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9)
2023(11848)
2022(9497)
2021(8714)
2020(7448)
2019(15928)
2018(15777)
2017(29436)
2016(16082)
2015(18154)
2014(17480)
2013(16763)
2012(15034)
2011(13148)
2010(13508)
2009(12558)
2008(12631)
2007(11875)
2006(10323)
2005(9463)
作者
(43855)
(36796)
(36737)
(34483)
(23528)
(17387)
(16480)
(14234)
(13807)
(13298)
(12384)
(12383)
(11863)
(11612)
(11130)
(11066)
(11015)
(10832)
(10697)
(10444)
(9076)
(8980)
(8713)
(8489)
(8432)
(8156)
(8029)
(8020)
(7472)
(7201)
学科
(81566)
(76188)
企业(76188)
(70627)
经济(70555)
管理(67241)
业经(28029)
方法(27288)
(23529)
(23182)
技术(22754)
数学(19126)
数学方法(18971)
(18296)
财务(18275)
财务管理(18263)
农业(17847)
中国(17529)
企业财务(17294)
地方(15606)
理论(15223)
技术管理(14356)
(14293)
(14066)
(13907)
(13751)
企业经济(12315)
经营(11982)
(11431)
(10259)
机构
学院(227056)
大学(221686)
(94843)
管理(94448)
经济(93030)
理学(80912)
理学院(80105)
管理学(79021)
管理学院(78595)
研究(68792)
中国(54525)
(46103)
(43554)
科学(40438)
(36428)
(35078)
财经(33798)
(33457)
中心(31693)
业大(31081)
(30574)
研究所(29916)
(28970)
北京(28652)
(28095)
师范(27848)
经济学(27372)
农业(27359)
商学(27120)
商学院(26878)
基金
项目(147865)
科学(119912)
研究(114350)
基金(106103)
(90121)
国家(89227)
科学基金(79987)
社会(73966)
社会科(70219)
社会科学(70204)
(61819)
基金项目(56531)
教育(52771)
自然(49802)
(48992)
自然科(48755)
自然科学(48746)
自然科学基金(47961)
编号(46899)
资助(40713)
(37913)
成果(37037)
(35190)
创新(34279)
(33307)
重点(32966)
课题(32529)
(32011)
国家社会(30139)
(30036)
期刊
(110709)
经济(110709)
研究(66451)
中国(51415)
管理(42789)
(38224)
(32866)
教育(30897)
科学(29160)
学报(27378)
技术(25944)
农业(23117)
大学(22541)
业经(20703)
学学(20469)
(18559)
金融(18559)
财经(17310)
经济研究(16882)
技术经济(15644)
(15369)
(15175)
科技(13741)
问题(13417)
财会(12201)
现代(11869)
商业(11723)
图书(11585)
(11258)
论坛(11258)
共检索到349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晓红  李娜  
基于2012~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企业创新需求对高校技术转移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关系。结果发现:企业创新需求会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企业创新需求会促进高校技术转移;高校技术转移会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且高校技术转移在企业创新需求与区域创新能力间起到中介作用,高校科研能力在企业创新需求与高校技术转移间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婧婧  温永林  毕超  
高校和企业作为技术转移的两大主体,在技术转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技术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如何?二者贡献度有何差异?以2010―2017年中国内地27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发现,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技术转移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相较于高校,企业技术转移的区域创新绩效更高;技术转移中心在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技术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技术转移中心显著强化了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技术转移的区域创新绩效。结论不仅丰富了不同技术转移形式的区域创新绩效方面的研究,同时有助于明晰不同主体技术转移效果,为政府制定针对性帮扶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守伟  
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及其创新网络为研究样本,开发知识转移、创新能力与网络中心性的测量量表,实证检验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网络中心性在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辅助型和互补型的知识转移对于企业渐进式创新能力和突破式创新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比而言,互补型知识转移对突破式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辅助型知识转移对于渐进式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创新网络中心性在知识转移和创新能力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花  杜梅  孙芹  李玉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推动下,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愈发重视,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能否促进区域创新绩效尚无定论。文章基于资源依赖理论,选取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模型,并考察区域位置与吸收能力在此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区域位置正向调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吸收能力正向调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炎   吕建林   孟庆时  
基于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装备相关领域联合授权发明专利,构建组织创新网络与知识网络。以2011-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利用FGLS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组织间联系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并检验了知识网络中知识组合能力与协调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直接联系正向影响企业创新质量;间接联系正向影响企业创新质量;知识组合能力对直接联系与企业创新质量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知识协调能力对直接联系、间接联系与企业创新质量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于企业高效利用组织创新网络的联系优势与知识网络的知识资源优势进而提升创新质量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泽明  何山  李后建  
本研究主要在于了解信息行业组织成员的知识分享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引入组织氛围作为干扰变量,探讨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利用调查数据并以层次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均受到工作任务知识分享、人际互动知识分享和实际体验知识分享的正向驱动,知识分享在驱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中,组织氛围对这种驱动力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宁宁  
本文基于我国A股流通类上市企业数据和OECD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服务贸易与流通企业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考察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在不考虑非线性关系的条件下,数字服务贸易对流通企业创新存在积极影响;数字服务贸易对流通企业创新存在倒“U”型影响,且非线性作用随时间推移呈减弱趋势;流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吸收能力提升强化数字服务贸易对企业创新的正向作用机制,数字化转型能够进一步缓解数字服务贸易过度发展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文章提出有序推动数字服务贸易发展和加强流通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建设与数字化转型等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婷  杨建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琴  朱少英  
文章以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创新投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与路径。研究发现:政府补贴通过认证效应与资源获取效应,显著促进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创新投入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政府补贴与创新投入共同作用更加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入市场竞争这一调节变量进行检验,发现市场竞争程度越大,创新投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越显著。研究结论为合理配置政府与企业资源,提高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婷  杨建君  
高管创新动力和高管创新能力影响并决定着企业的创新发展。本文基于高阶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深入探讨股权激励对高管创新动力、高管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高管创新动力的中介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企业创新型文化和官僚型文化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以182家中国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据为样本,用实证研究方法构建概念模型,并通过回归分析验证相关假设。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创新动力能够促进高管创新能力的发挥和提升;高管创新动力中介股权激励与高管创新能力间的关系;企业创新型文化正向调节股权激励与高管创新动力间的关系,官僚型文化负向调节股权激励与高管创新动力、高管创新动力与高管创新能力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为企业实施股权激励、促进高管创新能力提升以实现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晓娜  彭灿  杨红  
开放式创新作为新的创新模式,是当今国际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揭示了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企业外部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内向型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渐进性创新能力与突破性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外部关系资本在开放式创新与渐进性创新能力及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均有正向调节作用;(3)外部结构资本在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在开放式创新与渐进性创新能力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4)外部认知资本在开放式创新与渐进性创新能力及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小根  陈红花  詹湘东  
从网络交互性的视角,采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协同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开放度的影响过程及作用。结果显示:协同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开放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过程受到网络交互性的负向调节。最后从协同创新能力构建以及网络交互性的角度对企业创新管理和创新开放度决策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斌  熊万玲  游静  
知识转移理论表明,提升团队知识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文章将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因素提炼为知识转移主体、转移情景和转移渠道,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探索其与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创新能力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期为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个规范明晰的路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永生  季桓永  许冠南  
本文将企业网络能力作为一种典型的动态能力运用到开放式创新研究领域中,探索其在内向型创新与创新绩效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并考虑到环境约束的影响,采用网络外溢作为该中介环节的调节变量。通过对中国211家企业样本的实证检验,得出结论:(1)内向型创新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企业网络能力在其中承担完全中介作用;(2)网络外溢程度越高,内向型创新对企业网络能力的影响则越大,但其在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不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樊志文  张剑渝  詹华庆  
相较于渐进性创新,颠覆性创新正日益成为后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时的重要战略行动。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本研究探讨新兴经济市场情景下,后发企业"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战略导向下的营销能力和IT能力(IT技术能力与IT人员能力)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机理及协同作用。以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为调研对象并获取207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后发企业"由外而内"的营销能力对颠覆性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由内而外"的营销能力对颠覆性创新存在倒U型影响;"由外而内"的营销能力与颠覆性创新的关系受到IT技术能力与IT人员能力的显著正向调节,而"由内而外"的营销能力与颠覆性创新的关系只受到IT技术能力的显著正向调节,IT人员能力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