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56)
2023(20313)
2022(17349)
2021(16378)
2020(13868)
2019(31454)
2018(30943)
2017(59975)
2016(32416)
2015(36470)
2014(35897)
2013(35104)
2012(32346)
2011(28574)
2010(28933)
2009(26774)
2008(26684)
2007(23607)
2006(20756)
2005(18342)
作者
(89926)
(74878)
(74308)
(70982)
(47893)
(35651)
(33732)
(29141)
(28390)
(26999)
(25394)
(25246)
(23822)
(23668)
(23256)
(22923)
(22322)
(22026)
(21478)
(21316)
(18451)
(18320)
(18182)
(17209)
(16744)
(16644)
(16629)
(16468)
(14987)
(14855)
学科
(129181)
经济(129033)
(111563)
管理(109131)
(98941)
企业(98941)
方法(58236)
数学(47610)
(47072)
数学方法(46892)
(38972)
业经(36476)
中国(34757)
(28406)
财务(28326)
财务管理(28258)
(27762)
企业财务(26788)
农业(26377)
地方(25528)
理论(24859)
技术(24719)
(24242)
(22936)
贸易(22921)
(22182)
(22139)
(22120)
(20845)
(20264)
机构
学院(451711)
大学(448837)
(182856)
管理(182654)
经济(178969)
理学(157196)
理学院(155576)
管理学(152923)
管理学院(152083)
研究(144762)
中国(112541)
(94716)
(92973)
科学(87419)
(71329)
财经(70546)
(70396)
(68447)
中心(67018)
业大(64253)
(64099)
研究所(63995)
北京(59488)
(57443)
师范(56953)
农业(54733)
(54567)
经济学(54437)
(53094)
财经大学(52049)
基金
项目(300351)
科学(238012)
研究(223440)
基金(218590)
(188330)
国家(186655)
科学基金(162854)
社会(141512)
社会科(134117)
社会科学(134082)
(117652)
基金项目(115091)
自然(105025)
教育(103036)
自然科(102680)
自然科学(102659)
自然科学基金(100832)
(97510)
编号(91550)
资助(89917)
成果(74258)
(66408)
重点(66304)
(64832)
(63543)
课题(62540)
创新(59981)
国家社会(57979)
教育部(57628)
项目编号(57006)
期刊
(205638)
经济(205638)
研究(135570)
中国(89459)
(77864)
管理(72263)
学报(65552)
(64627)
科学(61881)
大学(51527)
教育(51165)
学学(48483)
农业(44562)
技术(42155)
(41097)
金融(41097)
财经(35112)
业经(34946)
经济研究(32446)
(30197)
问题(26088)
(24994)
技术经济(23708)
图书(21617)
现代(21445)
科技(21319)
财会(21286)
(20909)
理论(20765)
商业(20227)
共检索到677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思远  牛冲槐  姚西龙  
从创新两阶段视角出发,将企业创新过程分为研发阶段与成果转化阶段,并运用基于松弛变量的数据包络分析SBM-DEA四阶段模型对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2个阶段中的政府财政政策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政府财政政策在企业成果转化阶段的影响大于在研发阶段,年均政策效率在研发阶段为7.626,在成果转化阶段为12.237。全国各区域的财政政策效率存在差异,其中在研发阶段,青海省的政策效率最高,研发投入大省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省的政策效率却处于较低的水平;而在成果转化阶段,江苏和广东省的政策效率较高,青海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肖仁桥  陈小婷  钱丽  
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综合利用静态面板和动态GMM面板模型分析异质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两阶段效率的U形影响,分别探索政府科技支持与环保支持在两阶段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1)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科技研发效率具有“先抑后扬”的U形影响,绝大多数省份环境规制水平尚未跨过拐点,其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倒U形关系;投资型环境规制对两阶段效率均具有倒U形影响;命令型环境规制则分别与绿色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呈倒U形和U形关系。(2)政府科技支持负向调节激励型和投资型环境规制对绿色科技研发效率的影响,而正向调节命令型环境规制对绿色科技研发效率的倒U形影响;政府环保支持正向调节投资型和命令型环境规制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的倒U形和U形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易杏花  程亚男  
基于创新价值链,测度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和效率为中介变量构建Tobit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在转化阶段对区域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在研发阶段的影响不显著。财政支出结构所起到的中介效应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并且在研发阶段的遮掩效应更大;而分权会降低财政支出效率,对双阶段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树华  张俊  杨晓璇  牟仁艳  丁卓  
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式增长过程,从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两个维度构建了中小企业创新效率两阶段评价体系,并运用DEA模型测算了中部19家上市中小企业的两阶段创新效率。结果表明:整体层面,中小企业知识创新效率与成果转化效率不同步,且转化效率两极现象显著,成为制约整体创新效率提升的瓶颈;个体层面,"双高"效率企业存在"虚高"现象,"低-高"效率企业短期发展势头强劲,"双低"效率企业行业从属特征突出,"高-低"效率主流趋势明显。同时,基于倒逼机制的有效逆推法则,分别提出了四类企业创新效率的优化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窦超  熊曦  陈光华  杨国梁  
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和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和生命周期、所属区域、行业多个维度,运用加法分解两阶段DEA模型对中小企业知识创新阶段和经济产出阶段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企业所有权性质方面,国有企业两阶段效率都偏低,民营企业两阶段效率差距有限,合资企业研发效率远高于转化效率;企业所属行业方面,全行业研发效率普遍高于转化效率,信息技术两个阶段效率差距较大,其它行业次之,医药生物行业不显著;企业所属区域方面,东中西部地区研发效率和转化效率分别呈现"高低"、"低高"和"低低"现象;企业生命周期方面,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尹述颖  陈立泰  
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随机前沿模型,采用2009~2013年中国103家沪深医药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在考虑创新时滞的情况下根据创新生成和创新转化的两阶段特点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测算了两阶段的中国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显示: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具有阶段性,创新生成阶段的资源利用率介于39%~46%,创新转化阶段的效率损失不超过35%,创新生成成果促进了创新成果转化;考虑时滞后的技术创新效率值(1年或2年)高于时滞为0的技术创新效率值;企业技术行为、企业主体特征、企业外部环境对两阶段的技术创新效率发挥不一致的作用,部分因素的作用受到了时滞的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肖仁桥  宋莹  钱丽  
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2008—2015年中国各省份工业企业绿色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两阶段产出均显著空间正相关,且存在明显的区域集聚现象;在绿色科技研发阶段,R&D经费支出对相邻地区绿色专利产出正溢出效应明显,产学研合作会显著促进本地区新产品项目产出的提升;在绿色成果转化阶段,绿色专利申请量有利于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绿色GDP产出的提升,环保投入、政府支持对相邻地区绿色GDP存在显著的正溢出效应,绿色专利申请量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出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付宁宁  苏屹  郭秀芳  
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具有重要作用。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Tobit回归方程,测算智能制造企业两阶段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涨幅较小,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高研发高转化和低研发低转化类智能制造企业数量最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创新效率优势明显,个体和行业差异均较大;科技水平、资产规模、创新基础环境、股权集中度对两阶段创新效率均具有正向影响;政府支持、人才结构、市场结构对技术研发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对经济转化效率存在负向影响。最后,从制定合理有效的政府支持政策、完善科技投入管理制度、规范市场竞争机制、合理调整创新人才结构4个方面提出提高我国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士健  张洁  权英  
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2010—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串联DEA模型,将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探究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现状,并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工业企业技术综合创新效率和各阶段创新效率总体不高,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值略高于技术研发阶段的平均效率值;区域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值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效率值相对较高,中部地区的效率值相对较低。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受市场集中程度、政府支持程度、对外开放程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义新  孔锐  
基于创新价值链的视角构建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Tobit模型对36个工业细分行业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行业差距十分显著,研发阶段的平均综合效率仅为0.38,纯技术效率不高是导致整体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成果转化阶段的平均综合效率为0.83,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制约着整体效率的提升。在科技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投入并非越多越好,根据行业特点合理配置资源十分重要。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福志  徐蔼婷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运用2001—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法考察社会资本对中国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机制,借助面板门槛模型检验社会资本对技术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的创新两阶段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2)社会资本对技术开发效率的影响呈U型关系,当社会资本跨越一定的门槛值时才能促进技术开发效率提升;鉴于尚未触及门槛值,目前社会资本对成果转化效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除直接影响外,社会资本还可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创新效率。(3)社会资本对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均存在门槛效应。随着社会资本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技术开发效率的影响效应由负转正且正向效应不断增强,其对成果转化效率的负效应也将降为最小。(4)其他影响因素中,除对外开放能显著地促进创新效率提升之外,政府研发资助具有负向作用,企业自主研发的正向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红  薛泽蓉  张行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视角,运用2012—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在考虑创新时滞的情况下,根据创新成果生成和创新成果转化两阶段特点构建关联型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算中国制造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两阶段创新效率。研究结果显示样本企业:(1)两阶段创新效率整体较高,创新成果生成阶段和创新成果转化阶段效率在0.6以上的企业分别占96.72%和100%;(2)DEA无效原因主要是纯技术创新效率不高,而其规模效率水平相对较高,可以支持企业创新发展;(3)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创新生成阶段效率偏低严重制约技术创新的发展;(4)两阶段都存在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瓶颈在创新成果生成阶段为产出不足、在创新成果转化阶段为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投入冗余,而资本投入则相对较合理。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