17777)
- 划(17664)
- 易(17624)
- 策(17166)
- 机构
- 学院(361373)
- 大学(355104)
- 济(143888)
- 经济(140576)
- 管理(137728)
- 研究(117662)
- 理学(116862)
- 理学院(115528)
- 管理学(113676)
- 管理学院(112968)
- 中国(92030)
- 京(75965)
- 科学(71524)
- 财(71337)
- 农(63482)
- 所(60287)
- 江(58700)
- 财经(55215)
- 中心(54935)
- 研究所(53817)
- 业大(52319)
- 农业(49846)
- 经(49678)
- 北京(47882)
- 范(47683)
- 师范(47244)
- 州(46185)
- 经济学(42608)
- 院(42258)
- 财经大学(40143)
- 基金
- 项目(226288)
- 科学(177575)
- 研究(168900)
- 基金(161265)
- 家(138798)
- 国家(137471)
- 科学基金(118545)
- 社会(105153)
- 社会科(99331)
- 社会科学(99302)
- 省(91902)
- 基金项目(86274)
- 教育(78929)
- 自然(76096)
- 划(75202)
- 自然科(74254)
- 自然科学(74231)
- 自然科学基金(72956)
- 编号(70309)
- 资助(65960)
- 成果(57313)
- 重点(50841)
- 部(49812)
- 创(49310)
- 课题(49089)
- 发(48903)
- 创新(45355)
- 业(45204)
- 制(45137)
- 性(43033)
- 期刊
- 济(172014)
- 经济(172014)
- 研究(106330)
- 中国(77066)
- 财(60854)
- 农(59890)
- 管理(54630)
- 学报(53209)
- 科学(50068)
- 教育(43446)
- 大学(40769)
- 农业(40580)
- 学学(38192)
- 技术(34714)
- 融(33422)
- 金融(33422)
- 业经(29882)
- 财经(28004)
- 经济研究(25095)
- 经(24188)
- 业(24137)
- 问题(22701)
- 技术经济(19407)
- 贸(18059)
- 财会(17876)
- 版(17731)
- 现代(17156)
- 世界(16627)
- 科技(16389)
- 商业(16388)
共检索到556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炳雄
企业制学院是近年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成果之一。以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例,企业制学院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比较优势,主要是:理念优势,企业制学院的内涵创新;机制优势,互利共赢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规范;课程优势,CDIO理念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资源优势,高效丰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文化优势,共享共融的企业制学院文化的确立。
关键词:
企业制学院 技能型人才 培养机制与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孟磊
本文分析了电力企业的特点,介绍了在电力企业中开展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情况,结合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管理的实践和成效,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为加快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力企业 高技能人才 培养与管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海运
高技能人才短缺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严重瓶颈,上海重型机器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做法为企业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海岳
在理论层面,对高技能人才的内涵界定不宜过泛;在操作层面,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划分与使用不必拘泥于已获得的职业资格等级。高职院校承载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但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及其成长规律决定了其只能培养合格的"半成品"。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中,企业的主体作用不可替代。企业高技能人才使用与培养二律背反现象表明,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必须形成政府主导,院校、社会和培养对象与企业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培养 企业主体作用 机理 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小娟
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温州乃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通过分析温州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温州.乃至整个国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 问题 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艳丽 王岚
许艳丽、王岚在《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19期中撰文,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对高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并从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培养质量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的对接问题,提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对接的路径选择。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艳丽 王岚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但职业教育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未能实现很好对接。对此,文章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对高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并从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培养质量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的对接问题,提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对接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丽琍
由于受到社会观念、教育理念及薪资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高技能人才仍有巨大供需缺口。本文在阐述高技能人才供需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应尽的责任和工作重点。
关键词:
高技能 人才供需 人才现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国生 汪立极
在国家大力提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背景下,深圳技师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双制"办学模式,通过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院校出学位,校企联合招工招生、送岗送学、双制培养,以校企共建校中厂、厂中校、实训中心、冠名班、技师工作站等形式,充分发挥院校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素质、企业满意度显著提升。
关键词:
校企双制 高技能人才 办学模式 技工院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夏敏
高技能人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本文就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在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上提出了一些构想。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现状 培养构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小娟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规律性,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度融合,从专业设置、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人才评价等方面深化改革,制订切实可行的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理论基础较好、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技能人才 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琳
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这要求有大批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发展支撑。高等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方面具有基础与主导作用。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是院校系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国家从政策层面对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大量改革,在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发挥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改革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与开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海波
重视在加大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将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强国的总体部署。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阳立高 韩峰 杨华峰 刘建江
高技能人才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生产效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导致高技能人才供求缺口越来越大。通过对美、德、英、日、韩等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与借鉴,得出有益启示,并就如何加速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发达国家 高技能人才培养 经验借鉴 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冬萍
高技能人才是社会的财富,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供需失衡,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历史赋予了高职教育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之重任,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使高职教育更适应市场经济需求。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高技能人才培养 问题与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